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8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docx

连云港市模拟考试

连云港市2014年高三一摸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荒诞诘屈聱牙封禅(shàn)风驰电掣(chè)

B.慰籍殚精竭虑款识(shì)缠绵悱恻(fěi)

C.濒临再接再励笑靥(yè)物阜(bù)民丰

D.熨帖耳濡目染骸(hái)骨量(liánɡ)体裁衣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

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

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

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

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4分)

多家支付公司对外证实,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支付司前日召集10余家主要的个

人网络支付公司和若干银行,重申停止对比特币的取现业务。

到昨天为止,已经有包括

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支付公司表示停止相关业务。

消息一出,比特币比上周下挫20%

多。

没有了支付公司的清算托管服务,比特币在中国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4.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规定除夕不放假,春

节长假从大年初一到初七。

请表明你对此是支持还是反对,并写出理由。

要求:

观点鲜

明,理由充分,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

仕州为主簿。

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

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故晏冤理得申。

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

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

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

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

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

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

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

迁散骑侍郎。

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

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

“今承洪基,此乃天授。

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臣等敢冒陈闻。

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

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

”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

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

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

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

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

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

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

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

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为别驾辟:

征召

B.当垂于后垂:

留传

C.以豫诛骏功豫:

参与

D.中诏又加切厉切:

恳切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3分)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

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

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

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

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3分)

(2)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

(4分)

(3)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

(3分)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

(4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2)或师焉,或不焉,    ▲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苏轼《赤壁赋》)

(7)角声满天秋色里,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8)君子矜而不争,      ▲      。

(《论语·卫灵公》)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打猴儿

马步升

长鞭一甩,一道劲风割破空气的网,“啪”地上腾起一团黄尘,一只猴儿满地迅跑,刚挨了鞭子,猴儿转得快,在人的眼里,猴儿的两只眼睛叠成了一只。

猴眼向着高天,匆遽地,一瞥,一瞥,又一瞥。

如此快的转速,能瞥清楚个什么,眼里的乾坤一定是混沌的。

那时候,我写作文时,常用天旋地转这个成语,实际上,至多是跌了一跤,或饿了一会儿肚子,目光有些恍惚,脚板有些虚飘,天哪里就旋了,地哪里就转了。

我看见挨了鞭子的猴儿,转得快得一只眼睛赶上了另一只,我想只有当一只眼睛赶上另一只时,才算是天旋地转。

两只猴眼渐分渐离,终于各是各时,又一记重鞭,又一团黄尘,猴儿又转快了,两只眼睛又叠在一起。

鞭子在我手中,我抽,猴儿转。

抽不抽,抽轻抽重,在我;转不转,转快转慢,由不得猴儿。

这要看我的兴致。

主动权在我手中,谁要我是手掌鞭子的人,而它是不由自主的猴儿呢。

猴儿是木头刻的,头面平整,肚儿凸圆,腿脚尖短,通常用枣木或杏木作料,这两种木头坚硬光滑,有重量,材料家家都有。

猴儿的两只眼是涂上的蓝黑墨水。

墨水瓶上印着八个字:

由蓝变黑,不会褪色。

真的,一只猴儿挨了多年重鞭,用墨水画一次眼圈,仍是那般蓝黑蓝黑的,那种颜色是渗入木头里面的,好比人的眼睛,落地时是什么颜色,入土时也变不了多少。

猴儿有些地方叫陀螺,我们叫猴儿。

猴子身形矫健,好动,手脚没有闲的时候,挨了打,又奔跳不休。

把陀螺叫猴儿,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颇有些隐喻成分。

抽猴儿的鞭子也是就地取材。

鞭杆是用红柳枝做的,颜色暗红,木质坚韧而圆润,很有手感,抓在手里就有攻击的欲望,如同手里有一副弓箭,一支枪,不瞄准个什么,不击落个什么,由不得人。

鞭梢是用麻坯搓的,搓成三棱棒,抽在猴儿身上,能听见碎裂声,可以让人获得热血沸腾的快感。

一只猴儿从刻成到交付使用,到老迈转而不灵,身上到处都是森森鞭痕。

一鞭一痕,直到身体失去平衡,被主人随便遗弃在哪个荒凉的角落。

碰到会过日子的主人,还会将它扔进火塘,发挥余热。

而猴儿的主人大抵都是不谙世事的孩童。

我从小学打猴儿,一直打到当生产队社员,不知抽断过多少鞭梢,不知抽烂过多少只猴儿。

长大了,有力气挥鞭抽猴儿了,却不能再玩这种游戏。

农村孩子长到虚岁十五,就算是大人了,就该独当一面为家分忧了。

确实,长大了有长大了的事情,打猴儿的权利只属于孩童。

过了多少年,蓦然回首,却发觉打猴儿的游戏从未中断过,与先前有别的是,我仿佛也是一只猴儿,鞭子却不知抓在谁手中。

虽是无形之鞭,抽在身上却内外都痛。

我不停地旋转、奔跑,稍作喘息,鞭子就来了。

终于到了连挨鞭子的资格都没有时,缩在随便哪个角落,抚摸着身上森森鞭痕,举头向天,正感叹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时,猛然瞥见被扔进火塘婉转叫号的同类,心里倒涌上被饶恕的庆幸和感恩。

11.第九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猴儿不由自主,请加以概括。

(4分)

1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分)

14.请探究“打猴儿”的深刻寓意。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的人文主义

林语堂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使西方哲学家备受困惑。

他们从目的论出发,认为包括蚊子乃至伤寒菌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为这个自负的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

今生今世自有百般磨难,因而自傲的人类始终无法事事如意。

于是目的论又转向来生来世,把今生的世俗生活看作为来世所进行的准备。

另外有一些人,像尼采那样知难而上,否认人生“必须”有什么意义,认为人类的进步不过是一种循环,一种野蛮人的舞蹈,而不是去市场采购,所以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然而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它就像海浪一样不断冲击着堤岸:

“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也过于玄虚。

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

中国人就是陶醉在这样一种人生理想之中,它既不暧昧,又不玄虚,而是十分实在。

我必须说,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简单到非中国人老实巴交的头脑想不出来。

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地享受生活。

中国与欧洲的不同,似乎在于西方人有更大的能力去获取和创造,享受事物的能力则较小,而中国人享受仅有一点东西的决心和能力都比较大。

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由此生发出一个人文主义,它坦白地宣告了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并规定一切知识都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然而知识同人类的结合并非易事,因为人类一旦动摇起来,就会被自己的逻辑所左右,成为知识的工具。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由于机器的迅猛发展,人类无暇享受自己创造的一切。

美国管道工人的荣耀使人们忘记了没有冷热自来水我们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法国和德国,许多人伴随着自己的水壶和老式脸盆,也照样在他们安逸而漫长的一生中作出了重大的科学发明,写出了不少宏篇巨著。

人文主义只有坚定地把握住人生的真谛才能保佑自己,无论如何,人类的一切智慧和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人类如何保养自己,如何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

15.请简要概括西方哲学家对人生意义的不同观点。

(6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第三段“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这句话?

(6分)

17.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论述层次。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林清玄去访问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家,一向以“难产”著名。

告诉林清玄:

“我作画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第二位画家,一向以“快手”著称。

告诉林清玄:

“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

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第三位画家,则对林清玄说:

“我想画就画,不为什么。

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连云港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王梦楼云:

“诗称家数,犹之官称衙门也。

衙门自以总督为大典史为小然以总督衙门之担水夫比典史衙门之典史则亦宁为典史而不为担水夫何也?

