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71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设计者:

袁彩霞联系电话:

15332646606

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勿忘国耻”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因此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认读字词,读通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等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所以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提高教学的起点,课上重点放在重点句段的品读感悟和写作方法的引领上。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学法指导

先学后教、导练结合、以读促写

教学资源

PPT课件展示重点词句

教学程序

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设计理念

第一板块:

读书自学

自主探究

继续赏读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五个自然段,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剩下的部分,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五位战士的英雄壮举?

  随生答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生1:

死亡面前,战士们的脸上露出的是胜利的喜悦,他们只想着完成任务,一点也不考虑自己的生死,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2:

他们跳崖的时候是昂首挺胸,像发起冲锋一样,我觉得他们太伟大了。

师:

是的,读完这一段,五壮士的高大形象,已巍然地屹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师:

“如果把第一句中的“屹立”换成“站”,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生:

不行,“屹立”的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如果换成“站”就表达不出五位壮士高大的英雄形象。

生:

“屹立”还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这说明五位壮士的意志非常坚定。

师:

一起来看一下,课本120页的这幅插图。

说说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怒,蔑视和胜利的喜悦。

生:

我觉得他们太伟大了。

生:

我想知道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师:

是呀,五位壮士跳崖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

喜悦,因为他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生:

自豪,因为他们打死了那么多敌人。

生:

仇恨

……

师:

把你们的感受填到下面这个句子中,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

师:

谁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生:

师:

如果用成语形容英雄们在这一段的壮举,你觉得哪些成语合适?

生:

气壮山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师板书:

气壮山河

师:

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崇敬把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这一部分分角色齐读一遍:

男: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女: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

再次齐读课题,你觉得应该重读哪个词语?

生:

壮士

生充满激情地齐读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能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与碰撞,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情感体验。

自主深入研读为学生与文本能够对起话来作了充分的积淀与孕伏。

第二板块:

完成学案

分层训练

依据学情,分层训练(训练内容见导学案)

A级(基础)所有学生完成;

B级(中等)中等生完成既可;

C级(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尊重差异

分层训练

第三板块:

分组合作

讨论质疑

总结写法,领悟表达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师:

文章五部分内容,哪些部分写得详细?

哪些部分写得简单?

生:

第二、四、五部分写得详细。

师:

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

……

师小结:

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

设计意图:

由有疑而读文,因读文而发现,因发现而生疑,因生疑而讨论。

以上四步,让学生经历了正确读文,读懂字面意思,进而引发思索产生疑问,进行探讨。

正是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学生就走进文本了。

第四板块:

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总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描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教师小结

第五板块:

当堂反刍

总结反思

【分层达标】

A级(基础)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壮士”?

                                                           

3.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B级(中等)

狼牙山五壮士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是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狼牙山五壮士最让你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C级(拓展)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我们不妨可以仿照写一写,你会发现“原来我也会写这样棒的句子!

例句: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同仇敌忾舍生取义临危不惧气壮山河

……

课后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