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14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第三单元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部编新教材下册的开始第三单元,内容过渡层层递进,由《小公鸡和小鸭子》体会团结友爱的快乐之情,其他两篇课文同样是体会友谊的美好之情,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渴望之情。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的去认识生字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识字书写,也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握笔,写字,读书等学习姿势的规范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

生字的教学不仅教师要以身示范正确规范的书写方式,更要运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进行识记生字。

比如图片展示,动作演示,身体展示等等。

教学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和3个新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有关友谊的故事。

课题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难点

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课时安排

2

教具准备

1.

(1)课文朗读动漫。

(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

(3)教学辅助课件。

(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

(学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

)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

小公鸡 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补)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

“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

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

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师: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补)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

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

“也”是独体字。

跟着老师书空笔顺:

横折钩、竖、竖弯钩。

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

(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

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补)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如:

“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

书写要点: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

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

“哥”,巧记:

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

书写要点:

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

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补)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

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

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

(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

(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

(补)

(6)想象对话:

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

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

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

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

都是什么意思?

(两句话。

两个意思:

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

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

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

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

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补)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中读出了什么?

(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

读一读,比一比。

(补)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

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

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

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

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

“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鸭子________说:

“_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补)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他们长得不一样。

嘴:

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

脚:

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sǐ tōutōu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死 偷偷地 忽然 身边

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

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读出着急的语气。

句1: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1: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

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课题

6.树和喜鹊

主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2.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教学难点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时安排

2

教具准备

1.

(1)课文朗读动漫。

(2)教学辅助课件。

(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

(学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

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补)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补)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 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补)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补)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

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补)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

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

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

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

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

“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补)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着重强调:

“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感觉如何?

教师小结:

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

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6.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

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课题

7.怎么都快乐

主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2.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教学难点

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2

教具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

(教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学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

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

说说为什么?

(生交流)

2.师小结:

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

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补)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

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补)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

(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

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补)

2.过渡:

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5.完成小创作。

(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思考:

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

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

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

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3.板书课题:

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小创作: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7.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

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

课题

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

主备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3.在请人帮忙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你请别人帮忙”时,要把内容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请你帮忙”时,要做到说话语气热情、亲切。

说话要认真耐心,有礼貌。

(重点)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难点)

教学重点

在请人帮忙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你请别人帮忙”时,要把内容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请你帮忙”时,要做到说话语气热情、亲切。

说话要认真耐心,有礼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时安排

1

教具准备

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补)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师:

小马在去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1:

小马要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

生2:

小马要自己在河水里走,不知道河水有多深。

师:

那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生1:

它向别人请教,让别人帮忙!

师:

它向谁请教了呢?

生2:

它向老牛伯伯请教。

生3:

它向松鼠请教!

师:

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

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像小马一样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

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能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着故事中的小马请人帮忙。

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师:

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小坡上有位同学上不去了,怎么办呢?

生:

我知道,请别人帮忙。

师:

这个时候可以请谁帮你的忙呢?

生1:

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2:

可以请前面的同学帮忙。

师:

现在假如是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

我们来演一演好吗?

(补)

生1:

喂,帮我一下!

生2:

我帮不了你!

师:

你为什么要拒绝他?

生2:

因为他没有礼貌,还命令我,我才不帮他呢!

生3:

而且他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不知道要帮他什么!

师:

是呀,请人帮忙不仅要讲礼貌,还要讲清让人家帮什么才行。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好吗?

1.出示:

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2.生朗读词语。

(补)

生(齐):

明白了!

师:

现在我们再来一次。

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你又该怎么说呢?

生1:

小明,请你帮帮我,这个小坡我爬不上去!

生2:

没问题,你把手伸过来,我来拉你。

师:

真是个热心的孩子!

还可以怎么说?

生2:

我下去背你上来吧!

生1:

谢谢你!

师: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

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

通过刚才的表演,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

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

生1:

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

生2:

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生3:

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

别人帮了忙以后,我们要感谢!

师:

大家说得真不错!

看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怎样请别人帮忙了!

(补)

三、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师:

现在,我们就要用上刚才学会的本领来帮一帮几个遇到困难的小朋友。

出示案例:

1.王晓明同学想去书店买书,可是不认识路,他想请一个陌生的叔叔帮个忙。

2.美术课上,林红发现自己忘带水彩笔了,她想让同桌帮个忙。

3.李冰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球网外,他想请路过的一个大姐姐帮帮忙。

师:

请大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学生表演)

生1:

叔叔您好!

我想请您帮个忙!

生2:

没问题。

生1:

我想去书店买书,您能告诉我书店怎么走吗?

生2:

小朋友,只要再往前走,遇到路口右转弯就到了。

生1:

谢谢您,叔叔!

生2:

不用谢!

师:

我们来评一评刚才的表演。

你们说,他们的表演怎么样?

为什么叔叔会帮忙?

生:

刚才同学的表演很好。

因为他演的王晓明很有礼貌。

生:

他把自己想要请人帮什么忙讲清楚了。

师:

大家说得不错,遇到困难想请别人帮忙,一定要像刚才的小朋友一样讲礼貌,把要求讲清楚,那么你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帮助。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师: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人帮忙时你是怎么说的?

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并评一评。

(补)

师:

嗯,我们要注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虽然是我们的家人,但请他们帮忙一样也需要讲礼貌,讲清要求。

如果别人遇到困难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怎么说呢?

生1:

我要毫不犹豫地帮助他。

生2:

假如他讲不清要我帮什么,我会慢慢问他。

师:

说得真好啊,无论是请别人帮忙,还是别人向我们请求帮助,我们都应该讲礼貌。

尤其向别人请求帮忙的时候,更要懂得表示感激之情。

童话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故事形式,教学伊始通过童话,一来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用故事中的小马的经历来引出教学内容,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

两位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相机指导

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乐意帮助你。

大家明白了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单方面地讲解,不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主动去发现。

在具体的实例中,懂得如何请别人帮忙。

预设:

生1:

我以前请别人帮忙总是注意讲礼貌,但是请爸爸妈妈帮忙就不讲礼貌了。

生2:

我也做得不好,我总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