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90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

11.组织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12.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结缔组织——血液、骨组织、肌腱、脂肪。

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根尖分生区、芽尖生长点;

保护组织——表皮;

营养组织——果肉、叶肉;

输导组织——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

13.植物体有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

根毛是根毛细胞的一部分。

14.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15.生物体结构层次单位:

(从微观到宏观)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6.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①暗处理:

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②叶片遮光:

对照实验。

③脱色:

溶解叶绿素,方法是酒精隔水加热。

④清水漂洗。

⑤加碘染色:

有淀粉部位遇碘变蓝。

⑥结论:

植物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7.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叶绿体

(1)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2)意义:

①提供食物、能量。

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氧气来源,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3)应用:

适当往温室里加入二氧化碳,增加产量。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保持通风、透光性好)。

18.呼吸作用:

①公式:

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二氧化碳+水+能量线粒体

②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意义:

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4)以下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的:

低温、保鲜膜保存食品;

植物土壤板结(应疏松);

种子要晒干等。

19.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糖特别甜是因为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较多。

20.根毛吸水原理:

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21.蒸腾作用:

蒸发大部分水分(降雨量较多);

降低叶面温度(故在夏天树林中较凉爽);

是促进水分、无机盐从根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动力。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载植物,移载后遮阳,移载时去掉部分叶枝。

(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散失过多水分)。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2.物质的运输

物质

运输部位

运输方向

水分、无机盐

木质部中的导管

自下而上

有机物

韧皮部中的筛管(树皮)

自上而下(若有伤口,会形成枝瘤)

23.双子叶植物种子(大豆、花生)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子叶,而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提供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遇碘变蓝)

24.种子萌发的条件:

内部:

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活力旺盛;

外部:

适量水分、适宜温度、充足空气。

25.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

26.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雌蕊和雄蕊)。

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7.子房→果实,胚珠→种子,受精卵→胚

28.食物中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六大类。

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可直接被吸收。

糖类要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要消化成氨基酸,脂肪要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29.维生素A的缺乏症是夜盲症,维生素B1的缺乏症是脚气病,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维生素D的缺乏症是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30.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①很长②环行皱襞和小肠绒毛及微绒毛增加了表面积③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便于吸收。

3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浆:

淡黄色,55%,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

无核,数量最多。

含血红蛋白。

血细胞白细胞:

有核,个体最大。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数量过多可能患炎症。

血小板:

无核,个体最小。

加速凝血和止血。

32.贫血:

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多吃含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33.动脉的血流最快,若受伤,应压近伤口近心端一侧。

静脉血流较慢,有静脉瓣,若受伤,应压近伤口远心端一侧。

毛细血管的管腔最窄,红细胞单行通过。

34.动脉血: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

静脉血: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场所:

组织间毛细血管。

静脉搏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肺部毛细血管。

35.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36.肺泡的特点:

①数量多,肺泡总面积大;

②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③肺泡表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37.排泄的途径:

(1)排汗:

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2)泌尿: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排出。

(主要的排泄的途径)

(3)呼吸: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38.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功能是形成尿液。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

39.尿的形成: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三个过程。

40.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蛋白质、葡萄糖。

4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如吃酸梅时分泌唾液、手遇到火缩回。

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如看酸梅或谈酸梅时分泌唾液、动物表演等。

)完在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42.视觉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含视细胞,接受光刺激,形成冲动)。

晶状体是个凸透镜。

43.视觉异常及矫正

近视:

视网膜前成像,看不清远处。

病因:

眼球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假性近视)。

矫正:

配戴凹透镜。

远视:

视网膜后成像,看不清近处。

配戴凸透镜。

44.耳的保健:

不用锐器掏耳以免戳伤鼓膜;

遇巨响张口或闭嘴堵耳,以免震破鼓膜;

咽喉发炎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中耳炎(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

45.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46.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胰岛(分泌)。

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乏患呆小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47.健康的标准: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活有规律、膳食合理、合理用药和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48.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计划免疫)。

49.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酶的杀菌作用等。

特异性免疫:

像患过麻疹的人只获得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力,而对天花病毒无免疫力。

50.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抵抗某种病毒的能力。

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水痘病毒等)叫做抗原。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51.骨的结构:

A.骨膜:

内有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骺端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B.骨质:

分骨松质和骨密质。

C.骨髓:

幼年时呈红色,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年后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52.骨的成分:

有机物和无机物。

成年:

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既硬又有弹性);

幼年:

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弹性大,易变形);

老年:

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

53.关节: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4.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

55.屈肘: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56.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57.动物行为按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群居,分工合作,甚至个体间出现等级,群体中有信息交流)。

58.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与实验法(区别:

是否对研究对象加予干扰)

59.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60.单细胞生物:

原生动物如变形虫,草履虫(有细胞结构);

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是细菌。

61.酵母菌:

制面包、蒸馒头、酿酒。

乳酸菌:

制酸奶、制泡菜。

醋酸菌:

制醋。

有关霉菌:

制豆豉、面酱、酱油。

6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胚胎发育所需养料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63.昆虫的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如蚕、蜜蜂、蝴蝶、蚊子、苍蝇;

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蜻蜓等。

64.鸟卵的结构:

胚盘——由受精卵细胞分裂面成,将发育成雏鸟。

65.有性生殖的特点是后代的生活力较强。

无性生殖的特点是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种子繁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是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

66.分裂生殖(细菌、变形虫);

孢子生殖(根霉、青霉);

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67.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68.

(1)染色体和基因都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减半(如人的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而在精子或卵细胞中只含23条,在受精卵中含46条)。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69.人的性别决定

亲代:

XY(父亲)XX(母亲)

配子:

YXX

后代:

XY(男)XX(女)

比例:

1:

1

70.变异分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基因)的改变产生的。

如父亲有耳垂,子女也为有耳垂)和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条件改变产生,如染发、伤疤等)。

71.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72.原始大气不含氧气,含氢气、甲烷、氨气和水蒸气。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根据化学进化论。

化学进化论指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形成原始生命的。

73.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化石的种类越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化石种类越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74.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生物分类等级越小,其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75.藻类植物的特征是无根茎叶;

苔藓植物的特征是有茎叶,但无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和种子。

它们都进行孢子生殖。

7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77.动物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区别是身体背部是否有脊柱。

78.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开始为绿色植物)和食物网,功能是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和物质循环。

8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种生物保持一定的比例,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最少的是营养等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人类应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维持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