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195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化重点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C、H、O、N、S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20种基本氨基酸:

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蛋氨酸(Met)、

色氨酸(Try)、苏氨酸(Thr)、赖氨酸(Lys)(借一两本淡色书来)

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组氨酸(His)、半胱氨酸(Cys)、天冬酰胺(Asn)、

天冬氨酸(Asp)(估租半天)

精氨酸(Arg)、丝氨酸(Ser)、脯氨酸(Pro)、甘氨酸(Gly)丙氨酸(Ala)、酪氨酸(Tyr)(精细铺干冰咯)

除甘氨酸外,都是L-α-氨基酸

3.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肽键、肽谷胱甘肽有游离的SH基,才有保护作用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

肽键

二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

氢键

(1)二级结构形成的结构基础:

肽单元(肽平面、酰胺平面)定义:

肽键与周围原子相连处于一个平面上

(2)二级结构的种类:

α-螺旋、β-折叠片、β-转角、无规卷曲

α-螺旋特点:

①沿一个中心轴螺旋上升,主要是右手螺旋

②每螺旋一圈需要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

③第一个肽平面上氮上的H和第四个肽平面上碳上的O形成氢键,稳定α-螺旋结构

④侧面基团R都位于螺旋外侧

β-折叠片特点:

①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键并列相排,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②从侧面观察,形成锯齿状

③相并排的肽平面形成氢键,以稳定β-折叠结构

④侧面基团R位于结构外侧

β-转角特点:

①第一个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氢键结合,形成一个紧密的环,使β-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②允许蛋白质倒转肽链方向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化学键:

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

(1)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

①纤维状蛋白质通常只含一种二级结构,而球蛋白通常含有多种二级结构

②球状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折叠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或亚基→四级结构)

③球蛋白是紧密的球状或椭球状实体

④疏水残基埋藏于球体内,亲水残基暴露于球体外

⑤表面有一空穴(裂沟,凹槽或口袋),这个空穴能结合配体,是蛋白质的活性部位

⑥由二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是疏水作用

(2)三级结构是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最基本结构

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主要化学键:

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二硫键、氢键和离子键

(1)四级结构的结构特点:

①由2个至多个三级结构的亚基缔合形成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有单体蛋白,寡聚蛋白和多聚蛋白

②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按亚基的类型分为同多聚蛋白和杂多聚蛋白

③亚基聚合的主要动力是疏水作用,其他动力有二硫键、氢键和离子键等

(2)亚基:

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变(别)构效应:

别构部位与配体的结合可影响其他亚基,使这些亚基构象改变,增强或减弱对底物的结合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等电点: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等电点的应用:

等电聚焦电泳,通过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而分离蛋白质的电泳方法。

(2)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

蛋白质表面的电荷、水化膜

(3)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质变性:

由于受到某些外力的作用,导致蛋白质三维结构(构象)的破坏,原有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沉淀:

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不变

蛋白质沉淀的最佳条件:

等电点,加盐,低温

7.S-S断裂的方法:

加过甲酸

8.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核酶:

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9.酶的分子组成:

从化学组成来看酶可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缀合蛋白质两类。

缀合蛋白质含有脱辅酶或辅因子。

全酶:

脱辅酶与辅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酶的特异性由酶的蛋白质部分决定

10.酶的活性中心:

指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11.酶促反应的特点及诱导契合假说

(1)酶促反应的特点:

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

(2)诱导契合假说:

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12.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Vmas·[S]

┈┈┈┈

Km+[S]

(1)底物浓度

米氏方程式:

v=

米氏常数(意义):

a)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b)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2)酶浓度

(3)温度

(4)酸碱度(pH)

(5)抑制剂的影响

不可逆抑制:

有机磷农药

可逆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的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①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

特点: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类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B.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及底物浓度

C.动力学特点:

Vmax不变,表观Km增大。

举例:

A.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

B.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

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②非竞争性抑制特点:

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

B.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

C.动力学特点:

Vmax降低,表观Km不变。

③反竞争性抑制特点:

A..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B.抑制程度取决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

C.动力学特点:

Vmax降低,表观Km降低。

(6)激活剂的影响

13.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1)酶原:

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

(2)酶原的激活:

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在特定条件下

┈┈┈┈┈→

酶原激活的机理:

酶原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断裂,水解掉一个或几个短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

