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64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docx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试题

2009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教学是(  )。

A.学生学的活动

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教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第2题(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冯特

D.詹坶斯

第3题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第21题_______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第22题_______________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道小题。

每小题2分,共9分)

第28题教育方针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第31题简述因材施教原则。

…………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

六、论述题(14分)

…………

试卷说明:

适用范围:

中小学教师

2009年湖南省某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

题目说明:

一、单选题(5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5分)

1.单选题(8分)

2.判断题(5分)

二、简答题(10分)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13分)

二、科技文阅读(9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文赏析(4分)

2.古诗文默写(2分)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六、写作(35分)

2009年湖南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5分)

第1题(  )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乐记》

第2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

二、简答题(10分)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13分)

1.单选题(8分)

第7题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C.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曲靖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

2.判断题(5分)

第15题雨果,伟大作家,欧洲l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

…………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二、科技文阅读(9分)

…………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日: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乙)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

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增①为谋主矣。

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②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苏轼《范增论》

[注]①范增,项羽的重要谋士。

②卿子冠军:

指义帝任命的军事统帅宋义。

…………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文赏析(4分)

…………

2.古诗文默写(2分)

…………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

六、写作(35分)

第37题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

试卷说明:

适用范围:

面向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

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入编考试代转公考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

2009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第2题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第3题()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第25题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  )和总的(  )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第26题(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第31题班级授课制

…………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34题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

(  )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39题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

七、论述题(10分)

…………

试卷说明:

适用范围:

中小学教师

2009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第2题“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第3题以下属于赫尔巴特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25题教育测量的功能有(  )。

A.诊断

B.评价

C.选拔

D.就业指导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第31题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______作用于______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35题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第36题中等难度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第40题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

六、论述题(10分)

…………

试卷说明:

适用范围:

中小学教师

2009年江苏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题

题目说明: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4分)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名词解释(4分)

三、简答题(12分)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22分)

1.单选题(7分)

2.默写题(10分)

二、科技文阅读(10分)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古诗词赏析(8分)

3.判断题(5分)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2.古诗文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六、写作(30分)

 

-------------------------------------------------------------------------------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4分)

第1题分斋教学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  )的发明。

A.王安石

B.朱熹

C.范仲淹

D.胡瑗

第2题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名词解释(4分)

第5题参考性阅读

…………

三、简答题(12分)

第7题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哪些问题?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22分)

1.单选题(7分)

第9题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

第10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都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2.默写题(10分)

第16题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于__________时期,《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

3.判断题(5分)

第21题《伊利亚特》取材自罗马神话素材,其含义是“伊利昂之歌”。

(  )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二、科技文阅读(10分)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26~29题: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①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③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④“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⑤“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⑥“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

“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

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

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⑦“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

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⑧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它肩负着两大使命:

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⑨“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

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

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第26题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

(答案不超过45个字)

…………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古诗词赏析(8分)

根据下列古诗词赏析,回答30~31题: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第30题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请从作者对春逝的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的理趣:

__________

元词的情趣:

__________

…………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

六、写作(30分)

…………

试卷说明:

适用范围:

面向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

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入编考试代转公考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

2009年教师节该拿什么庆祝

今天,就是第25个教师节了,全国各地都在庆祝这个节日。

有的举行声势浩大的表彰会,有的进行象征性的发钱发物,但这都不是广大教师所想所要的。

  全国有1600万名教师,其中中小学教师1200万名,25年来教师节改变了什么?

教师的幸福指数提升了多少?

教师真的被广泛敬仰和尊重了么?

在看来,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其实各地让教师开会听报告的庆祝活动实在不光俗套,还劳民伤财,动辄成千上万的会议费、招待费,甚至送给记者发稿的好处费,都是令人侧目的事情。

主席台上领导讲话千篇一律,少见真经与干货,不是高而不着调,就是各种形象工程满地跑,绕来绕去,义务教育、均衡教育、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被视而不见。

  多年来,不变的庆祝形式和内容令人忧虑。

9月4日温总理到北京35中听了一上午的课,又同北京市教育界代表下午座谈,边虚心点评,边真心希望,有生有色,令世人动容。

笔者想,难道我们还解读不到总理的一片苦心么?

为何凡事总爱虚张声势、不求实效呢?

  当今普遍在大城市,以择校费为代表的教育资源紧张趋势已经让我们身边的教育行为变得丑陋不堪。

学校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搞创收,教师则是留一手用补课谋私利。

一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在滑坡,教育危机频现。

笔者身为教师一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有一种煎熬的感觉萦绕左右。

  看来,用什么庆祝教师节真的需要好好思量。

必须明确一点,不要总是以表先来过节,不要总是用领导讲话来过节,也不要滥发那些月饼水果来过节。

广大普通教师想什么要什么,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怎么样在节日里满意和快乐,我们应该关注。

谁抓住了这些,才会是广大教师的贴心人,谁那里的教育局面才会欣欣向荣,为民造福,为社会造福。

2009年教师节最好礼物:

尊师重教

 今天是第25个教师节。

我们希望所有的教师能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快乐地度过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我国在1985年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旨在发扬“尊师重教”传统,提高教师地位。

但现实中,我们发现“尊师重教”的传统沿袭至今,教师地位和待遇还面临着不小的尴尬。

  先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处境。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物欲横流,再加上教师群体中出现的部分丑恶现象,教师头顶的光环既有耀眼的一面,也有黯淡的一面,有时还成了如履薄冰般的差事。

从以前教师体罚学生,到目前教师不敢管学生,在“市场化思维”下,学生翻身成了“老板”,教师成了“打工仔”。

以至于教育部前段时间专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算是一种矫枉过正后的“平抑”举措吧。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多年以来,芬兰总是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中名列前茅,秘诀之一就是教师的尊崇地位。

据芬兰媒体的调查,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中小学老师,一般普通小学老师受敬重的程度是其它地区难以想象的。

再如韩国,中小学老师甚至因为收入高被称为“移动着的中小型企业”。

而且,韩国的敬师风气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对老师更怀有近乎本能的敬畏之情。

  再说教师的福利待遇。

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师法》,到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均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再到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但目前在很多地方,教师工资依然难望公务员项背,教师的绩效工资也不能全部兑现,或者被一拖再拖。

  我们给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之类的美誉,美誉鼓舞人心,但教师背后也都有一个个开支不菲的家庭,课堂之外,他们也要面对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

与那些冠冕堂皇的感恩话语、适时应景的表彰颁奖相比,教师们更需要的是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的提高,是“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承诺的践行,是绩效工资全部兑现。

  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这份礼物最应该是教师权利地位的制度性保障和福利待遇的实质性提高。

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8分)

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6.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8.下列命题是柏拉图所描述的是()。

A.学习即回忆

B.人性本善

C.教育遵循自然

D.教育是经验的成长

9.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3.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14.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5.()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6.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A.感知

B.理解

C.判断

D.创造

1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的绩效

D.政治影响

1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