典史虽小,尚属朝廷命官;担水夫衙门虽尊,与他无涉。

今之学杜、韩不成,而矜矜然自以为大家者,不过总督衙门之担水夫耳。

”叶横山先生云:

“好摹仿古人者,窃之似,则优孟衣冠;窃之不似,则画虎类狗。

与其假人余焰,妄自称尊,孰若甘作偏裨,自领一队?

(节选自《随园诗话》)

20.《随园诗话》是▲(朝代)▲(作者)撰写的诗歌理论著作。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不超过10个字)(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

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B.《茶馆》中,松二爷懒散无能,整日喝茶玩鸟。

清亡后,他只能靠卖菜为生,他宁

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饿着,一提到鸟就有精神,最终饿死。

C.《子夜》中,吴荪甫伙同几个朋友低价收购了八个生产日用品的小厂,“使他们的

灯泡、阳伞、肥皂走遍全中国的穷乡僻壤”借以操纵国民经济的命脉。

D.《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短小的语句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

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就是其中一句。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为了复仇故意装疯,既是为了避免叔父的猜忌保护自己,

也是为了考验自己心上人奥菲利亚在重压之下是否还真的爱他。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出现了三次“葬花”,请简要概述其中一次葬花的情节。

(6分)

(2)葛朗台既贪婪又吝啬,请用简明的语言列举其贪婪的两个事例。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前几年,韩剧在我国掀起全民收视狂潮,在韩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韩国人,使韩国成为崇尚礼仪、遵守道德的国家之一,且这种思想已融入韩国民众血脉,在调节社会与家庭和睦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而韩剧中所表现的重视亲情、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等道德观念也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中国人爱看韩剧在于享受它所表现的那种和谐的家庭气氛与相似的文化背景。

虽然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无处不受到西方文化侵入,但儒家传统文化却依旧在他们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另外,韩剧剧集长、战线长,不会影响忙碌的人们偶尔几天错过收看而导致的剧情中断,或许如此慢的剧情才真正是生活的正常节奏,让观众放下身心,细细体味家长里短。

这种收看方式更体现出电视剧的伴随性和随意性,更符合当下“慢生活”的理念。

韩剧通过舞台向全世界展现其独特文化魅力,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决定其必将席卷整个亚洲市场。

从韩剧的热播,中国影视业制作者应该看到差距和危机。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

“我们进口韩剧相当于使用者向发明者收取版权费。

24.韩剧在我国掀起全民收视狂潮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分)

25.如何理解“我们进口韩剧相当于使用者向发明者收取版权费”这句话?

(4分)

26.你认为中国影视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5分)

 

连云港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B.慰藉,款识(zhì)C.再接再厉,物阜(fù)民丰D.量(liànɡ)体裁衣)

2.(3分)D.(A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B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成分残缺。

“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3.央行重申停止比特币取现业务导致其价格下跌。

(“央行”1分;“重申停止”1分;“比特币的取现业务”1分;“价格下跌”1分)

4.支持:

回归民族传统,带来隐性福利,缓解交通压力。

反对:

除夕团圆之夜,守岁之夕、祈福(祭祖)之时,岂可不放假?

(观点1分;理由1分;修辞2分;表达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切:

急切)

6.(3分)C(②为能力;④不贪财;⑤被逼应诏)

7.(3分)D(“引荐他们担任官职”原文无据)

8.

(1)(3分)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适”、“遂”句意各1分)

(2)(4分)杨骏执掌政事,大量任用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

(“树”“厚”“以恩泽自卫”句式、句意各1分)

(3)(3分)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居”“以……为”及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

在州任主簿。

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

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

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

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

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

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

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

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

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

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

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

“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

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

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

”皇帝不采纳。

因参与谋划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

何攀坚决推辞,让出食邑和丝绢各一半,剩余的分给亲戚,基本上没留给自己。

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大司农。

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不就职。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等到赵王司马伦篡位,派人召见何攀,他却越发说自己病重。

