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09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年法学概论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实体法和程序法

(五)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此外,主要在大陆法系国家适用的法的分类有公法和私法

第二节法的渊源和效力

一、法的渊源

二、法的效力

(一)法的效力的概念

(二)法的对象效力

(三)法的空间效力

(四)法的时间效力

第三节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

一、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

(二)法律部门

(三)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三章法的起源、类型和发展

理解法的起源、掌握法的类型,认识法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

(一)原始社会结构

(二)原始社会规范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一)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出现而产生

(二)法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三)法的起源过程深受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影响

三、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奴隶制法

三、封建制法

四、资本主义法

(一)资本主义法的产生及其特征

(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差别:

(1)法律渊源不同

(2)立法技术不同(3)法的分类不同(4)诉讼和实判形式不同。

五、社会主义法

第三节法律发展

一、法律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法律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法律继承

(二)法律移植

(三)法制创新

第四章法的运行

理解社会主义法制概念和基本要求,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制定、适用和遵守

第一节立法

一、立法的概念

二、立法的程序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二)法律草案的审议

(三)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

(四)法律的公布

第二节法的实施

一、守法

二、执法

三、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要求和基本原则

四、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二)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法律监督的原则

第三节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一)责任主体

(二)违法或违约行为

(三)损害结果

(四)因果关系

(五)主观过错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四节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一)正式解释

(二)非正式解释

二、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二)形式推理

(三)辩证推理

第五章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理解法与经济、政治、道德之间的关系,将法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认识法,尤其是明确法与道德关系,使学生从横面及深层两个方面进一步把握法的本质.

第一节法与经济

一、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

二、法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第二节法与政治

一、法与统治阶级的政治

二、法与党的政策

(一)政策的概念

(二)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法和共产党政策的异同

第三节法与道德

一、道德的内涵

二、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法与道德的一致性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第六章法治

明确法治的内涵,区分人治与法治,掌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治的概念

二、法治与法治的区别

第二节法治与人治

一、人治

二、法治与人治比较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科学含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和要求

(一)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三)依法行政原则

(四)司法独立公正原则

(五)人权保障原则

第二篇实体法学

第七章宪法学

理解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规范,了解中国宪法的特别是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规范。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宪法的本质;

三、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我国的国家性质

一、国体的概念;

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节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体的概念和种类;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我国的选举制度。

第五节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二、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我国行政区划。

第六节我国的经济制度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二、分配原则;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方针和途径。

第七节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宪法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定;

三、宪法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规定。

第八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特点;

四、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

第九节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及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

二、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

第八章行政法学

理解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我国行政法的任务、作用和渊源,掌握我国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的基本内容。

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则,我国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等行政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行政法的概念

(二)行政法的特点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治原则

(二)行政公正原则

(三)行政公开原则

(四)行政效率原则

三、行政法的地位

四、行政法的渊源

(一)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

(二)行政法的非成文法渊源

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1.行政主体必须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二、国家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机关的种类

(三)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

三、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

(一)被授权组织

(二)受委托的组织

四、国家公务员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二)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三)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公务员公务行为的效力和责任

五、行政相对人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内容

二、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主体

(三)行政立法程序

三、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

(二)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许可的设定

四、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三)行政处罚的原则

(四)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四节行政救济

一、行政救济的概念

二、行政救济的特征

三、行政救济的途径

第九章刑法学

理解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明确我国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掌握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以及刑罚的概念、目的、种类及适用。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以及刑罚的概念、目的、种类及适用。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概念和我国的刑法体系

(二)刑法的性质

二、刑法的任务

(一)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

(四)保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四、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二节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犯罪构成

(一)犯罪客体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三)犯罪主体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一)正当防卫

(二)紧急避险

四、犯罪形态

(一)犯罪既遂

(二)犯罪预备

(三)犯罪未遂

(四)犯罪终止

五、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条件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第三节刑罚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一)刑罚的概念

(二)我国刑罚的目的

二、刑罚的种类

(一)主刑

(二)附加刑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

三、量刑

(一)量刑的概念、原则及其量刑情节

(二)累犯

(三)自首

(四)数罪并罚

(五)缓刑

(六)减刑

(七)假释

第四节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一、《刑法》分则概述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五)侵犯财产罪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八)贪污贿赂罪

(九)渎职罪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几种常见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一)故意杀人罪

(二)故意伤害罪

(三)强奸罪

(四)抢劫罪

(五)盗窃罪

第十章民法学

理解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掌握民事主体、民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明确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规定。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和任务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自愿原则

