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72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课《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象州县运江中心校罗世凤

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6课。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是课文以“桥”作为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在表达的方法上有非常突出的三个特点:

1、构思新颖,设置悬念,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2、语言简练生动,但蕴涵丰富,又渲染紧张的气氛;3、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结合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本课时,应让学生在读中品析感受老支书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了解文中的几种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理念,结合课文内容,在设计本节教学时,以品读感悟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挖掘理解文章思想。

同时,在读文中品读体会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找出文中的表达特色,让学生体会这样表达好处的同时,受到写作方法的熏陶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的表达特点,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感受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铺垫情感。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语:

多么可怕的洪水啊!

从这几句描写洪水的句子中,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

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

一起读。

 

(1)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2)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3、你们读出了什么?

假如用一个字去概括你会用哪个字?

(引导学生理解“疯”)

4、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慌乱的情境么?

(指导朗读)

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已经感受到了如魔的洪水,在这危急时刻,我们看看人们是如何表现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

   【设计意图:

梳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为本节课的自然衔接作了较好的情感铺垫。

以读代讲,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理解情感。

导语:

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

(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

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

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讨论:

如果大家就这样跌跌撞撞、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正在这危急的关头,人们看到了谁?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自读自悟,感受老汉的形象。

导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汉呢?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大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用“~~”标出,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1)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2)学生以小组交流朗读汇报为主,其他小组补充、纠正的形式进行。

主要针对以下句子进行分析(课件出示五个重点语句,让学生通过理解的镇定、威严、无私无畏等):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在尊重学生个体感受的基础上,小组间的交流又能互补。

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通过“一座山”与“乱哄哄”的对比,体现出老汉的威严冷静无畏。

b、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学生可能针对重点词语谈体会,而忽视了三个感叹号,这时老师就可以做一下引导,“从这三个感叹号,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

c、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一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对于这一句,主要通过换词语的方式体会老汉的愤怒、不徇私情。

如果我们把“冲、揪、吼”换成“走、拉、说”怎么样,学生通过演示以及讨论得出结论:

“冲、揪、吼”更能体现老汉的愤怒与无私。

这时老师再通过点拨:

“如果再给老汉一次机会,老汉还会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吗?

”让学生明晰老汉就是这样一个不徇私情的人。

d、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通过抓“吼、用力”等词语,体现老汉揪出儿子又推上木桥,看似矛盾的举动却看出老汉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儿子舍自己的无私胸怀。

e、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是啊,他会喊什么呢?

”(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老汉会喊些什么)通过这一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老汉对儿子的不舍以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任的重大。

2、小结老汉形象

导语:

逃生是人的本能,当书记到了桥头以后却并没有上桥,这是为什么?

他完全可以第一个上桥先逃命的,可他为什么留了下来?

这是一位________的老汉。

(学生谈体会,并把自己的感受填在横线上,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这段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品读描写老汉的语句,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感悟老汉的形象,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为理解课题含义做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理解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导语:

我们的心被人世间的着动人的一幕深深感动着,作者能如此真实的再现这一幕,就是因为他在表达上独具特色。

再一次默读全文,想想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把你发现的写在书上空白处,并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

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发现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全班共享,更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更深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归纳总结表达特点。

四、巧设悬念,理解题目深意。

导语:

本文正是运用这些恰到好处的表达方法,才使文章在读时如身临其境,读后又让人饱含热泪,作者成功塑造了老支书这一无私无畏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待学生表示后老师提出疑问;本文写的是老支书,可为什么要以“桥”为题呢?

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设计意图:

用激疑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从更层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五、设计情境,安排练笔。

洪水无情,人有情。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了不起的老汉,决定在河边为老汉立一块碑,请你帮助村民写一篇碑文。

【设计意图:

拓展后续读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16桥

洪水   如魔

 老汉   如山

老支书——生命桥

 

【设计意图:

板书是教学中教学内容或思路的浓缩,是文章的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层次清楚、主次分明的板书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