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49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6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docx

历史错题整理汇总

必修一

1.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许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祭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B)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A、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的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的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

解答:

D

原因:

吕不韦当相国的时候,大权在握,给嬴政留下了阴影.统一天下之后,设立三公,分散权力,相互制约,是为了防止大臣专权.

3.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属于考查材料阅读与运用所学知识能力题,难度中等.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

5.王沔,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C]

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

6.《后汉书·左雄传》记载: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题中材料讲述了左雄对东汉察举制完善的建议,“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

”表明”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的理解是正解的。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表明如有人有异行,不要拘于年齿(通龄),即不要一定达到四十岁以上,“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理解不正确”,“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史实表述不正确,科举制要到隋唐才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A正确。

7.汉至元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8.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

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

同意第一种意见: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反抗外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保障中华文明的持久性。

(4分)同意第二种意见:

绝对的君主专制,导致政治黑暗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4分)

9.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

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A.十二铜表法B.陶片放逐法C.雅典公民法D.公民大会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

”描述的是古希腊陶片放逐法具体操作程序,但这种民主的操作模式容易被野心家和政客所利用,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10.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的是

A.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

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

C.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议事会的一员

D.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工资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析题干,实际上此题在考查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联系教材可知,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人开放,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而那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五百人会议”,所以根据这些史实,只有D项符合,答案为D。

11.伯里克利指出: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此,他采取的重要步骤是

A.公民无条件参加公民大会B.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C.设立五百人会议D.设立陪审法庭,加强经济核查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当时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与公职,题目中侧重在“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故选B项。

12.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

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主要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答案为C

13.《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内容庞杂、全面,条文明晰;严禁侵犯私有财产;轻罪重罚,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利益。

14.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上的作用:

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15.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C]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16.“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

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体现了地

方权力过大的思想,材料反映了地方权力过大会导致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选C。

17.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但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B]

A.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国会与最高法院有着本质的区别

D.联邦最高法院和国会对爱国主义定义不同

18.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

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

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是指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前,各州已然实现了独立和自治,即美国联邦政府是建立在各州独立自治的基础之上,这就说明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对美国政体而言各国并不能简单复制和模仿,答案选B,ACD三项表述材料中并未体现。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D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D]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生产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21.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B.帝议由普选产C.联邦议帝权力机构D.德意志皇帝决定外政策

答案A德意志帝宪规定议皇帝负责

22.英美法德等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相同点是:

议会行使立法权

23.“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B.行政权方面C.司法权方面D.立法权方面

答案:

D解析:

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中联邦议会掌握实权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可见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权实质上掌握在皇帝手里。

选择D项。

24.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

“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D.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说明麦克马洪反对法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然而其最终失败,因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力量,法国君主复辟势力最终失败,资产阶级最终巩固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只是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25.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

“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B.否定等级制度C.维护共和政体;D.维护私有财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是贵族等级的象征,法律将其废除体现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的特征,答案选B,ACD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26.法国德国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和不同点:

(1)由于法国封建制度的强大和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只有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才能打败国内外封建势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大革命中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才推翻了君主制,建立起共和国,而共和国的建立是在特殊条件下实现的。

(2)德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异常强大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一时还不可能脱离古老的传统,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时难以深人人心。

加之雅各宾派专政的负面影响,所以法兰西第一、二帝国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拥护;不同点:

(1)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

德国皇帝有世袭产生;法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2)国家元首职权不同:

德国皇帝有召集、解散议会、签署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法国总统任命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签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向议会负责。

(3)议会产生及权力不同: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不经选举产生,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法国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总统和参众两院共有创立法律权力。

27.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依据有

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答案:

D“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半封建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8.《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体现在:

总体上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相对当时比较先进具体,一是按人分土地,二是收入支配权放宽,相对封建的君主所有和严格限制的分配制度来讲,是具有革命性的

29.有人认为:

“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的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回答:

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种观点。

(要求:

回答要层次清楚,论证严密,言之有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性。

评述应包括四个层次内容: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性质是一场侵略性的掠夺战争。

(2)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3)鸦片战争的客观效果,首先,使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加速了中国内部的变革。

经济上,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4)小结: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效果,侵略者不自觉地充当了传播西方文明的工具;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的近代文明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的。

(类似答案不得超过12分)

30.“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这段文献资料C

A.源出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C.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D.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31.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包括

①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

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④《临时约法》规定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答案:

A

试题分析:

根据本题选项的结构特点,①②③④中应排除两个;②错在《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③错在约法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此时的孙中山还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①④属于正确表述。

3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局面,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干,给出了确切的时间信息——1912年,又有提示:

“变局”、“创举”,变局意思是出现重大变化,D项从程度上来说达不到“变局”这样的深度,而ABC三项都可以说是变局,但还要符合“创举”这样的特点,辛亥革命爆发前已经爆发过广州起义等多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起义,所以算不上创举,而清王朝的推翻只是重大变局,没有“创举”方面表现,答案为C。

3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34.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5.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

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B]

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B.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D.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36.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

为什么?

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中肯。

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同:

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

异:

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37.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8.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

下列诗词按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③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④①③②D.④②③①

39.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

积极方面:

积极抗战,有效地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避免了中国灭国的境地,给中国共产党在后方开展抗日运动提供了条件;消极方面:

没有有效的发动群众,在正面战场节节退败,丧失了大片领土

4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

其条件的实质是

A.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答案:

C要求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中的“法统”“大法”“政府基础”“军令、政令”不变更,其实质显然是要维护其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

41.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

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淮海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中原D.百团大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共中央”“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威胁徐州”的信息,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B项正确;A项与“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不符,排除;C项与“从北面威胁徐州”不符,排除;D项是在华北地区,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

4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是指解放军的“三大战役”取得了大决战的决定性胜利,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BD三项与“三大战役”不符。

43.某年蒋介石在《新年文告》中宣称:

“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

”当时的形势是()

A.国共正在进行重庆谈判B.国共正在进行北平谈判

C.战略决战解放军即将取得最后胜利D.国民党已经败退到台湾

答案:

C“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

”可以知道国民党处于劣势,从“《新年文告》”可以知道北平谈判尚未进行。

44.《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背景看①项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两项解读正确。

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

45.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