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55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docx

工程特殊关键过程识别与控制书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土方开挖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定位放线R、YU→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段分层开挖→降排水→放坡、修→

临时支撑加固→·留出预留土层、清理整平→钎探R→验槽R、YIN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基底超挖★2.基底未保护

3.施工顺序不合理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土方运输遗洒

避免边坡坍塌

预防措施

1.①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

②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2.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3.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

1.运输车辆不超载。

2.现场出口搭设脚手架平台,派专人对运输车辆进行拍打和修整,并加盖好帆布。

3.现场出口设洗车池,每辆车必清洗,池内清水可以作为现场洒水、养护等重复利用。

4.堆在现场的土,应该用绿网式帆布覆盖严密,以防止粉层对大气的污染。

1.基坑开挖放坡坡度要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不得随意放坡。

2.基坑采用护坡时,必须制定经计算分析的可靠护坡锚固方案,并制定护坡专项方案。

3.基坑开挖过程,派专人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观察,以便有情况及时发现处理。

4.当开挖较深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地下防水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卷材防水:

材料进场检验试验R→基层清理YIN→涂刷基层处理剂→·复杂部位增强处理YIN→涂刷基层胶粘剂→铺贴卷材→◆卷材搭接缝及收头封边处理→检查验收YIN→保护层施工YIN烘烤卷材

涂膜防水:

材料进场检验试验R→基层清理YIN→配制底胶→涂刷底胶→·复杂部位增强处理YIN→第一道涂膜→玻纤布铺贴→第二道涂膜→第三、四道…涂膜至设计厚度→清理、检查、修补→检查验收YIN→保护层施工YIN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材料选择2.空鼓★3.渗漏★

废防水材料的排放

避免火灾发生、中毒

预防措施

1.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

2.①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铺贴时,要将空气排除彻底,接缝处应认真操作,使其粘接牢固。

②对阴阳角、管根等特殊部位,在防水施工前,应做增强处理,可根据具体部位采取有效措施。

3.①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必须用嵌缝膏或其它密封材料封闭。

②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

1.在防水材料选型时应优先选用无毒无味、对环境、对人体污染小的材料。

2.底胶宜根据每班工作量配制,避免浪费,盛胶液的容器应随用随密封,以免胶液中的溶剂稀释挥发。

3.废的防水材料应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地点。

1.选材时宜选择不燃烧的防水材料。

2.材料运输及存放时应立放,并应严禁明火及烈日暴晒,堆放处应远离热源及易燃品。

3.施工现场应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消防道路畅通;施工地点及库房应备够灭火器材,并派专人看护,以防火灾的发生。

4.施工温度以10~25℃最佳,不宜在大于35℃的气温下施工。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回填土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基坑(槽)清理→检验土质/灰粉,按比例拌土R→分层铺填→初步整平→·分层打夯/碾压R→分项验收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2.回填土下沉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土方运输遗洒

打夯机用电安全

预防措施

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1.运输车辆不超载。

2.现场出口设洗车池,每辆车必清洗,池内清水可以作为现场洒水、养护等重复利用。

3.堆在现场的土,应该用绿网式帆布覆盖严密,以防止粉层对大气的污染。

4.拌制灰土时,应及时将未用完的白灰放入专用库房;已经拌好的灰土和筛好的砂应及时覆盖或洒水以免产生灰尘。

1.必须设分级保护。

蛙夯电源电缆必须选用橡套软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0米。

电源开关至电机段的缆线应穿软管敷设固定。

2.打夯机应用单项开关,手握部位应有绝缘保护。

3.所有临时用电必须由电工接至作业面,其他人员禁止乱接电线。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规定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戴好绝缘手套,其它非操作人员禁止操纵机电设备。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流程图

定位放线R、YU→侧模支设YU→底板下铁绑扎→底板上铁绑扎YIN→·混凝土浇筑R→·养护、测温R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控制裂缝的产生★

1.噪声(砼输送泵、砼振捣棒)的排放

2.混凝土运输的遗洒

1.基坑临边防护

2.泵管防爆

预防措施

1.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同时采取措施降低砼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

2.砼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砼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

3.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

4.砼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砼硬化前1~2h用木搓板反复搓压,直至表面密实,以消除砼表面龟裂。

5.砼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蓄水养护,并进行测温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时不得碰到钢筋或钢模板;罐车在等候进场时必须熄火,以减少噪音扰民。

夜间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强噪音设备(如砼地泵),加设隔音棚遮挡,以实现降噪。

2.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罐车在出现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的污染。

