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03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D.氨气是化合物,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够电离,所以一水合氨是电解质,而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因此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此稀硫酸和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同时还要注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类似氨气的还有CO2、SO2、SO3等。

4.Fe2O3+3CO

2Fe+3CO2的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生成物中有单质,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由于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NaHSO4B.(NH4)2SO4C.SO2D.NaHCO3

【解析】A.NaHSO4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溶液呈酸性是由于电离产生的,故A错误;

B.(NH4)2SO4属于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B正确;

C.S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

D.NaHCO3中的HCO3-在水中既可以电离也可以水解,但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A项中的NaHSO4溶液虽然呈酸性,但其酸性是因为HSO4-电离造成的,不是由于水解造成的;

D项中NaH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HCO3-在水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不能正确判断HCO3-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是造成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6.有关胶体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可制得胶体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C.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D.是否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

【解析】A.FeCl3饱和溶液在沸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

B.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故B正确;

C.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可以透过滤纸,故C正确;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胶体的特征和性质,易错点在D项,要特别注意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能漂白有色布条是因为Cl2具有漂白性

B.可用单晶硅来制光导纤维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

D.Fe在少量Cl2中燃烧,产物为FeCl2

【答案】C

【解析】A.氯水能漂白有色布条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单晶硅,故B错误;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故C正确;

D.因Cl2具有强氧化性,Fe在Cl2中燃烧时,只能生成FeCl3,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CH4的球棍模型:

C.氯化钠的电子式:

D.乙炔的结构简式:

CH≡CH

【解析】A.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B.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为正四面体结构,

为甲烷的比例模型,甲烷正确的球棍模型为:

,故B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C正确;

D.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其结构简式为:

CH≡CH,故D正确;

9.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SO2B.CO2C.H2O2D.Cl2

【解析】A.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

B.CO2不具有漂白性也没有吸附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错误;

C.H2O2具有强氧化性,是氧化型漂白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

D.Cl2溶于水可以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使品红溶液褪色,故D正确;

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如HClO、H2O2、漂白粉等;

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二氧化硫。

10.下列关于含硫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钠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D.二氧化硫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蔗糖中的H、O以2:

1的形式脱去生成水,所以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体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A错误;

B.钠着火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CO2反应生成O2,促进钠的燃烧,使燃烧更旺,故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B正确;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要避光保存在棕色瓶中,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SO2遇酸性KMnO4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KMnO4褪色,故D正确;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CH3-CH===CH-CH3与C4H8互为同系物

C.金刚石、石墨互为同位素D.3He和4He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A.CH3CH2OH的分子式是C2H6O,CH3-O-CH3的分子式是C2H6O,二者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CH3-CH=CH-CH3的分子式是C4H8,所以与C4H8不可能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3He和4He的质子数都是2,中子数分别为1和2,二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系物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不能深刻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是解答这类问题的易错点。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本题的B项是难点,CH3-CH=CH-CH3的分子式就是C4H8,所以不可能与C4H8互为同系物;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

12.发射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其中第3级火箭中的能源物质为液态H2和液态O2,发生的反应为2H2(g)+O2(g)===2H2O(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2mol气态H2与1mol气态O2的总能量大于2mol水蒸气的总能量

C.断裂2molH—H键、1molO—O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4molH—O键释放的总能量

D.氢气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解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键能总和高于反应物键能总和。

A.C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是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放热,2mol气态H2与1mol气态O2的总能量大于2mol水蒸气的总能量,故B正确;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放热,断裂2molH—H键、1molO—O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4molH−O键释放的总能量,故C正确;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正确;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

C.氧化铜与稀醋酸溶液反应:

CuO+2H+===Cu2++H2O

D.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至恰好沉淀完全:

H++SO42-+Ba2++OH-===BaSO4↓+H2O

【解析】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最终生成的是碳酸氢钙和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H2O+CO2=HCO3-+HClO,故A错误;

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因Ba(OH)2溶液足量,则一定存在NH4++OH-=NH3·

H2O的反应,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C错误;

D.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至恰好沉淀完全时,NaHSO4与Ba(OH)2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SO42-+Ba2++OH-===BaSO4↓+H2O,故D正确;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不能正确把握过量、少量、适量等反应物量的多少对反应的影响是本题的易错点。

A项中容易忽略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的是碳酸氢钙,B项易忽略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反应。

在判断C项离子方程式正误时,还要注意物质拆分的问题,只有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才能拆成离子形式。

14.短周期金属元素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E

 

A.原子半径:

C>B>D

B.金属性:

B>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C>D>E

D.气态氢化物还原性:

B>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D>B,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故金属性A>B,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故金属性C>A,所以金属性C>B,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故金属性C>D>E,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C>D>E,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B>D,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弱,故气态氢化物还原性:

B<D,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其中微粒的半径大小比较是该题的难点,这就需要掌握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主要有: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NaOH溶液除去

B.乙醇、乙酸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醛可以催化氧化为乙酸

D.乙醇与乙酸反应可以制备乙酸乙酯

【解析】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因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可以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以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故A错误;

.......................................