→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

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

有的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

在需要时,酶原适时地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催化作用。

14.同工酶

同工酶:

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举例:

乳酸脱氢酶(LDH1~LDH5)

生理及临床意义:

在代谢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解释发育过程中阶段特有的代谢特征;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同工酶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

15.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酶反应分二类:

电子转移、基团转移

(2)催化作用是以功能基团和辅酶为媒介

(3)酶催化的pH值范围小

(4)活性部位比底物稍大

(5)其它有利于催化的条件

(6)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

16.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17.核酸的化学组成(元素→碱基+戊糖→核苷+磷酸→核苷酸→核酸)

元素组成:

C、H、O、N、P

碱基:

嘌呤碱:

腺嘌呤(A)、鸟嘌呤(G),嘧啶碱:

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

戊糖:

核糖、脱氧核糖

核苷:

核苷:

AR,GR,UR,CR,脱氧核苷:

dAR,dGR,dTR,dCR

核苷酸(一磷酸核苷酸)(核苷酸:

AMP,GMP,UMP,CMP脱氧核苷酸:

dAMP,dGMP,dTMP,dCMP)

二磷酸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

核苷酸具有紫外吸收——含共轭双键

18.DNA与RNA的组成的异同点

戊糖:

DNA:

脱氧核糖;RNA:

核糖

碱基:

A、G、C为DNA与RNA共有,T为DNA特有,U为RNA特有

核苷:

DNA:

dAR,dGR,dTR,dCR;RNA:

AR,GR,UR,CR

核苷酸:

DNA:

dAMP,dGMP,dTMP,dCMP;RNA:

AMP,GMP,UMP,CMP

1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核酸的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

20.DNA的二级结构要点:

(1)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旋。

螺旋直径为2nm,形成大沟及小沟相间。

(2)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側,与对側碱基形成氢键配对

(3)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

(4)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21.mRNA结构特点:

(1)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

(2)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结构,称为多聚A尾

功能:

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抄录并传送至核糖体,用以决定其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22.tRNA结构特点: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三级结构为倒L型

功能:

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23.rRNA的功能:

参与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第14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1.核酸的变性:

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核酸的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称为复性

核酸变性和复性的关键:

氢键断开和恢复

2..分子杂交:

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混在一起进行复性,只要各核酸单链有一定数量的碱基彼此互补(不用全部碱基互补),彼此之间就可形成局部双链,即所谓的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类型:

Southern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Nouthern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Western印迹法(蛋白质杂交技术)

3.Tm:

DNA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Tm)。

在Tm时,核酸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

Tm值与DNA的分子大小和碱基中的G+C含量有关。

G+C含量高,Tm值大

4.RNA易被碱水解,其产物是:

核苷酸

5.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附近,可用于测定核酸。

根据A260/A280的比值可判断核酸纯度。

6.天然DNA的ε(P)为~6600,RNA为7700~7800,发生变性和降解时,ε(P)值会升高,以此可鉴别核酸制剂的质量。

单链多核苷酸的ε(P)值比双螺旋结构多核苷酸的ε(P)值要高,所以核酸发生变性时,ε(P)值升高约25%,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复性后ε(P)值又降低,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7.用加热的方法使核酸变性叫做热变性。

变性DNA在缓慢冷却时,可以复性,此过程称为退火。

用不同来源DNA进行退火,得到杂交分子。

第15章核酸的研究方法

1.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定糖法、定磷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典型的PCR由

(1)高温变性模板;

(2)引物与模板退火;(3)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原理:

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

应用:

(1)遗传病和某些疑难病的诊断以及孕妇的产前检查

(2)病原体的检测(3)法医和刑侦鉴定(4)癌细胞的检查(5)基因探针的制备(6)基因组测序、染色体巡视(7)cDNA库的构建(8)基因突变的分析和定位诱变(9)DNA重组(10)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第19章代谢总论

1.两用代谢途径: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可以共同利用的代谢环节称为两用代谢途径

2.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维生素PP,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维生素PP,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维生素B2(核黄素),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FMN:

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维生素B2(核黄素),递氢作用

第20章生物能学

1.直接能源:

ATP

2.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

起贮存能源的作用

3.高能化合物:

3-磷酸甘油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琥珀酰-CoA

4.能荷:

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TP-ADP-AMP系统的能量状态。

[ATP]+1/2[ADP]

