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11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docx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

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1)háizhěnànsù

(2)遗骸:

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灾祸。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篇目

项目

说明对象

说明角度

说明顺序(写作思路)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

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角度为:

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

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

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

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

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

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

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

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

“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

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

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

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生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生2: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

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生3:

有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两个苹果”理论。

一个苹果是砸向牛顿的那一个,它促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科学的飞速发展。

另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偷吃的那一个,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生4: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

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

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

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六、布置作业

1、课余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介绍,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

人们常常用变色龙来形容那些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媚上欺下的人。

可是,真正的变色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见到过。

这不单是因为变色龙大多数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条变色龙就在你眼前不远,你也许还发现不了它哩!

变色龙,顾名思义,它能变色,是爬行类动物蜥蜴的一种,俗称避役,属无毒动物。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变色龙的体色是怎样变化的呢?

在绿草丛里,它的体色呈绿色;在红花丛里,转眼之间,它的体色又变成了红色;在黄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体色又变成了黄色……

很多人都好奇变色龙

为什么要变色?

原来,变色龙的体色随栖息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要靠身上的颜色变化来保护自己,防御外来侵害。

它具有这种保护色,表明变色龙具有适应环境的自然保护功能。

那么变色龙为什么能改变体色呢?

经科学家仔细观察,发现在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

在这仓库里,储藏着绿、红、蓝、紫、黄、黑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的周围有放射状的

肌纤维丝,可以使色素细胞伸缩自如。

一旦周围的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了变化,或者让变色龙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细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细胞就相应缩小,于是,变色龙通过神经调节,像魔术一样,随心所欲地变换着身体上的颜色。

变色龙的这些变色本领,在工

业生

产上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现在,人们已经用某些特制的颜料做成变色漆,这种漆对温度的高低变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变化,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会改变颜色。

将这种变色漆刷在

容易发热的机器设备上,就可以用颜色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设备。

在生物变色的启示下,人们开始研制人造变色物质。

例如我国生产了一种测温笔,它的彩色笔芯在不同温度下会改变颜色,测温笔上附有某种颜色的“标志纸”。

将测温笔在受热物体的表面上划一笔痕,两秒钟后,根据颜色的变化,查对标志纸的颜色,就可测知物体的温度了。

如今,科学家仍在研究变色龙表皮中的色素细胞,以期发现更多能变色的有机色素。

看来,这里面还奥妙无穷呢!

1、变色龙变色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

2、促使变色龙变色的外部条件有()和()

A.神经调节

B.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变化

C.色素细胞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丝

D.表皮上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

E.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

3、在变色龙变色本领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什么东西?

请你写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样变色的,有什么用途。

(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

1、是要靠身上的颜色变化来保护自己防御外来侵害。

2、BE

3、写出名称、如何变色、用途三个要点即可。

●活动与探究

一、“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对文中的这句话,你肯定有认同感,请查阅有关资料,找一些科学研究的例子,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

二、写作活动设计

1、谈谈月蚀(或日蚀)

提示:

先收集月蚀(或日蚀)的有关资料,弄清它们的形成原因。

可写成平实的文章,以“答”与“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写成生动的科学小品。

不管哪一种写法,都要做到逻辑层次分明、语言准确简练。

2、___________为什么___

__________

提示:

先确定题材,选自己最熟悉的、理解最透彻的事物来写,应对事物的事理进行有序的多角度的说明。

3、思维推理训练

请学生写出《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

提示:

《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

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

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

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过去的。

《被压扁的沙子》

“有超高压的存在,就会出现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压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回常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斯石英消失;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变成普通沙子;但许多斯石英也会因撞击被溅到平流层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发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外界撞击引起的。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水滴石穿”的科学说法》,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滴石穿”的科学说法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说:

水不停地滴下来,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关于“水滴石穿”的说法,已是“百花齐放”了。

磨损说。

这是古老而又原始的说法。

水从高处滴下来,其冲击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

俗话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如此,顽石也一样

,一磨一滴,其科学道理是相似的。

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来。

古人曰:

“水非石之钻,渐靡使之然也。

”这里的“靡”,即磨损的意思。

空泡说。

水滴从空中落下来,受到内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气动力等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形状会发生许多变化,最后成为倒扣的碗形。

水滴着地时,犹如一只倒扣的“小碗”扒在地上,“小碗”内的空气就成了一个空泡,空泡被挤压破碎,产生很大的爆发力,使石块受到巨大冲击。

用每秒1500张图像的高速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滴着地时的情景,由于水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局部流速相当高,流速高的地方压力变低,这里也会产生空泡。

