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726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

我希望通过系统详细精彩的课件,让您看了以后如果对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有“更上一层楼”的理解,更宽的业务视野,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课程特点

1. 

系统性,课程系统学习国际化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理念与实务,把企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进行系统分析;

2. 

针对性,课程所针对的是安全管理所面对的重点问题,让参训人员掌握安全管理的具体思路和办法;

3. 

实用性,课程不讲空洞理论,强调以解决问题为要务,并针对参训人员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答;

4. 

全面性,课程含盖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部内容,按照课程内容可方便地构建自己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5. 

启发式,培训强调通过边讲、边议、边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以引导参训人员边学、边思考、边创新解决自己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6. 

教练式,课程不是单由专家填鸭式的灌输,而是教、练结合,以使参训人员掌握一些带回去就能付诸实践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培训对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培训收益:

“我们的企业很重视安全工作。

因为我们进行了安全培训,我们设立了安全主管,我们有专职安全员,我们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我们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然而您又惊叹:

“为什么,为什么还是出了事故,而这本不该发生的呀?

本课件将结合优秀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日常安全管理融入体系的要求之中;

如何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事故。

尽最大努力希望能获得以下收益:

◆驱动安全观念转变,确保安全教育效果

◆了解安全生产法规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掌握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

◆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

◆了解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任务的特点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系统学习国际化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理念与实务

◆掌握危害与风险的辨识、评估及控制

◆结合世界级工厂安全管理方法,掌握内部安全检查与安全隐患审查方法

◆结合实际工厂案例,对现场及作业设计提出改善思路,从根本上预防安全

◆掌握工厂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自我安全的保障方法.

◆把握危害辨识、评估与控制方法,有效分析和评估工厂中的潜在危险;

◆学习内部安全与健康检查体系的设计方法,建立安全报告体系;

◆了解各种许可证制度的内容,学习健立健全安全防护制度和培训体系。

◆了解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

◆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

◆掌握现代安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了解EHS框架与体系,学习国际跨国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理念;

课程内容:

大家好,首先我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

开课之前,我初步的了解一下,在坐的各位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安全生产管理岗位上的重要领导或者是主要责任人。

能够认识各位,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讲课也觉得底气不太足。

今天希望大家既然听我的课,就要了解、借鉴一下我的工作和学习方法,我认为方法非常重要,你读过的书再多,你不会应用,你就是一个十足的记忆器。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2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个几十G的硬盘,谁的脑子能记得清楚几十G的文件呢?

谁也做不到,如果你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知识,你就应该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有了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方法。

应用合适的工作方法,你才能得心应手的做好你的事情。

所以说,跟着我学习,我是希望你们要充分发挥你们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怎么样理清思路,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把你们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做的更好,为企业,为社会留下你们的财富,不要留下遗憾和过失。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

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使用,安全生产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一系列事故给社会、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大家做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我想经常都会因为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而感到头痛,诸如:

我所在的企业,应该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呢?

请大家先不用着急,在您正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焦虑万分、倍感头痛的时候,请上我们用今天的课程,共同来逐一解决。

在正式的上课之前,我想提出一点小小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共同遵守这些小小的规则:

1. 享受培训、快乐学习;

2. 开放心态、积极参与;

3. 用心感悟、跟上思路;

4. 遵守时间、手机无声;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

船长叫爱德华·

史密斯(Award·

Smith)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尽管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

泰坦尼克号以22.3(设计最大23节)节的速度在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

接到附近很多船只发来的冰情通报,史密斯船长命令瞭望员仔细观察。

A这一年因为是暖冬,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远,造成人员的麻痹!

B泰坦尼克号的船员忘记带上望远镜。

23点40分,瞭望员弗雷德里克·

弗利特(后来生还)发现远处有“两张桌子大小”的一块黑影,以很快的速度变大。

他敲了3下驾驶台的警钟,抓起电话:

“正前方有冰山!

