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90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倒挂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XX市裕溪路(西坝路~太湖山路)改造工程设计图纸

2、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4、《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6、《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CJJ1-2008)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9、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

10、我单位历年积累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及设备条件

11、现场实地勘查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市裕溪路(西坝路-太湖山路)道路改造工程,改造路段西起西坝路,向东依次跨越XX南路、向阳路、团结东路、健康东路、长江东路至太湖山路,全线总长6.873km,其中XX大桥、裕溪河大桥不在本此改造范围内,实际改造长度6.439km。

XX市裕溪路为城市I级主干道,红线宽度50m,双向6车道。

道路工程包括:

路基土石方、水稳、沥青路面。

岩土工程包括:

涵洞、高压旋喷桩。

排水工程包括:

雨水、排水。

线路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采用的管材为:

雨水管采用HDPE缠绕增强管及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道由于埋设深度不同及现场条件限制因此采用开槽和顶管施工两种形式。

照明工程包括:

灯具更换、路灯安装、路灯拆除、管线预埋、电缆敷设。

绿化工程:

乔木、花灌及花灌木、零星绿地

电气工程:

电缆井、电缆排管

交通工程包括:

标识标线、信号监控。

三、水文地质

裕溪路位于XX市境内。

XX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8℃。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13.2℃,多年平均降雨在1000—1158毫米之间,一般7月最多,12月最少。

本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多年平均风速为4.1M/S,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

基本风压是0.35KN/M2,雪压0.45KN/M2。

裕溪路跨越多个地貌单元,河漫滩地貌、岗地地貌交互出现,场地地形稍有起伏,最大高差可达14.68m。

本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至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④层粉质粘土→⑤层粘土→⑥层粉质粘土(粘土)混卵砾石→

层强风化泥质砂岩→

层中风化泥质砂岩。

地下水主要为①层杂填土中滞水型地下水,②、③层中主要为潜水型地下水,该水位主要由于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1.8~2.3米。

本标段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

四、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各单位工程排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4-1

井号

旋喷桩根数(m)

单根桩长(m)

总桩长

(m)

YSB29

96

6.734

646.464

WNB1

76

9.884

751.184

WNB3

76

8.723

662.948

WNB5

76

8.124

617.424

WNB12

76

8.452

642.352

WNB14

76

6.619

503.044

YSB31

54

5.005

270.27

WNB2

54

9.225

498.15

WNB4

54

7.344

396.576

WNB12-2

54

5.897

318.438

WNB13

54

7.274

392.796

WNB14-1

54

5.796

312.986

WNB15

54

5.325

287.55

YSB28

22

3.131

68.882

YSB30

22

1.959

43.098

WNB13-1

22

3.815

83.93

合计

920

6496.09

五、总体工期安排

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充分考虑各阶段、各工序、各工种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做到各阶段、工序、工种间的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各工程的施工顺序和进度目标,确保主车道10月30号通车目标。

六、组织机构及人员机械配置

6.1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图图6-1

6.2主要人员配置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表6-2

姓名

部门

职务

职责范围

项目部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

项目部

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

项目部

副经理

现场负责

项目部

副经理

现场负责

项目部

安全总监

安全负责

物资部

副经理兼物机部长

物资调配

试验室

主任

试验负责

工程部

部长

技术管理

安质部

部长

安质管理

工程部

技术主管

现场管理

工程部

技术主管

现场管理

工程部

技术主管

现场管理

6.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见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表6-2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表6-2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KW)

数量

新旧程度%

小计

其中

新购

租赁

DN1800泥水土压平衡掘进机

150KW

1套

1套

100

DN1000泥水土压平衡掘进机

100KW

4套

2套

2套

80

DN800泥水土压平衡掘进机

100KW

4套

2套

2套

70

双冲程油缸

400T

20只

10只

10只

100

液压动力站

5套

5套

100

注浆管路设备

5套

5套

100

泥水管路设备

5套

5套

100

25T汽车吊

5台

5台

80

钻机

15KW

5台

5台

100

液压注浆泵

SYB-50/50

20KW

5台

5台

100

电焊机

直流

30KW

15台

15台

100

污泥泵

3”

