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935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docx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第三单元

第11课新型玻璃

开心回顾

1.开心阅读。

粽子的外形很特别,既(jìjí)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你能说出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的色彩也很诱人,它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

煮熟(shúshóu)以后,颜色变深了,剥(bāobō)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里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

红、白、绿三色互相映(yìngyìn)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极了,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黏儿爽口。

它()是开胃的美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音节。

(2)从短文中找出四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把“我十分喜欢吃粽子。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jíshúbāoyìng

(2)翠绿墨绿洁白深红

(3)不仅……还……

(4)难道我不十分喜欢吃粽子吗?

【解析】

(1)考查学生对生字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

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注意根据词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的读音是jì,只有这一个读音,容易和“即jí”混淆。

熟的读音需要注意,shóu(用于口语);shú(用于书面语)。

剥:

[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皮。

~花生。

[bō]用于复合词:

~夺。

~削(xuē)。

~落。

~蚀。

生吞活~。

映的读音是yìng,只有这一个读音。

(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审清题目要求,找不表示颜色的词语,认真阅读文本,不难找到答案。

(3)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4)考查学生对反问句的掌握情况。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

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在句中加上恰当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

③在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2.找出词语的照应关系,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

(1)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_________。

(2)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__________。

(3)__________对马路正如狭窄对小道。

(4)_________对山峰正如低陷对山谷。

【答案】

(1)夏天

(2)伤心(3)宽阔(4)高耸

【解析】对反义词掌握情况的考查。

首先找出句子的规律,“寒冷”的反义词是“炎热”,那么“冬天”所对应的反义词就是“夏天”,“高兴”的反义词“伤心”,“低陷”对应的反义词就是“高耸”。

然后,根据找到的规律,找准反义词即可。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

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法:

①抓词素的反义。

如:

“低陷”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低”的反义是“高”、“陷”的反义是“耸”,因此,“低陷”的反义词是“高耸”。

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如:

“狭窄”的反义词就是“不狭窄”,表示“不狭窄”的词就是“宽阔”,因此,“狭窄”的反义词是“宽阔”。

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

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按要求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展销会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新型玻璃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4.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新型玻璃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玻璃是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一种事物,而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课文在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夹丝玻璃的特点是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变色玻璃的特点是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因而能调节室内光线,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的特点是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了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预言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本文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将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介绍得极为生动具体。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并通过具体例子和数字加以印证,使人对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清楚明白,印象深刻。

2.词语的解释

企图:

图谋,打算。

嫌疑:

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本课是指被怀疑有盗窃博物馆里的展品的可能性。

报警:

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发出紧急信号。

警报:

用电台、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

问世:

指作品、产品等与世人见面,本课是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噪音:

嘈杂、刺耳的声音。

吃音:

本课指阻挡、消除噪音。

分贝:

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

3.句子的解析

①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安然无恙”是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

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受不到任何伤害。

“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

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正是由于“夹丝玻璃”有这个特点,所以高层建筑上采用这种玻璃才安全可靠。

②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这句话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

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室内光线也就暗些;阳光弱,玻璃颜色就淡,室内光线也就亮些。

所以说变色玻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因而人们把它叫做“自动窗帘”。

“自动”指不凭借人的力量而自己活动,“自动窗帘”是指自动拉开或关上的窗帘。

这里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恰如其分。

③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有两层意思:

一是总结全文,作者用“正在”一词指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点明主旨,作者又用“将会”一词启示人们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bówùguǎnqǐtúān  rán   wú  yàng 

()()()

xián  yí xīnxíngǒu  duàn sī  lián

()()()

【答案】博物馆 企图安然无恙嫌疑新型藕断丝连 

【解析】考查对生字的掌握。

注意多音字和同音字,可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

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顺。

读准拼音,是正确书写生字的前提。

书写的基本要求有两个:

(1)使用正楷书写。

(2)书写格式要规范,字型整齐、结构合理、部件正确、笔画标准。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出现错别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型()博()促()即()犯()

形()搏()捉()既()范()

【答案】新型 博士 促使   即使  犯罪

 形状 搏斗 捉拿   既然 模范 

【解析】对形近字掌握情况的考查。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可根据偏旁来理解字义,组词,偏旁往往就代表字的含义。

如“博”本义:

多,广,大。

“搏”偏旁是“扌”,跟手有关。

本义:

对打。

区分形近字的方法:

①从字音上区别。

②从字形上区别。

③从字义上区别。

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3.请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粘帖(zhān nián)看守(kān kàn)  划破(huā huá)

调动(diào tiáo)夹丝(jiájiā)唱和(hè hé)  

【答案】zhānkānhuādiàojiáhè 

【解析】对生字正确读音掌握情况的考查。

尤其是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词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粘:

[nián]①同“黏”。

②姓。

[zhān]①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

糖~牙。

②用胶水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

~贴。

~连。

~接。

看:

[kàn]①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见。

~书。

②观察,判断:

~病。

观~。

~好。

③访问,拜望:

~望。

~朋友。

④照应,对待:

~重(zhòng)。

~轻。

~待。

⑤想,以为:

~法。

⑥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

做做~。

⑦提防,小心:

别跑,~摔着。

⑧安排:

~茶。

~酒。

~座。

[kān]

守护,监视:

~护。

~押。

~门。

划:

[huá]①用桨拨水使船行动:

~水。

~船。

~艇。

②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是否相宜:

