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37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docx

知识点测试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点测试: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一、单选题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完成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自13世纪以来,荷兰人向大海索地约7100平方公里,约占其现今国土面积的18%。

下图为荷兰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工程的地标性建筑拦海大坝,将3000多平方公里的须德海围挡起来,并通过排咸纳淡使之成为淡水湖泊,湖内洼地被划为数个垦区并分期开发。

据此完成3~5题。

3.荷兰围挡须德海造陆的原因包括

①国土狭小,人地矛盾紧张②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③土地破碎,交通运输不便④纬度较高,液态淡水稀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须德海排咸纳淡技术实施的必要前提不包括

A.拦海大坝阻碍并减少了海水的涌入B.降水较丰富,陆地淡水汇入量大

C.寒流降低水温,海水含盐度低D.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5.南部的佛莱佛兰岛借由桥梁连接西北本土,其主要目的是

A.营造新城镇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B.填海造陆的施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C.保留港口的出海通道D.维持原海岸地貌,保护滨海环境

伏尔加河河水清澈,最终注入里海(内陆湖),其径流量占注入里海径流总量的80%以上。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苏联对伏尔加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梯级开发。

读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图(图a)和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图b)。

完成6~8题。

6.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②向东南方向扩展③面积不断增大④坡度逐渐趋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8.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这可能导致

A.三角洲附近里海盐度降低B.里海生物多样性增加

C.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D.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乌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

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

图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

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

据此完成9~11题。

I

9.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下渗量

10.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泊水位上升B.湖水面积趋稳C.入湖径流量不变D.湖水盐度上升

1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B.湖区下渗量C.入湖径流量D.全球气候变化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俗称葫芦海、威宁海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区闻名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和重要农区畜牧业基地。

岱海自古以来就是内蒙古著名景点,近年来游客数量更是快速攀升,旅游区接待游客达40多万人次。

下图为岱海位置及岱海流域示意图。

(1)说明岱海流域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

(2)指出岱海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岱海湖水盐度较高的原因。

(3)下图是岱海水位变化过程示意图(1955—2005年),岱海水位呈现图示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

丰年虾对温度、盐度及溶氧的要求极强,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溶氧则以接近饱和溶氧为佳。

主要栖于浅水区,喜砂泥底。

材料二乌尔米耶湖位于亚洲西部的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巨大的中央低地的底部,海拔1275米,含盐分约为海水六倍,不适合鱼类生存,只有一种浮游生物——丰年虾资源丰富,但近年来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

该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

材料三下图为乌尔米耶湖示意图。

(1)与夏季相比,乌尔米耶湖春季湖水更深,试分析原因。

(2)分析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推测乌尔米耶湖丰年虾集中分布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针对乌尔米耶湖丰年虾的生存现状,你是否赞同在湖中大力发展丰年虾捕捞业?

请说明态度并表明理由。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南非东海岸的圣卢西亚湿地,由一个沿海平原及大陆架组成,包括珊瑚礁、漫长的沙滩、海岸沙丘、湖泊、沼泽、大片的芦苇丛及海岸森林和草原。

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使之成为南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1999年,圣卢西亚湿地公园成为南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但近几十年来,南非几家大型的纸业公司大规模种植作为造纸原材料的松树和桉树(从澳大利亚引种),圣卢西亚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材料二下图为圣卢西亚湿地分布图。

(1)分析圣卢西亚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近几十年来,圣卢西亚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简述其主要的人为原因。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简述圣卢西亚湿地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1.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且湖泊面积减小,盐度会有所上升,A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C。

2.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错误;根据材料,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流域新增了大量的耕地和灌渠,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正确;水产养殖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防止艾比湖萎缩没有作用,C错误;种植芦苇会改善水质,但也会加大水分消耗,因此不能防止湖面萎缩,D错误,故选B。

3.B

4.C

5.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本题考查荷兰填海造陆的原因,结合材料13世纪以来,荷兰人向大海索地约7100平方公里,约占其现今国土面积的18%,说明荷兰填海造陆的面积大,本身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①正确;填海造陆过程中,还建设了工程的地标性建筑拦海大坝,阻挡海水的入侵,说明该地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②正确;根据图中填海造陆工程的分布,说明原来的土地破碎,交通运输不便,填海造陆将各个破碎地块联系起来,加强交通联系,③正确;根据纬度判断荷兰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充足,液态淡水缺乏的原因是国土面积狭小,地形破碎,加上地势低平海水入侵严重,导致淡水资源缺乏,④错误。