┈┈┈┈┈┈┈┈

[ATP]+[ADP]+[AMP]

能荷=

意义:

能荷是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的一个指标

第22章糖酵解

1.糖酵解:

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场所:

在细胞质中进行

2.过程:

P67

3.耗能反应: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产能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4.三个限速酶: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第23章柠檬酸循环

1.糖的氧化三阶段:

(1)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即糖酵解,胞液中进行)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线粒体中进行)

(3)乙酰CoA进入TCA循环(线粒体中进行)

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五种辅助因子:

CoA(泛酸)、NAD+(维生素PP)、硫胺素焦磷酸(TPP)(维生素B1)、

硫辛酰胺、FAD(维生素B2)

3.三羧酸循环的过程P98

脱氢反应: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

受氢体:

NAD+、NAD+、FAD、NAD+

脱羧反应: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琥珀酰-CoA→琥珀酸

每一步的产能情况: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2.5个ATP,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2.5个ATP,

珀酸→延胡索酸:

1.5个ATP,苹果酸→草酰乙酸:

2.5个ATP,

琥珀酰-CoA→琥珀酸:

1个ATP

限速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4.1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

10ATP、2CO2、4H2O

5.丙二酸抑制TCA的机理:

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竞争性抑制剂,与琥珀酸竞争结合琥珀酸脱氢酶,从而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生成延胡索酸。

6.乙酰-CoA、丙酮酸参与的代谢途径

葡萄糖

丙酮酸脂肪酸氨基酸

↓↓β-氧化↓

乙酰-CoA

↓↓↓↓肝

TCA胆固醇脂肪酸酮体

第24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1.两条呼吸链的组分:

NADH氧化呼吸链:

NADH-Q还原酶(复合体I),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Ⅳ)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体Ⅱ),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Ⅳ)

琥珀酸

FAD

(Fe-S)

排列: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NADH氧化FMN、FAD、Q是递氢体

呼吸链

FMN

(Fe-S)

Fe-S、b、c1、c、aa3是递电子体

NADH→→Q→b→c1→c→aa3→Q2

2.电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NADH→NADH-Q还原酶—‖→QH2—‖→细胞色素c1→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Q2

鱼藤酮安密妥抗霉素ACN—、N3—、CO

3.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第1个部位是由复合体Ⅰ将NADH上的电子传递给CoQ的过程,第2个部位是由复合体Ⅲ执行的,将电子由CoQ传递给细胞色素c的过程,第3个部位是复合体Ⅳ执行的,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的过程

4.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化学渗透学说(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和ATP的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

即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电化学梯度,这个梯度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5.2、4-二硝基苯酚的作用原理:

DNP在pH=7的环境中以解离形式存在,是脂不溶的,不能过膜。

在酸性环境中接受H+,成为不解离形式,是脂溶性的,很容易过膜,同时将H+带入膜内,起消除质子浓度梯度的作用。

亦称质子载体。

寡霉素的作用机理:

可阻止质子从Fo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

产热素的作用机理:

是存在于某些生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为天然解偶联剂。

它们能形成质子通道,让膜外的H+通过通道返回膜内,消除跨膜质子浓度梯度。

6.胞液中的NADH的穿梭方式:

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

产物:

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

二羟丙酮磷酸,H2O,ATP;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

草酰乙酸,H2O,ATP

7.磷氧比(P/O):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原子氧ADP磷酸化摄取无机磷酸的摩尔数,即合成的ATP的摩尔数,称为P/O比。

用于确认氧化磷酸化的耦联部位。

底物水平磷酸化(仅有的三个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琥珀酰-CoA→琥珀酸

第25章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中间物:

磷酸戊糖,NADPH+H+及CO2

关键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生理意义:

是细胞产生还原力(NADPH)的主要途径。

1)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合成反应,例如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

2)NADPH+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尤其是红细胞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红细胞免遭外源性和内源性氧化剂的损害。

(防止蛋白质巯基被氧化、脂质过氧化、血红蛋白高价铁)

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人,因NADPH+H+缺乏,GSH含量过低,红细胞易于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

3)NADPH+H+参与肝脏生物转化反应,肝细胞内质网含有以NADPH+H+为供氢体的加单氧酶体系,参与激素、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2.糖异生: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原料:

乳酸、丙酮酸、丙酸、甘油、氨基酸等

可逆反应:

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

果糖-6-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3-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乳酸

