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38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写作.docx

《科技论文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论文写作.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论文写作.docx

科技论文写作

城市植源性污染及其对人的影响

杨颖1,2,3王成1,2郄光发1,2李伟1,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2.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北京100091;3.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关键词:

城市绿化;植源性污染;花粉;飞毛飞絮;气味

Keywords:

urbangreening;plant-causedpollution;pollen;flyinghairandcatkin;smell

Abstract:

Questionnairesurveywastaken,theplant-causedpollutionin4typicalcitiesincludingBeijing,Hefei,ChengduandGuangzhouwasstudied.Differencesofthreekindsofplant-causedpollutionsuchaspollen,flyinghairandcatkin,andsmellbetweendifferentcitiesanddifferentpeoplewereanalyzed.Theresultsareasfollows:

theplant-causedpollutionhasobviouslyregionaldistributionfeatures.Therateofplant-causedpollutionis5.72%inBeijing,0.59%inChengdu,2.12%inHefeiand2.21%inGuangzhou.Theorderofthenumberofthreekindsofplant-causedpollutionallergenispollen>flyinghairandcatkin>smell.TheallergencausedbypollenandflyinghairandcatkingatherslargelyinMarchtoJune.Theallergencausedbysmellgatherslargelyinsummer.Thewholeconditionoftheallergenisfemale>male,andmostofthemare20to50yearsold.Theresultsprovidebasisforthefurtherresearch,andarealsohelpfulforpreventionofplant-causepollutioninurbanarea.

引言:

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正文

2005年4月一2006年8月,选取不同气候带的典型城市,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合肥、成都、广州4城市的植源性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

1调查城市概况

北京是我国典型的北方城市,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带性森林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绿化树种包括国槐(Sophorajaponica)、刺槐(Robiniapseudo)、杨树(populusspp.)、白蜡(Fraxinuschinensis)、圆柏(Sabinachinensis)等.

2调查方法

问卷发放区域分4种类型:

公共场所(公园和街头广场)、道路、专属单位(机关、学校、医院等)及居住区。

每个接受调查者都会被详细问及自己及家人是否对植物过敏、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接受调查人群能代表该地区植源性污染的现状。

统计调查结果,得出在不同地区调查的总人数、产生过敏反应的总人数、对不同种类植源性污染物产生过敏反应的人数、不同季节产生过敏反应的人数、过敏人群的性别分布以及年龄分布等。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城市植源性污染的差异

在不同地区,绿化植物不同,植源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花粉、飞毛、飞絮及气味等植源性污染物的飘散除了受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影响以外,与气温、风速、降雨量、湿度等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张姝丽等,2003)。

3.2植源性污染的种类差异

3.3植源性污染的季节差异

产生飞毛的树种主要以悬铃木为主,产生飞絮的树种主要以杨柳科的雌性个体为主。

3.4不同性别人群对植源性污染物产生过敏反应的差异

3.5不同年龄人群对植源性污染物产生过敏反应的差异

3.6植源性污染的过敏症状

4结论与讨论

1)植源性污染的发生存在地区性差异,北京、成都、合肥及广州的植源性污染率分别为5.72%、0.59%,2.12%和2.1l%。

2)3种主要植源性污染物中,引起过敏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花粉>飞毛飞絮>气味。

3)4个城市所调查的过敏者整体情况为女性>男性,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

花粉过敏和飞毛飞絮过敏的症状主要有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气味过敏的症状主要有过敏性鼻炎、头痛、头昏等。

植源性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花粉过敏方面,对植物气味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香臭这些最基本的水平上,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与绿色植物接触(包括居民区绿化,森林公园以及室内观赏植物等等)的日益频繁,研究植源性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于正确指导绿化建设、居室观赏植物选购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戴丽萍,陆晨.2000.春季花粉及其观测技术.气象,26(12):

49-52.

范定臣,韩新华.1999.绿化树种悬铃木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措施.河南林业科技,(3):

43-44.

雷启义.1999.空气中的花粉污染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7

(2);106-110.

彭镇华.2002.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城镇点的建设.世界林业研究,15

(1):

54-61.

王成,周金星.2002.城镇绿地生态功能表现的尺度差异.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0(3):

107-110

王成.2003.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源性污染.生态学杂志,22(3):

32-37.

杨颖,王成,李伟.2007.空气花粉污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中国城市林业,5

(2):

52-53.

