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46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力资源三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三级.docx

《人力资源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三级.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三级.docx

人力资源三级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特征: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和稀缺性。

(由于消费各种资源以生产或形成消费物品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即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效用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行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定义为总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如果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如负,则越小越好。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二、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图1-1):

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企业由于生产要素的使用须向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如工资);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居民户向企业支付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

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老隆冬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总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地只是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1)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实证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创立用以说明经济现象的理论。

(二)、规范研究方法: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目的在于:

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现在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规范研究方法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概念:

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二)、劳动参与率:

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三)、劳动力供给:

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公式见课本第6页)

(四)、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口劳参率

4、25~55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五)、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参率假说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在有的经济衰退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上升,而在另一些经济衰退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六)、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力。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两者缺一不可。

●由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以及该需求是生产要素需求的组成部分,所以,劳动力需求的分析必须联系产品需求的分析,必须联系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

●虽然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但企业在劳动力的雇佣上并不是简单的随产品需求变动而调整其劳动力需求的。

如果增加雇佣量能使总收入比总成本增加更多的话,那么企业才将增加劳动力的雇佣;反之,如果总成本比总收入增加更多,企业绝不会增雇工人。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公式见8页)

●因为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为负值。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关注它的绝对值。

1、需求无弹性

2、需求有无限弹性

3、单位需求弹性

4、需求富有弹性

5、需求缺乏弹性

一.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所谓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

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企业若以人均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最佳;若以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b点最佳。

(图见第10页)

一.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力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

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

同时,劳动力也是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意进行的前提条件。

2、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

3、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其主要表现是:

1、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3、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金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

四、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人口规模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供给增加。

如果劳动力需求不变,其结果必然是均衡工资率下降。

2、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劳动年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供给将比较充分;反之,劳动力供给将趋向减少。

●在劳动年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

这种差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不同影响。

3、人口城乡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既是人口地理分布的反映,也是人口经济结构的反映。

人口城乡结构极其变动,对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

假定产品价格不变,将导致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增加。

●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所以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均衡价格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A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的。

均衡价格论只是运用供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

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按社会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因此,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工资形式即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的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1、工资率:

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把握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

1)在以工资率为计量标准的条件下,工人基本工资所得在正常情况下高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

这是因为存在着夜班工资等工资制度安排。

2)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又与带薪休假时间有密切联系

3)以工资率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工资所得只是基本工资,而不是全部劳动报酬,因为工资或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而且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福利。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

计算公式: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计时工资: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计件工资;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位)*合格产品数量

(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两类:

实物支付与延期支付。

●从劳动力供给者的角度看,福利基本工资一样,是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劳动者的收入来源,用以补偿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劳动的负效用。

●福利无论以何种具体方式表现,实质上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福利的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基本工资与个人劳动量息息相关,但多数福利形式只与工作的人数有关,而与劳动时间无关。

2、法定性

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多种福利支付形式具有强烈的企业个性色彩

●实物支付是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原因在于:

1、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2、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3、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支付方式,它具有一下优势:

1、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

2、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

3、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支付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包含三层含义:

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

未达到法定最低就业年龄的人,一般可以视为无劳动能力,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承担劳动给付的义务。

2、所参加的劳动为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

3、所从事的的劳动为有酬劳动。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就业。

●凡是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称为就业者。

●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

二、失业及其类型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一)、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二)技术性失业:

由于引进先进技术代替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观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

从长期看,劳动力需求的总水平并不因技术进步而受到影响。

从短期看,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产方法和完善的经营管理,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取代一部分劳动力,从而造成失业。

这类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三)、结构性失业

●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性失业。

●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

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一)、所谓差距性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因此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导致的失业。

(二)所谓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1、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2、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人数*100%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四、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

3、工会

(一)、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掏空政策是: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1、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财政政策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3.收入政策:

狭义的含义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是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三大政策之一。

(二)、收入差距的衡量标准——基尼系数

●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

●所谓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兹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称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第二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法或法律是一定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以权利义务的设定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劳动法的定义是:

“适用于雇佣、报酬、工作条件、工会及劳资关系的法律总称。

●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

2、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

4、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权是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

✓平等地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

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

✓所谓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益的保护。

✓所谓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无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哪个方面,无论是劳动力的所有、占有、交换、使用等哪种权能,劳动法都给予全面保护。

✓所谓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具体内容:

✓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有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

✓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企业家协会的意见

✓用人单位制定重要规章制度涉及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重大处罚等事项应当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工会意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知晓权

3、物质帮助权原则

●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活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社会保险的特征:

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有几种不同含义:

1、指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2、仅仅指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才是法律渊源3、指法的表现形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通过何种方式并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而获得成立的,根据创制机关的不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具有不同等级的效力范围。

●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2、劳动法律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4、劳动规章

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

四、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劳动法体系的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

●含义: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转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2、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时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法定权利义务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的立法活动将本阶级的主观意志客观化的结果;现实权利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际行使和履行的权利义务。

●劳动法律的规范性作用于劳动关系,提供了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行为模式标准及其行为标准。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即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雇员的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则为雇员的义务。

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方在自己未履行义务的前提下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只享受权利,否则就违背了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的要求。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是由观念抽象状态转化为现实秩序的一种状态。

国家强制力是否立即发挥作用,取决于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特征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

●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所谓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使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