”。

接电话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边的大副默多克。

C美国探险家近期使用俄罗斯的深海潜水艇,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底部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底部的切口非常整齐,而这样的切口不可能是断裂形成,而应是由一种特殊的外来压力造成的。

换句话说,“泰坦尼克号”是因为被冰山撞中了船身,而非船头;

巨大的冲击力使“泰坦尼克号”裂成两半,转瞬沉入水底。

D紧急处置的错误

1)引擎反转船身撞冰山 

科学家相信,(不要减速转舵)“泰坦尼克号”船员的错误决定导致船的最终沉没。

“泰坦尼克号”船员发现冰山后,显得惊慌失措。

制片人詹姆斯·

霍尼伯尼说:

“在惊慌中,机组人员下令将引擎反转,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由于‘泰坦尼克’的方向舵很小,只有高速动力才能确保它有效转向,但当时明显缺乏足够动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船身撞向冰山。

”“冰山撕裂了该船的大部分,海水冲向引擎室、冲向货舱室、冲向该船本来应该保持干燥的部分。

”世界主要冰山研究专家、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冰山和船舶工程教授克劳德·

达雷还原当时情景时说。

2)科学家假设 

迎头撞所有人能生还

达雷假设,如果船员们没有转舵,而是让“泰坦尼克号”和冰山迎头相撞,那么船上的所有乘客也许都能生还。

“如果‘泰坦尼克号’按照原来航线行驶,和冰山头对头相撞,那么船会在震动中停泊下来。

当时,弗雷德里克·

弗利特抓起电话:

默多克下令减速,左满舵,停船倒车。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

当时最好的选择是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但它同时也会对整艘船起到缓冲作用,乘客们会被撞翻在地板上,船上的瓷器也会落地碎裂,但这场撞击并不会导致船只沉没。

船员们重新密封好破裂的船首舱,就可以继续原来的航程。

所有乘客都能活着回家。

E高速行驶船上的25五台双端以及四台单端锅炉的动力来自159台煤炭熔炉,强大的动力使泰坦尼克号的最大速度达到23节泰坦尼克号以22.3节的速度在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

F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

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G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

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

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

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

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

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

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

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

H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

当时英国的法律规定的,救生船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

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

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

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

其他:

该船的“受伤”与船体钢板也有很大关系。

美国科学家对船体钢板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面的看法,当时的钢板有许多降低钢板硬度的硫磺夹杂物,这是船体钢板非常脆的原因。

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冰山撞击可能并不是致命原因;

冰山撞击来得太突然,加上轮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钢板较脆,是这一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这是什么?

这就是事故。

事故是什么?

事故就是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意外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后果,我们就叫它为事故。

今天我想从这个大家熟知的事故案例,引申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让我们更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我们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肩负的重要责任,知道社会和企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明确我们的职责,做好我们的工作。

事故在这个世界上面目狰狞,大行其道,泛滥猖獗。

厂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机场码头、商场学校、家庭住宅等等所有生产、生活场所,总能见到事故的魔影;

矿难、空难、海难等等灾难性的事件总是打碎世界的祥和宁静;

工业伤亡、交通肇事、环境污染、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等长期困扰社会,总让世人一筹莫展。

事故的背后是哭声,是血泪,是家庭的破碎,是企业的泥潭,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不久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事故。

事故经过:

原因分析:

事后对策:

刚才的事例,从“发生—急救—分析—反省—对策”的一系列处理程序和方法来看,似乎都十分正确而且严密。

但是,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动地处理安全事故,而不是在事先就做好有效的预防呢?

