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26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院设有机务工程系、通讯工程系、经营管理系、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电教中心、信息中心、实训基地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民航运输、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航空港安全检查、机场运行管理等19个专业,基本覆盖了民航维修和服务的主要岗位。

学院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服务的贯通融合,先后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培训和考试单位、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客货销售代理业务高级培训机构、IATA授权培训单位。

几年来,学院先后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现代电子技术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高职高专教育飞机结构修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民航运输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四)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预期效益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企互惠双赢的开放式综合实训基地、创新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运行机制,培养国际化的民航高技能人才、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构建公共教学服务平台、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三项,分别为: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民航运输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有五项,分别为:

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公共基础教师与管理队伍建设项目、公共教学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民航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项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项目预算总经费为988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300万元,按照不少于1:

3配套,民航总局支持5180万元、自筹及企业投入2400万元。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4.《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号);

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

6.《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粤府[2007]11号);

7.《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民航发[2006]167号);

8.《2005-2010年中国民航科教振兴行动计划》(民航人发[2005]59号;

9.《广东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

10.《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修订稿)》(穗民航学院[2006]86号)。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行业特色鲜明,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成绩显著,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素质教育、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该院是中国民航和广东省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在行业特殊岗位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社会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需要,将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航空运输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担当着越来越繁重的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跃居世界第五位,年均增长17%。

“十一五”期间,航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快速增长,民航机队规模、机场数量都将继续增加,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保持年均14%的发展速度,新增50多个运输机场(运输机场总数将超过190个),机队规模将以每年130多架的速度增加(运输飞机总数将超过1500架)。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最新统计,2005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在世界的排名已上升至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空运输大国。

民航总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战略性转变。

建设民航强国顺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示范学院顺应了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0年末民航全行业人数总量将达到44万人,其中增加飞机维修人员2.5万人、空管人员3200人,到2010年民航院校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7万人。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民航总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直接为全国130多个通航机场、10多家航空公司和200多家航空客货运输、交通管制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是民航职业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民航特殊岗位群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符合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思路。

未来几年,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批适应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高技能人才。

广州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空运输中枢和对外贸易口岸,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最早、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未来十年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轴心的空港经济区将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每年有30%以上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50%以上在珠三角地区就业。

因此,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3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

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走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道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突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探索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办学路子。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通过多形式、多模式、多层次办学,力争把学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中国高职

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点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是学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契机,为学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目标明确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目标任务和民航建立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进而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定位,坚持“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充实、特色突出、改革领先、管理规范的科学发展道路,深化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国际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并共享民航和社会教育资源,培养民航和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建设目标:

通过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强化“依托行业、产学合作、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特色,形成融合国内外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打造民航特有专业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创新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运行机制,使学院的办学实力、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在行业高等职业院校中起示范作用,在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方面树立起标杆,把学院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亚洲有重要影响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为:

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

实施大型产学合作教育项目,对照行业标准制订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与学院各专业相关的民航职业岗位技能考点的建设工作,与企业共同建立针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满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融合国内外行业标准的民航特有专业的教学标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

根据专兼结合的建设思路,聘请一批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讲授,完善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运行机制,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技术开发,使教师能及时跟踪掌握最新技术;

充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建设校企互惠双赢的开放式综合实训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吸引更多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发展原则与民航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资金、设备、航材的投入,共建内涵丰富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及融学生实训、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一个行业共享、服务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民航飞机维修、航空服务主要专业实训教学与培训的“公共实训平台”。

创新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运行机制,培养国际化的民航高技能人才。

坚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树立面向世界、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理念。

在现有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国际合作专业项目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教育合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教学要求与质量评价等工作,建立教师互派机制。

通过与国外航空院校、企业的合作,为香港、澳门、新加坡、越南等周边地区和国家培养飞机维修和航空服务人才,实现民航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输出,扩大学院在国际民航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和国际民航组织中的影响。

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继续完善由“制度保障、过程监控、评价体系”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与质量监控,结合一线岗位的工作规程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训内容和考核办法,注重过程的管理与评价,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继续深化、完善院系二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院系二级的教学管理与督导,设立了专兼结合的院系二级的教学督导机构,职责明确,督教分离。

构建公共教学服务平台。

公共教学服务体系是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实施网络教学、远程培训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支撑系统是体现学院整体办学实力、为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保障。

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教学标准,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指导、学习评价等工作,构建面向民航主要岗位的共享型专业课程资源库。

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将安全理念贯穿培养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任务。

以行业、企业的岗位素质要求为目标,围绕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科技与人文素质、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构建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技术开发服务和辐射交流服务,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和社会资源,培育和拓展服务市场,扩大服务规模和辐射范围,使行业、企业、院校、社区在参与和分享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的同时,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中国民航业、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分析学院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制订的建设方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当、保障有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各重点建设专业建设要点为: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的优势带动飞机维修工程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专业群体优势;

