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46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童趣

课题

《快乐宝贝》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1周

学习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重点难点

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课前准备

《快乐宝贝》歌片、歌曲磁带。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律动

1、初听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生:

听音乐活动。

2、复听

师:

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师生活动:

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

师:

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师范唱)。

2、接龙游戏

师:

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

师:

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生:

自学歌曲。

4、指导纠正

(1)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2)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3)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

师:

请同学领唱(1—2名)。

生:

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1、谈话。

师:

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

生:

是我们。

师:

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生:

……

2、创编律动

师: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

生:

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4.小结。

课题

《对鲜花》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1周

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

电影《刘三姐》片断。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

(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师提示:

“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

生:

荷花、水仙花……

师生接唱:

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板书设计:

 

课题

《在钟表店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2周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记忆乐曲的主题,积累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为乐曲命名

师:

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

生:

……

师:

你们起的名字都和钟表有关,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在这首乐曲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种钟表的声音,有大钟、小钟、报时钟……

师:

同学们起的名字非常贴切,这首乐曲就是描写发生在钟表店里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

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今天欣赏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创作的,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

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课题

《鸟店》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2周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小鸟的形象。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

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

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

生:

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

生:

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

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

生:

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

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

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板书

 

课题

《打秋千》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3周

学习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

两声部的音准。

课前准备

荡秋千录像。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二声部发生练习

二、导入

1、观看荡秋千录像。

2、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

3、指导、纠正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注意下滑音的演唱。

(3)结尾处衬词的演唱要干净利落,注意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

5、指导、纠正

(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

(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6、二声部合唱。

7、指导、纠正

(1)两声部要互相倾听,切忌大声喊唱。

(2)低声部为伴唱,音量要适当。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课题

《小船》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3周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2、刚才歌曲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一听这一首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

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内依巴河》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4周

学习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重点难点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课前准备

幻灯片、打击乐器。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1、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2、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课后练习“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引导学生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使这一节车厢节拍准确,进一步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

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课题

《可爱的家》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4周

学习目标

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

打击乐器。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

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4/412│3.445│5—35│4.342│3—0

4/412│3.445│5—35│4.342│1—0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

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课题

《布娃娃》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5周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

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5、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第三单元农家孩子的歌

课题

《小瓜棚》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5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2、能力目标:

用流畅的气息,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不同的音乐手段表现音乐。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及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2、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小瓜棚》歌片、歌曲磁带,网上资料。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教师弹奏上课标志乐:

2、师生谈话:

大家好!

伴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

今天我们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一起到“小瓜棚”里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并且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观看课件。

4、师:

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首歌吗?

生:

《小瓜棚》

5、出示课题

师:

上节课已经反复聆听了这首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师:

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

(略)

2、师:

请大家打开书谁能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

(略)

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字叫衬字,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字,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情绪。

3、师:

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

(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

(师生互评)

7、师:

大家齐唱歌曲,并且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

8、师:

好!

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这次我们要唱出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师:

出示歌曲前两行曲谱,学生随琴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

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希望会演奏乐器的同学能够练习演奏《小瓜棚》这首曲谱。

今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师:

我们把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乐队好吗?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琵琶,我也想加入你们的乐队你们欢迎吗?

(老师说明每人分工)

师:

我们来试着配合一次好吗?

3、师:

最后让我们大家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由我们的小乐队现场为大家伴奏,好吗?

(师生共同演奏,演唱)

4、小结:

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冬瓜和南瓜》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6周

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歌曲《冬瓜和南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

1、歌曲录音带,多种瓜果实物。

2、彩纸、剪刀、橡皮泥。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游戏:

《猜猜我是谁》

1、让学生隔着口袋摸、闻或尝,猜出水果的名称。

2、老师出示实物。

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特征:

形状、颜色、味道等,还可以说明它们的营养价值。

二、水果绘画作品展览。

三、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故事导入:

《冬瓜和南瓜》2、听赏歌曲。

3、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4、边唱边用形体动作来记歌词。

5、对唱练习。

6、歌表演练习。

(分男女声)

四、情景表演:

1、老师作串联:

喔喔喔,公鸡叫,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快乐的星期天开始了,你们看,小甲甲和小牙牙在干什么呀?

2、小朋友对唱、齐唱《冬瓜和南瓜》,演甲甲和牙牙的学生分别表演。

3、老师可提醒演员劳动的成果送给谁?

五、分组歌表演,评出最佳小组表演奖,合作奖、创作奖等。

六、小结:

1、甲甲和牙牙真能干,种出这么大的瓜,小朋友,你们会种瓜吗?

(松土——下种——浇水——发芽——施肥——抽藤——开花——结果)

2、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哪几样?

(阳光、泥土、水分、养料)

课题

《森林水车》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6周

学习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课前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表演《小瓜棚》

1、听录音《小瓜棚》,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

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聆听《森林水车》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段歌谣。

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课题

《打枣》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7周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打枣时喜悦的心情,以及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

2、动脑为歌曲编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了解歌曲节奏。

课前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红枣实物等。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树上的枣吗?

那么,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打枣吗?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歌曲,名字叫《打枣》

(出示课题)。

2、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用活泼的情绪演唱。

2、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师生接唱:

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打枣》。

第四单元绿色的梦

课题

《苗岭的早晨》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7周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

听赏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

(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

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

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

你还知道哪些呢?

(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

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

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

(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

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

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

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1、课件出示“笛子”:

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2、请欣赏:

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

(学生听赏)

3、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8周

学习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

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学法指导

学唱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

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据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