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10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Word格式.docx

药物使用的剂量、细菌耐药的自发突变率和耐药基因的转移状况。

2.获得耐药性基因突变类型

(1)染色体突变:

所有的细菌群体都会发生自发的随机突变,频率很低,其中有些突变赋予细菌耐药性。

(2)可传递的耐药性(突变基因水平转移方式:

接合、转导、转化)

接合:

细胞间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

质如质粒或染色质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

体菌。

转导:

以噬菌体及其含有的质粒DNA为媒介,

介导供体菌耐药基因转移给受体菌内。

金葡菌、链球菌获得耐药。

转化:

少数细菌可从周围环境中摄入裸DNA,

并掺入到细菌染色体中。

耐药基因转移能依靠质粒、转座子和整合子等可移动的遗传元件介导下,进行传播。

可传递耐药性传播的三种结构形式:

R质粒、转座子和整合子。

①R质粒的转移:

细菌中广泛存耐药质粒,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传播在临床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多数细菌的质粒具有传递和遗传交换能力,细菌质粒能在细胞中自我复制,并随细菌分裂稳定地传递给后代

②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转座子(transposon,Tn)又名跳跃基因,是比质粒更小的DNA片段,可在染色体中跳跃,实现菌间基因转移或交换,使结构基因的产物大量增加,使宿主细胞失去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③整合子(integron)与多重耐药:

整合子是移动性DNA序列,可捕获外源基因并使之转变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

整合子在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一类整合子可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盒,同一个耐药基因又可出现在不同的整合子上,介导多重耐药。

,能在不同细菌间转移。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钝化酶的产生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自身代谢状态改变等

(一)产生钝化酶使抗菌药物失效

钝化酶(modifiedenzyme)是耐药菌株产生的、具有破坏或灭活抗菌药物活性的某种酶,它通过水解或修饰作用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如分解青霉素的酶或改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构的酶。

重要的钝化酶有以下几种:

①b-内酰胺酶:

特异性水解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又称灭活酶(inactivatedenzyme),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

分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类和青霉素类。

在G-杆菌中有两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和AmpC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由质粒介导,其机制是通过羟基磷酸化、氨基乙酰化或羧基腺苷酰化作用,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作用。

③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由质粒编码产生该酶,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去抗菌活性。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和数量改变

——抗菌药不易与细菌结合

导致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变异,影响药物的结合,对抗生素不再敏感,这种改变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位点和亲和力降低,但细菌的生理功能却正常。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导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三)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和/或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抗生素进入细菌内部到达作用靶位发挥抗菌效能,耐药屏蔽也是耐药的一种机制。

如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biofilm,BF)是细菌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可保护细菌逃逸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又如细胞膜上微孔缺失时,亚胺培南不能进入胞内而失去抗菌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通透性比其他G-菌差是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固有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主动外排机制——药物被泵出菌体外

已发现数十种细菌外膜上有特殊的药物主动外排系统,药物主动外排使菌体内抗菌药浓度下降,难以发挥抗菌作用导致耐药,主动外排耐药机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五)其他

1.改变代谢途径细菌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逃避抗菌药物作用,如呈休眠状态的细菌或细菌营养缺陷菌均可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2.产生拮抗剂细菌也可以通过增加生产代谢颉颃剂来抑制抗生素,从而获得耐药性。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增加对氨基苯甲酸产量,从而耐受磺胺类药物的作用。

(4)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进行药敏试验、用药疗程应尽量缩短、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的感染,就不应该采用多种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药政管理:

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

4、研制新抗菌药物;

5、研制质粒消除剂;

6、抗菌药物的“轮休”。

(5)外毒素(exotoxin):

⑴主要是G+及某些G-菌(痢疾志贺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

⑵毒性作用强,具器官特异性,病变特殊;

⑶化学性质为蛋白质;

不耐热,但肠毒素例外;

⑷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⑸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胞外;

毒素由两亚单位(A、B)组成(无毒及毒素活性部分)⑥分为神经毒素(neurotoxin)、细胞毒素(cytotoxin)和肠毒素(enterotopxin)。

内毒素(endotoxin):

1)主要特点:

⑴产生菌为G—(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亦有):

⑵化学成分:

脂多糖(LPS)组分(脂质A是活性部分);

⑶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出;

⑷耐热,需加热160℃2~4小时);

⑸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⑹毒性作用较弱,且效应相似;

2)内毒素的活性作用:

:

①发热反应(pyrogenicreaction);

