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104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0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要氯碱产品技术经济核算规程Word格式.docx

二阴极电流效率

三电压效率

四折标准直流电耗

五食盐分解率

六碱损失率

七蒸发器生产强度

八固、液碱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第五章产品单耗的核算

一基本概念

二产品单耗核算的规定

三电解单元、电解碱(分离前)、浓碱生产量,固、液碱产量及氯气产量的核算

四原材料、燃料、动力能源消耗的核算

五电解单元、电解碱(分离后)、氯气、固、液碱成品单耗的核算

第六章产品综合能耗的核算

第二部分:

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技术经济核算规程

(34页-57页)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

第二章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联产品

一产品

二成品

三半产品

四在制品

五联产品

一聚氯乙烯优等品率

二聚氯乙烯一等品率

三聚氯乙烯合格品率

四聚氯乙烯正品率

一乙炔转化率

二聚氯乙烯聚合收率

三聚氯乙烯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一产品单耗核算的规定

二产品单耗核算的基本概念

三聚氯乙烯树脂耗实物电石的核算

四聚氯乙烯树脂耗标准电石的核算

五电石中矽铁、灰分扣除的核算

六氯气、氢气(或氯化氢)、水、电、汽、各种助剂及其他材料的核算

第三部分:

液氯技术经济核算规程

(58页-66页)

一产品的质量标准

一液化效率

二液氯损失率

三实物劳动生产率的核算

二产量核算

三液氯耗氯气的核算

四液氯能源消耗的核算

一液氯产品单位综合能耗的核算办法

二液氯产品综合能耗的核算

第四部分:

合成盐酸技术经济核算规程

(67页-75页)

一产品的质量标准

一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三合成盐酸耗氯气的核算

四合成盐酸耗氢气的核算

五合成盐酸能源消耗的核算

一合成盐酸产品综合能耗的核算

一、电解生产原理

1、主要化学反应

氯化钠水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NaOH、Cl2、H2,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直流电

2NaCl+2H2O2NaOH+H2↑+Cl2↑

NaCl水溶液其电解过程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NaCl→Na++Cl-

H2O→H++OH-

2Cl--2e→Cl2↑(在阳极上)

2H+―+2e→H2↑(在阴极上)

Na++OH-→NaOH

2、电解过程中的副反应

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NaOH的浓度逐渐增大,同时阳极附近的NaCl浓度逐渐下降,在阳极上部分氯气溶解在电解液中,同时与水作用生成次氯酸盐与盐酸。

Cl2+H2O→NaCl+NaClO

(1)

由于离子的移动及渗透扩散作用,OH-进入阳极室,在阳极室与次氯酸作用生成次氯酸钠。

NaOH+HClO→NaClO3+H2O

(2)

生成的次氯酸钠积累起来,在较高的温度下即能变成氯酸盐。

NaClO+2HClO→NaClO+2HCl(3)

ClO3-―离子也可以由ClO-―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ClO-―在含有相当量的NaCl及HClO的溶液中比氯离子的放电电位低,此时进行下列反应:

12ClO-―+6H2O→4HClO3+8HCl+3O2↑+12e

阳极上生成的HClO3及HCl被NaOH中和,这样阳极上氯酸盐的生成可用下列式表示:

12ClO-―+12OH-―→4ClO3-―+8Cl-―+6H2O+3O2↑+12e

次氯酸盐到达阴极以后可能被还原成NaCl

即NaClO+H2→NaCl+H2O(4)

当阳极空间OH-离子的浓度增大时,就可能条件放电;

4OH-+4e→2H2O+O2(5)

副反应

(1)、

(2)及(3)的结果生成次氯酸盐及氯酸盐,因而白白消耗了电能,并且反应(5)又生成了O2,也白白浪费了电能,因此副反应生成的产物成为烧碱和氯气中的杂质,并使电能白白的消耗。

二、工艺流程(某氯碱厂流程)

