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1190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

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

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

卡斯特罗曾说:

“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

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

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力资源以及项目资源,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立足于国际市场这一角度,其对外商具备着很强的吸引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之一。

外资的大量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资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

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中国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促进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

贸易顺差从1994年起开始连年增长,。

3、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就业。

中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工带,吸收了近两亿农村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一批新型的技术工人和具备先进理念的服务人才充实到就业队伍,为国内经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水准的劳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同构成机遇方面相比,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一些挑战。

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2、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升级。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它们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使我们在产业发展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对我们来说,引进外资虽然可以带动少数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却不能带动整个国家产业的整体发展。

与此同时还有可能抑制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传感性会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

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会更多地传导给我们,使我们的经济出现不利波动。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经济发展机会,体制的弊病丛生,制度以及技术革新扩散的极限等因素,均制约了它们的发展机遇。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政府机构内部创建技术分析部门并任命训练有素的政策顾问。

例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政府正致力于加强提升金融监管部门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同时,使用经济学上的手段去分析激励机制和体制适应性等问题。

使制度发展和改革等问题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

  

(二)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参与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

  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微弱,其实力不足以推动利于自身发展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发展中国家要联合起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能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三)引导相应产业和部门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应引导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样才能使相应的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新技术、提高效率和改进管理,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四)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

 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