②白细胞反应(reactionofwhitebloodcells);

③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与内毒素休克;

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⑤Shwartzman现象:

内毒素引起DIC的一种特殊表现⑥其他:

适量内毒素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刺激B细胞→多克隆抗体;

诱生IFN及TNF等)

(6)全身感染的临床类型

⑴毒血症(toxemia):

外毒素入血而病菌不入血;

⑵菌血症(bacteremia):

病菌入血但不在血中繁殖例伤寒早期有菌血症

⑶败血症(septicemia):

病菌入血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⑷脓毒血症(pyemia):

指化脓性细菌(pyogenicbacteriumorpurulentbacterium)在血中繁殖并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⑸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氏阴性菌(gram-stainnegative)入血繁殖并释放内毒素

(7)医院内感染的特点:

1)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

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发生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但如患者入院时已经发生的感染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也称为医院感染。

2)明确规定感染对象为一切在医院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但主要是住院患者;

3)感染的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外源性感染少见;

4)传播途径和方式以密切接触为主;

5)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是机会性致病菌,毒力弱,且多为耐药菌株

(8)主要包括以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代谢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的血清学诊断。

a.病原菌的检测: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病原菌抗原的检测,病原菌核酸的检测。

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病人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抗体及其效价的变化,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通常采取双份血清,恢复期或一周后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4倍以上(含4倍)时,则可确认为现症感染。

其诊断方法有:

直接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

(9)

区别点

活疫苗

死疫苗

制品特点

减毒或无毒的疫苗

死菌,仍保持免疫原性

制备方法

通过非正常培养减毒株

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使病原体失活

接种次数和量

1次,量小

2~3次,量大

接种反应

可在体内增殖,类似轻型感染或隐性感染

在体内不增殖,可出现发热、全身或局部肿痛等反应

免疫的类型

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效果

较好,维持长(1~5年)

较差,维持短(0.5~1年)

毒力回升与安全性

有可能,对免疫缺陷者有危险

不可能,安全型好

疫苗稳定性

相对不稳定

相对稳定

保存

不易保存,4度存活2周,真空冻干可长期保存

易保存,4度可保存1年以上

(10)1.形态与染色

球形,无鞭毛,无芽胞

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G+)

2.培养特性

易培养:

普通平板

血平板

产色素:

金黄色

白色

柠檬色

有些菌溶血,产生溶血环: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3.生化反应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

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球菌分解甘露醇。

触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标准)

4.抗原构造:

(1)葡萄球菌A蛋白:

细胞壁表面蛋白质,完全抗原。

(2)荚膜多糖:

有利于细菌粘附

(3)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有群特异性。

SPA(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功能

体内作用:

SPA与IgG结合后所形成的

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

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

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

性。

体外作用:

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5.分类

1)据色素、生化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

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

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

发酵甘露醇+--

凝固酶+--

α溶素+--

耐热核酸酶+--

致病性+--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比较(见课本P99)

2)根据有无凝固酶分型:

凝固酶阴性菌和凝固酶阳性菌两大型。

继而依据噬菌体分为4个噬菌体群和23个噬菌体型。

III群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3)根据核酸分析的遗传学分型:

DNA脉冲电泳分型、PCR分型等方法。

依16SrRNA不同,葡萄球菌属分48个种和亚种。

6.抵抗力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对碱性染料(龙胆紫)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特别对青霉素(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

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最强,通过在宿主体内增殖、扩散和产生有害的胞外物质(酶和毒素)引起宿主疾病。

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致病物质)包括:

①酶;

②毒素;

③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

1.致病物质①酶

凝固酶:

血浆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

使血浆凝固

耐热核酸酶:

水解DNA

纤维蛋白溶酶:

水解纤维素(纤维蛋白

溶酶、葡激酶)

透明质酸酶:

降解结缔组织(扩散因子)

脂酶:

分解脂肪

触酶:

分解H2O2

②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

③表面结构或蛋白

如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

凝固酶(coagulase)概念:

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

游离凝固酶(freecoagulas)

结合凝固酶(boundcoagulase)

意义:

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保护病菌不受

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局限

化和形成血栓。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

(TSS)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引起金黄色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

SSSS)

肠毒素(enterotoxin)—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耐热,抗胃肠液中蛋白酶

—作用机制:

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

症状的食物中毒

—还具有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α溶素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细胞毒素)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细胞毒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