3KW

20台

20台

100

配电箱

200KVA

10只

10只

100

 

七、施工工艺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顶管段管道可能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或软土,且地下水丰富,综合统筹考虑,采用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法施工。

1、工作井、接受井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设计图、地质勘探图提供的地质资料,我项目部结合我公司多年来施工顶管工程的经验,工作井、接收井采取两种施工方案:

(1)、淤泥路段土层中的工作井、接收井,按水工结构设计图钢筋砼倒挂井图纸施工,工作井墙厚30cm,1米1节倒挂施工。

(2)、非淤泥段路段土层中的工作井、接收井,采取砖砌倒挂井。

墙厚37cm,砖块采用水泥砖,2~3位置增加钢筋砼圈梁,锚固钢筋锚固进入土层。

1.1钢筋砼倒挂井施工方案

钢筋砼倒挂井位于淤泥路段,且地下水位较高,为了保证倒挂井施工向下挖掘时井壁的稳定性与密水性,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采用高压旋喷桩在井壁四周先施工一圈帷幕墙隔渗,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倒挂井的开挖施工。

1.1.1高压旋喷桩施工

高压旋喷桩桩径Ф600,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水灰比为1:

1,施工参数采用岩土图纸桥头地基处理高压旋喷桩试桩成果:

注浆压力28Mpa,钻杆提升速度:

20cm/min、钻杆旋转速度15r/min。

经现场试桩记录,能满足每延米桩体不小于200Kg水泥的要求。

1.1.2.1施工工艺流程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1.2.2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利用挖掘机将施工现场整平处理、挖好排浆沟,将高压水泥浆泵、空压机和搅拌设备等安设在水电接通较方便的位置,同时尽量减少高压软管长度。

(2)定桩位:

按井位中心现场放样,利用竹片桩标识准确桩位。

根据工作井、接收井的中心桩位、井体半径,用石灰在原地面圈工作圆,然后按间距30cm沿圆形石灰线插上竹片桩作为旋喷桩的桩位。

标示旋喷桩桩位的石灰线圆形的半径由井位的半径、倒挂井壁厚,旋喷桩桩径。

(3)钻孔:

把钻机移至钻孔位置,钻头对准孔位,并保持机台水平、立轴垂直、垫牢机架,垂直度控制在1%,经技术人员检测无误后方可开钻。

开钻前必须进行射水试验,保证钻杆及浆液输送管畅通。

钻孔时一般采用钻杆内喷水钻进,钻至设计桩底标高后,方可停钻。

桩径0.6m,圆形工作井根据直径不同沿井周设一圈高压旋喷桩根数也不同,圆形接收井根据直径不同沿井周设一圈高压旋喷桩根数也不同,高压旋喷桩为单排,水泥土体之间搭接0.3m,桩长根据施工图纸桩底标高及现场实测标高计算。

高压旋喷桩布置见下图。

圆形工作井高压旋喷桩布置图

(4)浆液拌制:

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泥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2.4Mpa的要求,现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过筛,两次搅拌均匀,拌合出优质的水泥浆。

(5)喷射提升:

将拌制均匀的水泥浆通过高压水泥浆泵加压,进行喷射灌浆,高压水泥浆泵压力28Mpa,此时钻杆慢慢提升,钻杆提升速度控制在20cm/min,钻杆旋转速度控制在15r/min,。

待水泥浆从孔口返出后,即可停止灌浆,迅速拔管。

必须注意当注浆管不能一次提升完成,需要多次卸管时,应保证卸管后喷射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0cm。

保证桩体的完整性。

(6)管道清洗:

灌浆管拔出后,应立即采用清水进行清洗,防止水泥浆凝固堵塞管道,影响施工。

1.1.2钢筋砼倒挂井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井、接收井剖面示意图

(2)钢筋砼倒挂井施工构造

在本工程的施工设计中,钢筋砼倒挂井的平面形状为一闭合的圆形,井的支挡高度只在基坑以上适当的范围。

最上端的截面为Z字型,井壁的上、下段设加劲肋梁以提高拱墙的刚度和稳定性。

井在垂直段采取了分段的方式,井壁宽度为上500mm,下300mm的梯形结构。

倒挂井水平方向分层施工,垂直方向每天长度不大于1.0m。

(3)施工准备

现场施工场地受限及倒挂井的施工特点,在基坑施工中需配置1台吊机来配合土方开挖后的清运工作。

并且在基坑施工完毕后作为主体结构施工的垂直运输工具。

 

(4)钢筋砼倒挂井施工

先放线定出基坑边线,拱曲线沿曲率半径方向的误差不得超过+40mm。

开挖基槽制作井身应与基坑挖土同步交叉进行。

倒挂井每道高度在设计图上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必须在第1层井壁合拢后再往下挖土施工第2层。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整个基坑井墙围护每1.0m一层施工。

井墙轴线沿曲率半径方向的误差不超过±40mm,平整度不大于10mm。

井墙施工采用连续施工,每层井墙施工时间要在24~36小时内完成。

每一段施工完毕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再开挖邻近的一段井拱墙基槽,同时不得拆除先施工的井拱墙内壁支撑,必须要在整个井拱圈合拢后方拆除全部支撑。

制作井墙,第1层采用内外两面支撑,在施工完第1层井墙后,将拆除外模后对井拱墙与坑壁之间的空隙用土回填并夯实,使井拱墙对坑壁发挥支撑作用,然后再制作坑口肋梁。

从第2层井拱墙开始,如此反复不断地向下施工从而完成整个倒挂井的结构施工。

井拱墙施工的内模将采用木模板,以保证墙身的曲率和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放出墙身基础线位,浇筑素砼垫层并按工序进行基础的立模、钢筋绑扎、预留墙身钢筋绑扎等工作。

预留墙身钢筋采用Φ48钢管对夹稳固定位,以防止发生偏移。

分段制作的井拱墙的水平环向主筋应按规定连接。

进行墙身钢筋模板的制安,侧墙模板安装采用10#槽钢作竖压及横压,Φ48钢管支顶,以确保模板的整体稳固性。

上下两层拱墙的施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应大于2m。

1.2砖砌倒挂井

对于非淤泥路段,本次施工倒挂井采用砖砌倒挂井法施工,圈井基坑开挖定位后,进行基坑找平,用M7.5砂、MU10号砖37墙筑上部井身。

上部井身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人工往下开挖。

挖土时,先挖井中心土,每次向下挖0.5m左右,然后对称掏挖井壁下的土,每次掏挖宽度不大于0.6m,深度不大于0.5m。

掏挖后,立即用M7.5砂浆砌MU10号砖砌筑掏挖部分的井身依上述顺序一次向下掏挖砌筑直至设计标高掏挖到设计标高后,井底用30cm碎石垫层铺底,后用20cm厚C15素混凝土封底。

在工作井深4m处设置一道350×370钢筋砼圈梁,超过4m后没井深每2m设置圈梁一道。

施工圈井时,注意砌体应边角整齐、圆面平顺,灰浆饱满不得留有通缝。

根据本次施工情况,对圈井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进行结构强度检算,检算时不考虑工作井设置的圈梁的安全储备。

 

砖彻倒挂井施工示意图

 

2顶管施工

2.1工艺概述

敷设管道前,先建造一个工作井。

在工作井内的顶进轴线后方,对称布置2只主千斤顶,将需敷设的管节,放在千斤顶前面的滚轮支架上,主千斤顶推进时,以机头开路将管节压入土中,与顶进相配合,刀盘将切入泥仓中的土体,搅拌成泥水后,通过排泥管排出井外。

一根管节被压入土中后,吊入下一管节连接,继续顶进,反复循环顶进至预定长度,取出机头后管道敷设完成。

2.2设备安装

整套顶管机械由顶管机头(含纠偏系统)、主千斤顶系统、进排泥系统、承力钢构件组成。

安装分井内、井外两部分。

设备安装工艺流程框图见下图。

 