电解所用精盐水从盐水车间送到盐水罐,经盐水输送泵打至二次过滤器,过滤后的精盐水流入二次精盐水罐,经二次过滤盐水泵,打入盐水高位槽,自流到盐水预热器,用蒸汽间接预热后流到电解槽,在直流电作用下生产出含NaOH的10%-11%的电解液,流入碱液池,经碱液泵送往蒸发进行浓缩处理。

电解生产的氢气经冷却塔用井水直接冷却后用泵输送,经水封罐及安全罐后送至干燥塔,用固体烧碱直接干燥后经分配台送到氯化氢、合成盐酸、固碱等使用部门。

另外,自复极离子膜电解来的氢气经一段冷却塔用循环水直接冷却后再经过二段冷却塔用循环水直接冷却,然后用泵输送,经水封罐及安全罐到干燥塔进行干燥处理。

三、离子膜电解

离子膜电解法就是用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分为阳极室和阴极室,然后向阳极室提供合格精盐水,向阴极室提供纯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进行电解的方法。

向阳极室提供饱和精盐水,在阳极产生氯气,钠离子透过离子膜,向阴极室移动。

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l=Na++Cl-2Cl--2e→Cl2↑

进入阳极室的精盐水,由于上述反应,其NaCl消耗大约29%-36%,变为淡盐水流出阳极室。

阴极室进行水的电解,产生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透过离子膜的钠离子结合形成烧碱。

反应式如下:

H2O=H+―+OH+―2H+―+2e→H2↑Na++OH-―→NaOH

水从阳极室靠电渗透和渗透通过膜向阴极室移动,由外部供给阴极室水,来保持一定的烧碱浓度。

阴极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虽然有向阳极室做电移动的趋势,但离子交换膜具有阻止此情况发生的重要作用,一旦氢氧根透过膜向阳极室中移动,就会导致阴极电流效率的下降。

阳极液中的食盐,由于扩散而透过膜向阴极室移动,会使烧碱中含盐增高。

阻止这一作用的发生,也是离子交换膜的重要作用。

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四、生产工艺流程(某氯碱厂流程)

(一)盐水二次精制

来自盐水车间的一次精盐水进入精盐水储罐,然后由精盐水泵送往一次盐水罐,再由一次盐水泵送往盐水过滤器进行过滤,与此同时,在一次盐水泵的入口加入来自主体加料泵的过滤助剂α—纤维素,在过滤器中滤去盐水中悬浮物SS,过滤后的盐水进入过滤盐水罐,然后用过滤盐水泵送往离子交换树脂塔以除去Ca2+、Mg2+、Sr2+等金属离子,符合工艺条件的二次盐水送往盐水高位槽,盐水经高位槽底部流出进入电解工序。

(二)电解

二次盐水经盐水流量计进入电解槽阳极室,并同时加入由高纯酸罐来的高纯盐酸,阴极室加入由纯水罐来的纯水和碱液高位槽来的碱液的混合液,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

从阳极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氯气进入氯气主管,从阴极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氢气进入氢气主管,从阳极出来的淡盐水进入氯气主管,从阴极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氢气进入氢气主管,从阳极出来的淡盐水进入淡盐水罐并由淡盐水泵打到脱前淡盐水罐,部分淡盐水回到电槽。

从阴极出来的碱液到碱液罐并部分由碱液泵打到碱液高位槽,大部分进入成品碱液罐,并由成品碱液泵打到蒸发、二次盐水等工序。

(三)真空脱氯

来自电解工序的淡盐水进入脱前淡盐水罐,同时加入由盐酸高位槽来的普通盐酸,然后由脱前淡盐水泵打到真空脱氯塔。

脱氯后的淡盐水进入脱后淡盐水罐,此时加入亚硫酸钠罐来的配制好的亚硫酸钠液和由碱液高位槽来的隔膜碱液,由脱后淡盐水泵打到盐水车间化盐,脱出的氯气进入氯气冷却器,氯水进入氯水罐,并由氯水泵打到隔膜车间,氯气由真空泵输送到氯气主管。