(三)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四)公序良俗原则

(五)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

(六)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三、民事主体

(一)公民(自然人)

(二)法人

四、民事行为和代理

(一)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三)代理

五、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二)违约责任

(三)侵权责任

六、诉讼时效

第二节物权

一、物权概述

二、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概念和内容

(二)所有权的内容

(三)所有权的取得和丧失

(四)所有权的保护

(五)共有关系和相邻关系

(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概说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宅基地使用权

(六)地役权

第三节债权

一、债的概念

二、债的法律特征

(一)权利义务主体的特定性是债在主体方面的特征

(二)债权的请求性是债在内容方面的特征

三、债的类型

(一)合同之债

(二)不当得利之债

(三)无因管理之债

(四)侵权之债

四、合同

(一)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二)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的履行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第四节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

三、专利权

四、商标权

第五节财产继承权

一、财产继承权概述

(一)财产继承权的概念

(二)财产继承权的放弃和丧失

(三)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

(四)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

二、法定继承

三、遗嘱继承

四、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第一节人身权

一、人身权的概念

二、人身权的种类

三、人身权的保护

第二节婚姻家庭法

一、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二、婚姻关系

(一)结婚

(二)离婚

三、亲属和家庭关系

(一)亲属

家庭关系

第十一章商法学

【教学目标】

理解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地位及商法与主要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掌握《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和《海商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

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地位,《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和《海商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

第一节商法概述

一、商法的概念

二、商法的调整对象

三、商法的地位

四、商法和主要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商法与民法

(二)商法与经济法

第二节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

(二)公司的种类

二、有限责任公司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四)有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三、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四、公司债券

第三节保险法

(一)保险与保险法

(二)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二、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保险合同的订立

(三)保险合同的履行

三、保险公司

(一)保险公司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二)保险公司的设立

四、保险经营规则

(一)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限制

(二)保险准备金的规定

(三)再保险的规定

(四)保险公司资金的运用

(五)保险从业禁止

五、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一)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二)保险业监督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票据法

一、票据法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票据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

(一)票据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非票据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三、票据行为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票据行为的有效条件

(三)票据行为的种类

四、票据权利

五、汇票

(一)汇票的概念和种类

(二)汇票行为的法律规定

六、本票

七、支票

第五节海商法

一、海商法概述

(一)海商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海商法的渊源

二、船舶

(一)船舶的概念与特征

(二)船舶的种类

(三)船舶的法律性质

(四)船舶国籍和船舶登记

(五)船舶优先权

三、船员

(一)船员的概念和组成

(二)船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船长的职责

四、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一)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订立

(三)承运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四)托运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五)提单

五、海事侵权

(一)船舶碰撞

(二)共同海损

第十二章经济法学

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等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金融法、税法、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

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等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金融法、税法、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二、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三、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法的地位

(二)经济法的作用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述

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二、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二)经营者的义务

三、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及法律责任

(一)争议解决的途径

(二)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律责任

第四节产品质量法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二、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三、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五节银行法

一、银行法概述

二、金融机构体系

(一)中央银行

(二)政策性银行

(三)商业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五)外资金融机构

三、货币发行管理

四、信贷管理

(一)有关存款的法律规定

(二)有关贷款的法律规定

(三)有关其他业务的法律规定

五、外汇管理

(一)外汇概述

(二)外汇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三)外汇管理的作用

(四)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六、金融监督管理

第六节税法

一、税法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二)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三、我国现行主要税种

(一)流转税法

(二)所得税法

(三)财产税法

(四)资源税法

(五)行为税法

第十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

掌握劳动法的地位与调整对象,认识劳动合同的作用,掌握劳动合同的一些重要规范,特别是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同时,要认识社会保障法的地位以及其包含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具体制度。

第一节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注意内容

(一)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

(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集体合同

三、劳动争议的解决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种类

1、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的种类

(二)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1、协商

2、调节

3、仲裁

4、审判

第二节社会保障法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述

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二)社会保险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1、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2、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制度的区别

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救济制度

(二)我国社会救济基本制度

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城市最低生活保重制度

(三)社会福利制度

(四)优抚安置制度

第十四章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学

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含义,掌握几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了解土地管理法等几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制意识。

第一节环境保护法

一、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环境标准

三、几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

四、环境污染防治法

五、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法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二、土地管理法

三、森林法

四、水法

五、草原法

六、野生动植物法

七、矿产资源法

第三篇诉讼法学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