企业发生意外事故后,究竟将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们一般会认为,出了事故,作为企业就是无非是承担医药费、误工费、赔偿伤亡者的损失等等,整个事故的损失好像仅此而已。

其实不然,那些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内人士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生产意外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非常高昂的经营成本。

有关的统计测算结果显示,事故后用于赔偿和花费的医疗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1/5,甚至更少。

我们可以用“冰山图”来举一个例子,请看上图。

图中的直接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间接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安全事故带给企业的是:

费用的增加,如赔偿费用、医疗费用,发生的误工费用,看护费用、不良再加工和废品损失,设备损失,交货期的延误、生产的中断,政府部门的勒令停产,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等等。

企业发生意外事故后,付出巨大的代价,给员工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安全事故带给员工的是:

身体和身心的伤害、时间的损失、学习的损失、收入的损失、有时还伴随着纪律的处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员工的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安全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保护神”,在创造和维持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五官争功”。

企业里,一般都会有销售、品质管理、研发、财务,当然还有我们安全这样一些部门。

年终总结评比,评选先进部门,CEO“脑袋”让各部门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推荐自己或者推荐别人。

销售部经理“嘴巴”说,销路是他们打开的,效益好他们功劳最大;

品管部门经理“眼睛”说,销得好是因为质量好,质量好品管部功劳跑不了;

研发部门经理“耳朵”说,产品好是因为设计好,没有研发部门哪来的设计好;

财务部门经理“鼻子”说,效益好是因为成本控制好,财务人员心没少操……

各个部门都加入了这个争功的大合唱,这时候只有负责生命健康的安全部门经理没话说,他觉得好像这一年除了花钱没别的成果。

这个时候最高首长终于说话了:

你们鼻子、嘴巴、眼睛、耳朵“五官争功”,都觉得自己重要。

确实都很重要,可是你们知道谁最重要吗?

命最重要,命都没了“五官”再重要,也都不需要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安全才能带给企业生存发展的机会;

只有安全才能让企业员工平安幸福。

所以我们每个管理者都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安全和生产效益的之间的关系。

再来跟大家讲一个事故:

东南亚一带,有一种捕捉猴子的方法非常有趣。

当地人用一个木箱子,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里面,箱子上开了一个小洞,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

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来。

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下。

但大多数的猴子都不愿把手中的东西放掉,以致当猎人来的时候,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捉住它们。

这个事故喻意十分的深刻,它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不是往往为了那么一点点利益的追求,就不经意间选择了牺牲最为宝贵的生命安全做为代价。

猴子的确算不上高明,被活捉之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但是为什么发生猴子身上的教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我们人类的身上。

安全事故呈金字塔结构,这是安全生产起码的知识。

可近几年我们看到听到的事故统计数字反映的却是另一规律:

一方面,企业大事故增多,另一方面,事故总数在大幅减少,企业损失工作日1——105天的伤害事故直线下降,未遂事故更是少之又少,这显然不符合事故规律和理论。

对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我们很多企业实行的还是公司、厂、车间、班组四级防范安全管理,没有以系统安全思想建立起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

体系运行既没有实现程序化,也缺乏自我改进能力。

所谓四级体系,最多算一个四级各负其责的框架。

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开展实施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但是能够严格按照“OHSMS”的运行思想和运行过程,真正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并管理好的却很少。

这些企业有建立一个科学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战略的愿望,却始终行不成根据企业自身风险的性质和规模,自我持续改进和遵守法规的企业文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是防范事故的重要链条。

都是针对预防事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事故预防和控制,最终实现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持续改进,达到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表现。

当系统中的每一个条款管控的细节失效时,就会分阶段的出现意外情况,控制失效和防护失效等环节,直到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最终出现事故,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逐步出现了300起无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及1起中伤害死亡事故。

 

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

德国人帕布斯?

海恩提出:

"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今年重特大事故同比明显增加,而统计的事故总量明显减少,死亡人数大幅度降低,很不正常,说明很多相对小一点好隐瞒的事故和隐患都技术处理了。

从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塔底向上分析可以看出,若不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可能形成300起无伤害的虚惊事件,而这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的控制失效,则可能出现29起轻伤害事故,直至最终导致死亡重伤害事故的出现。

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事故预防原理:

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

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

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则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管理,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现实中我们就是要从细节管理入手,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金字塔”的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从而实现企业当初设定的总体方针,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安全生产中,个别单位只“重视”大事故,“忽视”小事故。

为了不影响安全奖和年终评比,只要不是大事故,只要没有造成大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就隐瞒不报。

有的上级分管部门也不“苛求”下属单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部消化,不追究任何责任。

