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78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二维跟踪太阳光伏发电装置设计(曲柄摇杆式)

摘要:

人类正面临着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储量无限、普遍存在、利用清洁、使用经济等优点,但是太阳能又存在着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缺点,这就使目前的一系列太阳能设备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

太阳光线自动跟踪装置解决了太阳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本文对太阳能跟踪系统进行了机械设计和自动跟踪系统控制部分设计。

第一,机械部分设计:

机械结构主要包括底座、主轴、齿轮和齿圈等。

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8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主轴转动,实现水平方向跟踪;同时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4带动丝杆,丝杆带动可动螺母和太阳能板实现垂直方向转动,通过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4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的跟踪。

第二,控制部分设计:

主要包括传感器部分、信号转换电路、单片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电路等。

系统采用光电检测追踪模式实现对太阳的跟踪。

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敏电阻分别放置于一块电池板东西方向边沿处下方。

当两个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强度不相同时,通过运放比较电路将信号送给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正反转,实现电池板对太阳的跟踪。

关键词:

太阳能;跟踪;光敏电阻;单片机;步进电机

 

Twodimensionaltrackingsolar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devicedesign(crankrockertype)

Author:

Liudake

Tutor:

Liansheng

Abstract:

Humanbeingisseriouslythreatenedbyexhaustingmineralfuel,suchascoalandfossiloil.Asakindofnewtypeofenergysources,solarenergyhastheadvantagesofunlimitedreserves,existingeverywhere,usingcleanandeconomical.Butitalsohasdisadvantages,suchaslowdensity,intermission,changeofspacedistributingandsoon.Thesemakethatthecurrentseriesofsolarenergyequipmentfortheutilizationofsolarenergyisnothigh.Inordertokeeptheenergyexchangeparttoplumbupthesolarbeam,itmusttrackthemovementofsolar.Inthispaper,thesolartrackingsystemofthemechanicalpartandcontrolsystempartaredesigned.

First,themechanicalpartisdesigned.

Mechanicalstructuremainlyincludesthemainspindle,steppingmotors,gearsandgearring,andsoon.Whenthesun'srayshasadeviation,smallgeararerotatedbysteppermotoraccordingtothecontrolsignalfromMCU.Andthelargegearandmainspindleisrotatedbysmallgearinordertotracktoachievetheleveldirection.Atthesametime,anothersmallgearisrotatedbyanothersteppermotoraccordingtothecontrolsignal.Andthelargegearandthesolarpanelsarerotatedbythesmallgearinordertotracktoachievetheverticaldirection.Solaristrackedbythetwosteppermotorstogether.

Second,controlsystempartisdesigned.

Controlsystemmainlyincludesthesensorspart,steppermotor,MCUsystemandthecorrespondingexternalcircuit,andsoon.Photoelectricdetectionsystemisusedtotracksolar.Sensorsusephotosensitiveresistance.Thetwosamephotosensitiveresistanceswereplacedineastandwestdirectionofthebottomedge.Whenthetwophotosensitiveresistancesreceiveddifferentlightatthesametime,thesignalfromcomparisoncircuitissenttoMCUinordertorotatesteppingmotors.

Keywords:

SolarenergyTrackingPhotosensitiveresistanceSCMSteppingmotor

目录

1绪论1

1.1课题来源1

1.2课题背景1

1.2.1能源现状及发展1

1.2.2我国太阳能资源1

1.2.3目前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1

1.2.4太阳能的特点1

1.3课题研究的目的2

1.4研究课题的意义2

1.4.1新环保能源2

1.4.2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3

1.5太阳能利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3

1.6太阳追踪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

1.7论文的研究内容5

1.8论文结构5

2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总体设计6

2.1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6

2.2跟踪方案的比较选择7

2.2.1本设计的跟踪方案7

3机械设计部分8

3.1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机械设计方案8

3.2电池板的选择及布局分析8

3.2.1太阳能电池板的发展及种类8

3.2.2电池板的参数和选择10

3.3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和分析11

3.3.1电池板的参数分析11

3.3.2边框及其固定结构设计11

3.4电动机的选择12

3.4.1电动机功率的确定12

3.4.2确定电动机的转速13

3.5齿轮转动计算14

3.5.1材料选择14

3.5.2尺寸计算14

3.5.3校核计算14

3.5.4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16

3.6丝杆螺母转动计算17

3.6.1材料选择17

3.6.2尺寸计算17

3.7键联接计算18

3.7.1主轴与大齿轮的键联接18

3.7.2小轴与齿圈的键联接19

3.7.3步进电机1输出轴与小齿轮1的联接19

3.7.4步进电机2输出轴与小齿轮2的联接19

3.8抗风性分析19

3.8.1底座上螺钉校核19

4自动跟踪系统设计21

4.1系统总体结构21

4.2光电转换器21

4.2.1光电转换电路21

4.3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22

4.3.1AT89C51单片机22

4.3.2外围电路24

4.4驱动电路25

4.4.1驱动电路25

4.5系统的实现26

4.5.1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26

4.5.2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的工作过程27

4.5.3系统的流程图28

5结论30

5.1结论30

5.2展望30

致谢31

参考文献32

 

