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836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docx

解析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基础卷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考试

高一物理基础卷

一、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少选得3分,错选和多选不得分,本题共计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机械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参考系选取不同,但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相同。

B.“第6秒”指的是时刻,“前8秒”指的是时间

C.“位移”用于直线运动,“路程”用于曲线运动

D.“质点”是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它可以使问题简化

【答案】D

【详解】描述机械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参考系选取不同,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相同,选项A错误;“第6秒”指的是时间,“前8秒”指的是时间,选项B错误;“位移”和“路程”都可用于直线运动,也都可用于曲线运动,选项C错误;“质点”是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它可以使问题简化,选项D正确;故选D.

2.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

B.理想化模型

C.控制变量

D.理想实验

【答案】B

试题分析:

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即认为物体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理想化模型,选项B正确。

考点: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  )

A.s=2m

B.s=4m

C.s=10m

D.s>10m

【答案】C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

质点在x轴上运动,质点

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x=x2-x1,质点在前2s内位移是4m,后2内位移是-6m,所以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10m,故选C

考点:

位移与路程,位移—时间图象

4.如图所示,电灯吊在天花板上。

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属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灯对悬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

B.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C.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答案】A

【分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反的关系,等值、反向、共线;一对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相同的,也是等值、反向、共线.

【详解】灯对悬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反的,是灯与线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均向下,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均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

【点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作用于同一个物体,基础题目.

5.下列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

【详解】A项:

该图的斜率等于零,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项:

该图表示物体的位移均匀减小,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项:

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项:

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应选:

C。

【点睛】本题考查识别和理解物理图象的能力,首先要分清什么图象;其次根据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的情况,不能搞混淆。

6.在长为50m的游泳池中举行200m蛙泳比赛,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游过的路程的最大值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

A.0,50mB.0,200m

C.200m,50mD.200m,0

【答案】C

在200米游泳中,实际通过的路程就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

由于泳池长

,故200米蝶泳中需要一个来回,故又会回到终点,故位移最大值分别是为

,故选项C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7.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如图所示,在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

A.竖直向上B.斜右上C.斜左上D.竖直向下

【答案】A

试题分析:

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A正确。

考点:

考查了弹力方向的判断

【名师点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有三种: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压力和支持力与接触面,轻绳的拉力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8.某同学在探究实验室做“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得到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图线具有对称性,通过图象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

A.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B.两个相互作用力方向始终相反

C.两个相互作用力同时变化D.两个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案】D

【分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任何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物体问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由F-t图线的对称性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始终相反,同时发生变化,两个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故A、B、C正确,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就是D.

故选:

D

9.浙江省长兴县十里银杏长廊景区古银杏众多,成片成林全国罕见。

某次游客小朱发现一片手掌大小的树叶正好从离水平地面高约3m的树枝上飘落。

这片树叶从树枝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上的时间可能是()

A.4s

B.0.6s

C.0.8s

D.3s

【答案】AD

【详解】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由

,可得下落时间为

,但在实际情况中,空气阻力对落叶的影响很大,所以下落时间远大于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时间,故AD正确。

10.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内和1s~3s内相比(   )

A.速度变化量不相同

B.平均速度相等

C.位移相等

D.加速度相同

【答案】AB

【详解】A.0到1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

,1s到3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

,速度的变化量不同,A正确;

BC.v-t图象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0到1s内物体的位移为2.5m,平均速度为

在1s到3s内,物体的位移为5m,平均速度为

所以位移不相等,平均速度相等,B正确,C错误;

D.0到1s内加速度为

1s到3s内的加速度为

所以加速度不同,D错误。

11.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

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C

【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

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12.如图所示为覃塘高中学生拿生活垃圾去垃圾池倒的简易情景,甲、乙两人从O点(宿舍)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垃圾池),两人的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答案】BC

【详解】A、B、D、由图看出,甲、乙两人起点都在O点,终点都在A点,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D错误,B正确.

C、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从图看出,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C正确.

故选BC.

【点睛】本题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线,能直接看出物体运动路线和起点、终点,只要懂得平均速度的含义就能正确解答.

二、填空题:

(共2小题,每空5分,共计15分)

13.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_____.

【答案】6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得:

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s3=5×s1=5×1.2m=6m.

14.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标出,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6.10cm,B、C两点间的距离为8.20cm.50Hz的交流电源,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计数点B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B=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01

(2).0.715

【详解】[1]使用50Hz的交流电,则其周期为0.02s,每两个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题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标出,则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匀变速运动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可以看作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之间的位移进行求解,则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计37分)(1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必要的方程2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15.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2.0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从静止到t=2.0s这段时间的位移;

(3)物体从静止到t=2.0s这段时间内拉力做

功。

【答案】

(1)5m/s2

(2)10m(3)100J

【详解】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只有水平方向

合外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2)由位移公式

代入v0=0,a=5m/s2, t=2.0s

x=10m

(3)由公式

W=Fx

代入F=10N,x=10m

解得

W=100J

16.一根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500N/m,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长度为0.12m,问:

(1)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长?

(2)当它受到25N的拉力时长度为多少?

【答案】

(1)0.1m

(2)0.15m

(1)根据胡克定律,当弹簧受到F1=10N拉力时,伸长量

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l0=l1-x1=0.12−0.02=0.1m

(2)当受到F2=25N拉力时,伸长量

受到25N

拉力时长度为:

l2=l0+x2=0.1+0.05=0.15m

点睛:

本题考查胡克定律应用的基本能力,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

17.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

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

(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

【答案】

(1)10s

(2)100m/s(3)95m

(1)由h=

gt2,落地时间为:

(2)设落地时速度为v,由公式v=gt得:

v=gt=10×10=100m/s;

(3)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h9=

gt22=

×10×92m=405m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

L=h-h9=500m-405m=9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