不可逆反应:

①由己糖激酶催化的葡萄糖和ATP形成葡萄糖-6-磷酸和ADP②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果糖-6-磷酸和ATP形成果糖-1,6-二磷酸和ADP③由丙酮酸激酶催化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形成丙酮酸和ATP的反应

第26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1.糖原分解的基本过程:

(1)糖原磷酸解为葡萄糖-1-磷酸

(2)脱支酶的作用

(3)葡萄糖-1-磷酸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

关键酶:

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合成的基本过程: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

(2)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葡萄糖-1-磷酸

(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生成(4)糖链延长(5)分支酶催化糖原不断形成新分支链

关键酶:

糖原合酶

2.肌糖原为何不能补充血糖?

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但是生成葡萄糖-6-磷酸之后,由于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所以生成的葡萄糖-6-磷酸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提供血糖,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

3.磷酸化修饰对两种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糖原合酶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脂肪酸彻底氧化的历程: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胞液)

(2)脂酰-CoA由线粒体膜外至膜内的转运(线粒体)(3)脂酰-CoA的β-氧化(线粒体)(4)乙酰-CoA的氧化

2.β-氧化的4个步骤:

(1)脂酰-CoA→反式-△2-烯酰-CoA

脱氢部位:

脂酰-CoA的羧基邻位(β-位);受氢体:

FAD;酶:

脂酰-CoA脱氢酶

(2)-△2-烯酰-CoA→3-羟脂酰-CoA

酶:

烯酰-CoA水合酶

(3)L-3-羟脂酰-CoA→3-酮脂酰-CoA

脱氢部位:

L-3-羟脂酰-CoA;受氢体:

NAD+;酶:

L-3-羟脂酰-CoA脱氢酶

(4)3-酮脂酰-CoA→乙酰-CoA+脂酰-CoA

酶:

β-酮硫解酶

3.α-氧化:

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其α-C原子发生氧化,结果生成一分子CO2和较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α-氧化。

ω-氧化:

脂肪酸在酶催化下,其ω碳(末端甲基C)原子发生氧化,先生成ω-羟脂酸,继而氧化成α,ω-二羧酸的反应过程,称为ω-氧化。

4.酮体:

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

种类:

乙酰乙酸,D-β-羟丁酸,丙酮

代谢场所:

肝内生成,肝外利用

意义:

(1)肝脏向肝外组织提供可利用的能源(分子小,溶于水,可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

(2)长期饥饿或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强,脂肪酸转化成酮体,以代替葡萄糖而成为脑或肌肉的主要能源物质

(3)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如长期禁食或糖尿病时,导致酮血症、酮尿症、代谢性酸中毒

长期饥饿或重症糖尿病时,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利用酮体的能力而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叫酮血症;由于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增多导致的酸中毒叫酮症酸中毒。

超过5mg/dL时,酮体随尿排出,称酮尿症。

5.磷脂、鞘脂均为双亲分子、膜组分

6.胆固醇可转化为雄激素(睾酮),胆汁酸,雌二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雌激素(孕酮),醛固酮,

维生素D3,胆固醇脂

第29章脂类的生物合成

1.必需脂肪酸:

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

种类:

亚油酸,亚麻酸

2.脂肪的生物合成

α-磷酸甘油

活化甘油三酯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脂酰-CoA

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1)乙酰辅酶A的转运(三羧酸转运体系,用柠檬酸作为载体,把乙酰辅酶A从线粒体转运到胞液)

(2)乙酰辅酶A活化为丙二酸单酰辅酶A

(3)碳链的延长:

缩合/加氢/脱水/加氢,合成方向(甲基端→羧基端)

乙酰CoA——C的唯一来源

供氢体是NADPH

乙酰CoA羧化酶——限速酶,脂肪酸合成酶:

多酶复合体或多功能酶

细胞定位:

胞液

载体:

ACP

4.α-磷酸甘油的来源:

糖酵解,甘油的激活

5.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1)甲羟戊酸的合成

(2)异戊二烯的合成

(3)鲨烯的生成——30C

(4)胆固醇的生成——27C

合成部位:

细胞溶胶和内质网

关键酶:

HMG-CoA还原酶

6.血浆脂蛋白的组成特点与生物学功能

CM(乳糜微粒):

小肠粘膜细胞合成,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肝、小肠粘膜细胞合成,运输内源性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