与此同时,水滴中还存在局部的高压区。

由于那里压力大,使得空泡无法存在而爆裂,其高压有时可高达10万个大气压。

在这种超高压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为怪了。

溶解说。

由于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

当这种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

在石灰岩地质地貌地带,有许多景色绚丽的溶洞,就是由流水雕琢出来的。

可溶性碳酸氢钙在受热或压力骤然变小时,又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重新沉积下来,形成钟乳石、石笋和石柱,使溶洞的景色锦上添花。

酸雨说。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产生许多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

物,它们在大气中飘逸,成为水蒸气凝聚的中心,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形成酸雨(包括酸雪、酸雾、酸露等所有酸性降雨形式)降落下来。

酸雨的酸性很强,pH小于5.6,所以有很强的腐蚀性,别说石块,就是钢铁也要被它“咬”得千疮百孔。

在酸雨的腐蚀作用下,再坚硬的岩石也得“低头”,乖乖地任其剥落侵蚀。

可见,“水滴石穿”现象的后面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这同时也告诉人们,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办好,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并取得成功。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四种“说法”的大意。

2、这篇科普文,多角度地说明了“水滴石穿”现象的种种原由。

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分说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3、说说这篇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磨损说”是说水从高处滴落下来,其冲击的力量使石头受到磨损。

“空泡说”是说从高处落下的水滴着地时,受力的综合作用,水滴变形成碗状,碗内的空泡受挤压破碎而产生的巨大爆发力使石块受到冲击。

“溶解说”是说具有弱酸性的水滴落到含有碳酸钙的石块上时,发生化学反应,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

“酸雨说”是说从高处落下的水滴呈酸性,有很强的腐蚀性,石块被腐蚀。

2、全文呈总分总式结构,分说部分呈逻辑顺序,四种说法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排列,它们不能调换顺序。

3、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解释、分类别。

●备课资料

1、恐龙灭绝之谜

爬行动物到陆地上生活,开始了“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

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

有的长了较长的腿,适宜在陆地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腿,长的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鳍一样的鳍状肢,表明它们又重新回到了水里;还有的长了翅膀,向天空飞去……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种变成今天的龟类,而另一类则演变成为哺乳动物,还有一类成了现代的蛇和蜥蜴。

但最为突出、最多样化的一类是分为鳄鱼、恐龙及鸟类。

恐龙是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

恐龙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儿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

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某一段很短的时间里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些留下的大批恐龙的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动物。

有人设想,如果恐龙不灭绝的话,现在统治地球的恐怕不是人类,而是恐龙。

但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却全部灭绝了,这是动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

各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期地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推测和假说。

直到K/T界线地外撞击理论提出,人们似乎觉得找到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保存有恐龙或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剖面中,恐龙或恐龙蛋化石出现的最高层位在K/T界线层几十公分至几米之下。

比如我国广东南雄的K/T剖面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保存最为完整的剖面之一,在该剖面中,恐龙蛋最丰富的阶段达12个种之多,但只有一个种延续到K/T界线,而其他种均在K/T界线之前已经消失。

这说明,恐龙在地外撞击事件发生之前几万到几十万年已经趋于灭绝,灭绝过程持续了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

地外撞击事件是瞬间突发事件,由此造成的恐龙灭绝也应该是突然的。

因此,K/T界线地外撞击事件可能并不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而只是造成本已趋于灭绝的恐龙最终彻底灭绝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最近对广东南雄K/T剖面中恐龙蛋的研究发现,靠近K/T界线的恐龙蛋壳中铅等有毒元素的含量迅速增加。

人们不禁有以下猜想,是否有可能由于食物中毒而造成恐龙死亡或抑制了恐龙蛋的孵化能力而导致恐龙灭绝呢?

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将对此做出回答。

2、恐龙灭绝新说

多国科学家在墨西哥万卡坦半岛陨石坑地区进行了两个月紧张的钻井工作,到达650万年前彗星曾撞击的地层。

这口井深2.5公里,穿越两个硬岩层,专家们从中发现了一些证明当时的地面与彗星“接触”的证据。

科学家在对796~1000米的研究中发现了硫酸盐类矿物——灰石和硬石膏。

他们认为,这证明了彗星坠落导致地球上50%动物灭绝的理论。

硬石膏的存在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与碳酸盐结合形成了硫酸,硫酸雨“杀死了”陆地和水中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