~算。

③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

~一道口子。

[huà]

①分开:

~界。

~分。

~时代意义。

②设计:

计~。

筹~。

策~。

出谋~策。

调:

[tiáo]①搭配均匀,配合适当:

~和。

~谐。

风~雨顺。

②使搭配均匀,使协调:

~配。

~味。

③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

~停。

④调理使康复:

~养。

⑤调教;训练。

[diào]①乐曲;乐谱:

曲~。

②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C大~。

③说话的腔调:

南腔北~。

④口气;论调:

一副教训人的~。

⑤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

格~。

⑥选调;提拨:

从基层~选干部。

⑦调动:

岗位~整。

⑧调查:

~研。

内查外~。

⑨调换:

~座位。

夹:

[jiā]①从两旁钳住:

使劲儿~住。

②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

两山~一水。

~峙。

③搀杂:

~生饭。

~杂。

④夹东西的器具:

竹~子。

~剪。

卷(juǎn)~。

[jiá]①两层的衣服:

~衣。

~被。

和:

[hé]①相安,谐调:

~美。

~睦。

~谐。

②平静:

温~。

祥~。

~平。

~气。

③平息争端:

讲~。

~约。

~议。

~亲。

④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

二加二的~是四。

⑤连带:

~盘托出。

~衣而卧。

⑥连词,跟,同:

我~老师打球。

⑦介词,向,对:

我~老师请教。

⑧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

~棋。

~局。

⑨姓。

[hè]①和谐地跟着唱:

曲高~寡。

②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诗。

[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面。

~泥。

[huò]①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

~药。

奶里~点儿糖。

~弄。

~稀泥。

②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

衣裳洗了三~水。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4.选词填空。

 陈列  排列     陈设

(1)教室里的课桌椅(   )得整整齐齐。

(2)纪念馆里(   )着许多革命烈士的照片。

 打算  企图     愿望

(3)小明今天生病没来上课,我(   )放学后去看他。

(4)敌人(   )利用这险要的地形阻止我军进攻。

保持    维持 

(5)小明的爸爸靠为人开车(            )全家的生计。

 

(6)我们要和群众(            )密切的联系。

 

【答案】

(1)排列

(2)陈列(3)打算(4)企图(5)维持(6)保持

【解析】对近义词辨析的考查。

一是注意词义、感情色彩、程度、范围等细微的差别,结合语境意思来选择答案。

二是注意语意的衔接和词语的搭配。

陈列:

陈列是指把商品有规律地集中展示给顾客。

陈设排列。

排列:

置于正确、方便或适宜的次序;安排或布置。

陈设:

陈列摆设;也指摆设的物品。

打算:

心里有个计划;想要达到一个目的;计划或预定要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准备去做。

企图:

图谋;谋划;打算。

愿望:

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保持:

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

维持:

保持使继续存在;保护,维护。

5.修改病句。

(1)银行、珠宝店等高层建筑物都可以采用这种玻璃。

 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激烈的阳光。

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噪音难以对付,所以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方法。

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银行、珠宝店等存放重要物品的建筑物都可以采用这种玻璃。

(2)炎热的夏天,他能阻挡强烈的阳光。

(3)尽管噪音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方法。

【解析】对修改病句能力的考查。

修改病句:

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常见病因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成分多余或残缺;分类不当。

(1)逻辑错误,银行、珠宝店不都是高层建筑物。

(2)搭配不当,激烈不能形容阳光。

(3)关联词使用不当。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尽管……还……”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根据句子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6.关联词语填空。

(1)报警的()值夜班的看守,()被划破的玻璃。

(2)()玻璃被打碎,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3)()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4)临街的房子()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传到房间里()只剩下20分贝了。

(5)()它十分坚硬,()受到猛烈撞击后仍然安然无恙。

      

【答案】

(1)不是……而是……

(2)即使……也……(3)尽管……还是……

(4)只要……就……(5)因为……所以……

【解析】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对关联词掌握情况的考查。

对关联词积累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1)不是……而是……表示选择关系,是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2)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3)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4)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7.说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终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

(2)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

(3)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

【答案】

(1)打比方

(2)列数字(3)举例子

【解析】对说明方法掌握情况的考查。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经常会用到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语言的要求是科学,严谨,准确,真实,周密,简练明确。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做假设等11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2)列数字: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3)举例子: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8.快乐阅读,我能行: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警报声。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zuì)犯。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这是一种特殊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报警器就响起来了。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地方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yàng);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ǒu)断丝连地粘(zhān)在一起,不会伤人。

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

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珍贵——()  企图——()

  反义词:

坚硬——()  安全——()

(2)这两段主要讲()()和()三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和()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宝贵妄图柔软危险

(2)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

(3)安然无恙藕断丝连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4)锅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

(5)我的感受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我们更应努力学习,长大发明更先进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解析】

(1)对近义词、反义词正确运用的考查。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

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法:

①抓词素的反义。

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

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2)对文本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认真阅读文本,作者很明显地介绍了玻璃的名字,第一自然段中: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从而得出答案。

(3)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事物的特点。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

抓住关键词进行文本细读,就是为解读文本寻找到一把钥匙,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有效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效率,使高效阅读成为可能。

①抓住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句。

②抓住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

③抓住印象深刻的关键词句。

④抓住起线索作用的关键词。

(4)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掌握情况。

仿照例句,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段话。

注意,整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子要写完整、通顺。

(5)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玻璃是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一种事物,而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