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课题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694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 课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专题4 课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4 课题3.docx

《专题4 课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 课题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4 课题3.docx

专题4课题3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说出固定化酶的作用和原理。

(重点)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难点)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1.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1)反应原理:

葡萄糖果糖。

(2)生产原理:

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入反应柱中,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可以自由出入。

(3)生产操作:

①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

②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

③转化成的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4)固定化酶的优点: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1)概念: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常用方法[连线]:

①-c-Ⅰ ②-b-Ⅰ ③-a-Ⅱ

(3)载体: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探讨:

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溶液中的酶难以回收,不能利用。

要想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不影响产品质量,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

将酶固定于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还可重复利用。

探讨:

从操作角度考虑,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哪一种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还是一系列酶?

提示:

固定化细胞操作更容易,对酶活性影响更小。

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反应,故固定的是一系列酶。

比如固定化酵母细胞将葡萄糖转化形成酒精的过程就是一系列酶催化反应的结果。

探讨:

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固定化?

提示:

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大分子物质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因此固定化细胞不能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或几种

一种

一系列酶

常用载体

高岭土、皂土、硅胶、凝胶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制作方法

化学结合固定化、物理吸附固定化

包埋法固定化

是否需要

营养物质

催化反应

单一或多种

  单一

一系列

反应底物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小分子物质

优点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提高了产品质量

②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缺点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

②酶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触,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可能导致反应效率下降

实例

果胶酶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化酵母细胞

1.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固定化酶的概念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固定化酶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水溶性的酶与不溶性的载体结合,使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

因此,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的不是反应物而是酶。

被固定的只是一种酶,不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固定化酶可以重复利用。

故选D。

【答案】 D

2.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

05520033】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

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

【解析】 A项,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实现重复利用。

B项,固定化酶发挥作用不需要供氧,溶解氧交换受阻不会成为其应用的限制因素。

C项,固定化细胞只能用于生产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否则无法获得需要的产物。

D项,用凝胶包埋细胞利用的是物理方法。

【答案】 B

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一般酶制剂在应用效果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定化酶生物活性高,可长久使用

B.一般酶制剂应用后和产物混在一起,产物纯度不高

C.一般酶制剂参加反应后不能重复使用

D.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一般酶制剂使用后,混在溶液中的酶不能回收利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固定化酶使用多次后,催化效果也会下降,并不能长久使用。

【答案】 A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操作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

——

——

——

——

2.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1)操作步骤:

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用于发酵的葡萄糖溶液中。

(2)现象

探讨:

酵母细胞固定前要活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在缺水状态,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探讨:

在进行酵母细胞的活化操作时,为什么要选择容积很大的容器?

提示:

在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要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

探讨:

如何根据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确定是否制备成功?

提示:

可以制备不含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作对照。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做尝试。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注意事项

(1)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酵母细胞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为0.5~1h,但实验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

(3)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一定要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

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4)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5)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否则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酵母菌死亡。

(6)可利用海藻酸钠制成不含酵母菌的凝胶珠,用作对照。

(7)海藻酸钠胶体在CaCl2这种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需稳定30min左右。

(8)细胞的固定化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酵母菌种要纯,用具和材料要严格消毒,注意温度控制,营养全面,还需要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2.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做尝试。

(2)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而不含酵母菌的凝胶珠所做的对照实验则无此现象。

1.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首先用蒸馏水把干酵母、CaCl2、海藻酸钠配制成溶液,但配制CaCl2溶液需要加热

B.配制海藻酸钠的溶液成糊状

C.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

D.酵母细胞溶液首先要和CaCl2溶液混合

【解析】 配制CaCl2溶液不需要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需要加热,直至将海藻酸钠完全溶化;溶化好的海藻酸钠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答案】 C

2.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解析】 刚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以免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混合液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

【答案】 A

1.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解析】 酶的固定方式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的过程是利用吸附剂本身的表面张力,从而对附近的分子产生吸附,吸附剂不会与被吸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发生性质改变,所以吸附法对酶活性影响

很小,A项正确;消化酶在人体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蛋白酶制剂一般在最外面加上糖衣后通过口服方式给药,B项正确;尿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是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而呈现一定的颜色,再次使用时颜色会有掩盖作用,所以不能反复利用,C项错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和杂菌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 C

2.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

①配制CaC12溶液 ②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③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 ④酵母细胞活化 ⑤固定化酵母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②③⑤

【解析】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答案】 D

3.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解析】 生产高果糖浆时所用的酶应为葡萄糖异构酶,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答案】 C

4.右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横线上填出各标号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固定化酶的优点在于(多选)(  )

A.能被重复利用

B.减少生产成本,操作容易

C.有利于提高酶活性

D.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3)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所用的方式有________或________。

(5)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三磷酸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

A.温度B.酸碱度

C.水分D.营养

【解析】 与一般的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不仅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还能与产物分离,并且可以反复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往往利用一个反应柱,下端有一个分布着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制作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方式有将酶相互连接起来、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酶的正常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水分等,但是酶本身是一种大分子物质,不需要营养,而细胞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

【答案】 

(1)反应柱 固定化酶 分布着小孔的筛板 

(2)ABD (3)既能阻挡酶颗粒的通过,又能使反应溶液自由流出 (4)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5)D

课堂小结:

网络构建

核心回扣

1.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4.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很难形成凝胶珠;过低,凝胶珠包埋的酵母菌少。

5.固定化酶固定的是一种酶,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

6.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7.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既实现了对酶的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又可使酶与产物分离,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