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878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记一处景观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根据题目的要求,仔细观察一处自然景观,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大胆的想象。

3、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奇特之处,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1、写什么?

生审题,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这次习作,你要写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

2、怎么写?

题目中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两点要求?

(突出奇特之处;按怎样的顺序写。

二、写出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

1、出示范文:

《我爱鼓岭》

2、学生自由读文。

3、想想作者写出了“鼓岭”的哪些奇特之处。

4、说说你要写的是哪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

三、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

1、请你按课文的记叙顺序,选择词语填空。

(1)《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这篇课文先写_____的情景,再写_____的壮观景象,最后写_____的情形。

(2)《火烧云》

上来下去

这篇课文先写火烧云_____时绚丽多姿的景色,然后写火烧云____时的情形。

(3)《鸟的天堂》

早晨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傍晚活泼可爱的群鸟

这篇课文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第一次,时间是在

_____,着重写的是__________;第二次,时间是在_____,

着重写的是__________。

2、这次习作,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一处自然景观?

(请学生自由说说。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二单元观察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不仅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还要动脑思考。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写清楚。

3、学会给自己的习作拟定题目。

4、如果写的是观察日记,要做到格式正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

师语: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二、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2、有什么新的发现?

  3、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1、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

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

a、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

b、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五、指导把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

1、出示一个片段: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只要虫子在飞,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都能分辨清楚,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

可是虫子如果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

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好活活饿死。

2、学生自由读,想想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小结:

这段话先总说“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这一新发现,接着具体说明青蛙看动的东西怎样敏锐,看静的东西怎样迟钝。

这样写,就把自己的“发现”写清楚了。

六、注意日记的格式。

这次习作,如果你写的是“观察日记”,就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1、请学生回忆一下日记的格式。

2、汇报、小结:

(1)每一则日记的第一行都要居中写上日期(月、日、星期)和天气。

(2)从第二行开始,写日记的内容,每个自然段开头都要空两格。

(3)日记一般记的是当天的事情,要注意用好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三单元给事物编故事(写童话)

[教学目标]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弄明白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学会根据事物的特点及事物间的联系,展开想象,编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3、能把跟所要说明的道理关系密切的内容作为重点,写得具体些。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明确题目的要求。

1、可以自编一个童话故事,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如果你选的是自编童话故事,要注意哪些具体要求?

(学生自由读题目,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

3、如果你要自编童话故事,那么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说)

二、想清楚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1、出示一篇范文——《铅笔,橡皮和转笔刀》

铅笔,橡皮和转笔刀

小红的文具盒里,住着三个小伙伴——铅笔、橡皮和转笔刀。

它们齐心协力为小主人服务,日子过得很舒心。

有一天,小主人参加书画大赛,铅笔当然是大显身手了。

它在纸上挥几下,一幅美丽的画就画好了。

小主人还得了第一名呢!

比赛结束后,它们回到文具盒里,铅笔还在回忆刚才那紧张的比赛。

橡皮在一旁看着它那得意的样子,一股无名之火油然升起。

它轻蔑地说: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有什么本事?

”铅笔一听愤怒了,大声说:

“谁?

谁在说我没本事?

”“我,橡皮。

没有我,你写错画错了谁来擦?

可是每次比赛总是让你当代表,太不公平了。

”“什么?

不公平?

没有我,主人能得奖吗?

还是我的功劳大!

”……正当它们吵得不可开交时,躺在一旁的转笔刀冷笑了一声说:

“你们别吵了,还是我的功劳最大!

没有我,铅笔用钝了或者断了不能削尖,写不出字来,你橡皮也没什么可擦的。

”铅笔和橡皮当然不服气了,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越说越气。

最后,铅笔说“以后,没有你们,我照样能替主人做事!

”橡皮不甘示弱地说:

“离开你们,我能为主人服务得更好。

”转笔刀也说:

“等着瞧吧,有一天我要让你们心服口服!

