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172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集团董事长关爱员工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还是一名中学没毕业的学徒工。

从普普通通的学徒工到拥有6.7亿元资产的现代企业集团老板,他从自己的创业和成长经历中懂得了如何用心去关爱员工。

精心为员工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李×

常说,企业经营其实就是经营人心,要把员工真正当人看才行。

在他的眼里,员工被当作“第一财富”,人才被作为公司的“一号工程”。

他说:

“在华通的每个人都是人才,华通的人才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岗位之分,职责之分。

任何人都可以竞争任何岗位,但必须在自己的岗位做得比别人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做到最好,就是华通不可或缺的人才。

”近年来,在温州业内一直流传着李×

“三顾茅庐”的佳话。

一次,他在业务交往中了解到安徽某国有大型企业有位德才兼备的厂长,有“下海”的想法,便在百忙之中三赴安徽邀其加盟华通。

起初,这位厂长对温州私营企业并不“感冒”,但最终被李×

的真诚所感动,决定加盟华通,被李×

委以重任,并在后来为华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成文就是这样用爱“才”之心栽下了“梧桐树”,招来了大批的“金凤凰”。

目前在现有的2100多位员工中,大中专以上人才有将近一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10人。

在华通,不论你是外来人员,还是家族成员,每一位员工都被视为企业的主人,每一位员工都有发挥才能的舞台,每个人都有竞争任何岗位的机会。

2003年起,李×

对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动了一次“手术”,基本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目前,在董事会的人员组成中,有近二分之一为非股东成员;

在经营决策层的高级管理人员中,百分之百八十由外来人员担任,这在家族制企业为主的温州民营企业中实不多见。

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李×

认为:

要想让员工安心工作,首先必须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1996年,华通集团成立起就为全体员工投了意外伤害保险,随着集团效益的不断提高,从2004年6月起,又全体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彻底接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李×

创造性地建立了华通集团《停工期间工资发放制度》,遇到淡季或者停工,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位员工每月可以领到300—2500元的基本工资。

公司通过拨款和个人捐款的形式,建立了职工爱心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4年来,公司财务拨款30余万元,60多位困难员工得到帮助。

江西籍员工蒋平,妻子患重病住院,家庭困难,公司立即从基金中为他送上5000元,还暂借给他5000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常说:

“华通就是一个家,不论您是外来工,还是本地工,或者家族工,都是我们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在集团内部,不管哪位员工结婚,集团都要送上一束鲜花、一个红包表示祝福。

他只要不在外地,都要亲临祝贺。

不管哪位员工家里遇到不测,集团都要送上慰问品、慰问金,表示慰问。

工会会员过生日,公司都会通过短信交流平台送去祝福,并把生日蛋糕送到会员手中。

这些事情在华通集团虽然找不到一个相关的文件,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有喜悦大家分享,有困难大家帮忙”,他把关爱员工当作培养员工凝聚力、向心力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四川甘孜籍员工陈冬妹,父亲患癌症住院,母亲遭遇车祸,他派一位副总与陈冬妹一起远赴四川,送去集团员工捐赠的18000元钱和集团特别补助8000元。

江西上饶籍员工刘选斌家中房子被洪水冲毁,接到电话后,集团工会主席和他连夜坐车赶回江西老家,送去5000元慰问金。

让员工吃得好睡得香李×

认为,只有让员工吃好住好,然后才能工作好。

2003年春,前来华通集团新光工业园区考察工作的不少领导建议,新建一栋办公大楼。

他最初也有过这个想法,公司100多管理人员分散在几处办公楼,非常的不方便,但想到上千名员工还在外面租房居住,不仅花钱,还很不方便,李成文决定不建办公楼,而是投资300多万元,建造了2栋员工宿舍。

在每个房间配备了席梦思床、衣柜、写字台等生活用品;

每栋宿舍都安装了磁卡电话;