张姝丽,张德山,何海娟.2003.北京城区花粉数量天气条件分析.气象科技,31(6);406-408.

题目:

道家的生态意识管窥

作者:

谢清果

摘要关键词:

道家;生态意识;自然

引言:

在现代世界,道家的生态意识越来越被中外学者当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源泉。

正文

一、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智慧”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道家经典中是找不到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道家文化中没有

首先,我们来看看《庄子·秋水》提出的“物无贵贱”思想。

不过,《列子》的叙说也不意味着道家把人与万物完全混同起来。

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德沃尔说:

“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人关心自然,尊重自然,热爱并生活于自然之中,是地球家庭中的一员,要听任自然的发展,让非人的自然沿着与人不同的进化过程发展吧!

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将人和天(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道家“物无贵贱”的思想不是偶然的,而是“食母”精神的必然表现,所谓“食母”指的是因食于母。

在道家中,以天地为父母的尊重自然意识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很多文献不时地论及。

联想一下近年来西方兴起的大地伦理学,我们会感到道家尊重天地自然的思想是既纯朴又深刻的。

(二)“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态规范观英国人利奥波德在其著作《大地伦理学》中,提出要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子与统治者,而是自然中普通的一员,如果仅仅为了人类自身的功利需求而关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道家反对“人定胜天”的思想,相应地提出“天与人不相胜”(《庄子·山木》)的观点。

《庄子·秋水》有言: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庄子·达生》中有个生动的故事:

有只奇特的鸟出现在鲁国郊外,鲁君便以宰杀牛羊、演奏九韶之乐的最高礼仪来招待它,而鸟却是“忧悲眩视,不敢食”。

其实,人辅助自然,也是人自己自然生存的内在要求。

(三)“知足”、“知止”的生态自律观道家的“知止”和“知足”思想,对于今天实现生态和谐是很有价值的,因为生态保护重在人类的自我约束。

道家倡导以超越功利主义的高远心态来欣赏自然。

面对自然,人类应当有所节制。

此外,道家还认为,人具有呵护自然的天职。

三、“三才相盗”的生态利用思想

道家认为人可以利用自然,人自身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环。

何谓“天地之德”呢?

道家讲究有理、有利、有节地利用自然。

道门中人在《阴符经》中提出“三才相盗”的天入关系说,这种思想理性地定位了人立于天地问的位置和人应当具有的生存智慧。

道家意识到生态和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人类的行动潜藏着害物害己的可能,因此人类要自觉去理解和把握天道运行的法则,以为自己行为的法则,方可与天偕行,两不相伤。

“三才相盗”的观念要求人在对待天地(自然生态)时要注意把握时机,即“盗机”。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溯源道家思想对生态的一些深刻论述,汲取其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天人不相胜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天人互盗的积极生态利用智慧,对人类重塑敬畏自然的生态和谐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M].北

京:

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93:

274.

[2]莫尔特曼.刨造中的上帝:

生态的刨造论[M].隗仁莲,苏贤

贯,宋炳延.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1.

[3】董光璧.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c]//道家文化研究

(第1辑).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1.

[4】列子[M].张长法.注译.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29.

[5】赵宗乙.淮南子译注(上)[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桂.

 

题目:

关于我国花卉认证体系的建立

作者:

王雁吴丹彭镇华

摘要关键词:

花卉认证:

认证体系;策略

引言:

花卉认证作为促进花卉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手段,在国际花卉贸易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正文

1我国建立花卉认证体系的必要性

花卉产品是娱乐人们身心的消费品,当今人们的消费交易行为已逐渐体现崇尚永久性的自然、健康、安全的心理,为国际主要消费市场带来一股越来越强大的“环保质量”消费浪潮(梁高菜,2002)。

花卉认证是当前解决世界花卉贸易问题、促进花卉可持续发展和花卉产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受到普遍关注。

1.1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从业人员的健康

我国花卉业长期以来处于高随意性的发展状态,生产过程不规范,同时因生产观赏植物而造成的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引起种植者的足够重视。

能源是花卉生产的一个重要生产因素和成本因素。

1.2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花卉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花卉认证,“绿色标签”的使用能明显地区分来自良好发展企业的花卉产品与来源不明的花卉产品。

花卉认证的引入将有利于我国花卉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认证引导生产者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发展优质、高效的花卉产业。

1.3倡导公平竞争。

促进花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建立我国花卉认证体系的建议

2.1多方参与共同推动

2.2与国外花卉认证体系的互认

2.3鼓励国外花卉认证机构在我国的认证

2.4启动强化培切I及市场宣传

2.5认证产品分设产品价格和认证附加价格

3展望

当今世界花卉业的产销由重“品质”,渐趋“品质”和“环保”并重的要求趋势

相信建立我国自己的花卉认证制度,我国花卉产业将继续保持活力,蓬勃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起点。

参考文献

梁高檠.2002.花卉产业的生态新观念介绍.台湾花卉园艺月刊,(181):

12—14.