”就这样,它们谁也不理睬谁了。

第二天,小主人写作业,铅笔一不小心写错了字,橡皮不肯帮忙,主人只好把错字搁在一旁。

过了不久,铅笔钝了,转笔刀还在睡懒觉,不愿意出来,小主人只好用钝铅笔写作业。

第三天,小主人因为作业里的错字太多,挨了老师的批评,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就把这一切发泄到铅笔身上,铅笔委屈极了。

文具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和蔼可亲地说:

“孩子们,以前你们和睦相处时,小主人总是受表扬;现在你们闹别扭,小主人就挨批评。

你们缺一不可啊!

为了小主人你们还是和好吧!

”它们听了,惭愧极了,再也不生气了。

从此,文具盒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小主人又开始受到老师的表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大家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取长补短,才能把事情做好。

1、学生自由读文,回答下列问题:

(1)是什么事情使铅笔、橡皮、转笔刀争吵呢?

(2)铅笔和橡皮之间有什么关系?

(3)铅笔和转笔刀之间有什么关系?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学会把有关细节交代好。

四、叙述要清楚。

要想叙述得清楚,就要弄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事情在前的要先说,事情在后的要后说。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四单元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喜欢动物,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点,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2、能把自己观察、了解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学会在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认真修改。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二、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三、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出示语段: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注:

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

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注:

画线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学生自由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提出作文要求。

(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呢?

1、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

2、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

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

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3、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

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4、请看看下面列出的几条,想想哪几条讲的是外形特点,哪几条讲的是生活习性,并分别写在括号里。

(1)猫头鹰习惯于在夜间活动。

()

(2)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

(3)青蛙喜欢吃昆虫。

()

(4)翠鸟的眼睛小而灵活。

()

(5)蟋蟀喜欢自己挖掘的住宅。

()

五、总结。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五单元学写导游词

[教学目标]

1、关心我国的“世界遗产”,感受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会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来讲,讲景点风光,也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

3、能适当提示注意事项,要用好礼貌用语。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

  1师:

同学们,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漳州旅游,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问:

说说你想带他们到漳州什么有名的地方玩?

(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如:

云洞岩、南山寺等)

二、大组反馈,师生平等对话

如:

南山寺

师:

你为什么要带外国游客去南山寺呢?

生:

因为那里有我们国家少有的一尊大玉佛,还有用石柱打成的大佛像,全国少有。

师:

你说的真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

同学们,你们打算带外国游客怎样参观呢?

旅游线路想好了吗?

  提示: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指名说说

四、独立试写,交流互评

1、试写。

(师: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把其中最精彩的写写,写不完的暂时用省略号表示。

2、互相交流,点评。

五、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六、回应开头

师:

老师代表那些外国朋友谢谢你们了,因为你们都是出色的小导游。

  七、布置作业:

自主完成习作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六单元

[习作题目]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自拟题目。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2、条理要清晰,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生动活泼,渗透出真情实感来。

3、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

[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图习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出示习作要求: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自拟题目。

二、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图上画着谁?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什么?

三、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想像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

(木盒子、脸盆、衣服、被单……)

3、引导进一步思考:

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服?

4、引导思考:

老奶奶的亲人呢?

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

想些什么?

四、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不同?

想想这反映了什么?

(苗汉亲如一家)

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的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

把老奶奶和小姑娘的表现分别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五、学生试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七单元学写书信

[教学目标]

1、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锻炼自立的能力,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2、学会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把事情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

3、能从来信中看出对方关心的问题,在回信中作出回答,注意书信和信封的写法,做到格式正确。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引入

谈话:

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

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

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

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

写谁的什么事。

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话题二: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

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

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

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

《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话题三:

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

你的看法是什么?

你认为她该怎么做?

(指导书信格式)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

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

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能展开大胆的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能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合理,有自己的特色,想象的内容突出一个特点。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

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二、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三、明确习作要求:

1、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2、

2、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

3、教师补充: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是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4、综合归纳:

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

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四、习作方法指导:

1、你认为在写作过程还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经验小结。

2、师归纳、指导:

(1)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2)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3)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写出一篇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作文,给大家展示一个奇妙的未来世界。

六、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动手习作

  1、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相互帮助。

  3、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第二、三课时学生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