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977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Word格式.doc

大宗商品价格也持续上涨。

今年1月,我国原油进口的平均价格为每吨549.8美元,同比则上涨了81.5%。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3月初突破80美元/桶,据预计将在2010年末达到100美元/桶。

图1:

USRealGPDGrowthRate(2007-2010)

(来源:

华尔街日报)

图2:

中国GDP季度增速(2008-20102009)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局)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现象。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回升(见图二),2009年实现GDP增长8.7%。

同时,我国外贸跌幅逐渐收窄,2009年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跌至谷底,3月开始出现连续环比增长,10月进口值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11月进出口总值月度指标也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进入2010年,初步预计,中国进出口增速将恢复正增长,进出口总额约为23146亿美元,增长8.2%,其中,出口将增长6%左右,进口增长11%左右,有望实现外贸顺差1840亿美元左右。

用电量的迅速回升也是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2008年,发电量指标呈现出增速逐月下滑的特征。

在第四季度,中国电力市场更是出现史无前例的快速下滑,10、11、12三个月份的发电量与2007年同比下降3.97%、9.56%和7.9%,全年发电设备利用4677小时,同比下降6.7%。

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其中比1~11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

12月份用电量3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

进入2010年,。

2010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95%。

虽然金融危机已近尾声,但检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09年回顾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了一下六大特点。

特点1:

V型反弹

2009年我国经济遇到了极其严峻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部分行业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停产、半停产,1000多万农民工返乡回城。

但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刺激下2009年我国经济遇到了极其严峻的困难,面临非常严峻复杂的局面,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蔓延,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停产、半停产,1000多万农民工返乡回城。

面对困难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2009年中国经济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的下滑的趋势,国民经济实现V形反弹。

GDP的增长速度在09年初跌至谷底后迅速触底反弹:

2009年一季度增长6.2%,过去的数据是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最初的数据是增长8.9%,四季度增长10.7%。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7%。

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

居民消费价格去年11月份同比的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2009年12月同比上涨1.9%。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5.4%,去年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

CPI和PPI去年12月的环比都是增长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反弹,8月份回升趋势确立,10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进口同比出现增长,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恢复性增长,到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分别增长8.7%和5%。

特点2:

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V型反弹的主力,加快扭转了经济增速的明显下滑,促使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的总体回升向好。

从2008年末开始,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且力度不断增加(见表1)。

政府希望增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来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表达政府今年扩大流动性的强力姿态。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从扩大基础货币、提高货币乘数两方面着手,同时也需要信贷供求因素的支撑。

截止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22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

表1: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时间

年月

07.12

08.12

09.01

09.02

09.03

09.04

09.05

09.06

09.07

09.10

09.

11

09.12

人民币贷款(万亿)

26.17

30.34

31.99

33.06

34.95

35.54

36.21

37.74

38.11

39.29

39.59

39.97

月增幅(万亿)

07年增长3.65

08年增长4.17

1.65

1.07

1.89

0.6

0.67

1.53

0.37

0.25

0.3

0.38

注:

2009年前三个季度,新增8.7万亿贷款,已经超过07、08两年新增贷款总和(7.82亿)!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

特点3:

房地产与股市泡沫

中国经济实现V型反弹的代价也不可小视:

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化现象严重。

房地产开发中的泡沫现象,主要是指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使用价值(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2009年房地产均价达到每平方米46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每平方米,一线城市的涨幅更是惊人。

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出让金达到1.3万亿。

“房价高涨,GDP再怎么涨都是虚涨。

”(全国政协委员刘高倬)

股市短期疯涨,市盈利急剧攀升,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

如今年首批上市的28只创业板,首日平均涨幅达106.23%,静态市盈率超过110倍,动态市盈率约80倍。

而40多家净资产为负数的“准破产公司”的股价都是高于中国银行的,如此垃圾股的股价都被抬到高位,中国股市背离价值基本面的泡沫化令人担忧。

特点4:

更加陡峭的实际V型反弹

从用电量以及货物周转量等经济同步指标的分析来看,2009年经济的下滑以及反弹都远比官方统计数据来得剧烈。

如上图所示,从08年第4季度以来,相对于GDP增速的变化,发电量的增速和货运周转量的增速变化,无论是下挫还是反弹的幅度都要更加巨大。

GDP增速由谷底的6.2%反弹到10.7%,增幅仅为72.6%;

而用电量从-7.2%反弹到近20%,增幅达到377.8%,货运周转量更是有335%的增幅。

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比1~11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

12月份用电量3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

通过用电量和货运周转量两个宏观观测数据与GDP的增速进行比较,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实际上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远远高于官方数据所展示的程度。

同步指标的数据意味着,2008年4季度和2009年1季度,经济萎缩程度可能比公布的数据还要严重。

同步指标的货运量数据意味着,也许2009年3季度和4季度的经济增长比公布的数据还要快。

特点5:

出口行业迅速下滑

迅速下滑的出口行业是中国经济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2009年我国外贸跌幅逐渐收窄。