整合专业优质资源,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

继续加大与国外(境外)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实现民航飞机维修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良性输出;

校企合作加大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打造飞机维修工程的公共实训平台。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000名以上,每年为民航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使该专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保持在行业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亚洲有重要影响的示范性专业。

民航运输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围绕民航客运销售、值机服务、货物运输等民航运输岗位的核心工作,以民航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为目标,构建航空服务“认知、见习、考证、顶岗、就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航空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设计项目化的职业活动课程,紧扣国际标准开发双证融通的民航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专兼教师持有国际专业技能和培训教员资格证书;

打造一个集教学、职业培训、专业技能鉴定和生产四位一体的航空服务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

通过项目建设,使该专业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航空服务类示范性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发挥行业与地域优势,构建以通信设备维护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实施基于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岗位能力的“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通信设备维护保障岗位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

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实践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与广东地区高新电子通信企业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网络通信工程实训基地。

把专业建成具有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优势的国内品牌专业,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地区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同类专业的发展。

通过项目建设,使该专业成为具有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优势的国内示范性专业。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发挥民航行业优势,以保障飞行安全的“旅客安全检查和货物安全检查”职业活动为核心,构建符合安全检查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证件检查、人身检查、箱包检查及货物检查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专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取得民航机场特有工种(安全检查员)认证资格,聘请民航机场企业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发挥地域优势,与中南地区各机场企业合作共建以学生顶岗实习为主要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

与民航中南管理局职业技能007鉴定站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把专业建成与民航机场企业安检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品牌专业,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同类专业的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使该专业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安全检查类的示范性专业。

该院通过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能够对建设民航强国、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鲜明的办学特色将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环境优越

1.民航总局的鼎力支持

民航总局作为学院的举办方,对学院的定位有明确的要求,并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学院发展规模、基本建设规模等都进行引导。

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积极发展民航职业教育,要求“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民航所需人才设置专业,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强学生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还明确要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提高机务人员和安全检查人员的培养比例,从2008年开始分别达到40%和10%。

2007年已要求学院飞机维修专业的招生比例达到总招生规模的35%。

学院是隶属于中国民航总局的全额拨款单位。

建校27年来,中国民航总局及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一直重视和扶持学校的发展,从建校至今均有足额的拨款支持并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使学院有良好的办学基础。

中国民航总局、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和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学院调研和听取汇报,并指示学院要围绕建设民航强国总目标,承担好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积极申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民航总局承诺投入配套资金5180万元。

行业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为该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较好地保证了建设项目的经费要求。

民航总局已将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明确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计划投入7.388亿元用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其中2.4亿元用于完成新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投入4.98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拨款3.688亿元)支持学院在广州市花都区建设980亩的新校区。

以上2个项目已通过民航总局专家组的预可研论证并批复,并于2007年7月3日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广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内容来实施,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争当全国排头兵。

《广东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打造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并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列入了力争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建设行列。

《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粤府[2007]11号)明确指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一批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其中,学院“飞机结构修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2006年获得了140万元的财政资助和支持。

3.行业企业参与学院共建

学院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国内各机场、航空公司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学院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分,风险共担”的原则,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集聚与整合校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校企广泛合作、深度融合、互利双赢,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

学院专业顾问委员会、教师下企业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均已形成规范和制度,产学合作不断深化。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

行业企业先后给学院调拨飞机和各种设备、器材共6157台(套),原值计2.66亿元;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学院合作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中心),支援学院建设标准化的飞机维修工具间,为学生实训营造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

大智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整体搬入学院,学生和教师按计划到该公司顶岗实习,使师生掌握了客运售票的全部真实过程;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与学院共建了民航商务计算机培训基地,利用其拥有知识产权的民航旅客订座系统(CRS、ICS)、离港系统、货运管理系统、BSP自动出票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教学,开展民航运输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为学院节约了近400万元的实训室建设、管理和运行经费。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先后在民航及相关企业建立了8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6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

(四)项目建设的实力雄厚

多年来,学院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合作、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成绩显著,在行业特殊岗位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社会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1.行业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

民航业作为国际化、窗口性的“朝阳”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服务面向明确,职业岗位指向性强,行业标准明确。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顾问委员会的作用,针对行业的发展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依据岗位的技能要求确立培养目标,按照民航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强化专业设置与岗位(群)核心技能相对接,将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制订课程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体系。

结合民航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按模块化开发专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走以质量、优势、特色取胜的内涵发展道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5年学院有1项课题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个项目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有2个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现有5门省级高等学校精品课程,4门课件获全国或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奖,32本教材列入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教师在2004-2006年发表论文175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四大索引收录论文4篇。

教师参与教学、科研项目获院级以上(不含院级)各类奖项共计26项。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