宋秀杰,陈博.2001.北京市农药化肥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环境保护,(9):

30—32.

田明华,刘燕,崔一梅.2005.关于建立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思考.绿色中国,(7):

22—24.

王雁,吴丹.2005a.荷兰观赏植物生产环保项目.世界林业研究,18

(2):

73—77.

王雁,吴丹.2005b.MPS:

世界通行的花卉认证形式.中国花卉园艺,(21):

21—23.

王雁,吴丹.2007.花卉认证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20(6):

763—767.

王茂华.2004.花卉认证:

农产品认证的新领域.中国质量认证,(7):

43—44.

吴丹.王雁.宋永英.2007.哥伦比亚的生态标签——n0nrerde认证.中国花卉园艺,

(1):

42~44.

吴学灿,翟兴礼,刘边.2000.园艺生产中环境保护问题.云南环境科学,19

(2):

2—5.

朱留华.2003.世界花卉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农业,(7):

26—28.

 

题目:

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设计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域

作者:

张凯莉周曦

摘要关键词: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计,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设计

引言:

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以及其延伸,如今已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一道亮丽的行业风景,并催生出众多的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

正文

作为房地产的主角——居住区,其室外环境(无论被称为园林、景观或其他什么)真的受到很好的重视了吗?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中国目前一个典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流程,尤其是其室外环境的规划设计过程,以便了解其真实的情况。

目前,国内一个居住区,从规划至设计完成,大致各规划设计师的介入可分为3个阶段,简单可概括为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

建筑师在不突破上述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其进一步的工作。

等待园林设计师的就是上述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基本框定了的条件,实际是绿地地块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不由地想到了陈跃中先生所提的“大景观”的概念,陈跃中先生将其描述为室外环境先行,或室外环境、建筑、规划并行的设计方法。

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规划设计被人在无意和无奈之中忽视、轻视和漠视了,有限和宝贵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被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一种绿色构图元素,有时也被作为一种概念或任务去安排、完成。

改变的方法只有2种。

但欣慰之余,我们也扪心自问,如果不是关心自己的老人和孩子,我们还会有那样的耐心和勇气去积极争取吗?

看来,改变上述尴尬境遇的关键,一方面,是我们设计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尤其是对其中使用者的关心程度。

参考文献:

王晓俊LANDSCAPEARCHITECTURE是“景观/风景建

筑学”吗?

[J]中国园林,1999(6):

46~48

 

题目:

论中国园林叠山的专业化

作者:

王劲韬

摘要关键词:

风景园林:

造园艺术;叠山;专业工匠

引言:

叠山是中国园林独有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历史几乎和中国造园的历史一样悠久。

正文

1工匠化造园发展概述

中国园林中人工叠石为山的起点,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关于是否应该以高度技术化和人工意象来衡量叠山,或是仅仅土石材料具备就能够被称为叠山,以及早期记载的真实性等问题,并非本文关注的重点。

尽管艮岳劳民伤财的营造方式一直为后世所诟病,“丛谤众矢之”,但它的影响却随宋室南渡,带动了江南地区大规模的叠山造园。

有关早期叠山师的记录仅见于《中吴纪闻》和《吴风录》等文献。

首先是专业叠山工匠增多,职业化程度加深。

《哲匠录·叠山》一节记载的造园家、叠山师有一半以上出现在明清之交。

其次,叠山师与文人画士的交往、协作日益增多,造园师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2工匠专业化发展的原因

2.1庞大的社会需求使叠山专业化应运而生

2.2江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对造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宋代叠山大多由下层工匠操持,社会地位较低。

2.3晚明社会的商业性和开放性将叠山专业化推向最高峰

2.4晚明社会的时代背景分析

4结语

不可否认,这种纯粹的职业化、商业化造园也助长了园林叠山中的炫耀攀比之风,为清代造园的盛极而衰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宋)祖秀华阳宫记【M】,/陈植,张公驰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

