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579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重难点解析31文档格式.docx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知识拓展]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判断

(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3)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4)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的河流丰水期均为夏季,原因相同。

重点一 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探究活动】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可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仅占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1)图中河流补给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

(2)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

在图中画出。

(3)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

(4)试比较长江、黄河在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四个方面的差异。

(1)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等。

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2)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

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

(3)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4)流量:

长江>黄河。

含沙量:

黄河>长江。

结冰期:

长江无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

汛期:

长江汛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

黄河汛期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且黄河部分河段有凌汛。

【归纳总结】

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注意】 

①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②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流量

大或小

①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多少决定;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汛期)

水位高或低,水位变化的大或小(汛期长或短)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②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决定

含沙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

有或无

发生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有结冰期;

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学以致用】

1.[2019·

大连高一检测]据图1、图2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解析: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每月降水的变化较小,河流的水位变化较小,流量变化也较小,5-8月为河流汛期,时间较长,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流域内植被较好,该河段含沙量较小,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速较缓。

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含沙量较小;

流速较缓;

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重点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材料一 一滴水的奇妙旅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小的我从广阔的海洋上诞生了,太阳辐射能是“催生婆”,她把我蒸发到空中。

我先在云妈妈的怀里撒了会儿娇,然后就拿着降落伞开始“闯世界”,我的奇妙旅程开始啦!

我跳到了另一朵云上,随着夏季风来到陆地上空。

在“水汽输送”的过程中,我耍起了杂技——我一连翻了十几个跟头。

我看见满天都是灰尘小队,他们调皮地跳进了人们的眼睛里、嘴巴里……于是,我和同伴们奋不顾身地降落了!

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径流”;

我的一些同伴则钻入地下,成了“地下径流”。

我看到了不少,听到了不少,也经历了不少,我为了这些收获而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我唱着歌流向了向往已久的大海,顺利完成了奇妙的旅程。

材料二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一滴水的奇妙旅程经历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主要环节有哪些?

(2)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为什么?

(4)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是否严密?

(5)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1)海陆间循环。

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2)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海陆间循环。

 因为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因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4)不严密。

这两句诗的本意是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流到海,势不可回的豪壮气势。

但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严密性。

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水、陆地水与大气水联系在一起,因此黄河水能够“奔流到海还复回”。

(5)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其中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广泛。

如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跨流域调水

地表径流

人工降雨作业

降水

植树造林

下渗、地表径流

兴修水利工程

蒸发,下渗与地表、地下径流

修梯田及平整土地

下渗

(6)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等。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

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

河流含沙量变化

直接影响

的环节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地表径流、下渗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

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变化平缓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稳

减少水库下游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水源区河段流量减少

取用河流水

流量减少

取用地下水

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径流

【方法技巧】

水循环环节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气温)、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分多少)

水汽输送

风向(风带、季风)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降水量、地面性质、人类活动

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地面性质、人类活动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地形坡度、地面性质

2.[2019·

青岛市高一期末]如图为江西省南部山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

(1)~

(2)题。

(1)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①太阳辐射能 ②地球重力能③潮汐能④地球内能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若该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  )

A.甲增加B.乙减少

C.丙减少D.丁增加

(1)题,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2)题,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蒸发量减小,水汽输送量减小,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1)A 

(2)B

如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B.湖泊水

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3.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所以A正确。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河流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5月~10月),降水集中在夏季。

推断可能为我国东南地区的河流,所以D正确。

第3题,结合选项分析可知,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

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河流流量得到调节,所以C正确。

1.A 2.D 3.C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4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4.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如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D.d减少

“可呼吸地面”是由透水材料铺设而成,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由于地面透水,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因此b环节增加。

选项B正确。

5.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2)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3)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1)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降水(人工降水);

下渗(破坏植被等);

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2)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3)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课时作业14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1~2.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水,虽然数量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

因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水存在;

我国内流区域蒸发旺盛,也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

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A 2.C

3.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环节③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

环节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4.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图判断(  )

A.a是冰雪融水补给,b是雨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长江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尤其夏季更为明显,所以图中的a为雨水补给;

冬季时冰雪融水随温度的降低,会消失,所以图中的b为冰雪融水补给;

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出现在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所以图中的c为地下水补给。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渭河下游的显著影响是(  )

A.含沙量明显减小

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C.流速明显加快

D.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6.如果甲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水汽输送B.植物蒸腾

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5~6.解析:

第5题,三门峡水利工程位于渭河以下的黄河河段上,所以其不可能调节渭河的径流季节变化;

由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第6题,植被的破坏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同时影响地表水下渗,影响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

甲地区属于外流区,水汽的来源是海洋,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输送完成的,所以植被破坏对该环节影响较小。

5.D 6.A

读图,回答7~8题。

7.该岛的水循环属于(  )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8.从水循环来看,小岛(  )

①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②夏季水资源丰富,造成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③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7~8.解析:

第7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

岛屿上的水资源与海洋间存在循环,属海陆间循环。

第8题,夏季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更新快,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会造成气候异常,从而影响水循环。

7.A 8.D

9.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和湖泊的作用。

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是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中水流方向相反。

A图中湖泊是作为一个河流的汇水地,而没有河流流出,说明该湖泊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依靠蒸发,这是内流湖的典型特征,因而可能是咸水湖;

B湖泊作为河流的发源地,C、D湖泊对河流的水量有调节作用,B、C、D三个湖泊都有水的流进和流出,盐分难以集聚,不可能成为咸水湖。

如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

11.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降雪量过大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量偏多D.夏季融水量过大

10~11.解析:

第10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图示中河流水量较大的时间是3~5月,判断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变化小;

北半球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大的时间在6~9月;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第11题,该河流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流量;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明冬季降雪量偏大,气温升高后积雪融化量大。

10.C 11.A

如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水库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江淮地区

C.西北内陆D.横断山区

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该水库7~8月的流入量较小,可能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小;

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B 

13.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B.6月

C.9月D.10月

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

由图可知,10月之前的几个月,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

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

D

二、综合题

14.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

(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

(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和重力能。

(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题。

(5)在图中的河流东西两岸,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是:

西岸________,东岸________。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循环;

C是大陆架海区,其丰富渔业资源的形成与地表径流环节带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关。

(2)题,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看出,A为水汽输送环节,由此可以实现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及水汽调节。

第(3)题,水循环得以实现的内因是在常温下水可以进行三态变化,而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第(4)题,B位于沿海地区,若在B处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西岸地下含水层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面,因此会出现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而东岸是河流水位较高,所以会出现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地表径流

(2)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

(3)太阳辐射能

(4)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5)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15.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

(2)在a和b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利用上讲,C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循环角度讲,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信息,使A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对A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以某区域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由图知:

①图示地区水资源类型有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存在补给关系;

②a、b两地区,a地区植被良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③城市区存在着对地下水的污染;

④A、C两含水层,A较浅,C较深。

(1)题,解答时注意地下水位。

(2)题,注意a、b之间在植被及坡度上的差异。

第(3)题,注意C含水层与A含水层之间的区别。

第(4)题,A层埋藏浅,水更新循环快。

第(5)题,城市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第(6)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后果。

(1)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2)a 地表平缓,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3)埋藏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小,流量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染 自流盆地(向斜)

(4)A 埋藏浅,循环快

(5)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6)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

引起地面沉降、建筑物塌陷;

沿海地区可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