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701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1 原理

1.1.1 TPTD

TPTD是指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冷(<

8℃)生理盐水,由此引起的血液温度变化被动脉端导管的热敏电阻感知,得到热稀释曲线,再通过改进的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出心排血量。

所有容量参数都是基于对热稀释曲线的更深入分析而得到。

如心排血量与平均传输时间的乘积为胸腔内总热容积。

胸腔内总热容积由肺内热容积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构成。

心排血量与曲线下斜时间的乘积为肺内热容积,由此可得出GEDV等。

进一步还可得到肺血容量、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积(ITBV)、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心射血分数(GEF)和心功能指数(CFI)等衍生参数。

1.1.2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是指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曲线下面积可获得实时动态的每搏输出量(SV),并进一步测算出其他参数。

例如基于SV与心率的乘积可获得实时动态的心输出量,基于实时动态的心输出量与动脉血压的比值测算出外周血管阻力(SVR),基于实时动态的SV变化测算出SV变异度(SVV),基于动脉压力波形上升支的斜率测算出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x)等。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测得的参数需间断通过TPTD校正。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建议每8小时校正1次[1],>

8h的数据可信度下降;

对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患者,校准频率应适当增加[2]。

大量失血、快速补液或应用儿茶酚胺药物后,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与TPTD测得的数据有差异,需重新进行校准[3]。

1.2 主要参数

PiCCO监测的参数几乎涵盖了所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前负荷指标GEDV指数(GEDVI)和ITBV指数(ITBVI),心功能指标心排血指数(CI)、CFI、GEF、dPmx等,心脏后负荷指标SVR指数(SVRI)。

经动脉轮廓分析技术可获得动脉压、SV指数(SVI)、SVV、脉压变异等参数。

此外,PiCCO监测技术还可获得肺相关指标EVLW指数(EVLWI)和PVPI。

见表1。

表1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主要参数及其正常范围

2 PiCCO监测技术的适应证与使用方法

由于烧伤早期大量液体复苏引起体温变化,PiCCO监测技术问世后未在烧伤领域第一时间展开应用。

然而,后续研究显示PiCCO监测结果的重复性与体温无关[5]。

通过TPTD测得的心排血量、SVI、SVRI、GEDVI、EVLWI等参数与采用金标准测量的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6,7,8],提示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中具有良好可靠性。

2.1 适应证

PiCCO监测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容量状态和肺水监测的烧伤患者,优先推荐在严重烧伤救治中使用。

2.1.1 容量管理

严重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呈"

低排高阻"

,即CI低于正常值和SVRI明显高于正常值。

回吸收期血流动力学呈"

高排低阻"

,即CI持续升高,甚至超出正常值上限;

SVRI进行性降低,甚至低于正常值下限。

相对于CVP和肺动脉楔压,GEDV和ITBV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脏前负荷,且不受呼吸和心脏功能的影响[9,10]。

GEDV与ITBV之间有良好相关性,ITBV=1.25×

GEDV-28.4[11]。

GEDV与ITBV在严重烧伤休克期低于正常值下限,随后上升,回吸收期可达或超过正常值上限[12]。

SVV可用于判断容量反应性,但受自主呼吸影响。

在患者充分镇静和容量控制性通气条件下,SVV比CVP、GEDV等静态指标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容量反应性[4]。

建议:

采用PiCCO监测患者CI、GEDV、ITBV和SVV,以有助于指导严重烧伤患者的容量管理,避免补液过少或补液过多。

2.1.2 辅助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是防治烧伤休克的关键。

补液不足或补液过度都将诱发脏器损害,使病情恶化。

理论上,以血容量参数指导补液,较之传统指标如尿量和血压,有利于提高烧伤休克复苏的精准度。

PiCCO容量参数GEDV和ITBV代表心脏前负荷。

GEDV和ITBV可避免胸腔内压力、心血管顺应性、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等因素对传统压力参数的影响,因而较传统压力参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真实容量状态。

Aboelatta和Abdelsalam[13]以ITBV>

800mL/m2、CI>

3.5L·

min-1·

m-2为烧伤休克复苏目标,设定当EVLW>

10mL/kg时限制液体输入,患者的补液量明显高于预期且尿量升高至正常的5~6倍,但病死率与按照Parkland公式指导的液体复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这提示,由于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升高、大量液体漏出,使得容量在休克期内很难达到正常值,且极易补液过量加剧水肿。

2013年,Sá

nchez等[14]提出"

允许性低血容量"

的观点,采用以CI>

2.5L·

m-2、ITBVI>

600mL/m2、乳酸<

2mmol/L作为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目标值,证明以乳酸和低于正常值的前负荷指标作为复苏终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以避免补液过量。

烧伤休克期补液不能以追求PiCCO容量参数的正常值作为液体复苏目标;

相反,"

理念可能更适合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

采用PiCCO容量参数指导烧伤休克复苏时,应联合其他指标,如生命体征、尿量、血气分析及血生化检查,以更客观全面评价复苏效果。

2.1.3 肺水肿监测与预防

EVLW由PVPI、肺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肺间质静水压、肺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肺间质胶体渗透压共同决定[15]。

若EVLW、PVPI明显升高,而ITBV正常,提示患者因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增加(如ARDS);

若EVLW、ITBV明显升高,而PVPI正常,提示患者因为静水压升高(如大量输液或左心衰等)导致肺水增加。

EVLWI与严重烧伤患者肺功能损害和预后呈明显正相关[16]。

EVLWI>

10mL/kg是ICU危重患者(多数为脓毒症患者)普遍的肺水肿诊断标准,但研究显示外科重症患者的EVLWI普遍低于ICU非外科脓毒症患者,提示EVLWI值在不同疾病中存在异质性[17]。

