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33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Word下载.docx

3.《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解析】【分析】①《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法,从你所读的文章中找到只是你所需要信息的那部分内容,学会从阅读中去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应当学习用选择的方式去阅读。

选择性阅读会提供只是你所需要的信息。

②《海底两万里》是“海洋三部曲”之一,可以拓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

《海底两万里》是外国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与多种译本进行比较阅读。

《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方法。

名著的阅读方法有①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②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③做点读书笔记;

④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等。

当然,要结合阅读内容及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

(1)《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_______月。

( 

四 

五 

六 

(2)《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 

神话故事 

地理著作 

人物传记 

文人随笔

(3)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彦和 

子建 

元亮 

德施

【答案】

(1)A

(2)B

(3)C

【解析】【分析】

(1)孟夏:

初夏,指农历四月。

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

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已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

(2)《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3)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3)C

【点评】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5.语文实践活动。

名著知识解答。

(1)

【名著馆】

《水浒传》中有一人能日行五百里,行走如飞,他是戴宗,绰号为________。

本为监狱长,后因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地名)题反诗入狱。

(2)

【朗读厅】

A在朗读者第六期中,一盏青灯、一杯热茶,光亮中斯琴高娃把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怀娓娓道来,这一幕打动的不只有节目主持人董卿,荧屏外的观众也在一边感叹老戏骨字正腔圆的台词范,一边也感动于斯琴高娃对自己母亲的深情。

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的魅力。

B班级要举行“我爱朗读”的经典诵读比赛,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条活动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20个字)

初中三年,课本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课文,请选择你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参加比赛,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神行太保;

宋江;

浔阳楼

(2)《春》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引发我无眠的思绪。

(1)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

记死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一问,设计一条活动标语。

要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

要注意不要脱离“我爱朗读”这个主题。

二问,喜欢的理由可以有如下考虑:

文章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用什么手法写的,语言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写文章的目的;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读完文章的收获。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珠只是级人物的掌握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

6.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

正确、流利、美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D

(2)略

(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仔细观察书法作品,可以确定其为行楷。

它的特点是行笔轻盈,点画灵动,字体匀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

D项“柔美不足”的分析是错误的,从“黄”“空”“江”等字可以看出字体的柔美。

(2)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此题要注意“鹤”“碧”“惟”的结构要安排合理。

(1)D;

(2)略

【点评】

欣赏书法作品,一般先观其气势和神采如何,然后欣赏章法与结构,最后是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书写汉字要做到规范、工整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避免写错别字。

7.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号________。

(2)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展现出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庵梦忆;

张岱;

宗子;

陶庵

(2)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1)本题考查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

张岱是明末清初人,明代文学成就最高之一,著有《陶庵梦忆》,字宗子,号陶庵。

据此回答。

(2)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万里《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

(3)读懂文章,理解文意。

湖面上雾气弥漫,自上而下混为一体,全是白茫茫一片。

⑴陶庵梦忆;

陶庵;

⑵欲把西湖比西子;

⑶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诗文的总结、归类。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结合题意进行回答。

8.“诗词大闯关”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1)补写诗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2)请从下面13个字中找出一句七言诗句。

风 

花 

落 

入 

少 

春 

散 

多 

城 

笑 

满 

知 

(3)看下图,请用王维《竹里馆》中的两句诗来描述画面。

(4)请根据语境写一句古诗文名句。

中考在即,小玲总是无法静心学习,但又想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她的父亲选用了《诫子书》中的“________”来告诫她,一针见血。

(5)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如“杨千帆”这一人名就可能出自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这句诗。

【答案】

(1)心忧炭贱愿天寒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非宁静无以致远

(5)星河欲转千帆舞

(1)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炭”“愿”等字的书写。

(2)要求从题干所给的13个字中找出一句七言诗句。

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特别是古诗词名句的积累。

从这13个字中找出“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

这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诗句,原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用王维《竹里馆》中的两句诗来描述画面。

首先要知道并理解好王维《竹里馆》诗句内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然后要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所描绘的事物读懂,综合画面内容,从王维《竹里馆》中找出能概括这一内容的诗句即可。

