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283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docx

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笔记2

生物笔记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

1.孟德尔太贱,让我讨厌必修二!

(自己的小牢骚)

2.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⑴闭花授粉

⑵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①亲本---P②子一代---F1③子二代---F2④杂交---×

5.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现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6.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现状分离

7.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⑵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⑶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⑷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8.假说—演绎法

9.纯合子、杂合子

10.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⑴杂交法

⑵自交法

11.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⑴自交法(植物)

⑵测交法(动物)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二)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后代

⑴16种组合型、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⑵后代比例推亲代

①9:

3:

3:

1=(3:

1)(3:

1)=(Aa×Aa)(Bb×Bb)

②3:

3:

1:

1=(3:

1)(1:

1)=(Aa×Aa)×(Bb×bb)或……

2.表现型、基因型概念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

⑴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性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⑶减二后期染色体数、DNA数与体细胞数相同。

⑷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很重要,此处省略,自己翻课本去!

⑸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摩尔根的果蝇试验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在解释

⑴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子的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3节★伴性遗传

1.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性别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⑴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隔代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⑵实例:

①红绿色盲②血友病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⑴特点:

①女性多于男性

②连续遗传

③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⑵实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⑴特点:

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②隔代相传

⑵实例:

白化病

5.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⑴特点:

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②代代相传

⑵实例:

6.伴Y染色体遗传病

⑴特点:

①男性全患病,女性全正常

②父传子,子传孙

7.人类遗传病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为常显。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试验---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⑴人物赫尔西---蔡斯时间1952年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⑵实验

①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的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②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分布于上清液中

⑶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结构

1.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沃森--克里克)

⑴DNA分子结构

①由两条链组成,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缠绕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T,G---C.

④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A---T形成两个氢键;C---G形成三个氢键(比例越大越稳定)

3.①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②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整个DNA中及任一条弹链中都相等③…④…

第三节DNA的复制

1.半保留复制

2.实验---看课本

3.★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⑴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⑵需要:

①模板(DNA两条链)

②原料(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转录

⑴主要场所:

细胞核

⑵模板:

DNA分子一条链

⑶原料:

4种核糖核苷酸

⑷酶:

RNA聚合酶

⑸产物:

①mRNA②tRNA③rRNA

2.★翻译

⑴场所:

核糖体

⑵模板:

mRNA

⑶原料:

氨基酸

⑷工具:

tRNA

⑸产物:

多肽、蛋白质

3.密码的简并优点:

⑴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性状的改变

⑵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

2★酶控制性状的途径.

⑴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⑵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第三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

⑴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②不定向性③频率低

⑵时间:

DNA复制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基因重组

⑴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⑵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

注:

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缺失、增加、易位、倒位

2.猫叫综合症缺5号染色体

3.★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4.二倍体和多倍体

5.人工诱导方法

⑴低温处理

⑵秋水仙素处理

①作用时期---有丝分裂间期

②原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6.★单倍体育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7.★花药离体培养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三体综合症)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⒈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PDDTT×ddtt

F1DdTt

F2D_T_,D_tt,ddT_.ddtt

Ddtt

3.单倍体育种

4.①诱变原理:

基因突变实例:

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

②多倍体原理:

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西瓜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不写了)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⑴用进废退

⑵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⑴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⑵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

⑶遗传变异(选择的内因)

⑷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频率=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

4.遗传平衡定律:

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自然选择和迁移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保持平衡。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

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⑵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⑶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⑷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⑸共同进化

于汝意整理

努力吧,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前方有你的梦在等你!

——于汝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