因此,对一些小事故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责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更没有制定有力的防范措施,导致小事故频繁发生,甚至最终酿成大事故。

  小事故即使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也不应马虎从事。

安全工作是一项包括教育、管理、措施、处理等的系统工程,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松动或脱节都会出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对于事故来说,也是如此。

平时对一些小事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键时刻必定出大问题。

  小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管理不到位,是向我们敲一次警钟,提醒我们应该严肃对待。

小事故不认真处理,给大事故埋下了隐患。

因此,对小事故必须认真对待,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我们要通过对小事故的追查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它的内在规律,完善措施,防微杜渐,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避免在出了大事故后才去“亡羊补牢”。

古希腊有位大英雄阿吉里斯,刀枪不入,无往不胜,战功赫赫。

在攻打特洛伊城时,他的敌人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刀枪不入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阿吉里斯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提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

脚后跟正因为被母亲捏着浸不到水,变成了全身唯一的弱点。

海洋女神在细节上的疏忽,留下了安全隐患,要了儿子的命!

抓行为抓细节抓执行,是安全管理的头等大事。

管控有力,约束有效,才能进退有据,才能算是安全有道。

请记住中国另一位哲人韩非的话: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每年到了年底,很多企业的文件上,领导讲话上,工作总结上,总要强调“搞好最后一季度、最后一月的安全,争取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强调搞好最后一季度、最后一月的安全生产没有错,毕竟我们都有年年平安的愿望,但是不能“画句号”。

安全生产永远代表这对未来的期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企业可以把功夫重点花在某个时段上,集中一段时间解决安全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整改存在的隐患,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但不能就此认为风险永远消除,企业只要运营,就会与风险相伴,“降妖伏魔”的斗争就不会停止。

我还是喜欢安全管理中的那句老话: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安全生产,从企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只要它的生命不中止,安全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程中断就会出现事故。

如果说安全管理是艺术,就是过程的艺术;

如果说安全管理是科学,就是过程的科学。

保持一个平安、稳定、持续的过程,安全管理必须严密,严密到不能漏过任何细微的隐患,哪怕万分之一也不行。

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严密防范“万一”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安全生产任重道远。

听过这样一个事故:

很久以前,有两个荷兰商人,一个叫皮耶特,另一个叫马塞尔。

他们各自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经常一起出海,一起返回。

  皮耶特和马塞尔每次出发前,都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船。

如果船只有被风浪损伤的地方,就及时修补,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只要船驶入深海,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一天,皮耶特和马塞尔又满载而归。

船刚一驶入避风港,皮耶特就迫不及待地邀请马塞尔上岸喝酒。

  马塞尔说:

“我们还是先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船吧。

”皮耶特说:

“你的胆子也太小了吧,如果是在深海里,也许有这个必要,可现在我们到家了,船已经驶入了安全的避风港,难道你还不放心?

“我们刚刚经历了狂风巨浪,还是仔细检查一下为好。

“正因为刚刚经历了狂风巨浪,才累得我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一出海就是几个月,我早就想喝喝家乡的酒了!

你不去我可先走了。

  第二天,俩人发现,皮耶特的船不见了,而马塞尔的船却好好地停在那里。

“你的船会不会沉到水里了。

”皮耶特不解地问:

“为什么在狂风巨浪里航行了几个月都没事,在避风港里停了一晚却沉没了呢?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昨天,我发现自己的船没有多大的破损,只不过有几个针孔大小的洞,我便将其堵住了。

见你正在喝酒便没跟你说,谁想到今天你的船就沉没了。

  俩人带着满腹狐疑找到一位航海老前辈。

这位老前辈说:

“在深海时,船在狂风巨浪的推动下能快速前进,海水根本无法进入针孔大小的洞。

但船静静地停在避风港里时,海水就会悄无声息地从针孔大小的洞渗入船中,直至船沉没。

”接着,老前辈又说:

“在我们船员的眼里,任何有破损的船如果不及时修补的话,都是破船,哪怕它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