沉淀后的清水再用做洗车水重复使用。

1.基坑临边防护要按规范要求。

现场沿基坑四周用红白相间的φ48钢管满设≥1.2m的防护栏杆,外侧满挂密目网。

2.①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②砼泵管在浇筑前要认真拧紧、仔细检查,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看护检查。

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③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再开泵,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钢筋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钢筋进场检验试验R→钢筋加工成型→·钢筋现场绑扎→◆钢筋连接→现场取样试验R→钢筋隐蔽检查YIN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墙柱钢筋位移★2.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3.绑扎接头、对焊接头未错开4.箍筋弯钩不足135°

5.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被踩到下面

1.钢筋焊接作业点引起火灾

2.气压焊用氧气瓶、乙炔气瓶引起火灾、爆炸

1.防高空坠落

2.防触电

预防措施

1.①在砼浇注前检查钢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砼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位移,则应校正后再浇筑砼。

②浇注砼时注意浇筑振捣操作,尽量不碰到钢筋,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随时检查,及时修整钢筋。

2.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施工简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3.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4.钢筋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弯钩。

5.板的钢筋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负筋被踩到下面,且在砼浇筑前先整修合格。

1.①施工现场应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消防道路畅通;施工地点应备够灭火器材,电焊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及周围易燃物隔离。

②使用电渣压力焊进行钢筋连接时,施工地点周围的木屑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清理干净,以防引起火灾发生。

③焊工动火时要开动火证,持证上岗,每个焊工各备一台灭火器设置专用接水用具,在施工区域放置两桶水以便起火时消除隐患。

2.①氧气瓶、乙炔气瓶运输及存放时应立放,应严禁明火及烈日暴晒,存放处应远离热源及易燃品,并加栏杆围护派专人看护,以防火灾、爆炸的发生。

②氧气瓶、乙炔气瓶应使用防震圈及防回火装置;空瓶及满瓶应分开存放。

3.钢筋加工产生的废料必须集中存放,以备回收利用。

1.在现场高空绑扎或焊接操作必须有操作架(特别是绑扎、焊接梁钢筋时),操作架上必须铺跳板,绑好防护拦杆及踢脚板。

在极特殊情况下(如焊接柱筋或墙钢筋的特殊部位),难以搭设防护架时操作人员须挂好安全带。

临边施工须特别做好安全防护。

2.电气设备必须做好定期检查工作,确保运行正常,各安全装置灵敏有效、安全可靠,并加强安全教育。

施工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及接地或接零保护。

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模板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模板设计→模板制作→现场拼装吊运→·现场组装→预检YU→模板拆除→模板倒运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墙体砼厚薄不一致2.墙面凹凸不平、模板粘连

3.阴角不垂直、不方正4.梁柱接头错台★

1.模板的加工、支拆、清理及修复时噪声的排放

2.废弃物的排放

大模板不按规定堆放而倾倒

预防措施

1.墙体放线时误差应小,穿墙螺栓应全部穿齐、拧紧;加工专用钢筋固定撑具(梯子筋),撑具内的短钢筋直接顶在模板的竖向纵肋上。

模板的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2.①要定期对模板检修,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不得用大锤或振捣棒猛振模板或用撬棍击打模板。

②模板拆除不能过早,砼强度达到1.2Mpa方可拆除模板,并认真及时清理和均匀涂刷隔离剂,要有专人验收检查。

3.对于阴角处的角模,支撑时要控制其垂直度,并且用顶铁加固,保证阴角模的每个翼缘必须有一个顶铁,阴角模的两侧边粘贴海绵条,以防漏浆。

4.在柱模上口焊20×6mm的钢条,柱子浇完砼后,使砼柱端部四周形成一个20×6mm交圈的凹槽,第二次支梁柱顶模时,在柱顶砼的凹槽处粘贴橡胶条,梁柱顶模压在橡胶条上,以保证梁柱接头不产生错台。

1.①现场木工加工棚必须全封闭,并采取隔音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同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②模板在支设、拆除、清理和修复时,要轻拿轻放,互相传递,不允许乱扔,以免因碰撞等造成破坏或噪声污染。

2.严禁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

模板面涂刷时,应防止滴漏,若有滴漏及时清理干净,将废弃物放入有毒有害垃圾池内。

1.大模板应吊放在现场指定地点,不得任意放置。

2.大模板吊放必须一次放稳(对脸摆放),保持自稳角为70°~80°,并及时进行清理。

3.经常检查支设模板的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4.模板拆除时要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倾倒杀伤人。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混凝土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方案设计→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进场检验试验R→◆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模→外观检查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麻面、蜂窝、孔洞★

