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99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B.将香蕉和青苹果放在一起,青苹果更容易成熟,是因为香蕉释放的乙烯有催熟作用C.“火神山”医院地面上铺的HDPE也称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有利于环保2.苯酚(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俗称石炭酸。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适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固体苯酚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

C.1mol该分子充分燃烧,会消耗7molO2

NA代表阿伏加德

D.1mol该分子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

3.臭氧已成为夏季空气污染的元凶,地表产生臭氧的机理如图所示,

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16O3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质子数为16NA

C.0.5molNO2溶于水形成1L溶液,可得到0.5mol?

L-1的硝酸溶液

D.标准状况下,11.2L的NO和O2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

4.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消杀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某研究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探究NaClO的性质。

(已知:

电离常数:

H2CO3:

Ka14.4107,Ka2

HClO:

K4.71011)

实验

装置

试剂(少量)

预测可能的现象

酚酞

无色溶液最终呈红色

CO2

无明显现象

淀粉KI溶液+稀硫

无色溶液立即变蓝

FeCl3溶液

溶液略呈浅绿色

结合上述实验探究,预测的现象以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A.实验①:

NaClO溶液呈碱性:

ClOH2O?

HClOOH

2-B.实验②:

NaClO可用于制得HClO:

ClOCO2H2O2HClOCO23-

C.实验③:

NaClO具有氧化性:

ClO2I2HClI2H2O

32

D.实验④:

NaClO具有还原性:

ClO4Fe32H2OClO34Fe24H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

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

气体,溶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R溶液的浓度为0.03mol?

L-1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Y>Z>R

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易溶于水

D.RZ2分别通入到X2R、Ba(NO3)2溶液中,均会产生沉淀

6.25℃时,向10mL0.1mol?

L-1一元弱碱X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

L-1的HCl溶液,

CH

法正确的是()

溶液的变化AGAG=1gC(OH)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

 

A.a的最小值是-12

B.M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0mL

C.R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X++c(XOH)=cCl

D.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7.下列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的选择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主要仪器

试剂

实验目的

A

烧瓶、长颈漏斗、酒精灯、导管

软锰矿与浓盐酸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B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

NaCl溶液

蒸发溶液得到晶体

C

圆底烧瓶、导气管、烧杯、铁架台

干燥的氨气、水

模拟喷泉实验

D

铁丝、蓝色钴玻璃、酒精灯

盐酸、待测液

焰色反应实验

A.AB.BC.CD.D

8.草酸钴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

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

还含有一定量的NiO、Al2O3、Fe、CaO、SiO2等)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

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草酸钴晶体难溶于水

②RH为有机物(难电离)

③相关金属离子c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2+Fe

3+Fe

Al3

Ni2

开始沉淀的pH

7.5

2.7

3.4

6.9

沉淀完全的pH

9.0

3.7

4.7

8.9

(1)滤渣Ⅰ的成分。

(2)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加入H2O2后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3)加入氧化钴调节浸出液的pH的范围是。

(4)加入有机溶剂的目的是。

(5)若仅从沉淀转化角度考虑,能否利用反应CoCO3C2O42-CoC2O4CO32-将

CoCO3转化为CoC2O4(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已知

138

KspCoCO31.41013,KspCoC2O46.3108)

(6)为测定制得的草酸钴晶体样品的纯度,现称取样品mg,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稀释后得到纯净的草酸铵溶液500mL。

移取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c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当溶液由(填颜色变化),消耗高锰酸钾溶

液VmL,计算草酸钴晶体样品的纯度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

示)(已知CoC2O42H2O的摩尔质量为183g/mol)9.在目前市面上防护新冠病毒的消毒剂中,二氧化氯消毒剂是相对高效更安全的产品。

二氧化氯的熔点为59C,沸点为11.0C,易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进行稀释,但温度过高、气相浓度过大时均易发生爆炸。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60C时反应制得(如下图所示),在C装置内用冷水吸收ClO2。

配平),当生成0.03molClO2时,同时产生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mL。

(2)实验时,对A装置进行加热操作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

(3)本实验哪些设计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填2条)

4)装置D中,ClO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盐,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其中一种是NaClO2。

①写出Cl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已知饱和NaClO2溶液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

从NaClO2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减压蒸发结晶→→→

水洗涤

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是。

(5)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

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10.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三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反应

焓变

活化能

化学方程式

过程

HkJmol1

-1

EakJmol-1

甲烷

氧化

CH4(g)

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

O2(g)?

CO2(g)

2H2(g)

-322.0

172.5

蒸汽

CH4(g)

H2O(g)?

CO(g)

3H2(g)

206.2

240.1

重整

CH4(g)

2H2O(g)?