更多毕业设计资料(含CAD图纸),请加QQ971920800咨询

 

1绪论

1.1课题来源

模拟生产实际课题: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设计。

1.2课题背景

1.2.1能源现状及发展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于是,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而且太阳能发电的实施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污染,是最理想的新型能源。

1.2.2我国太阳能资源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

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1.2.3目前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4],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此外,还有储能技术。

太阳光热转换技术的产品很多,如热水器、开水器、干燥器、采暖和制冷,温室与太阳房,太阳灶和高温炉,海水淡化装置、水泵、热力发电装置及太阳能医疗器具。

1.2.4太阳能的特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优点[5]:

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

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太阳能的利用有它的缺点:

第一,能流密度较低,日照较好的,地面上1平方米的面积所接受的能量只有1千瓦左右。

往往需要相当大的采光集热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使装置地面积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第二,大气影响较大,给使用带来不少困难。

1.3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太阳光线自动跟踪装置,该装置能自动跟踪太阳光线的运动,保证太阳能设备的能量转换部分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1.4.1新环保能源

长期以来[6],世界能源主要依靠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而这些矿物作为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而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生态环境恶化。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人类正面临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

这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迫使各国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能源危机,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7],目前矿物燃料提供了世界商业能源的95%,且其使用在世界范围内以每10年20%的速度增长。

这些燃料的燃烧构成改变气候的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决不能单靠消耗矿物原料来维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

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

日本经济企划厅和三泽公司合作研究认为,到2030年,世界电力生产的一半将依靠太阳能。

基于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的严重问题,本课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而进行太阳追踪系统的开发研究,这对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太阳能又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加强太阳能的开发,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有重大的意义[8]。

1.4.2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太阳能是一种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能源[9],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相继研究出一系列的太阳能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电池等等,但太阳能的利用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用率不高。

就目前的太阳能装置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仍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10],一是提高太阳能装置的能量转换率,二是提高太阳能的接收效率,前者属于能量转换领域,还有待研究,而后者利用现有的技术则可解决。

太阳跟踪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不管哪种太阳能利用设备,如果它的集热装置能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并且收集更多方向上的太阳光,那么,它就可以在有限的使用面积内收集更多的太阳能。

但是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在运动着,集热装置若想收集更多方向上的太阳光,那就必须要跟踪太阳。

香港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研究了太阳光照角度与太阳能接收率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11]:

太阳的跟踪与非跟踪,能量的接收率相差37.7%,精确的跟踪太阳可使接收器的接收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太阳能装置的太阳能利用率,拓宽了太阳能的利用领域。

1.5太阳能利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日本是世界上太阳能开发利用第一大国,也是太阳能应用技术强国。

日本太阳热能的利用,[12]从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开始,1990年进入普及高峰。

太阳能技术日益创新,能量转换率不断提高,成本也是新能源中最低的。

日本将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太阳光能和热能两种。

太阳光能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硅等将光转化为电能。

从2000年起,日本太阳能发电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86万千瓦,占世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的49.1%,并计划到2010年达到482万千瓦,增加约6倍。

德国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现在德国已经在太阳能系统的开发、生产、规划和安装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太阳能系统。

1990年德国政府推出了“一千屋顶计划”[13],至1997年已完成近万套屋顶系统,每套容量1~5千瓦,累计安装量已达3.3万千瓦。

根据德国联邦太阳能经济协会的数字,在过去的几年中,德国太阳能相关产品的产量增加了5倍,增速比其他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另据德新社报道,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已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正式投入运营。

这家太阳能发电厂投资7000万欧元,占地77万平方米,发电总容量达12兆瓦,能为3500多个家庭供电。

截至2005年年底,德国共有670万平方米的屋顶铺设了太阳能集热器,每年可生产4700兆瓦的热量。

已用4%的德国家庭利用了清洁环保、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估计每年可节约2.7亿升取暖用油。

目前,美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形成了从多晶硅材料提纯、光伏电池生产到发电系统制造比较完备的生产体系。

2005年,美国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排在日本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

为了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美国政府最近制定了阳光计划,大幅度增加了光伏发电的财政投入,加快多晶硅和薄膜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目前,美国正在新建几座新的太阳能电站。

预计到2015年,美国光伏发电成本将从现在的21~40美分/千瓦时降到6美分/千瓦时,届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竞争力将会大大增强。

太阳能在能源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优势,据美国博士对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50年后,核能将占第一位,太阳能占第二位,21世纪末,太阳能将取代核能占第一位,很多国家对太阳能的利用加强了重视[14]。

意大利1998年开始实行“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将于2002年完成,总投入5500亿里拉,总容量达5万千瓦。

印度也于1997年12月宣布,将在2002年前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

法国已经批准了代号为“太阳神2006”的太阳能利用计划,按照该计划,每年将投入3000万法郎资金,到2006年,法国每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达2万家。

我国由建设部制定的《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则》中已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列入成果推广项目。