外贸是我国近年来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01到2008年中国的外贸总量在8年间增长了4倍。

但当08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在09年逐步向各国实体经济蔓延后,我国的外贸出现重大跌幅,但全年来看外贸跌幅呈现逐渐收窄态势。

2009年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跌至谷底,3月开始出现连续环比增长,直至10月进口值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11月进出口总值月度指标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一直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在2009年,不论是占GDP的比重,还是对GDP的贡献,都创下最近十年来的最低。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中,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同下降13.9%。

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

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外贸下跌直接导致出口行业的就业、投资全面下滑,进而传导给其他行业。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44.8%,拉动GDP-3.9个百分点。

特点6:

固定资产投资力挽狂澜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投资消费比例日益恶化。

在美国次贷危机前,投资增长远远快于GDP与消费的增长速度,所形成的产能被出口所消化。

如表2所示,固定资产的增速远远快于GDP的增速,特别是近十年来,缺口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采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我国出口产业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出口的萎缩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

应对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重症需猛药!

在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时,4万亿的刺激计划可谓“力挽狂澜”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成功“保八”功不可没:

2009年中国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75%,2009年GDP为33.54万亿,其中投资的贡献率达到92.3%,拉动去年GDP增长4.6个百分点。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问题

人民币汇率问题

中国受到西方各国有关“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诟病已久,而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振经济的困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更是纷纷将矛头转向中国,指责因为人民币被低估而造成了各国经济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中国不调整人民币汇率,就是剥削欧美,剥削贸易竞争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空前。

近期美国财政部更是威胁要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一旦列入了美国就将针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27.5%的关税。

我国目前在世界分工中处于“制造业大国”的不利地位,大量出口企业集中在利润率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商务部的调查,只要人民币升值3%到5%,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利润将降为零,超过5%就会有大量的企业倒闭。

因此,对我国目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来说,短期内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不仅会给出口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会给我国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问题背后更是层次的原因是我国中国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能利用出口导向模式实现经济起飞,但无法一劳永逸地依赖这种模式走向强国。

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根本,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复苏前景

由于短期内出口对于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难以改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复苏前景紧密相关。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美国经济度过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刺激政策和巨额公共资金的投入。

彻底又可持续的经济复苏必须依靠私人部门发挥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然而,增长动力如何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回归,目前并无统一计划,而且既无实际经验,更无制度上的安排。

而实际情况是:

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大幅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09年9月份失业率为9.8%,达26年来最高点;

进入2010年,头三个月的失业率仍稳定在9.7%的高位。

其他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复苏的重重障碍。

金融危机造成人力和资本投资削减、信贷市场混乱,使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潜在产出增长率都有所下降。

而当前,主要经济体的银行体系仍持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重新积累资本和流动性,这在短期内将拖累经济增长。

同时,美国及其他贸易逆差国正在提高国内储蓄率,期待他国能提高内需,扩大进口。

但一些国家并不希望看到本国净出口的持续下降。

这种贸易失衡的调整将在双方的博弈、汇率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变化中进行,贸易摩擦和汇率动荡将不可避免。

这些情况的存在都给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房地产泡沫

“中国飙涨的房地产市场,是靠投机性资金撑起来的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鼓动下,大量国际热钱纷纷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吹大”推波助澜;

但更大的泡沫不在于资产高估,而在于信贷的过度。

2009年,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无限宽松的信贷政策,导致了去年银行的信贷接近10万亿元。

这些巨额信贷大部分投放到了大型央企,在实业投资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大量资金进入楼市,直接催生了各地“地王”频生,随着开发商涌入二三线城市,现在这个泡沫正在蔓延。

中国楼市泡沫的持续膨胀已经引起国际投资者的注意,包括索罗斯、查诺斯在内的著名国际金融炒家都甚至在酝酿做空中国,期待在中国经济崩溃中大赚一笔。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带来了日本十多年的经济萎靡不振,中国必须严阵以待。

四.总结

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出口行业迅速下滑,传导至其他行业带来了整个经济发展放缓。

但由于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力挽狂澜,中国经济发展在09年触底之后实现了强势“V型”反弹,但政策刺激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现象严重。

2010年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局势最复杂的一年。

最突出的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人民币汇率问题,如何应对升值压力;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如何应对,以上问题归结起来,还是中国出口导向模式的经济结构需要调整和转型。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决策与信息,2005,(10)

[2]管怀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亟须澄清五种模糊认识[J].上海管理科学,1996,(02)

[3]BOURGUIGNONF.ThePovertyGrowthInequaltiyTriangle.TheWorldBank,2004,.

[4]王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学术月刊,2007,(01)

[5]LOPEZJH.Pro-poorgrowth:

are-viewofwhatweknow(andofwhatwedon’t)[R].TheWorldBank,2004,.

[6]AFD(FrenchDevelopmentAgency),etal.Pro-PoorGrowthinthe1990s:

LessonsandInsightsfrom14Countries[R].WashingtonDC: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