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12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docx

《会计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基础.docx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理解)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

1.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

例如:

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

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

  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

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

  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例如:

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

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是奔驰,但是如果夏利是08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

如果直接以金额表述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了,即表述为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万以上,此时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是货币也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

春兰空调公司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记录:

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2000台,如果被盗则很容易发现。

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

  

(二)分类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注: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管理会计:

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

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

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

  

(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

  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

  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2)计量(记多少)

  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3)记录(怎么记)

  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

  例如:

北京2002年单选题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

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一)资金投入: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

  

(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3.销售过程:

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

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三)资金的退出:

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资金运动)的具体化。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项:

  1.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具有三个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注: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现作为知识面扩充,将来职称或注会要求掌握)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

如果某一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3月8日销售货物,价款30万元,对方没给钱。

那我们就确认应收账款增加30万元。

到年底出报告时需要对这30万元债权进行检查。

假如发现最多能收回20万元,也就是有10万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即这10万元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要将其从债权中减掉。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是指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

通常判断资产属于谁,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如购货意愿或者计划,不能确认为资产。

  (3)分类

  按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种。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②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1)概念: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切记,非现实义务)

  

(2)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或借款意向书,不形成企业的负债。

  (3)分类

  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只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企业资金来源:

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

  (4)分类

  按其构成不同,分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损失有的计入所有者权益,并入资产负债表;有的计入营业外收支,并入利润表。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收入;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均为收入。

而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罚款(营业外收入)等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不能算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

例如,法人不是人。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如股东增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如前言讲的,上货花费1000元,全卖得2500元,赚1500元,2500元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即收入。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不能考虑费用),形成利润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费用

  

(1)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工资、办公费、房租、广告费等,均为费用。

但自然灾害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不能算费用(营业外支出)。

  【例9·判断题】费用是企业在全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答案]×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算利润的依据之一,而形成利润之后才有可能向所有者分配者利润,即发生费用是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之前的事情。

即使二者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是一回事。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权益的减少。

  费用增加会导致利润减少(不能考虑收入),即会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利润

  

(1)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收入、费用都是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损失均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例10·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利得:

  A.企业接受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B.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C.销售原材料获取的的收益D.流动资产价值变动

  [答案]C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

  

(一)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销售售价-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四)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中级或注会中财管的基本知识)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银行10万元,1年期利率为3.87%。

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账户本利和为103870元。

简单说,10万元即为103870元的一年期现值。

  (五)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例11·判断题】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

  [答案]×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例12·单选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A.现值B.重置成本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

  [答案]C

三、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不算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最终都是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和从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以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效益,即分别来源和归属于所有者或投资人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负债(即债权****益)。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式的渠道(资金来源)。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或(称会计平衡公式)。

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可归纳为以下4种(教材为9种,即细分,理解)

  

(1)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

(2)等式左右同增;(3)等式左右同减;(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二)收入-费用=利润

  此处所指收入、费用均为广义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营业外收入),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营业外支出),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即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即两张基础报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表

  2008年3月31日 单位:

万元

资 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货币资金

13

10

负债合计

0

0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10

10

 

 

 

未分配利润

3

0

资产合计

13

10

权益合计

13

10

  利润表

  2008年3月 单位:

万元

项 目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收 入

4

7

费 用

2

4

利 润

2

3

  财务状况表现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来源与占用情况,反映一定日期的资产的存量情况。

经营成果则表现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增加(或减少)情况,反映一定期间的增量(或减量),即变量。

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要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实现利润,将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亏损,将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例13·单选题】针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将会计六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B.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C.揭示了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D.揭示了收益质量的高低

  [答案]D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

经济业务事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同会计要素顺序)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等)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所有者权益)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费用)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指的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利润)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例1·多选题】以下哪些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资本、基金的增减 D.财务成果的分配和处理

  [答案]ABCD

  【例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

  A.用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B.制定下年度财务费用开支计划 C.将现金存入银行 D.赊销货物

[答案]B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具体包括6方面的内容: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填制会计凭证(第六章)、登记会计账簿(第七章)、进行成本计算(独立学科,第五章有所体现)、财产清查(第九章)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十章)。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真实性,前面监督提到过)

  计划的或者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交易不得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虚假的经济业务更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第十一章)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我国境内企事业单位)。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使用中文是前提)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教材会3次提到总分类与明细分类:

科目、账户、账簿)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注意:

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

  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共同类科目是指可能具有资产的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的性质的科目,其性质取决于科目核算的结果:

当核算结果出现借方余额,就叫资产类科目;如果核算结果出现贷方余额,则作为负债类科目。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就是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般工商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下:

(以√标记的为后边分录用到的)

  会计科目参照表

顺序号

名称

顺序号

名称

 

一、资产类

 

三、共同类

 

库存现金√

 

四、所有者类

 

银行存款√

 

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