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图

 

2.3顶进施工

顶进施工作业流程

 

2.3.1.顶进前准备阶段

(1)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好泥水管路和泥水管理区,设置一个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2)管节堆放处应事先清理平整,管节堆码应排列整齐,在堆放管节时须用专用吊具,吊放动作应平稳,就位后立即用三角木垫实。

(3)每批管节到工地后会同监理工程师逐节检查管节质量。

管口圆度、端面平行度、垂直度。

对质量有问题的管节做好标记,通知厂方及时更换。

顶管管材采用钢筋砼顶管排水管。

“F”型钢套环橡胶圈防水接口;钢筋混凝土管节表面光洁、平整,无砂眼、气泡;接口尺寸符合规定。

橡胶圈的外观和断面组织致密均匀,无裂缝、孔隙或凹痕等缺陷;安装前保持清洁,无油污,且不得在阳光下直晒。

焊接接缝平整,并按工艺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管道长期使用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由厂家提供保证。

管材由供货商负责,定货时建设单位向厂方提供具体的设计要求,如管道埋深、土层情况、地面荷载、顶力、内水压力、润滑泥浆孔、管道接口形式等,以便厂方校核和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管材。

2.3.2.顶管设备就位、安装、调试

(1)安装导轨

顶管必须使用装配式滚轮支架作为导轨,导轨安放在混凝土底板上,底板上有预埋板与导轨联结。

导轨定位安装后必须稳固,标高、位置正确,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移位、不变形、不沉降。

导轨安放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

滚轮与管道接触位置的平行度、等高等参数由制作时保证,但在安装时必须复核。

滚轮接触管道位置的标高应按管道设计标高调整,在顶进中应经常复核调整,确保顶进轴线的精度。

导轨设置坡度与设计轴线相同。

顶进工作坑的混凝土底面的标高应为沟底标高减去滚轮支架的构造高度和10mm左右调整厚度。

导轨的两条滚轮接触线与管节中心的夹角应为60°,由制作和轨道调整共同保证。

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为:

轴线位置为3mm左右,顶面高程为0~+3mm,两轨间距为±2mm。

(2)设置承压壁(后靠背)

承压壁应承受和分散传递全部顶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工程承压壁的设计的承压能力为3000kN。

工作井在作承压壁时,为使承压壁受力均匀,在承压壁与井壁间浇筑找平的混凝土砂浆,砂浆强度为100#。

承压壁的平面必须与顶进轴线相垂直,在顶进中随时检查,如有发现倾斜,则必须重新布置,以保证安全。

(3)安装主顶设备

主顶设备是指安装在承压壁前方,使顶管掘进机和管道管节向轴线方向顶进的加力组合装置。

数台千斤顶应共同作用,规格一致,行程同步,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大于额定压力,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均备有独立的控制阀,千斤顶伸出的最大行程应小于油缸行程的10cm。

油泵站设置在距离主千斤顶的近处,油路安装应顺直,减少转角,接头不漏油,油泵站应在井口操作间内工作。

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32MPa,应检查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示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应定时检查维护。

环形顶铁外径必须与管道直径一致,利用环的外部推动管节,为增加强度、刚度,可增加厚度和向内径方向的尺寸。

马蹄形顶铁必须符合要求,刚度大,受力后不变形,相邻面垂直,排列不扭曲,不脱焊,与导轨的接触面必须平整。

安装时将部分环行顶铁插入钢护套管,使钢护套管不承受顶力。

(4)顶管掘进机的安装

顶管机的尺寸和结构应符合要求,在地面上对整机应作详细检查。

起重设备根据掘进机重量选择250kN的汽车起重机,起吊前将钢丝绳试放到井内,确保钢丝绳够长度。

起吊中应使用专用吊具,保证平稳、缓慢、严禁冲击、碰撞,并由专人指挥。

掘进机安放在导轨上后,测定前后端的中心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做好记录。

调整后应使掘进机机体与各组滚轮均接触密实,滚轮的受力均匀。

对掘进机的电路、水路、油路、泥水管路和操纵设备进行逐一连接,各部件连接牢固,无跑、冒、滴、漏现象,对各部分分别调试并进行全面的试运行。

2.3.3.顶管出洞口密封

(1)在临时工作区域内,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好泥水输送、起重机、排泥泵等位置。