2.所致疾病

感染类型所致疾病

侵袭性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素性食物中毒

TSS

SSSS

(11)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adhesine)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CFA)、集聚黏附菌毛(AAF)、束形成菌毛(bundleformingpili,Bfp)、紧密粘附素(intimin)、P菌毛、I型菌毛和侵袭质粒抗原(invasionplasmidantigen,Ipa)蛋白等。

2.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素(LT);

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typeIIIsecretionsystems)等。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2.胃肠炎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作用部位疾病与症状致病机制

ETEC小肠旅行者腹泻;

婴幼儿腹泻;

水样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质粒介导LT和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黏附素

EIEC大肠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发热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EPEC小肠婴儿腹泻;

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质粒介导A/E组织病理变化,伴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和腹泻

EHEC大肠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断蛋白质合成;

A/E损伤,伴小肠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

EAEC小肠婴儿腹泻;

持续性水样便,呕吐,脱水,低热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伴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出血,液体吸收下降

(12)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

有毒株能侵袭小肠粘膜。

通过种特异性菌毛先与M细胞结合,接着SPI-I分泌系统向M细胞中输入沙门菌分泌侵袭蛋白,引发宿主细胞内肌动纤维重排,诱导细胞膜凹陷,导致细菌内吞。

沙门菌在吞噬小泡内生长繁殖,使宿主细胞死亡,细菌扩散并进入毗邻细胞淋巴组织。

2.内毒素

3.肠毒素

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其次为带菌动物及其动物产品。

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

1.肠热症(entericfever,typhoidfever)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原称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2.胃肠炎(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主要为肉类食品、蛋类、奶和奶制品,系动物生前感染或加工处理过程污染所致。

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

3.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成人。

经口感染后,病菌即侵入血循环。

败血症症状严重,但肠道症状较少见。

4.无症状带菌者约1%~5%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一年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沙门菌,转变为无症状(健康)带菌者。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至第3周均可取骨髓液;

胃肠炎取粪便和可疑食物。

败血症取血液。

胆道带菌者可取十二指肠引流液。

(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三)血清学诊断用于肠热症的血清学试验有肥达试验(Widaltest)、间接血凝法、EIA法等,其中肥达试验在我国仍较普及。

(四)伤寒带菌者的检出一般先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可疑者Vi抗体进行筛选,若效价≥1:

10时,再反复取粪便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确定是否为伤寒带菌者。

肥达试验(Widaltest)

定义: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H鞭毛抗原、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鞭毛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肥达试验结果的解释:

1.正常值

一般是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价<

1:

80,H凝集效价<

160,引起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

80。

2.动态观察

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效价≥4倍者即有诊断意义。

3.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如两者均低,患病可能性小;

若O不高H高,有可能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如O高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4.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肥达试验始终在正常范围内。

(13)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

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

B亚单位:

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作用机制:

结构:

1A、5B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A1活化AC,使ATP转化成cAMP,使之在细胞内含量增高

cAMP水平升高,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引起剧烈腹泻

(14)致病机制:

*定植(colonization)于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

黏液的底层。

*损害胃黏膜屏障:

H+反向弥散

细胞毒素:

空泡毒素(Vac)A

空泡形成相关蛋白(Cag)A

尿素酶:

氨降低粘蛋白含量,毒性作用

*炎症反应:

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直接刺激胃黏膜上皮产生细胞因子。

*胃泌素关联假说:

增加胃泌素释放,使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

(15)

(一)致病条件

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致

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

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

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

缺血的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

感染的伤口。

(二)致病因子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

(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ospasmin):

属神经毒,毒性极强(小鼠LD50为0.015ng,对人致死量<

g);

为蛋白质,不耐热;

可被蛋白酶破坏。

破伤风痉挛毒素分子量约150kDa;

B链(重链)是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单位;

A链(轻链)具有毒性作用。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1.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抗毒素便不能中和毒素。

毒素重链识别神经肌肉结点处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

2.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3.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溶胶。

4.胞质溶胶中作用

靶的改变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强直性痉挛。

(16)主要菌体成分及其作用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分,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

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1)脂质(Lipid):

占菌体干重20~40%,占胞壁干重60%,主要是磷脂、脂肪酸和蜡质,大多与蛋白质或多糖结合成复合物。

①磷脂:

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②脂肪酸:

在脂质中比重较大,与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

其中6,6-双分枝菌酸海藻糖具有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毒害微粒体酶类,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肿的作用。

具有该物质的结核杆菌毒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紧密黏成索状,故称索状因子

③蜡质D:

胞壁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④硫酸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