C.乙醛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2CH3CHO+O2

2CH3COOH,故C正确;

D.乙醇与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故D正确;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煤与水蒸气作用对煤进行液化得到液体燃料,可提高煤的利用率;

而石油的催化裂化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B.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含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食盐,发生蛋白质的盐析;

若加入40%的甲醛溶液则发生变性

D.油脂、糖类、合成纤维、塑料与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A.煤与水蒸气作用生成CO和H2,属于煤的气化,故A错误;

B.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但蔗糖和淀粉中不含醛基,不是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

C.NaCl是轻金属盐,向含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食盐,可以发生蛋白质的盐析;

甲醛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向含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40%的甲醛溶液则发生变性,故C正确;

D.油脂、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B.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腐蚀,是因为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与表面的水膜形成了无数微小原电池,其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

C.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

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解析】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不一定都是金属,可以一极为较活泼金属,另一极为石墨棒,故A错误;

B.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的反应是Fe-2e-=Fe2+,故B错误;

C.由电池的总反应可知该纽扣电池的反应中,锌为还原剂、Ag2O为氧化剂,故Zn为负极被氧化,Ag2O为正极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于存在能量的损失,则不可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

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在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Na+)

D.0.2mol·

L-1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mol·

L-1HCl溶液中的c(H+)的2倍

【解析】A.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HClO

H++ClO-,故A错误;

B.pH=7的溶液可能为酸性、碱性、中性,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一定是中性溶液,故B错误;

C.在CH3COONa溶液中,CH3COO-因水解而减少,所以c(CH3COO-)<c(Na+),故C正确;

D. 

0.2mol·

L-1CH3COOH溶液中,醋酸只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c(H+)小于0.2mol/L,0.1mol·

L-1 

HCl溶液中的c(H+)=0.1mol/L,故D错误;

19.在一定温度下,向V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反应:

X(g)+2Y(g)

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v正(X)=2v逆(Y)

C.容器内X、Y、Z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气体,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因体积为定值,则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用X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用Y表示的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2v正(X)=v逆(Y),故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故C正确;

D.该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随时间改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

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

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所以HCl是离子化合物

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PCl3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解析】A.H2O2中只含有H-O共价键和O-O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

B.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是因为HCl中的H-Cl共价键受到水分子的破坏而断裂,HCl中只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由固态变成液体,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共价键,故C错误;

D.PCl3分子中含有3个P-Cl键,且P原子上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则PCl3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D正确;

21.T℃,将2molX和1molY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已知:

2X(g)+Y(g)

2Z(s)△H=-MkJ·

mol-1。

10min后达到平衡,生成0.2molZ,共放出热量N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2mol·

L-1·

min-l

B.在0~10min内,Y的反应速率为

mol·

C.无法计算该温度下Y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达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气体增加压强,则化学反应速率变快

【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能表示瞬时速率,故无法计算在10min时,X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

B.10min后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NkJ,设Y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mol-1

1molMkJ

amolNkJ

得a=

mol,则v(Y)=

=

=

min-l,故B正确;

C.10min后达到平衡,生成0.2molZ,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消耗Y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Y的平衡转化率为:

×

100%=10%,故C错误;

D.反应达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气体增加压强,但因容器恒容,故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

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14.0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为3NA

D.1molD2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2NA

【解析】A.因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0.1mol·

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所以无法计算CCl4的分子数目,故B错误;

C.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0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CH2的物质的量是14g÷

14g/mol=1mol,则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个数是3NA,故C正确;

D.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故1molD2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故D错误;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均等于2的硫酸溶液与醋酸溶液,两种溶液中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2

B.常温下,向pH=1.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将变小

C.常温下,0.1mol·

L-1NaHA溶液的pH=4,溶液中:

c(HA-)>c(H+)>c(H2A)>c(A2-)

D.0.1mol·

L-1的(NH4)2Fe(SO4)2溶液中:

c(NH4+)=c(SO42-)>c(Fe2+)>c(H+)

【解析】A.常温下,pH均等于2的硫酸溶液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硫酸根离子、醋酸根离子浓度的关系,H2SO4=2H++SO42−,CH3COOH⇌CH3COO−+H+,则两种溶液中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

2,故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状态下的微粒浓度减小,根据溶液中存在离子积常数分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