2.漏浆、烂根

3.楼板面凸凹不平整

1.噪声(砼输送泵、砼振捣棒)的排放

2.混凝土运输的遗洒

3.冬季施工防冻剂的选择

1.防触电

2.防高空坠落

预防措施

1.在进行墙柱砼浇筑时,要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不超过50cm)及砼振捣时间;为防止砼墙面气泡过多,应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遇钢筋较密的部位时,用细振捣棒振捣,以杜绝蜂窝、孔洞。

2.墙体支模前应在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5~10cm同标号混凝土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3.梁板砼浇筑方向应平行于次梁推进,并随打随抹;在墙柱钢筋上用红色油漆标注楼面+0.5m的标高,拉好控制线控制楼板标高,浇砼时用刮杠找平;砼浇筑2~3h后,用木抹子反复(至少3遍)搓平压实;当砼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上人。

1.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时不得碰到钢筋或钢模板,罐车在等候进场时必须熄火,以减少噪音扰民;夜间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强噪音设备(如砼输送泵),加设隔音棚遮挡,以实现降噪。

2.砼罐车在撤离现场前,要派人用水将下料斗及车身冲洗干净。

3.冬季施工应选用不含尿素(氨气)的防冻剂。

1.提前对电动工具进行检查,并加强安全教育。

振捣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

在指定电箱接线;振捣棒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必须达到两极以上漏电保护),接线不得任意接长。

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

2.①电梯井、通风洞等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高空施工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和水平防护网。

②现场施工必须有操作架(特别时施工外围及电梯井筒时)铺跳板,绑防护栏杆及踢脚板。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钢结构工程

(一)

钢结构制作:

加工准备→原材料进厂→·原材料复验、入库、存放R→钢材表面处理、除锈→放样、排料、划线→刨边,开坡口→赶平→钢板组对、点焊→·组装焊接→焊接工艺试验R→焊接质量检查R→矫正、打磨→成品钻孔→检查几何尺寸→除锈、喷漆→试拼装、编号→成品检验验收R→入库→发运现场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构件运输堆放变形2.焊接变形

3.尺寸不准4.焊缝缺陷★

1.机械噪声污染

2.粉层及油漆污染

1.焊接作业防火

2.构件堆放的稳固,防止倒塌

预防措施

1.构件运输堆放时地面必须垫平,垫点应合理,上下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以避免垫点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

2.应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或采用夹具、胎具将构件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以防止焊接后翘曲变形。

3.钢构件制作、吊装、检查时应用统一精度的钢尺,并严格检查构件制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

4.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施工,尽量减少焊接缺陷产生。

1.厂房内的噪声必须限止在95db以下,并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

2.严格控制粉层在10mg/m3标准内尤其场地应空气流通,通风良好,操作者应佩带有良好和完善的劳动防护用品加以保护。

1.①现场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动用。

凡动用明火和电、气焊必须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火。

②电、气焊工作业前,应清除作业范围内易燃物品或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电气焊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气源,并检查确认操作区域内无火险隐患。

③氧气、乙炔瓶严禁放在动火地点下方,应使用防回火装置及有效遮盖。

2.①构件的堆放、搁置应十分稳固,欠稳定的构件应设支撑后固结定位,超过自身高度构件的并列间距底大于自身高度,以避免连续倒塌

②构件安置要求平稳、整齐,堆垛不超过二层。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钢结构工程

(二)

钢结构安装:

测量放线、验线R→构配件进场复验R→确定安装顺序→安装钢柱、测量标高位移垂偏R、YIN→安装主钢梁R、YIN→二次测量校正钢柱R→◆高强螺栓连接(初拧→终拧)R、YU、YIN→再次测量校正钢柱R→◆梁柱节点焊接连接→外观检验、焊缝检测R→安装次梁→楼板压型钢板安装YU→栓钉焊接YIN→封边、堵头板安装/焊接→清理、验收YU→下部钢筋铺设及设备管道、电气安装→上部钢筋绑扎YIN→混凝土浇注、养护R→钢结构防火喷涂R→验收R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螺栓孔眼不对

2.现场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3.不使用安装螺栓,直接安装高强螺栓

1.焊接光污染

2.无损检测放射物危害

钢构件安装的防护、防高空坠落

预防措施

1.安装时不得任意扩孔或改为焊接,应及设计单位协商后按规范或洽商要求进行处理。

2.焊工须有上岗证,并应编号,焊接部位按编号做检查记录,全部焊缝经外观检查凡达不到要求时,补焊后应复验。

3.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先使用安装螺栓临时固定,调整紧固后再安装高强螺栓并替换。