管节堆放处事先清理平整,管节堆码排列整齐,在堆放管节时须用专用吊具,吊放动作平稳,就位后立即用三角木垫稳。

(2)每批管节到工地后,会同监理工程师逐节检查管节质量:

管口圆度、端面平行度;注浆孔是否畅通;管节端面是否破损等情况,对质量有问题的管节做好标记,通知工程师及厂方,及时采取修补、更换措施。

(3)机头在出洞前通电试车正常,复核导轨位置尺寸,检查机头纠偏油缸回零情况及洞口止水圈压板位置与机头的间隙是否均匀等。

(4)顶管过程中,管子从工作井出洞时,管道外壁与洞口之间都必须预留一定的间隙。

如果该间隙不能够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地下水和泥沙就会从该间隙中流到工作井中。

洞口处理措施不得当势必会发生事故,因此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

2.3.4.顶进

(1)准备好空压机、风镐,凿碎砖封门,将机头顶入洞口后下设备段。

连接油管、电缆及泥水管后顶进。

(2)分析顶进速度、顶力、机头土仓内的土体侧压力、刀盘扭矩、泥水浓度等参数,顶进速度应根据机头泥水仓内压力的大小确定,严格根据预定的泥水仓内压力、刀盘扭矩顶进,禁止机头超负荷运转。

(3)泥水平衡顶管机械的刀架上的刀可以双向切削,并可前后伸缩。

前伸时切削量增加,开口度也因刀架后退而减小,进泥量减小。

刀架的前伸和后缩是通过进泥口的开闭装置来实现的。

刀盘后面是隔板,将前段分成两部分,隔板的前方是进泥仓,承受泥水压力,后方是动力仓,处于常压。

刀盘的主轴通过隔板、轴座固定在隔板上。

隔板下方,左右排列进出泥管,进出泥管上各有控制阀门。

工具管的后段与顶进管段相联。

随着工具管的推进,刀盘在不断转动,进泥管不断供泥水,排泥管不断将混有弃土的泥水排出泥水仓。

泥水仓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刀盘在有泥水压力的情况下向前钻进。

(4)管道接口

管道采取“F”型钢承口。

钢套管与管段的一端浇筑成一体,形成插口。

管段的另一端混凝土做成插头,插头上有密封圈的凹槽。

钢套管的外径比混凝土管的外径小2~3mm。

本工程的密封圈采取齿型密封圈。

相邻管段连接时,先在插头上安装好密封圈,在插口上安装好木垫片,然后将插头插入插口就完成连接。

插口始终是朝后的。

木垫片的作用是传递顶力,使顶力均匀。

木垫片的材料为软到中等硬度的木材,由弧形拼接而成,垫片上去掉木节,垫片的宽度要比管壁小,安装时每边至少要留出20mm,以防止混凝土边缘的开裂。

(5)顶进中的测量与纠偏

测量:

将地面上的各点坐标、高程引入井下后,顶进管道水平、高程的偏差均由激光经纬仪测定,仪器固定在沉井的底板上,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接收靶固定在机头前端,坐标中心在掘进机的中轴线上。

顶进时激光经纬仪常开启,机头操作人员通过观察计算机显示屏幕上的激光光斑移动数据及顶进的长度,分析偏差发展趋势,确定应采取的纠偏方法。

激光经纬仪必须按规定的顶进长度或测量时间进行高程、水平方向校正,高程方向也可使用连通器在顶进中随时校正。

纠偏:

顶管的纠偏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初始顶进时的纠偏:

混凝土管节的接口是柔性的,在顶进中利用掘进机容易纠偏。

初期顶进时除在安装导轨、出洞时应严格注意外,管道在顶出洞口的5~15m内,利用管道柔性接口的特点,使用主千斤顶施加偏心顶力的纠偏技术,是常用的方法。

此时要十分严格地控制掘进机出洞时的顶速,顶速应控制在10~15mm/min范围内,留出充足的时间慢慢找出偏心顶力纠偏的最佳顶力值,保证一次出洞顺直。

二是顶进过程中的纠偏。

管道顶进中的纠偏,应突出勤纠、缓纠的原则,勤纠是指对掘进机的方向要勤观察、勤记录,发现微小的偏差,就要采取纠偏措施。

缓纠是指用小的纠偏角度,使顶进的掘进机在较长的一段顶程内缓慢回归到设计轴线的位置。

正常顶进中可采用“校正”、“恢复”两种方式。

“校正”方式是根据机头轴线与设计中心线之间夹角大小,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偏措施。

采用“校正”方式时,机头纠偏角约0.3~0.60。

“恢复”方式是由机头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累计偏差量,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偏措施,这时的纠偏角约0.2~0.40。

纠偏的规律:

纠偏在顶进过程中进行。

在静止状态纠偏,首先纠偏力大,土质越硬,纠偏力越大,其次,静止纠偏点偏差有时反而增大。

顶进中纠偏,纠偏量逐渐增加,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纠偏会对第一段钢筋混凝土管产生较大的不均匀应力。

顶管的纠偏角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轴线较大的弯曲。

第一段管段的长度不宜过长,管段越短越有利于纠偏。

管段长要影响纠偏的灵敏度。

工具管纠偏后的效果要滞后。

为了避免工具管纠偏失灵,事先采取措施。

(6)触变泥浆润滑不仅是长距离顶管的需要而且是减少地面沉降的保证措施之一。

在机头尾部及管节的尾部,分别布置一组注浆孔,以后每隔2根管节(6m)布置一组补浆孔。

正常顶进时,注浆或补浆均以控制注浆量为主。

压浆分两类分别控制:

A机头尾部同步压浆,以形成原始浆套,填充固有间隙和纠偏间隙,操作为随顶随压、先压后项;B沿线及洞口补浆,以补充管道沿线因润滑深层次套失水告示原因形成的浆套缺失,该操作在顶进时或停止时均可进行。

注浆泵选用:

为确保注浆效果始终在最佳状态,我们选用无压力脉动的螺杆泵(选奈莫泵),不选择压力脉动大的活塞泵,因为浆液压力在脉动的峰值时,会击穿已形成的泥膜扩散到土体中,而螺杆泵注入的浆液无压力脉动,几乎是从空隙中挤出去的,注浆浆套容易形成又容易保持。

注浆方法及浓度的选择:

注浆压力不宜过高,注浆压力高容易地面冒浆,浆套形成不好。

正常顶进时,注浆或补浆均以控制注浆量为主。

2.3.5.进洞及后期收尾工作

本部分工作包括:

在接收井搭建托架、导轨就位、洞口止水圈安装、进洞口地基加固、机头偏差复测、拆除洞口砖封门、机头进洞并吊运、管道内清理、洞口井壁与混凝土管节间隙连接处理、拆除井内设备、管道清洗准备交验。

接收井托架是将顶进接收井洞口的顶管掘进机托住,用2根32b槽钢,按1.2米宽度、掘进机出洞口的标高(低3~5cm)设置。

在接收井的洞口安装洞口止水圈止水,止水圈要有密封性,密封地下水和管道与进洞洞口间隙的泥浆浆液。

掘进机在距进洞口25~30m时,应对掘进机进行最后的复测,确定掘进机与设计轴线及进洞洞口的相对位置,如果此时偏差不大,可以进行进一步调整、纠偏,同时也为竣工复测积累资料。

拆除洞口在掘进机抵近洞口距离0.5m时进行。

将封闭洞口的墙上、下部各凿出二个直径为50mm的通孔,检查土体加固后的强度、漏浆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