CO2

(g)4H2(g)

158.6

243.9

1)已知:

H2O(l)H2O(g)H44.0kJmol1,则H2燃烧热H。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小于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原因可能是

(3)恒温恒压体系(温度为T,压强为p),反应CH4(g)H2O(g)?

CO(g)3H2(g)达到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用某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

则:

①平衡常数Kp___。

②再向容器中瞬时同时充入1molCH4、1molH2O、1molCO、3molH2,此时v(正)v(逆)(填“>”“或<”“=)”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将CH4、H2O、CO、H2按照体积比1:

1:

3:

1投料,能判断反应CH4(g)H2O(g)?

CO(g)3H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密度保持不变BCO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Dc(CO)和cH2的比保持不变

E2molOH断裂的同时,有3molHH断裂

(4)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H4和O2使反应

CH4(g)O2(g)?

CO2(g)2H2(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c点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说明理由。

5)利用重整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计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

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11.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各周期至少含有一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C、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E能够形

成原子之比为1:

1的化合物X,D是前四周期基态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的元素,B与C形成的晶体Y结构如图所示。

试用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A与B两种元素能够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则在这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

杂化方式分别为和,且这两种分子(填选项)。

A都是极性分子B都是非极性分子C其中一种是极性分子另一种是非极性分子

(3)E元素处于周期表的区,其单质晶体堆积模型的名称为。

(4)D元素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5)已知X能溶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得到蓝色溶液的同时,会逸出一种与CO2互为等

电子体的纯净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经研究证实,所得溶液呈蓝色,

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由A、B、E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配位离子,试写出该离子的结构

式。

(6)由晶体Y的晶胞可知,C离子呈简单立方堆积模型,形成立方体空隙,则B离子

对这些立方体空隙的填充率为%。

12.石油被称之为“工业血液”,其衍生出的多种化合物,在化工合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某烃A能够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转化。

并且经核磁共振氢谱仪测定,发现化合物D的分子中含两种氢原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的转化过程里;属于加成反应的有个。

3)下列关于有机物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与Na和NaOH反应,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4)在EGH的反应里,浓硫酸的作用是。

(5)E和G作用,也能够得到高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6)已知M(I)=70,则I作为A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核磁共

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的分子有种,用系统命名法为其命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牛奶是胶体,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发生胶体聚沉,故A错误;

B.将香蕉和青苹果放在一起,香蕉释放的乙烯有催熟作用,青苹果更容易成熟,故B正确;

C.聚乙烯膜,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板是硅单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中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苯酚可以理解为苯中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因此分子中

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A正确;

B.氧电负性大,连接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苯酚的氧可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正确;

C.1mol该分子C6H6O充分燃烧,会消耗7molO2,故C正确;

D.1mol该分子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得到环己醇,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②是O2与O反应生O3,化合价不变,没有电子的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

B.用极限思维,假设全部是16O3,则所含质子数为8NA,故B错误;

C.0.5molNO2溶于水形成1L溶液,3NO2+H2O=2HNO3+NO,因此得到硝酸物质的为0.33mol,可得到0.33mol?

L-1的硝酸溶液,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1.2L的NO和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都为双原子分子,无论怎么反应,原子数不变,因此所含的原子数为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实验①:

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酚酞,溶液最终是无色的,故A错误;

B.实验②:

NaClO可用于制得HClO,根据酸强弱顺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ClOCO2H2OHClOHCO3,故B错误;

C.实验③:

NaClO具有氧化性,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淀粉遇见单质碘变蓝:

ClO2I2HClI2H2O,故C正确;

D.实验④:

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与Fe3+不反应,与Cl-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H,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为C,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

RZ2气体,溶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图,则说明是H2S通入SO2,则Z为O,R为S。

【详解】

A.

根据2H2S+SO2=3S↓+2H2O,加入SO2气体体积336mL即0.015mol,溶液pH=7,即

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即稳定性H2O>CH4,故B错误;

C.H、C、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果属于酯等,则不溶于水,故C错误;

D.SO2通入到H2S有黄色沉淀生成,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正

确。

答案为D。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10mL0.1mol?

L-1一元碱XOH,假设是强碱的时候,

度大,比值大,因此a的值是大于-12,故A错误;

B.M点是AG=0,当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0mL,溶质是XCl,溶液显酸性,AG>0,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R点溶液中溶质可能为XCl,根据物料守恒可能存在cX+c(XOH)=cCl,故C

正确;

D.M点溶液呈中性,N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XCl、HCl,弱离子促进水电离、

酸抑制水电离,M点到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点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点到N

点,酸过量,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应对制取的氯气进行除杂、干燥,还需要洗气瓶、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不能用长颈漏斗,必须用分液漏斗,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蒸发NaCl溶液得氯化钠晶体,需要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B能达到实验目

的;

C.模拟喷泉实验,需要圆底烧瓶、导气管、烧杯、铁架台、干燥的氨气、水,C能达到实验

目的;

D.将铁丝蘸稀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能达到实验目的;

E.

