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709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docx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doc

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

《冶金原理实验指导书》

晋克勤编写

适用冶金专业

贵州大学

二OO七年八月

00a

本实验是冶金专业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冶金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基础作用,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实践的基础,也为以后参加实际工作带来许多益处。

1、实验一:

2、实验二:

3、实验三:

碳酸钙的分解1

硫酸铜溶液分解电压的测定6

金属氢氧化物pll值的测定8

实验一:

碳酸钙的分解

实验学时:

2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是冶金中重要反应之一:

CaC()3=====CaO+CO2

根据相律,此体系的口市度为期1

所以平衡时的Pco2,仅是温度的函数

PcO2==P(T)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压PC02,从而绘出分解曲线图,并计算化学沸腾温度。

由于实验屮川的试料是高分散度CaC03在分析实验结果8670时必须考虑到分散度对分解压的影响。

在一•般条件下,分解压与温度的关系可按下式确定:

LgPco2(CaCO3)=-8670/T+7.5(Pco2为atm)

二、实验方法

加热预先抽真空的反应器,在指定温度下将碳酸钙加入反应器,再次抽真空,在指定不同温度下分别恒温,二氧化碳的压力用与反应器相联接的压力计量出并换算而得,该法即为静态法。

只适用于平稀压力比较大的体系,不适用于平稳压力比较小的体系(例测定低温下金属蒸气就不适用这种方法)。

三、实验装置:

(如图)

 

1.毫伏高温表;2.热电偶;3.管式电炉;4.瓷管反应器;5.瓷盘;6.橡皮塞;

7.三通阀;8.两通阀;9开式水银压力计;10.保险瓶;11.手动调压计;12碳酸钙

1、准备实验前,打开阀门7和&使反应器、压力计都为保险相通;

2、检查每一个接头及塞子是否接牢,塞紧,阀门是否漏气(若漏气用真空脂处理),

然后用热蜡将各接口处密封,直至保证不漏气为止;

3、接真空泵到保险瓶上,开始抽气并尽可能将系统抽成真空;

4、停止抽气前,先用阀门7使反应器只与压力计接通,再把阀门8扭向保险瓶与大气相通的方向,关上真空泵;

5、然后对炉子升温,加热反应器,在700°C时,若水银柱降不超过20mmHg,证明系统漏气甚微,可以进行实验;

6、再次将阀7与反应器,压力计,阀8相通,然后再将阀6据向保险瓶与反应器相通;

7、打开橡皮塞6,仔细地将盛有碳酸钙的瓷盘推入到插热电偶的部分,然后塞紧橡皮塞6,垂复做一遍步骤3、4,不过在川阀7使反应器只与压力计接通的同时记录下压力计的读数;

8、然后在700°C恒温,(川调整围变压器的方法),直到水柱停止下降,读出压力计上的压差,作好记录,尔后再按第一组分别再在800°C,900°C恒温,记录下压差;第二纽分别再在750°C,900°C恒温,记录下压差。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室温°C人气压mmHg

2、数据整理

PCO2mmHg

3、用作图法确定直线方程

LgPco2=A/T+B中的常数A、B。

列表:

1/T

LgPco2

作LgPco2与此I/T的关系图

 

LgPcO2

4.计算化学沸腾温度和实验温度范围的平均热效应

t°C=

△H=

5.误差分析:

6、按实验「I的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山于碳酸钙分解的二氧化碳压力不能很快达到平衡。

因此,必须用调床器控制电炉在规定的温度恒温,宜到压力屮的水银面不再变动时,方可读出最后压力读数。

2、开始实验前,必须很好地进行预习,熟习阀门的开关顺序,在实验过程屮,要谨防由低压到人气的突然变化,否则会使压力计中的水银而跳动太快而易损坏。

七、思考题

1、碳酸钙的量的多少与二氧化碳的分解压人小有关吗?