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普及十分迅速[15],1997年销售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数量居世界首位。

全国从事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生产、销售和安装的企业达1000余家,年产值20亿元。

根据我国1996~2020年太阳能光电PV(光伏发电)发展计划,在2000年和2020年的太阳能光电总容量将分别达到6.6万千瓦和30万千瓦。

在联网阳光电站建设方面,计划2020年前建成5座MW级阳光电站。

由国家投资1700万元修建的西藏第三座太阳能电站——安多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00千瓦,于1998年12月建成发电。

这也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总之,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使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1.6太阳追踪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太阳能跟踪方面,我国在1997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跟踪器,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接收器的接收效率提高了。

1998年美国加州成功的研究了ATM两轴跟踪器[16],并在太阳能面板上装有集中阳光的透镜,这样可以使小块的太阳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使效率进一步提高。

2002年2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推出了新型太阳能跟踪装置,该装置利用控制电机完成跟踪,采用铝型材框架结构,结构紧凑,重量轻,大大拓宽了跟踪器的应用领域。

在国内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92年推出了太阳灶自动跟踪系统,1994年《太阳能》杂志介绍的单轴液压自动跟踪器,完成了单向跟踪。

目前[17],太阳追踪系统中实现追踪太阳的方法很多,但是不外乎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光电追踪方式,另一种是根据视日运动轨迹追踪;前者是闭环的随机系统,后者是开环的程控系统。

1.7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所介绍的太阳跟踪装置采用了光电追踪方式,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跟踪。

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l)分析太阳运行规律,比较国内外主要的几种跟踪方案,提出合理的跟踪策略。

(2)机械部分是实现追踪目的的关键,主要是机械设计和计算,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3)分析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该传感器大范围、高精度跟踪的可行性,还要设计光电转换电路。

(4)选取控制芯片,分析系统的硬件需求,设计控制系统。

(5)设计控制方案,及驱动电路。

1.8论文结构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太阳能的利用现状、太阳追踪方式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主要是对太阳自动追踪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确定了系统的追踪方式。

第三章,太阳自动追踪系统机械设计部分,主要是机械设计和计算,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第四章,自动跟踪系统总体结构,光电转换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步进电动机以及驱动电路。

第五章,课题总结及展望。

 

2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总体设计

2.1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

图2-4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

机构结构:

马达固定在支架上,马达8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5啮合。

把齿轮连接着主轴上,主轴安装在地板上(主轴相对于地板可以转动),马达4安装在底部支架的一块板上,马达4的输出轴连接丝杆2,丝杆2与可动螺母配合,是摇杆3可以有一定的移动量。

机构实现自动跟踪的原理:

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

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马达1带动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主轴转动;同时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小齿轮2。

小齿轮2带动齿圈和太阳能板转动,通过马达1、马达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跟踪。

上图为其效果图。

2.2跟踪方案的比较选择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跟踪太阳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三种方式[22]:

(1)视日运动轨迹跟踪;

(2)光电跟踪;(3)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

2.2.1本设计的跟踪方案

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

本设计的光敏器件选为光敏电阻。

利用光敏电阻在光照时阻值发生变化的原理,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敏电阻分别放置于一块电池板东西方向边沿处的下方。

如果太阳光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两个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强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阻值相同,此时电动机不转动。

当太阳光方向与电池板垂直方向有夹角时,接收光强多的光敏电阻阻值减少,驱动电动机转动,直至两个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相同,称为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

 

3机械设计部分

3.1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机械设计方案

图3-1自动跟踪系统机械设计方案

机构结构:

步进电机8固定在地板支架上,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5啮合。

齿轮连接着主轴上,主轴安装在地板上(主轴相对于地板可以转动),步进电机4安装在底部支架,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丝杆2,丝杆2与可动螺母啮合,可动螺母连接着摇杆3。

机构实现自动跟踪的原理:

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

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马达1带动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主轴转动;同时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小齿轮2。

小齿轮2带动齿圈和太阳能板转动,通过马达1、马达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跟踪。

3.2电池板的选择及布局分析

3.2.1太阳能电池板的发展及种类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器件,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应”,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和任何物质的原子一样,半导体的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半导体硅原子的外层有4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

当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时,这些电子就会脱离轨道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

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硼、镓等元素,由于这些元素能够俘获电子,它就成了空穴型半导体,通常用符号P表示;如果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等元素,它就成了电子型半导体,以符号N代表。

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交界面便形成一个P-N结。

太阳能电池的奥妙就在这个“结”上,P-N结就像一堵墙,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

当太阳能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电子接受光能,向N型区移动,使N型区带负电,同时空穴向P型区移动,使P型区带正电。

这样,在P-N结两端便产生了电动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压。

这种现象就是上面所说的“光生伏特效应”。

如果这时分别在P型层和N型层焊上金属导线,接通负载,则外电路便有电流通过,如此形成的一个个电池元件,把它们串联、并联起来,就能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功率。

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知的有十几种,因此太阳电池的种类也很多。

目前,技术最成熟,并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电池要算硅太阳电池。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