如可概括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4)根据题干提供的语境写一句古诗文名句。

要针对“小玲总是无法静心学习,但又想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这一事件,从《诫子书》中找出能劝诫小玲的古诗文名句。

如可选“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答案。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5)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背好李清照的《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然后根据题干“杨千帆”的意思确定应是哪句诗。

如从“千帆”二字分析即可确定为“星河欲转千帆舞”。

⑴心忧炭贱愿天寒;

⑵散入春风满洛城;

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⑷非宁静无以致远;

⑸星河欲转千帆舞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⑵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

⑶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

此题在熟背《竹里馆》的基础上再结合画面内容即能顺利答题。

⑷此题考查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

属于理解性默写题。

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

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需要注意“袖、戎、雌”的书写。

⑸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属于直接性默写题。

比较简单,只要在熟背这首词的基础上结合人名就能正确默写。

9.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

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猜一猜】请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

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

请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3)

【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某一种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答案】

(1)酥饼;

面条;

油条

(2)①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溶解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②首先用豆浆机磨出生豆浆,接着用纱布过滤,然后将豆浆用小锅隔水加热煮沸,慢慢地,豆浆表面就会结出一层皮,用手一揭,一张豆腐皮就做成了。

(3)①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②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③粽子——翠绿的粽叶,香糯的滋味,蕴含着我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解析】【分析】⑴根据食品外形特点、颜色、质地、原料、加工方式判断。

①肚子鼓鼓,颜色金黄,撒有芝麻,火炉子烘烤,是酥饼或烧饼等。

②千万条线,只在锅里见,是面条。

③扭在一起跳池塘,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是油条。

⑵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紧扣“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的题目要求,从食品的色香味形、制作过程、特点特征、口味等方面作答。

⑶仿写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比如月饼,外形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饺子寓意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⑴酥饼;

面条;

油条。

⑵①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溶解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⑶①长寿面——细细长长,绵软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②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③粽子——翠绿的粽叶,香糯的滋味,蕴含着我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点评】⑴本题考查猜谜语。

答题时应注意,谜面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仔细分析谜面意思结合常见食品特点作答。

⑵本题考查介绍家乡美食。

答题时应注意,美食包含多种花色品种,选择最熟悉的介绍。

⑶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句子:

是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突出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0.填空。

(1)《驱遣我们的想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作家、________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________“之称。

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________》,白话小说《春宴琐谭》,长篇小说《________》。

(2)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________》)

(3)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

(1)文艺作品的鉴赏;

叶圣陶;

叶绍钧;

教育;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稻草人;

倪焕之

(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3)纸上得来终觉浅

【解析】【分析】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

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注意“绍钧、倪焕、塞上、终觉浅”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1)①文艺作品的鉴赏;

②叶圣陶;

③叶绍钧;

④教育;

⑤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⑥稻草人;

⑦倪焕之。

(2)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

(3)纸上得来终觉浅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名句默写。

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作者:

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11.填空。

(1)《山水画的意境》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江苏徐州人,________家,以________成就最高。

(2)四川人说:

“峨眉天下________,夔门天下________,剑阁天下________,青城天下________。

”这话是有道理的。

(3)“胸有成竹”语出________ 

(作者)《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__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答案】

(1)李可染论文集;

李可染;

画;

山水画

(2)秀;

险;

雄;

(3)苏轼

(4)为人性僻耽佳句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平时记忆及积累答题。

答题时注意“染、幽、僻”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而解答名篇名句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12.曲中附中组织一次“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的读书专题活动。

(1)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曲中附中团委决定于12月25日下午3时在学校礼堂举行“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发一则通知,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准时参加活动。

(2)名著交流:

《格列佛游记》中,“我”来到了大人国的皇宫,受到了王后的侏儒的哪些欺侮?

后来是如何逃出大人国的?

(1)略

(2)①侏儒讽刺挖苦我矮小;

②把我扔进了一个盛满乳脂的大银碗里,差点淹死我;

③把我提起来,塞在骨头里;

④在我鼻子底下放苍蝇,吓唬我。

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1)本题要求写一则有关通知的应用文,要注意通知的格式运用正确。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该题考查的是对《格列佛游记》的内容以及人物的识记能力。

【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