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16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献计献策。

3.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

难点:

培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教学过程预设:

活动一:

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1.引出地球

2.了解地球:

你都了解了地球妈妈的哪些呀?

3.感受美丽:

(1)学生说

(2)看课件:

美丽的地球、美丽的家园

(3)说感受

4.小结

活动二:

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现象

1.师: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伤心、难过的时候……(出示哭泣的地球)

2.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妈妈落泪了呢?

3.学生说(环境污染,资源骤减等情况),教师着重引导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

4.师小结:

活动三、了解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1、师: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回小调查员,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由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好了同学们,咱们先交流到这儿,好吗?

谁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

2、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明白水资源的有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有限的资源。

3、小结:

活动四:

设计节能宣传语环保好办法

1.节能措施,环保好办法

2.设计宣传语,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1.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力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因此,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优美的如诗如画的课件让学生折服于地球的美,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为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着破坏埋下伏笔。

2.注重调查,拉近生活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而品德课前的调查,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因而,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走进社会中去做实实在在的调查,去体验地球资源的有限。

3.注重活动体验,形成道德习惯

“活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

在课中,我尽量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地球资源的有限,现在还正遭受着破坏。

由此,引发了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资源真的紧缺吗?

浪费资源真的那么可怕吗?

”也许孩子会有这样的疑问。

因为我们孩子的生活很幸福。

于是,让学生通过搜集一些数据,图片,实例,旨在让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有城市已经因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从而产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圆明园在哭泣

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邹照静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心痛如焚、不堪回首的一幕,教科书在向学生介绍中国近代史时就以这一不能遗忘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展开,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整课的设计旨在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并向林则徐和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先介绍了圆明园焚烧前的辉煌,再展示了圆明园焚毁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感情;

第二层“小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第三层“辩论会”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

第二部分是“屈辱史”。

教材中列举的六个不平等条约充分展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旨在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第三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共2课时完成。

第1课时。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中国的屈辱。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的愤慨之情,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信念。

教学准备:

学生:

搜集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教师:

相关课件,记号笔若干支,清朝疆域图若干张。

(一)定格图片,引发思考

1、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2、出示图片、文字,学生质疑:

圆明园因何哭泣……

(二)多维对话,惊叹辉煌

1、学生看书,了解圆明园原有的面貌。

2、感受圆明园的面积大、景色美、珍宝多。

3、学生交流心中的感叹。

4、出示图片、文字,追问:

圆明园因何哭泣?

(三)走进历史,直面毁灭

1、播放录像《火烧圆明园》,思考:

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

2、阅读关于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资料,交流感受。

3、谴责英法联军:

此时,你想对这英法联军说些什么?

(四)研究资料,体验屈辱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2、出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受不平等之处:

(1)赔款金额多:

加一加,算一算,并与当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总收入进行对比。

(2)割地面积大:

四人小组合作,在清朝疆域图上画出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

3、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等条约?

(五)聆听哭泣,深悟文理

1、总结反问,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齐读诗歌,升华情感。

一、突出品德教育的主线

品德与社会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品德教育仍然是它的重头戏,是学科的基本属性。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把它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社会常识课。

本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调,并围绕这个基调展开教学,让学生对圆明园被抢劫、焚烧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解,初知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的原因,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并牢记国耻,奋发图强。

二、有机融合历史知识教学

本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融入了历史知识的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搜索与整理资料,再加以巧妙梳理,对“圆明园被洗劫、焚毁”的时间、过程、结果及发生原因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与分析,将历史知识与品德教育融合起来,体现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快乐其实很简单

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胡维

《快乐其实很简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个主题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从心灵上净化学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美好品质、美好心灵,学会宽恕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快乐。

本课是“快乐其实很简单”,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了两个内容“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本课学习的内容:

“快乐就是帮人一把”通过游戏、活动和快乐体验一步一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含义,感受快乐的心情,并领悟快乐的本质。

第1课时

1、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体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快乐,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

2、通过调查了解体会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懂得快乐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3、明白快乐常伴的人心胸开阔的人,知道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帮人一把。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培养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基础。

教学难点:

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2、通过活动懂得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

课前组织游戏:

1、请你跟我做一做。

2、谁是队长。

3、采访学生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引:

老师从大家的脸上,轻快的旋律声中里感受到了快乐(板书快乐)

原来一个游戏就能让大家感受快乐,那么你还在什么时候体验到过快乐?

所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

(补充板书)

二、了解和感受简单的快乐

1、你可知道你身边的人他们都觉得快乐是什么?