目前,有关严重烧伤患者肺水肿的EVLWI诊断标准尚不清楚。

研究显示,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EVLWI少见异常升高,但回吸收期呈上升趋势,甚或超过正常值上限[18]。

其间,CI呈上升趋势、PVPI呈持续下降趋势[19]。

这提示,严重烧伤EVLWI异常多发生于回吸收期,且多为非心脏和血管通透性因素所致。

休克期恰当的液体复苏和回吸收期采取限制性容量管理,以有助于防止EVLWI异常升高和预防肺水肿。

联合应用PVPI、EVLWI和ITBV等参数,以有助于预测严重烧伤肺水肿发生风险和判断肺水肿类型。

2.2 使用方法

2.2.1 置管部位

2.2.1.1 静脉导管

当中心静脉导管置于股静脉时,由于热稀释时间延长,参与热稀释测量的液体量增加,将导致PiCCO监测参数CI、GEDVI、EVLWI等实测结果偏高[20]。

2010年,Saugel等[21]提出经股静脉置管测量GEDVI的校正公式。

PiCCO监测仪制造商在3.1版本的软件中亦新增了中心静脉置管位置选项(股静脉或颈内/锁骨下静脉),从而保证了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GEDVI监测的准确性。

由于烧伤创面等原因不能进行颈内/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可通过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在仪器中选择相应的中心静脉置管选项。

2.2.1.2 动脉导管

PiCCO监测的动脉导管可置于股动脉、腋动脉和肱动脉[22,23]。

当股动脉导管和股静脉导管位于身体同侧时,动脉导管前端的热敏电阻能感受到来自股静脉导管带来的局部温度变化,使热稀释曲线发生异常变化,称为"

crosstalkphenomenon"

[24]。

当心排血量处于较低水平时,这一现象更加明显[25]。

严重烧伤患者实施PiCCO监测时,股动脉导管和股静脉导管不宜置于身体同侧。

2.2.2 导管留置时间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动脉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7d是安全的[26]。

2.2.3 体位

实施PiCCO监测时,应将换能器置于右心房水平(腋中线第四肋间)。

研究显示,俯卧位对EVLWI、GEDVI与未定标脉搏轮廓分析测得的心排血量监测结果产生影响[27,28]。

应避免严重烧伤患者处于俯卧位时进行PiCCO监测。

3 PiCCO监测技术的禁忌证

PiCCO监测技术禁用于存在动脉插管和中心静脉插管禁忌证的严重烧伤患者,如伴有穿刺部位感染和严重全身出血性疾病等。

4 实施PiCCO监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治疗措施对PiCCO监测结果的影响

4.1.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CRRT使测得的CI和GEDVI较真实值小幅下降,而EVLWI较真实值小幅升高[29,30,31]。

当PiCCO监测的中心静脉导管位于股静脉,透析导管位于锁骨下/颈内静脉时,CRRT将对PiCCO监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4]。

对行CRRT治疗的严重烧伤患者实施PiCCO监测时,应注意选择正确的置管部位。

为避免CRRT对PiCCO监测的影响,宜在CRRT启动前或CRRT停止后且待血温恢复稳定,再考虑行PiCCO监测参数测量。

4.1.2 机械通气

低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GEDVI、SVRI、GEF、CFI、dPmx、CI等指标的影响有限,而高水平的PEEP对上述指标有较大影响且较为复杂[32,33,34]。

高水平PEEP对EVLWI的影响表现在:

一方面,高水平PEEP对肺微血管产生挤压作用,减少冷指示剂的扩散,使EVLWI的实测结果偏低[35];

另一方面,高水平PEEP又使肺血流重分布至之前血供不充分部位,使EVLWI的实测结果偏高[36]。

两方面作用叠加对EVLWI的最终影响目前尚不明确。

有研究显示,PEEP在10~20cmH2O(1cmH2O=0.098kPa)之间时,TPTD测得的EVLWI与定量CT测得的结果有良好相关性[37]。

动物实验表明,机械通气时,低潮气量降低SVV、脉压变异对低血容量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建议进行SVV、脉压变异监测时保持潮气量>

8mL/kg[32]。

对机械通气的烧伤患者实施PiCCO监测时,应考虑和评估PEEP对EVLWI测量值的影响和潮气量对SVV、脉压变异测量值的影响。

4.2 下列情况将影响PiCCO监测参数的准确性

(1)存在心脏内从左向右反流、严重瓣膜反流患者。

反流使得冷生理盐水传输时间延长,从而获得平坦、延长的热稀释曲线,导致GEDV和EVLW的测量值高于实际值[4]。

(2)存在主动脉瘤、主动脉狭窄、巨大肺栓塞或肺叶切除术后患者。

(3)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患者,其经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获得的参数失效,但TPTD获得的参数仍有效。

5 结语

较之传统有创监测技术,PiCCO监测存在诸多优势,但由于烧伤尤其严重烧伤病理生理变化的复杂性,如何利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严重烧伤救治,相关认识仍属初浅,尤其在指导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和肺水肿监测与预防等方面,尚存在理想目标值难以确定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阻碍了该技术在烧伤救治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在此,期望全国烧创伤领域专家、同道在应用PiCCO监测技术时予以重点关注,注重相关数据的分析、总结,深化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救治中的理论与实践认识,为本共识的修订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和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