【2】(南宋)张溟艮岳记【M】,/陈植,张公驰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

【3】(明)黄省曾中吴纪闻·卷六【M]//哲匠录·叠山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M】,/哲匠录·叠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题目:

走出传统禁锢的土地艺术:

作者:

俞孔坚刘向军

摘要关键词:

风景园林;奥运设施:

规划设计田

引言:

也许因为中国的传统园林太优秀了,也许因为我们陶醉于这优秀的传统太长久了,使得我们在国际现代景观设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然未能摆脱她的阴影。

正文

当城市化和可持续挑战中国大地,奥运会成为未来北京的主题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的、人文的、绿色的奥运景观典范。

五千年的中国土地曾经、还将养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1场地挑战

2对策:

当一种艺术走到终点或一个阶段时,便需要重新回到本原去获得灵感。

3方案特点

3.1田+等高线:

结构与象征性肌理

3_2梯级湖群+梯田湿地:

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

3.3可持续的水系统:

渡水槽和水体净化、循环和再用

4.4植被:

景观生态模式与“三皴法”配置

3.5轴线:

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部关于五色土地的交响乐

3.6场地故事:

环境解说系统与专类植物园

4结语

“田”方案,以养育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土地为载体,来营造土地态系统。

以对土地的爱和虔诚态度,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景观:

尊重自然,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收益。

 

题目:

重建家园的精神空间

作者:

俞孔坚

摘要关键词: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心灵家园心理家园

引言:

自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在第一时间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科学、理性地灾后重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正文

1定义:

精神家园——人诗意地在大地上的栖居

一个精神的家园是充满诗意地在大地上的栖居。

其一是定位

其二是认同与归属。

四川地震破坏严重的地区是具有丰富精神生活的藏羌民族地区,这里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家园更重要。

2在天地人神关系中的定位

第一种定位是人在天地间的定位。

第二种定位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在个社区中的定位。

第三种定位是人与神的关系的定位

3在“天地一人一神”关系中的认同和归属感

第一,认同于自然。

第二,认同于社会。

第三,认同并归属于神。

汶川地震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但我们却看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场景,这是值得庆幸的!

 

题目:

北京高山植物气候室的建设构想

作者:

熊融

摘要关键词:

高山植物;气候室;迁地保护

引言:

海拔高于树线以上的高山带被认为是自然环境最为极端的区域之一,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这些地带都是贫瘠荒芜的不毛之地。

正文

近年来,人们对于高山植物资源不断产生新的兴趣,特别是人为因素对高山环境的干扰目益加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特别是在北部、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地区,分布了众多的山脉。

一、高山植物气候室研究现状

(一)邱园高山植物气候室

(二)华南植物园高山/极地植物室

二、北京高山植物气候室的建设方案

(一)目的

(二)建设规模

(三)功能分区

(四)建筑工程

(五)园林环境

(六)植物收集

建设一个体系完整、植物收集丰富的高山植物气候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详尽的前期规划和可行性论证,本文仅提供一个基本的设想和构思,对于体的建设内容以及运营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柯勒.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M】.吴宁,译.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贺善安,张佐双,顾姻,等.植物园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傅沛云,李冀云,曹伟,等.长白山植物种子区系研究[J】.植物研究,1995,15(4):

49l-500.

徐文铎.何兴元,陈玮,等.长白山植被类型特征与演替规律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5):

162-174.]

周繇.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贺士元.河北植物志[M】.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刘增力,郑成洋,方精云.河北小五台山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梯度变化[J].生物多样性,2004,12

(1):

137-145.

刘全儒,张潮.康慕谊.小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植物研究,2004,24(4):

499-506.

李海宁,太白山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垂直分布格局研究[n].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2007.傅志军,张行勇,刘顺义.等.秦岭植物区系和植被研究概述[J】.西北植物学报.1996。

16(5):

93.106.

赵智渊.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抢救保护措施[D].扬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王为义,黄荣福.垫状植物对青藏高原高山环境的形态——

生态学适应的研究[J].高原生物学集刊,1990(9):

13-26.

 

题目:

曹魏时期邺城园林文化研究

作者:

郑辉,严耕,李飞

摘要关键词:

曹魏时期;邺城;园林文化

正文

邺城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邺文化概述

(一)内涵

(二)主要内容

(三)邺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