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71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NHNQ为氮源的细菌有很多种。

如果选用含有NHNQ的其他两组,

会在培养基中长出以NHNQ为氮源的杂菌,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KH2PQ和N&

HPQ为无机

盐,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并能维持渗透压,同时HpQ「和HbPQ为一对缓冲对,所以可以维

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的稳定。

2.(2017年江苏卷)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小明

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

请回答下

列冋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

HPQMgSQ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以达到富

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以便于菌落

计数与分离。

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⑶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

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第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

AvV口

吕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如果废水为5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

(填序号:

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1)蛋白胨、苯酚

(2)增加稀释涂布凝固剂

(3)③

(4)0、0.2、0.4、0.6、0.8③

【解析】本题考查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计数。

(1)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一般都包括水、

无机盐、碳源、氮源,其中蛋白胨和苯酚中含有C元素,可作为碳源。

(2)要富集该菌,应

提高营养物质含量。

若菌落过于密集,说明稀释倍数太小,应进一步稀释,然后再划平板。

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凝固剂琼脂。

(3)用平板划线法接种菌体,随划线次数的增加,菌

体数量逐渐减少,故③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题中已给出6号比色管中的苯酚浓度为1

mg/L,根据浓度梯度的设计原则以及空白对照原则,1〜5号比色管中的苯酚浓度应依次为0

mg/L、0.2mg/L、0.4mg/L、0.6mg/L、0.8mg/L。

若废水中苯酚的浓度为50mg/L,降解

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降解后废水中苯酚的浓度为50X21%=10.5(mg/L),因为比色管

中苯酚的浓度范围为0〜1mg/L,若将降解后的废水稀释5倍或10倍,则稀释后废水中苯

酚的浓度均大于1mg/L,若稀释20倍,则稀释后废水中苯酚的浓度为0.525mg/L,介于0〜

1mg/L之间,故需将降解后的废水稀释20倍后再进行比色。

3.(2016年全国新课标I卷)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2制作无菌平板;

3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4将各组平板置于37C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若要完

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

若将

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

确”)。

【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解析】

(1)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含有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可以作为氮源;

平板为固体培养基,故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

(2)实验探究的是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其中自变量为不同高度,故需在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

同时,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需要保证开盖放置的时间一致。

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需要设置多个平行组。

(3)在完全

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

若出现菌落,则表明操作过程中存在杂菌污染的现象,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

4.(2016年全国新课标川卷)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对

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和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孚L酸菌在—20C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蒸馏

水”“甘油”或“碳酸钙”)。

【答案】

(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具有透明圈

(3)甘油

(1)分离纯化乳酸菌过程中,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乳酸菌并得到单菌落。

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故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

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2)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培养基中的

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可用于鉴别乳酸菌,同时碳酸钙也可以中和乳

酸菌产生的乳酸。

(3)乳酸菌在—20C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加甘油是为了避免水结冰产生冰晶损伤细胞。

5.(2016年四川卷)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

6.

逐级桃取

mRN/部分序列。

7UGAGUGAGAAAUUUGGL卜・・

LOe细菌选择

丄加样脇培养基培莽慕

图屮

阳“表示从起始密码开始算起的賊慕序号)图乙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氮源;

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

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

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

法是,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X108个;

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

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

突变基

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个氨基酸。

(1)尿素酚红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1.75少

(3)UGA115

(1)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由于尿素被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色。

(2)用于

计数细菌菌落数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故选择

细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

191)十3-0.1X105=1.75X108(个)。

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故用此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少。

(3)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271个碱基和

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91个密码子,插入的70个核苷酸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24个密码子,紧随其后的是UGA应为终止密码,翻译结束,因此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115

个氨基酸。

7.(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

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

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

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⑷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C、40C、45C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

C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C设计后续实验。

(1)苏丹川(或苏丹W)萃取法

(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4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油脂的染色和提取方法、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计数以及确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等。

(1)脂肪可用苏丹川(或苏丹W)染液进行染色。

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应用萃取法加以提取。

(2)能产生

脂肪酶的微生物B可存在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的腐烂物的土壤中,为了选择培养,固体培养

基上应以油脂作为唯一碳源。

(3)测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

若要测定活菌数,则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4)酶量需要最多

的温度下,其酶活力最小,即酶活力最小的温度应为45C。

三个温度下酶活力最大的温度

是40C,但40C不一定是该酶的最适温度,故为了确定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40C设计

后续实验。

8.(2014年全国新课标I卷)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

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培养基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

素粉

CR溶液

+

注:

"

+”表示有,"

一”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

因是;

培养基乙(填“能”或“不

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1)纤维二糖葡萄糖

(2)红透明圈

(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

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C酶、G酶和葡

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

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含有刚果红的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由于纤维素被分解,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

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培养基甲未使用琼脂,为液体

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含有纤维素和刚果红(CR)的培养基可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

(2014年全国新课标n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

经适当培

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个。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

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

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

(3)下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

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

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x107

(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4)溶解氧营养物质

(1)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可依据是否产生菌落确定培

养基的灭菌效果是否合格。

由样品中菌株数计算公式(C+V)xM知:

1mL水样中菌株数为

(38十0.1)x100=3.8x10(个),故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x107(个)。

⑵利用接种环接种时,接种环需灼烧灭菌。

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可以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得到单个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

法是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故培养后产生的菌落应随机分布在培养基表面,即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液体培养基通过振荡可提

高溶氧量,同时使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细菌的生长

速率。

9.(2014年四川卷)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

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

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

图甲、乙所示。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

该实验的假设是

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