(四)废气吸收

由配碱罐配制好的碱液经碱液泵打到废气吸收塔,从电解工序来的废氯气和脱后罐的残余氯气由风机带入废气吸收塔进行循环吸收,待生成的次氯酸钠合格后,输送出界区。

技术经济核算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技术经济核算,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因此技术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技术经济核算规程则是进行工业统计、技术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进行技术经济核算的准则。

本章重点强调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在技术经济核算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一、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

原材料、燃料、水、电、汽等能源消耗的消费计量是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统计数据依赖于准确的计量。

没有计量或计量不健全的企业,技术经济核算工作是很难开展好的,计量工作是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量和质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

因此,首先要明确计量工作在氯、碱技术经济核算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规程第一章明确强调各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计量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全面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计量管理工作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技术经济核算不得进行估算和推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不同参数对物料进行计量的仪表种类越来越多,精度越来越高,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氯气计量难关已被攻克,许多企业已配备了较为经济准确的氯气计量仪表,对氯气的生产量和输出量进行计量,收到了较好效果,为企业进行氯、碱技术经济核算和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技术经济核算的依据

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质量检验、物资管理等是搞好技术经济核算的前提和依据。

因此企业在建立、健全计量工作的同时,还需完善原始记录、生产统计台帐、质量检验和物资管理等基础工作,以满足技术经济核算的要求。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记录。

统计台帐是根据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的账册。

企业要加强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管理,提高记录质量,班组岗位的操作人员要围绕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的记录、整理和管理三个环节,认真及时填写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并保持数据准确、字迹工整、规范和整洁。

需要注意的是: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

目前许多企业已实现了处、科室、分厂、车间、岗位的电子计算机联网,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所以我们的技术经济核算工作也要根据情况采用计算机电算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电解法《技术经济核算规程》对质量检验工作、物料管理和盘存工作都做了进一步的要求。

两《规程》同时对开展好班组经济核算提出了要求。

各企业在开展好厂、车间两级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应组织好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开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技术经济核算体系。

班组技术经济核算项目主要涉及到:

生产成果(产量、质量指标)核算、生产劳动消耗核算和物质消耗核算等。

三、计量项目、单位、规格和小数点位数

两《规程》对氯、碱技术经济核算所涉及的核算项目、各规格产品、半产品、在制品、原燃材料、水、电、汽等具体项目的名称,核算和计量单位,不同情况下的小数点取舍位数均做了统一规定。

见两《规程》表一、表二。

第二章电解单元、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联产品

一、电解单元

电解单元:

(ECU)的英文全称ELECTKLC—CHEMICALUNIT,含义即为电解单元。

根据测算,每个电解单元可生产1单位氯气及1.13(1/0.885)单位烧碱(氢氧化钠按折百计算),公式为

1ECU=CL2+1.13NaOH

对于离子膜电解工艺的电解槽分两种情况:

1.对不加高纯盐酸的离子膜电解工艺,按上述规定执行;

2.对加高纯盐酸的离子膜电解工艺,则每个电解单元可产生1单元氯气及1.087(1/0.92)单位烧碱(氢氧化钠按折百计算),公式为1ECU=CL2+1.087NaOH

二、产品

其意义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活动的直接有效成果。

它的表现形式有实物产品和生产性劳务二种表现形式。

在氯碱技术经济核算中,我们所涉及的产品形式大部分为实物产品形式。

在氯碱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投入开始到产品完工入库止,要经过多道工序的连续加工。

因此,在任何时候,企业内部都存在着各种完成程度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按完成程度的不同划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

三、成品

其定义是:

在本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包装完整,办妥入库手续的产品。

同时要求凡是设计或合同规定要有附件的产品,必须附件配套齐备才能算成品。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下述情况,即已经出售或检验入库,准备出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成品。

两《规程》同时规定:

1.一般情况下,在报告期末,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的烧碱,产量折算按国家质量标准或与用户的销售协议规定标准的NaOH含量折100%,超标部分不得计算产量,应视为碱损失,即我们日常提到的质量损失。