据此判断①②③正确,故选B。

4.结合材料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须德海排咸纳淡技术主要是通过该工程措施将海水排除,储存淡水资源,也缓解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该措施的实施首先要通过拦海大坝阻碍并减少了海水的涌入,然后通过河流径流汇入大量淡水,最后利用盛行风的动力带动风车排水。

ABD是必要的前提,流经该地附近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具有增温的作用,会增加海水的盐度,不属于该工程的必要前提,据此判断,本题选择C。

5.据图信息可知,南部地区的佛莱佛兰岛离著名港口鹿特丹较近,由桥梁连接西北本土的目的主要是保留出海通道,方便内外联系,C正确。

用桥连接不属于营造新型城镇景观,A错误;填海造陆对于荷兰而言技术已经成熟,B错误;该地用桥联系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出海,而不是维持原海岸地貌,保护滨海环境,D错误。

综上,本题选择C。

6.C

7.B

8.C

【解析】

6.图中显示,1900~1920年三角洲扩大范围较大,1920~1940年、1940~1978年,三角洲扩大的范围明显减小,因此三角洲面积的增速先快后慢,①错误。

图中显示,三角洲面积向东南方向扩展,②正确。

图中显示,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向东南方向增大,③正确。

图中每个年份的三角洲前缘位置就是当年里海水平面位置,根据里海水平面的变化幅度判断,三角洲在1900~1920年间坡度较缓,在1920~1940年间坡度较陡,因此④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7.图中每个年份的三角洲前缘位置就是当年里海水平面位置。

读图可知,2000年的里海水平面约-27米,与1920~1940年间某个年份水位相似,因此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应该位于1920年三角洲前缘位置与1940年三角洲前缘位置之间,读图可知,乙处位置与题意相符,甲处、丙处和丁处位置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8.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使得伏尔加河注入里海的径流量减小,从而使得三角洲附近里海盐度升高,而不是降低,A错误。

注入里海的径流量减小,里海水量减少,面积减小、盐度升高,生物生存的空间减少,环境恶化,因此里海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而不是增加,B错误。

注入里海的径流量减小,里海水量减少,水位下降,三角洲向里海中心扩大,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C正确。

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功能,因此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可能减小,而不是增大,D错误。

9.B

10.D

11.C

【解析】

9.A、该段时间内环境变化最大的方面在降水量上,不是气温。

故A选项错误;

B、由解析知,变化最大的要素是降水量;故B选项正确;

C、从题中不能看出的蒸发量的变化大小,故C选项错误;

D、从多年平均状况看,下渗量并无多大变化,故D选项错误;

10.A、由于平均蒸发量大于平均降水量,所以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故A选项错误;

B、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所以湖水面积变化趋势的变小,故B选项错误;

C、由上可知,入湖水量是减少的,故C选项错误;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积累的浓度升高,故D选项正确。

11.A、降水量并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湖泊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它属于自然因素,变化较小,故A选项错误;

B、下渗量不会随时间变化有较大的变化,不是主导因素,故B选项错误;

C、由于河流上游人类过度引水灌溉,使得入湖水量大幅度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故C选项正确;

D、全球气候变化是很微小的,不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湖泊水量变化,故D选项错误。

12.

(1)地势特征:

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地形),流域西北侧地势较陡;理由:

水系呈汇聚状(辐合状/向心状)。

(2)陆地内循环。

岱海没有河流流出,属内流湖;湖泊通过陆地内循环运动(降水)补给得到的水量较少,盐分通过地表、地下径流带入湖中,经长期的蒸发,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留存累积。

(3)全球变暖,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增大;流域内人口增加,三大产业发展,引水量增加,使汇入岱海的水量减少。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内蒙古岱海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势特点判断、水循环类型、湖水盐度高的原因、水位于变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图中显示,岱海流域为封闭流域,河流从四周流向中心,呈向心状(辐合状、汇聚状)水系特征,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地形),图中显示,湖泊西北侧河流短小,说明流域西北侧地势较陡。

(2)图中显示,岱海流域为封闭流域,湖水最终没有流入海洋,说明岱海流域保参与了陆地内水循环。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岱海湖水盐度较高的原因应从降水、径流和蒸发等方面分析。

湖泊流域内,降水较少,补给当地河湖水量不大;当地雨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把盐类物质带入湖中,而岱海没有河流流出,盐类物质只能在湖泊中积累;湖水只能通过蒸发输出水份,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留存累积,使得湖水盐度升高。

(3)岱海水位变化过程示意图(1955—2005年)显示,岱海水位呈现下降趋势,其下降趋势的原因应从蒸发(支出)、注入水量(收入)等方面分析。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平均气温略有上升,蒸发量增大,湖水消耗增大,可能导致水位下降;材料信息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区闻名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和重要农区畜牧业基地,说明流域内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大量使用注入湖泊的河流水,使汇入岱海的径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岱海水位下降。

13.