1.现场焊接临近居民楼时,夜间焊接应采取必要的遮挡,以免影响居民的休息。

2.无损检测一定要有时间限制,一般以夜间拍片为好,并在检测区域内划定隔离防范警戒线、远距离控制操作。

1.钢柱安装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用于安装和焊接作用,当柱身设计无爬梯时,在钢柱起吊前必须安装爬梯。

2.在建筑物四周挂好六米的水平安全网,并在已安装好的钢柱外侧搭设防护栏杆,满挂密目安全网。

3.在人工散铺压型钢板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且必须边铺边固定,铺设后周边应设防护栏杆,并在所有洞口上覆盖水平安全网。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细石混凝土地面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弹+50cm水平线YU→基层清理→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贴灰饼、冲筋→浇筑混凝土R→抹面→养护→分项验收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地面起砂★2.空鼓裂缝★

3.地面不平和漏压4.倒泛水

混凝土运输的遗洒

触电

预防措施

1.施工用细石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压光应在细石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2.基层清理应认真,前一天认真洒水湿润,铺灰、压实、压光应掌握好时间,保证垫层、面层应有的厚度。

3.细时混凝土铺设后压边角、管根等部位刮杠要到位,搓平要道边,不漏压。

4.贴灰饼、冲筋时应按要求找好泛水。

有垫层的地面在做垫层时坡度要找好。

砼罐车在撤离现场前,要派人用水将下料斗及车身冲洗干净。

施工前必须检查用电工具的性能情况和漏电保护措施,操作工必须带好绝缘手套,电器设备等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弹+50cm水平线YU→基层处理→洒水湿润→预制底灰→冲筋及踢脚板找规矩→铺抹底灰→底层灰养护→镶分格条YU→拌制石渣灰→铺抹石渣灰层→养护→·磨光酸洗→打蜡→分项验收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空鼓裂缝★2.磨纹、砂眼

3.漏磨4.面层石渣粒不匀

5.分格条掀起、显漏不清楚★

1.水电等能源消耗

2.污水的排放

触电

预防措施

1.基层表面和镶分格条时应将浮灰清扫干净,扫浆要均匀,应随扫浆随铺灰,压实后注意养护,后续工序不能跟得太紧。

2.磨光时要严格按工艺擦两遍浆,并注意养护后按工艺程序操作。

3.边角、管根等部位容易漏磨,应注意磨完后全面检查,漏磨应及时修补。

4.石渣应严格按照规格要求选择粒径,使渣灰拌合应均匀,滚压要密实。

5.分格条应镶压牢固、平整,石渣灰铺磨后滚压应高出分格条,高度一致,磨光严格掌握平顺。

1.应采取措施节约用水用电。

2.污水应有组织的排放,通过楼梯建或其他专用污水排放管等排放到沉淀池内,二次沉淀后重复利用。

施工前必须检查用电工具的性能情况和漏电保护措施,操作工必须带好绝缘手套,电器设备等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纠正措施

注:

·XXXX——关键过程◆XXXX——特殊过程带★的为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方面

R—记录或报告YIN—隐检YU—预检

过程识别及控制书

砌筑工程

施工过程流程图

基层清理→施工准备(放线、立皮树杆、材料进场等)YU、R→砖浇水→·排砖/砌块,确定组砌方法→拌制砂浆R→砌砖/砌块墙→YIN、YU浇注砼带及构造柱砼R→养护→砖/砌块及门窗口联接→砖/砌块及楼板联接→分项验收

需要关注的问题

质量方面

环境方面

安全方面

1.拉结筋任意弯折、切断2.墙体凸凹不平★

3.墙体留槎,接槎不严4.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

1.避免交叉污染及垃圾处理

2.粉层对大气污染

防止砖砸人、墙体倒塌

预防措施

1.砌砖时要注意保护好拉结筋,不允许任意弯折或切断。

2.砌筑时必须认真拉线,浇筑砼构造柱或圈梁时必须加好支撑,要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高度不能大于2m,插振不得过度。

3.施工间歇和流水作业需要留槎时必须留斜槎,留槎的槎口大小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方法而定;留槎的高度不超过1.2m,一次到顶的留槎是不允许的。

4.拉结筋、拉结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设置,预留位置应预先计算好砖行模数,以保证拉结筋及砖行吻合,不应将拉结筋弯折使用。

1.①砌筑砂浆不得遗撒污染作业面。

②施工垃圾应每天清理,堆放在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