学生交流

2、引入小诗,学生跟读。

3、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快乐。

4、总结:

是啊,快乐原来就是小小愿望的满足,是如此简单,让我们大声的告诉所有人——快乐其实(学生)很简单。

三、了解和体验助人是快乐之本

A、了解社会上的助人为乐

1、看录象,你发现了哪些快乐的笑呢?

2、你看到了哪些笑容?

他们为什么会拥有这么美丽的笑容呢?

3、给广告设计广告语,学生创作——交流——理解最快乐的笑。

B、了解身边的助人为乐

1、一组校园故事的照片。

讨论:

这个寻找的过程真的很快乐,他们会在作文里写下什么样的感受呢?

2、听听故事的主人公对最快乐的笑的理解吧!

快乐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人一把!

C、感受自身的助人为乐

1、照片展现典型故事

出现照片:

展现捕捉到的最快乐的笑。

采访同学:

一起来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2、回忆自己最快乐的笑(制作快乐影集)

采访不同的学生,了解助人的故事。

教师用相机拍下这美丽的瞬间。

交流——拍下照片

3、当堂展现快乐影集

第一次展现:

配上快乐的音乐展现最快乐的笑

第二次展现:

用抒情的音乐做背景,教师配乐朗诵。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这样两个层次组成:

一是了解和感受简单的快乐。

二是了解和体验助人是快乐之本。

第一层次:

了解和感受简单的快乐

通过快乐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带给学生特别的快乐,在轻松的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到了快乐,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这时候揭题显得自然又贴切。

再让学生回忆自己觉得快乐是什么,回忆身边的人觉得快乐会是什么?

讲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这一切都拉近了学生的距离,把快乐延伸和丰富,引入小诗,齐读后自然觉得快乐都是我们美好愿望的实现,所以令人如此快乐,是如此简单。

最后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和各种方式来展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一种形式贴近学生,学生也愿意展现,当教师也参与其中的时候,最后用贴笑脸的方式来展现共同的快乐,把笑脸别在胸前,课堂上洋溢着快乐,充满着笑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快乐其实很简单。

第二层次:

了解和体验助人是快乐之本

“回归生活世界”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

生活处处是小事,从小事最能见生活的真谛。

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感受做人的道理,他们才会觉得品德课堂的真实。

从播放公益广告到给设计广告语,将快乐逐步提炼。

接着我又通过设计最快乐的笑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的同时引出教生活中寻找最快乐的笑。

这个故事来源于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我用图片和故事录音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引发他们的回忆,其实这种快乐就在自己身边。

最后提炼出主题:

教材文字、图片呈现的都是静态的。

在课堂活动中,我想方设法补充让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去“动”。

这样“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

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

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在课堂上被放大后,设计的这个建立一个快乐影集的活动,在学生们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我把这些精彩的镜头都记录了下来,最后安排当堂展现。

在音乐声中,一张张展现快乐的笑脸绽放在课堂,这笑就像雨水滋润,这笑就像微风拂面,这笑更像雨后彩虹,所以课堂是活跃的,是快乐的,是充满爱的。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衢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龚虹君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3课。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也有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单元,主要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亲情为主。

而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3课《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侧重让学生反思和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生活压力的增大,与孩子交流时间的减少、方式的单一,使得很多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等原因,孩子也会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误解,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引导孩子乐于与父母交流、沟通,能充分发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共安排3课时教学。

由于借班上课是放在四年级上。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算用2教时的时间学习本课。

第一课时:

引导孩子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第二课时:

把父母请进课堂,组织一次“让父母更了解我们”的主题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本课为第1课时的教学。

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学生主动把父母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和父母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2.懂得沟通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努力消除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一、现状大家聊

1.出示课前小调查的有关数据,了解本班孩子和父母之间交流沟通的现状。

2.实话实说:

爸爸妈妈和我们之间有哪些冲突和矛盾?

3.小测试:

我们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沟通、交流较少的现状入手,了解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与父母相处时的烦恼,让学生反思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形成一条沟的原因是自己和父母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

二、心事谁能解

1.小组讨论:

我们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2.名人成功的启示:

深入体会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3.新闻链接:

缺少沟通酿成的悲剧。

4.散文欣赏: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体会父母心。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态度的引导,重在帮助引领学生认识到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与自己的父母交流、沟通是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极其有利和必要的。

三、沟通无极限

1.交流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

2.讨论:

遇到下列情形,你会用什么方式和父母沟通。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与父母沟通的方式。

四、书信传真情

1.学生看父母的来信,谈自己的感受。

2.课后延伸:

孩子给父母回信。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封封来自爸爸妈妈的感人至深的来信,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学生们在阅读来信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那种无私、不计回报的爱,体会到自己与父母之间永远不变的血缘亲情是自己和爸爸妈妈主动沟通的理由,同时感受写信是较好的一种沟通方式。

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和真诚的,但实际情况却常常并非如此。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

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主动交流、沟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根据我们的调查,五六年级的学生中有较大部分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

本课原安排在五下册学习,由于借班上课是放在四年级,四年级的孩子较之于五年级,对父母的依赖相对较强,交流、沟通上存在的问题没有五六年级突出。

根据学情,我们相对降低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将本课定位为:

正确看待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让学生知道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避免因缺少沟通交流产生误会,形成隔阂。

科技造福人类

——科技,生命的福音

嘉兴平湖师范附属小学王静娟

科技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衣、食、住、行,无论是哪一方面,科技的发展都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翻阅4—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发现都有讲述科技的话题,而且涉及交通、水电、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

如何找到一个切口,让六年级的孩子以此为基点感受到科技的神奇,感受到人类在科技之路上的艰辛与执着。

最终,我将目光锁定在医学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靠人发展的,而促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使人的发展。

人,始终是社会的核心和目的,而健康是一个人生存在世的前提。

特别是近几十年,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拯救了许许多多在以前根本无法医治的病人,的的确确为无数人带来了福音。

于是,在设计本课时,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了新的教学子课题:

《科技,生命的福音》。

第二单元“科技造福人类”中的:

《科技,生命的福音》

领略医学科技的神奇力量,感悟医学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音。

重点、难点:

领略医学科技的神奇力量。

一、对比体会,感受科技福音

1.学生交流感冒症状。

2.出示国外流感死亡人数。

3.交流国内的有关疫情。

4.回顾医学发展史。

(穿插了解疫苗的接种、药物的治疗、医疗设备的发展等)

二、挖掘资源,领略科技神奇

1.媒体出示典型案例。

2.交流最新医疗信息。

3、教师补充最新信息。

三、回归生活,培植科技情感

1.追根溯源,品味科研精神。

2.无痕延伸,展望科技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抽像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直接出示各种药品、医疗器械来让学生识记,就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当然也不能给他们实际的生活带去现实性的意义。

因此,我充分考虑六年级孩子的认知、情感、心理特点,设计了几个不同梯度的教学版块,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同构”。

1.挖掘课程资源。

紧扣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将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些典型的医学案例引入课堂,把枯燥的医疗技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同时,让学生在交流自已搜集、采访的医疗事例中,领略医学科技的神奇力量,感悟医学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2.培植科技情感。

科技之所以不断进步,就是源于人们的不懈追求。

课尾对科研人员的了解,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又让学生感悟到是科研人员的执着探索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必将给人类的生命带来更多的福音。

继而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苏教·

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让我们来寻根

——为什么是母亲河

湖州市东风小学汤育红

《让我们来寻根》是本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第一课。

本课让学生了解人类演变、进化的过程,了解长江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同时让学生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由来,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为什么是母亲河》是第四课时,要求学生了解长江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感受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歌颂对母亲河的赞美、热爱之情,并将保护母亲河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第4课时《为什么是母亲河》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2、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3、通过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做到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了解长江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感受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将保护母亲河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感受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寻根,知道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作为炎黄子孙,就应该知道我们的母亲河。

你们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是什么河?

(长江和黄河)

2、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二、走进母亲河

1、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出长江和黄河吗?

2、你知道哪些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

三、了解母亲河

1、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2、长江和黄河流过了哪些地方?

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

1.画出长江和黄河。

2.找出两条河流流经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并进行粘贴。

3.说出两条河流流经的路线。

3、展示学生的图板

4、母亲河不仅哺育了中华儿女,而且资源丰富,看资料

师:

看了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5、黄河流域更以它渊源的历史,成为世界文明发祥地。

(看录象)殷墟及甲骨文的发现

6、看《黄河母亲》的石雕。

四、歌颂母亲河

1、你去过长江三峡吗?

欣赏三峡风光

欣赏黄河壶口瀑布风光(看课件)

2、吟诗。

唱歌。

五、保护母亲河

1、看母亲河污染资料。

看了这一幕幕,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说说。

2、苕溪河污染图

3、全国各地保护母亲河行动。

4、作为小公民的我们,该为母亲河做些什么呢?

5、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

六、总结

根据儿童认知的规律,安排了了解母亲河、歌颂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三个环节,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设计教学。

首先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概况,通过小组活动知道母亲河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步知道为什么称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通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