每栋宿舍楼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

双职工安排单间住房。

今年初,他在控股公司检查工作时听到员工反映,新光工业园区的职工宿舍楼每一层只有一间卫生间,使用很不方便。

回到集团,他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新光工业园区的职工宿舍楼卫生间的改造。

经过两个月多紧张施工,现在每一楼层不仅都有了高档次的男女卫生间。

面对眼前发生的变化,员工们脸上露出了微笑。

李成文又安排有关部门造预算,准备在每一楼层再建一个洗澡间、一个洗衣房。

&

nbsp;

&

华通集团现在住房依然紧张,公司为了让员工住的安全,住的舒适,给每位员工都提供了住房补贴,每月补助标准在80-500元之间。

员工伙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他文安排工会和办公室定期在员工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品种、价格、口味和服务,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要求。

为了让每一位员工吃得舒心,根据不同地方的口味,设立了湖南、浙江、安徽、湖北等4个供应窗口,让员工自行选择就餐。

集团为减轻员工负担,对员工就餐实行补贴,在公司食堂就餐的员工,每人每天补助4元。

关心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李×

还非常关心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关心员工的成长,把员工的进步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华通集团建起了阅览室、体育活动室,一年365天全天开放。

每年的五一节、五四青年节、元旦春节等节日都要举行文艺晚会,丰富员工生活。

公司把每年的6月定为“文体活动月”,组织员工举行篮球、乒乓球、爬山、拔河等文体比赛;

公司还不定期举行书法、征文、绘画等各种比赛。

华通有员工2000多人,每年“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公司都要为员工及其家属子女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李×

还写信慰问大家。

他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集团根据企业员工的素质、经验、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根据不同工种、不同级别员工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活动。

他舍得在学习上花钱。

近几年,华通在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全市企业的前列。

集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人才,先后与上海交大联合举办了MBA工商管理培训班;

邀请了陈国裕、胡谢骅、张伟奇、黄亨煜、初立、尹天文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培训师到公司授课,开展了学习《细节决定成败》、《鱼》、《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书籍的读书活动;

相继开展了操作技能、质量管理、企业管理、营销、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经营战略等多方面的学习培训;

安排有关生产工艺、操作技能、质量检测、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等提高一线员工素质的在职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团队,常年参加学习培训的员工超过8000人次。

不仅如此,集团还根据李×

的要求,利用党支部、工会、团委和女工委等组织,学习研究时事、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事动态,不仅提升了公司管理层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而且注重国家政策法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引。

进入6月份以来,集团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每周都会收到公司发来的学习方面的手机短信。

这是在李×

的倡导下,华通利用现代化手段开辟的一条新的学习途径——“短信交流平台”。

公司每周将员工提供的信息中筛选出的经典短语,通过信息网络发至每位员工手机上。

李×

对华通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

他还打算成立夜校,分期分批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开展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培训,使华通的培训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优秀的企业员工——樊孝胜十佳职工推荐材料樊孝胜同志于2003年2月来到柳钢工程项目部。

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主管项目部的质量工作,03年11月份起兼职项目工程部的管理工作。

此前从未独立全面的负责过焦炉工程的质量,更别说是整个系统工程了。

他把这次工作当做自己能力提升的一次挑战,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步步的走向成熟。

所有工程都有相通之处,质量管理工作应以预控为主。

他在焦炉工程中是这样控制质量的:

首先,制定明确合理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项目技术质量部制定了《质量管理规定》及《处罚细则》,所制定的管理规定有奖有罚,便于操作,并且落实到实处。

对各二级项目部,一视同仁,严格执行。

其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自检、专检制度。

项目经理部成立了“质量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二级项目部设立了专(兼)职的质检员,直接对项目技质部负责,每月21日交月报表到项目技质部,经汇总后按照公司要求于23日前传发回公司技质部。

对公司下发的有关质量文件和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整改(处罚)通知,不分早晚,是否已经下班,都要监督落实。

例如在04年11月19日浇注7#炉底板砼,甲方人员提出砼用碎石有一部分粒径偏小,担心影响砼质量。

他立即与甲方沟通,和土建一项目部负责人商议,决定马上采取以下措施:

1、调来装载机一部,铲来粒径适中的碎石先用,以保证砼浇注的连续性;