(1)受西风影响,冬春季节降水较多;春季气温回升,四周山地积雪融化;春季气温较夏季低,蒸发较少。

(2)乌尔米耶湖为内陆咸水湖(或含盐度高),适宜丰年虾生长;入湖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藻类茂盛,丰年虾食物丰富;高盐度使湖中缺少鱼类,天敌少,族群密度较高,丰年虾资源丰富。

(3)规律:

西南部。

原因:

南部气温高于北部,适合丰年虾生长;西南部入湖河流较多,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河水流动使)河口附近溶氧更接近饱和溶氧,适宜丰年虾生长;河口附近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湖水较浅,且湖底泥沙多,丰年虾更丰富。

(4)赞同。

理由:

发展捕捞业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丰年虾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提高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可以带动交通运输、冷藏保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赞同。

理由:

过度捕捞会导致丰年虾资源枯竭;该湖为高原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大力发展丰年虾捕捞业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过度捕捞还会加剧水环境污染。

(只表明态度不给分)

【解析】

【分析】

(1)此题需结合乌尔米耶湖的气候特征及水体补给类型作答。

(2)此题需结合丰年虾的生长条件和乌尔米耶湖的环境特征,从环境、食物、天敌等角度分析作答。

(3)此题需结合丰年虾的生长条件和乌尔米耶湖的环境特征作答。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回答赞同或者不赞同皆可,但需注意理由应与观点一致。

【详解】

(1)从纬度看,该地冬春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春季气温回升,四周山地积雪融化,汇入湖泊水量较多。

春季气温较夏季低,蒸发较少。

因此,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与夏季相比,乌尔米耶湖春季湖水更深。

(2)根据材料可知,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对温度、盐度及溶氧的要求极强。

乌尔米耶湖为内陆咸水湖,其自身盐度较高,一方面为丰年虾提供了必需的盐分,另一方面抑制了湖中大型捕食者的生长,使得丰年虾天敌少;此外,入湖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为藻类繁生提供了条件,满足了丰年虾的食物需求。

(3)根据材料判断,乌尔米耶湖丰年虾集中分布于西南部,根据材料中丰年虾的生长习性可知,丰年虾以藻类为食,主要栖于浅水区,喜砂泥底。

由图可知,乌尔米耶湖西岸入湖河流较多,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

且河口附近水的流动性较强,水中溶解氧更多;河口附近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湖水较浅,且湖底泥沙多。

因此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主要分布在湖西水域。

(4)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两方面分析。

若赞同,要从带来的效益方面阐述,在湖中大力发展丰年虾捕捞业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维持社会稳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和带动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的发展;若不赞同,要从带来的环境问题角度阐述。

过度捕捞会带来资源枯竭,该地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过度捕捞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加剧水污染。

14.

(1)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降水较多:

地形地貌类型多样,生物生存环境多样:

处于沿海平原与大陆架的交界处,海陆兼各,生物种类多样;人类活动破坏少。

(2)过度开垦土地(围湖造田):

这些速生树种都属于外来物种,耗水耗肥能力极强,导致注入湖泊湿地的水减少:

造纸厂污染物的排放。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南非圣卢西亚湿地的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湿地萎缩的原因、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圣卢西亚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应从生物生长条件、自然环境复杂性、人为干扰等方面进行分析。

图中显示,该湿地公园位于30°S以北,属于低纬度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为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和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适合多种生物生长生存;材料信息表明,该湿地包括珊瑚礁、漫长的沙滩、海岸沙丘、湖泊、沼泽、大片的芦苇丛及海岸森林和草原,地形地貌类型多样,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材料信息表明,该湿地由一个沿海平原及大陆架组成,处于沿海平原与大陆架的交界处,海陆兼各,生物种类多样;湿地内居民少,人类活动破坏少。

(2)近几十年来圣卢西亚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的人为原因应从开垦、种植树木、工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当地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过度利用湿地开垦为耕地,导致湿地萎缩;材料信息表明,近几十年来,南非几家大型的纸业公司大规模种植作为造纸原材料的松树和桉树,这些速生树种都属于外来物种,耗水耗肥能力极强,导致注入湿地的水量减少,从而导致湿地萎缩;大型造纸厂排放大量污染物,影响湿地生物生长,破坏湿地质量。

(3)圣卢西亚湿地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应从调节、净化、生物等角度进行分析。

建立圣卢西亚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差,有利于调节当地气候;有利于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当地水源质量;圣卢西亚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自然保护区还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