2.本企业其它产品生产所自用的烧碱,如氢气干燥用碱、废氯吸收、制次氯酸钠用碱等,应办妥相关的入库手续,并计入本报告期产品产量。

3.本企业在本电解法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自用碱,如盐水一次精制、盐水二次精制(树脂再生用碱),脱氯后淡盐水中和用碱,浸膜及开车用碱等,应列入自消耗自用碱范围,不得计入产品产量内。

4.对于同时拥有隔膜电解和离子膜电解的企业,如共用一个一次盐水系统,或为降低成本,离子膜一次盐水精制采用隔膜电解碱作为除镁精制剂的企业,其消耗的自用碱应在离子膜技术经济核算原材料消耗项目中体现,并以ECU分离后的电解碱单耗乘以自用量从隔膜系统技术经济核算中扣除。

5.电解工序生产的湿氯气,经过干燥脱水处理后,达到规定技术控制指标(质量标准)要求,输送给下工序。

所以干燥合格的氯气既是电解法《氯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中的最终产品,又是制备下游耗氢产品的原料。

四、半成品

指在本企业内某一工序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准备移交下一工序继续加工的产品。

针对氯碱生产,半成品指的是完成了一个或几个工序的生产过程,经中控检验分析合格,办完移交手续,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两《规程》对各自涉及的半成品项目均做了明确规定(处于加工过程的湿氯气也应列入半产品范围内)。

五、在制品

正在生产过程中加工的产品,或者已加工完成,待检验入库的产品。

在制品是处在原材料与半成品、半成品与半成品或半成品与成品之间的产品。

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特指尚未完成氯碱生产过程,正处于各工序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或在工序内已加工完毕,尚未检验,或检验完毕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半成品,以及虽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但未检验入库的产品。

两《规程》对各自涉及的在制品项目也都做了明确规定。

报告期末,为了保证盘存核算的快速准确,各企业相应总结设计了许多换算表,核算人员根据现场参数查表即可直接得出结果,而无需进行中控分析。

一方面减小了分析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提高了盘存速度;

第三是保证了盘存及技术经济核算的准确性。

目前主要换算表有:

精盐水浓度换算表

离子膜淡盐水浓度换算表

碱浓度换算表

浓碱浓度换算表

固碱温度、比重对照换算表

六、联产品

企业在生产某种主要产品的过程中,还同时生产出另外的一些产品。

这些产品叫做联产品。

联产品也是工业产品。

在化工生产中,同种原料投入同一生产工艺过程,经过(电)化学反应,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经济价值和性质,用途各异的产品时,若产品间具有大体相同的经济价值或重要性,这些产品叫做联产品,所以氯碱生产的联产品主要是氢气,而氯、碱则互为联产品。

联产品氢气产量应根据流量计计量,条件不具备企业按下式计算:

本期氢气产量=本期电解碱产量(折100%计)×

0.28Km3

或:

0.025吨

若联产品中的一种或几种产品经济价值较大,占产品的总量比重也大,又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物,而其余产品价值较低,数量又少,是附带生产出来的。

这时,我们称前者为主产品,后者为副产品。

氯、碱生产中,氯和碱一般都视为企业的主产品,而废气吸收产生的次氯酸钠则被视为副产品。

氯、碱的质量指标核算是技术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氯、碱质量指标的核算,可以综合反映出烧碱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本次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电解法两《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修订后,对质量指标的核算项目做了统一。

一、液碱初检合格率

液碱初检合格率是指该规格不同批次的离子膜(隔膜)液碱经质检部门第一次取样检验后,分析结果达到合格品的标准以上的(含合格品),该规格液碱产量占该规格液碱第一次取样检验产量的比例。

即子项是该规格液碱产品在质量分析过程中,由质检部门第一次取样进行检验分析,其分析结果符合合格品及以上质量标准的液碱产量,它既含有符合优等品的该规格液碱产量,又含有一等品和合格品该规格液碱产量。

母项则是第一次取样检验的该规格液碱产量,是第一次检验分析结果中,符合规定标准的该规格液碱产量与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该规格液碱产量之和。

在计算质量指标时产量指标一般采用实物量进行计算,而液碱因含碱损变化不大,故也可采用折百量进行计算。

例:

某厂报告期内32%离子膜液碱第一次取样分析结果不同质量等级液碱产量如下:

优等品产量728.367吨,一等品产量118.134吨,合格品产量22.434吨,(合格品总产量868.935吨),不合格品产量为22.280吨。

则:

液碱初检合格率=868.935/(868.935+22.280)×

100%=97.50%

二、固(液)碱合格品率

技术经济核算规程第三章第9项规定:

固(液)碱合格品率是指该规格固(液)碱合格品入库实物量占该规格固(液)碱入库实物总量的百分比。

其子项是指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分析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合格品(不含上一规格质量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的固(液)碱入库实物总量。

母项是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分析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合格品及以上产品质量标准的固(液)碱入库实物总量。

另外,要正确区分产品合格品率和产品合格率。

产品合格率是指报告期内该规格固(液)碱合格品及合格品以上规格入库实物总量占该规格固(液)碱取样分析总实物量。

产品合格品率和合格率因概念不同,其子项和母项也不同,产品合格率子项是指合格品及合格品以上规格入库实物总量,这个实物总量中即包括优等品实物量,也包括一等品和合格品实物量。

而母项则是本报告期内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分析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固(液)碱入库实物总量(即子项部分)加上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入库实物数量。

报告期内32%离子膜液碱优等品产量728.367吨,一等品产量118.134吨,合格品产量22.434吨,不合格品产量22.280吨。

32%液碱合格品率=22.434/(728.367+118.134+22.434)×

100%=2.58%

32%液碱合格率=(728.367+118.134+22.434)/(728.367+118.134+22.434+22.280)×

三、固(液)碱一等品率

规程第三章第10项规定:

固(液)碱一等品率是指该规格固(液)碱一等品入库实物量占该规格固(液)碱入库总产量(实物量)的百分比。

其子项是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分析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一等品入库实物量,但不合优等品的入库实物量,母项则同于合格品率的母项。

继续采用上例数据:

32%液碱一等品率=118.134/(728.367+118.134+22.280)×

100%=13.60%

四、固(液)碱优等品率

根据国家对产品质量三级分等的要求,在《氯、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固(液)碱优等品率的核算,规程第三章第11项规定:

固(液)碱优等品率是指该规格固(液)碱优等品入库实物量占该规格固(液)碱入库总产量(实物量)的百分比。

其子项是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中优等品的入库实物量,母项同于合格品率的母项。

某厂报告期内离子膜片碱,经质检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优等品片碱入库实物量为597.200吨,一等品片碱入库实物量为81.800吨,合格品片碱入库实物量为18.200吨,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片碱实物量为9.200吨。

离子膜片碱合格品率

=18.200/(18.200+81.800+597.200)×

100%=2.61%

离子膜片碱一等品率=81.800/(18.200+81.800+597.200)×

100%=11.73%

离子膜片碱优等品率=597.200/(18.200+81.800+597.200)×

100%=85.66%

另外,离子膜片碱合格率

=(18.200+81.200+597.200)/(18.200+81.200+597.200+9.200)×

100%=98.70%

五、重量合格率

无论是原《隔膜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还是原《离子膜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均没有对产品重量合格率提出过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考核和维护用户的利益,在新修订的两《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中引进了产品重量合格率的核算。

规程第三章第12项规定,产品重量合格率是产品抽样合格批次占产品抽样总批次的百分率。

其子项是报告期内产品抽样合格批次的数量,而母项则是报告期内该产品抽样的总批次数量,是合格批次数量与不合格批次数量之和。

对于报告期内抽样频率和每次抽样的数量,国家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定量包装产品批量(件)抽样数量(件)单件超出负偏差件数

≤10全部不允许

10~250≥10不允许

>250≥30最多允许1件

报告期内,质检部门共抽查离子膜片碱82次,其中合格批次为81次,不合格批次1次。

则:

离子膜片碱重量合格率=81/82×

100%=98.78%

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表明工业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对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成果的指标。

其指标的变化不仅仅反映了工业各部门的技术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发展的水平,是企业各种素质的综合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