2、联系碎石供应商,在柳州市内石场停产的情况下,用载重20吨的自卸车从市外石场连夜起运标准碎石到现场。

几大车碎石陆续到达现场后,甲方管理人员满意了,砼浇注正常了。

工作的繁忙顾不上肚子的饥饿,此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其实,为了抢工期,能及时的进行砼浇注,加班连班的检查钢筋、模板等本来就已是家常便饭了。

再次,督促资料的及时填报、收集、整理。

优质的工程实体质量和正确齐全的资料缺一不可,所以特别要求各二级项目部的技术质量人员注意以下几方面资料的及时填报、收集、整理,项目技质部每月进行检查:

1、所有工程用料的材质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各个单位工程的混凝土、砂浆的实验室配合比单及砼、砂浆试块的抗压(抗渗)报告单。

3、所有隐蔽工程(含钢筋、基础结构等)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工程施工日志、砼施工记录、各种签证单。

5、测量方面:

单位工程的测量定位记录、沉降观测记录。

最后,确定工程实体的检查督促的重点。

对工程中以下的项目或部位,他不厌其烦,慎而又慎地作为重点加以控制的:

1、预留孔洞、预埋件、预埋螺栓等;

2、地下的钢筋砼结构(如焦台、烟道、地下通廊等)的施工缝处理。

柳州地下水系比较丰富,如果不严格控制,地下结构很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

3、焦炉间台、端台和两侧操作平台的钢结构安装及梁下的滑动钢滚轴的放置;

4、钢筋等隐蔽工程,柱、墙模板的垂直度;

5、钢结构制作、安装的焊接质量和除锈刷漆质量。

他的严格,细致的工作管理作风,使柳钢工程项目部所连续承接施工的工程,质量都获得业主肯定,其中柳钢70万t/a炼焦系统一期工程相继荣获“冶金部广西质量监督站优良工程”、“中冶集团优质工程”等称号,在建的6#、7#焦炉质量也比较稳定。

随着工程人事的变动,在期间又接手了项目工程部的管理工作。

他不辞劳苦,勤动脑,做好项目经理的得力助手。

施工现场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对各项目部因平面占用、道路影响所产生的矛盾,做到不偏不向,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协调,化解矛盾;

在工程进度方面,监督各单位按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在施工及生活用水用电方面,及时与甲方主管部门联系,争取较近的水电接入点;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险情,不处理好就不离开现场,从而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施工,确保工期。

同时,积极加强与甲方沟通,与甲方相关人员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04年11月3日下午5时左右,6#炉焦台18~19轴挖土方时,靠焦炉侧边坡土方下滑较严重,土质松散、含水量大,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焦台内边至熄焦车轨道基础只有不到8米的距离,焦台此处的土面标高是—7.25米,熄焦车基础底部标高是—2.5米,两着有近5米的高差!

最令人担心的是焦炉大棚基础就是座落在熄焦车轨道基础上!

他立即向项目部反映情况,并协同技术、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处理方案,决定一边采取护壁措施,一边请甲方机动工程部来现场确认。

打钢管、支模、扎钢筋、浇注砼,他和作业人员一起做到晚上9点多钟,钢筋砼的护壁浇注完成,然后观察了半个多小时,确实见边坡没有继续塌陷了,才放心的回去吃饭。

柳钢项目部的工作实践,使他自己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在专业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都有所进步。

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我们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同意推荐其为公司十佳企业主人。

一冶工业炉柳钢工程项目部2005年11月10日李士强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作为领导干部,李士强同志一贯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求长远,顾全大局,积极主动为班子优化决策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在执行班子决议时,不变通,不走样,力求创造性地圆满完成。

在自身学习生活方面,李士强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员先进性。

他从不放松*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现代科学、领导艺术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李士强同志分管全镇的农业、畜牧、林业、农经、城管、居委会等工作。

对每一项工作,他都当作事关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统筹兼顾,使上述各项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李士强同志不但千方百计为群众“增收”,还非常重视群众的“减负”。

在农经管理工作中,李士强严格把关,确保中央的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

在全镇范围内实行“一事一议”和村会计集体办公制度,加强村级财务审计,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理财,群众监督,使税费改革一步到位,农民人均减负近40%。

李士强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孜孜以求,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献在他所热爱的事业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