2、根据己学过的碳酸钙焙解方而的知识,试分析反应物质的分散性对离解压的彩响。

实验二:

硫酸铜溶液分解电压的测定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

综合

实验要求:

必修

1.实验目的

1、安装和使用测定电解质溶液分解电压的装置

2、测定硫酸铜水溶液的分解电压

2.实验原理

硫酸铜水溶液在直流外电场作川下离解为带正电荷的Cu2\FT和带负电荷的

S2\ON离子。

由于氢的超电位大、而铜离子的标准电位正,所以在阴极上的电极

C严+2«tC八=+0.34V

反应为:

在阴极上,由丁•离子电位很正,不会在阳极放电,而是OH•放电析出氧气:

阴极电位和阳极电位可由能斯公式求出:

;/-—In——

%o4FP"•+

在阴极上析出氧气,其超电位由塔菲尔分式:

n=a+blni求出I为电流密电码度,a.b是常数。

市以上公式可知:

阴极和阳极电位是随温度,离子浓度、酸度、电流密度、电极材料不同而改变的。

硫酸铜的理论分解电压是阳极■阴极电位Z差:

E理论二巧-勺它是使电解进行而必须施加于电极上的较小外电压,硫酸铜分解并在阴极析出铜、在阳极析出所

形成的原电池产生的反电动势在数值上与理论分解电压相等。

因此,硫酸铜水溶

液的实际分解电压是一定的温度、浓度、酸度、电极材料的条件下实验测定的。

3.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滑线电阻、阴、阳极板、I.ONCuSOa溶液0.5NH2SO4溶液、电极搅拌器、烧杯、温度计。

1.配制1.ONCuSO40.5NH2SO4溶液作电解液,置于烧杯中。

2.淸洗干净阴、阳极板。

3.按下图接好线路,将滑线电阻滑到最大值。

1X10

R变阻

图14-1实验装置图

4.开启电极搅拌器,记录下溶液温度值。

5.打开电源开关,分别记录电压和相应电流值。

减少电阻值并记录若干组相应的电压、电流值。

6.以电流为纵坐标,以电压为横坐标,以电压为横坐标作图,其曲线斜率最大处即为硫酸铜溶液的分解电压值。

五.实验记录及结果

实验三:

金属氢氧化物pH值的测定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1.实验目的

研究水解过程中pH值对金属离子溶液和溶液度积Z间的关系。

2.实验原理

金属氢氧化物的离解一生成反应可用通式表式为:

Me(OH)z

Ksp=aMeZ+a(0Hy

由于:

H2O=H++(OH)*;Kw=妨9(0町

K

因此:

a(0H『=二

所以:

ksp=+(号寸

取对数:

lg^=lg^:

+zlgK「Zp〃

现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硫酸银稀溶液的PH值,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银沉积之前,碱只消耗于中和溶液中的H+,溶液的PH值增加很快,当氢氧化银开始沉积时,碱主要消耗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儿乎保持不变,直到金属离子接近沉淀完毕,则继续滴加的碱将导致PH乂很快上升以PH对滴定碱毫升数作川,得到如图曲线,滴定曲线的平台阶PH相应为形成氢氧化線的PHo

图15・1滴定曲线图

3.仪器与试剂

酸度计1台,极搅拌器1台,复合电极1支,50毫升碱式滴定管1支,INHSO4

约0.1NNaOH标准溶液150ml烧杯1只,50ml容量瓶1个,洗瓶1个,PH为4.00的缓冲溶液约定俗成OmL

1、校正:

(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把测量选拨向“PH”档

(3)将适量的标准缓冲液注入25ml烧杯,复合电极之玻璃仪器球仪全部浸入溶液

内,复合电极入电极口上。

(4)温度补值器旋钮一定要指于被测溶液的温度。

(5)根据缓冲溶液PH值,调节定位调节器。

使仪器所指示的PH值与缓冲溶液的

PH值相同。

(6)校正结束后,取出电极并用蒸水冲洗干净。

2、测量

(1)取5ml1N硫酸锦溶液,稀释至50ml倒入150ml烧杯中。

(2)用滤纸轻轻将附于电极上的余溶液吸干,然后电极浸入硫酸银溶液中。

(3)取决ml约0.1NaOH标准溶液倒入碱式滴定管内。

(4)开动电极搅拌器,进行滴定。

每次滴入1ml,然后测定溶液的PH值,直到溶

液的PH不变后,乂重新上升为止。

(5)试验结束,关上电极搅拌器,切断电源,冲洗电极及150烧杯,将复合电极浸

入蒸水中。

3、记录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室温

加入NaOH溶液(ml)

1

2

3

4

40

PH

五.数据处理

(1)作PH-VNaOH图,由图上的平台部分找到形成Ni(OH)2的PH值,|+|图上笫一个转折点找到形成Ni(OH)2液,加入氢氧化钠毫升数。

⑵计算开始形成Ni(OH)2时溶液中的NiSOq浓度。

⑶据以上结果求算Ksp

(4)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