答案选A。

浅紫色或紫红色)

915cV

解析】

分析】

RH,Ni2+溶于有机

过量得硫酸,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和CoO,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同时调节pH,使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而除去;向滤液中加入层,分液后向水层加入草酸铵得到草酸钴晶体。

详解】

(1)综上分析,滤渣Ⅰ的成分为SiO2、CaSO4。

(2)加入H2O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根据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

23

2Fe2H2O22H2Fe32H2O。

(3)加入氧化钴的目的是调节浸出液的pH使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要是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完全又不使镍离子沉淀,故范围是

4.7pH6.9。

(4)根据流程图可知,滤液中加入RH,Ni2+生成NiR2溶于有机层,使之与水层分离。

(5)CoCO3C2O42-CoC2O4CO23-的反应平衡常数K=c(CO32-)=

324243c(C2O24-)

KspCoCO3

KspCoC2O4

1.4108=2.210610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小,转化程度极小,

6.3108

所以不能实现转化。

(6)实验通过测定草酸钴中草酸根离子的含量求得草酸钴晶体样品的纯度;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稀释后得到纯净的草酸铵溶液500mL,移取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c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反应2MnO4-+5C2O42-+16H+=10CO2↑+2Mn2++8H2O,

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浅紫色或紫红色)达到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物质的量为cmol/LVmL10-3L/mL=cV10-3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得出反应的n(C2O42-)=

53

温度计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有稀释作用;用冷水吸收,防

cV103mol,则样品中草酸钴晶体的质量为

5

3

500

cV

103mol

183g/mol

2

25

9.15cV

915cV

100%

%。

m

m

2

9.15cVg,样品的纯度为

9.336(大)烧杯

Na2FeO4Cl2ClO2

蒸发),避免晶体高温分解成NaCl和NaClO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实验装置分析可知,A装置为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加热至60℃的条件下制取ClO2的装置,B为防倒吸装置,C装置用冷水吸收ClO2,D装置可吸收过量的Cl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装置A中发生反应KClO3H2C2O4K2CO3CO2ClO2H2O,反应中

KClO3为氧化剂,1molKClO3失去1mol电子生成ClO2,H2C2O4作还原剂,1molH2C2O4得到

2mol电子,因此,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将方程式配平为

2KClO3H2C2O4=K2CO3CO22ClO2H2O,则当生成0.03molClO2时,产生0.015molC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15mol×22.4L/mol=0.336L=336mL,故答案为:

336;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装置为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加热至60℃的条件下制取ClO2的装置,加热时可采用水浴加热,因此对A装置进行加热操作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和温度计,故答案为:

烧杯(大);温度计;

(3)本实验中,水浴加热可防止温度过高,由于ClO2易溶于水,所以B是防倒吸装置,C装

置用冷水吸收ClO2可防止温度高ClO2挥发,同时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对气体有稀释作用,故答案为:

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有稀释作用;用冷水吸收,防止温度高;B装置防倒吸。

(水浴加热,防止温度过高)。

(合理答案即可);

(4)①根据已知信息,ClO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盐,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其中一种是NaClO2,反应为歧化反应,则另一种盐是NaClO3,离子方程式为

2ClO22OHClO3ClO2-+H2O,故答案为:

2ClO22OHClO3ClO2-+H2O;

②根据饱和NaClO2溶液随温度变化情况图分析可知,当温度低于38℃时,会析出

NaClO2·3H2O,当温度高于60℃时,NaClO2会分解为NaCl和NaClO3,因此,为避免晶体高温分解成NaCl和NaClO3,从溶液中经减压蒸发结晶获得NaClO2晶体后,过滤后需要在38~60℃的温水进行洗涤,最后干燥得到成品,故答案为:

B;E;(减压可降低沸点,较低

温度下蒸发),避免晶体高温分解成NaCl和NaClO3;

(5)ClO2在氯元素有+4价降低为-1价,则1molClO2转移电子5mol,消毒效率为5/67.5=1/15.5,1molNa2FeO4转移电子为3mol,消毒效率为3/166,1molCl2转移电子为2mol,消毒效率为2/71,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lO2>Cl2>Na2FeO4,故答案为:

Na2FeO4

10.H284.3kJ/mol重整反应活化能高(或开始时重整反应物浓度低;或开始时

体系不能提供重整所需的热能等其他合理答案)1P2(或0.0625P2)

16

c点不是平衡点,因为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仅判断,不给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O22CO24e2CO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CH4(g)2O2(g)CO2(g)2H2O(g)H=-802.6kJ/mol为式①,

CH4(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