司马伦发怒,将要杀他,他不得已,带病应诏。

在洛阳去世,年仅五十八岁。

何攀心地公平适当,担任官职严肃,喜欢鉴赏人物,尊儒爱才。

任梁州、益州中正,引荐了被埋没的人才。

巴西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的名士,被乡里诽谤,评议了十多年。

何攀辩明曲直,洗清冤枉。

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3分)气势宏大(1分),高耸(1分),幽深(1分)。

(2)(4分)“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3)(3分)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1分),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1分),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 

(2)小学而大遗(3)只是当时已惘然(4)烽火扬州路(5)飞湍瀑流争喧豗,(6)侣鱼虾而友麋鹿(7)塞上燕脂凝夜紫(8)群而不党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11.

结构上:

承上启下(1分),对上文写童年打猴儿经历的收束,引出下文对不能打猴儿的感悟(1分)。

内容上:

表现了长大后的无奈(2分)。

12.

转不转,转快转慢:

行动不由自主(2分);

被随便遗弃角落,甚至扔进火塘烧掉:

结局不由自主(2分)。

13.从视觉(1分)、触觉(1分)、听觉(1分)和内心感受方面(1分),多角度描写。

运用比喻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手拿鞭子时的攻击欲(1分)。

14.

人的命运像猴儿一样身不由己(2分);

人在压迫下疲于奔命,结局悲惨(2分);

人一旦拥有权柄,就有操控别人的欲望(2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15.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来世做准备。

(3分)

否认人生“必须”有什么意义(人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3分)

16.

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2分)使我们不相信来世的幸福、涅槃的境界,从而导致我们缺乏宗教;(2分)

而缺乏宗教又反过来使得我们不相信来世的幸福和涅槃的境界,从而更专注于世俗的幸福。

(2分)

17.首先提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类为宇宙的中心,一切知识应为人类服务的观点;(2分)接着指出人类应避免被知识和工具所奴役;(2分)最后点明人类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是保养自己,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

(2分)

七、作文(70分)

18.立意角度:

1.人活着要有追求,有使命感;2.对事业生命要有严肃的态度;3.快乐生活,享受人生;4.要有超然的生活态度,随性生活;5.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附加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衙门自以总督为大/典史为小/然以总督衙门之担水夫/比典史衙门之典史/则亦宁为典史/而不为担水夫/何也?

20.清袁枚(袁子才)

21.写诗要有自己的风格。

参考译文:

王梦楼说:

“诗人说属于哪个派别,就像是官员说属于哪个衙门一样。

衙门自然是以总督衙门为大,典史衙门为小。

但是如果拿总督衙门里的挑水夫和典史衙门里的典史来比较的话,那么宁可做典史也不做挑水夫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典史官职虽然很小,仍然属于朝廷任命的官员;挑水夫所属的衙门虽然非常尊贵,但是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的那些学习杜甫、韩愈而学不像,却得意地认为自己属于著名派别的人,不过是总督衙门里的挑水夫罢了。

”叶横山先生说:

“喜欢模仿古代诗人的人,学得像,也只是优孟衣冠;学得不像,就是画虎类狗。

与其借助别人的余威妄自称大,怎如甘心做一名副将,独自带领一队人马?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B、E(B中,卖菜为生的是常四爷;E中,哈姆莱特装疯并非“为了考验自己心上人奥菲利亚是否真的爱他”)

23.

(1)(6分)第一次(第二十三回):

三月(1分),在沁芳闸附近,(1分)黛玉和宝玉一起葬花(2分)。

其间,两人共读《会真记》,互表爱慕。

(2分)

第二次(第二十七回):

四月(芒种)(1分),黛玉到和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祭饯花神,(1分)吟诵《葬花词》(2分)。

宝玉来到后,眼见此情此景,心碎肠断(2分)。

第三次(第六十二回):

清明节后(宝玉过生日)(3分),宝玉葬花(夫妻蕙、并蒂莲)

(3分)别有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