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24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统计学》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习题.docx

《《统计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习题.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习题.docx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

2.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

3.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A.社会经济工作B.统计科学研究C.社会经济统计实践D.社会经济的核算4.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5.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

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海尔曼·康令

6.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

7.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

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8.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A.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B.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

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9.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

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

10.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中()。

A.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是毫无关系的

B.统计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统计指标组成了统计指标体系

D.统计指标可以决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大小

11.统计的三大职能是指()。

A.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反应职能B.信息职能、认识职能、监督职能

C.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D.信息职能、反应职能、认识职能

1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

13.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14.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5.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16.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工业企业B.统计阶段的连续性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17.对某市17.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18.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19.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20.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

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

21.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

22.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

23.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大量观察法B.综合分析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E.指标体系法

2.统计的涵义包括()。

A.统计资料B.统计设计C.统计工作D.统计表E.统计学

3.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E.统计资料提供与开发4.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A.客观性B.数量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差异性

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6.统计指标是()。

A.客观现象的量B.一个具体社会经济现象量的反映

C.总体现象的实际数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情况D.用数学揭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事实E.客观存在事实的反映

7.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1.1亿元

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机器台数为750台

8.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和65万元,则()。

A.“全民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个变量D.“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E.25、22、40、33和65这几个数字是变量值

9.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口密度C.全国总人口数D.投资效果系数E.工程成本降低率10.在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教师职务B.教育水平C.学习态度D.考试成绩E.出勤率

11.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性别B.工种C.工资D.民族E.年龄

12.某商场800名职工的每个人的工资资料中()。

A.职工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B.800名职工是总体单位C.有800个标志值D.职工工资是统计标志E.该商场工资总额等于800人乘以其平均工资

13.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

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B.男性是品质标志C.年龄是数量标志

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E.全国人口数是数量总体

14.连续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

D.要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E.只能用记数方法取得

1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棉花产量B.棉花播种面积C.单位面积棉花产量

D.植棉专业户数E.农业科研所数

16.离散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

D.要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E.只能用记数方法取得

1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商业企业单位数B.商品总销售额C.职工人数

D.商品库存额E.商店经营商品品种数

18.统计指标,就其完成形态而言,由以下要素构成()。

A.定性范围B.数量指标C.定量方法D.指标数值E.质量指标

19.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体系B.质量指标体系C.基本指标体系

D.社会指标体系E.专题指标体系

20.产品产量指标属于()。

A.实体指标B.客观指标C.时期指标D.实物指标E.数量指标

三、判断题

1.男性是品质标志。

()

2.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也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

3.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

4.统计指标不同于统计标志,但与统计标志有密切联系。

()

5.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6.凡是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数量指标。

()

7.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变异就不用统计了。

()8.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平均。

()

9.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

10.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

11.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12.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

四、简答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相互之间关系如何?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3.试述统计学的性质和作用。

4.统计学与数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5.统计学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

6.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你如何理解?

7.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有何区别?

8.怎样理解统计总体的同质性与变异性?

9.阐述完整的统计认识过程。

10.简述统计工作的五个阶段。

11.什么是统计总体?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总体单位?

举例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

12.举例说明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13.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说明哪些不同的问题?

14.什么是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它具有哪些特点。

1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

它具有哪些特点?

16.简述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7.简述大数定律在统计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18.统计描述的方法有那几种?

19.统计推断的方法有那几种?

20.试指出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基本原因标志,并区分其中的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21.试对下列单位,指出你所熟悉的统计总体及其总体单位:

(1)某高等院校

(2)某乡镇(3)某企业集团

22指出下列总体单位的质量标志和数量标志:

(1)大学生

(2)大学教师(3)电视机(4)宾馆

(5)摩托车(6)机床(7)工业企业

23试将下列指标区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

(2)销售收入(3)人均国民收入(4)投入产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整理与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D.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3.统计调查中,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

A.直接观察法、普查和抽样调查B.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和问卷调查法C.报告法、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D.采访法、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问卷调查法4.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

C.调查时间和地点的确定D.调查经费的确定

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一般单位

6.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A.调查单位的承担者B.构成调查单位的每一个单位

C.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无区别B.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不可能一致

8.对国营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每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

C.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9.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1990年7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7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A.1990年7月20日零时B.1990年7月19日24时

C.1990年7月1日24时D.1990年6月30日24时

10.在统计工作中,登记初级资料使用的表格是()。

A.调查表B.整理表C.汇总表D.分析表

1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12.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A.所有工业企业B.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D.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13.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非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14.在统计工作中,营业员填写的发货票属于()。

A.原始记录B.统计台帐C.内部报表D.业务凭证

15.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

16.某商业企业为了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决定进行一次典型调查,所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A.先进的典型B.中等的典型C.落后的典型D.各类典型

17.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期限B.调查时间C.登记时间D.标准时间

18.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非全面统计报表

19.对某地区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

A.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B.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

C.全部零售食品厂D.每一种零售食品

20.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采访法C.直接观察法D.报告法

2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A.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B.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

C.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D.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

22.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A.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B.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

C.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D.统计分组和统计分析

2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分组标志B.确定组数C.确定组距D.确定分组界限

24.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25.在区分事物性质的分组中,划分经济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分组,可以研究各经济类型的()。

A.品质特征B.数量特征C.规模大小D.依存关系

26.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A.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B.各组次数依次排成的数列

C.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D.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

2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

28.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B.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分组的数目多少不同D.研究的总体变化如何

29.以一个企业的工人为总体,研究任务是分析该企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则分组标志应选择()。

A.工人的技术等级B.工人的文化程度C.工人的日产量D.工人的出勤天数30.把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标志是()。

A.分组标志的选定B.分组数目多少C.根据主词的分组情况不同D.总体是否相同31.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

A.不等B.重叠C.间断D.没有严格要求

32.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

A.不等B.重叠C.间断D.没有严格要求

33.在次数分布中,比率是指()。

A.各组分布次数比率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D.各组比率相互之比

34.在正确分组的条件下,组数列是()。

A.对变量值少的连续型变量分组的结果B.对变量值少的离散型变量分组的结果C.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的结果对确定型变量分组的结果

35.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中所起的作用()。

A.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有关

C.与次数大小有关,比率大小无关D.与次数大小无关,与比率大小有关

36.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B.按品质标志分组

C.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D.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37.下面属于变量分配数列的资料有()。

A.大学生按专业分配B.电站按发电能力分配

C.商业企业按类型分配D.企业按国民经济类型分配

38.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B.等比C.反比D.不成比例

39.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A.次数B.次数密度C.频率D.累计频率

40.一定条件下,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分布服从()。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J型分布D.反J型分布

41.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B.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C.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D.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是()。

A.调查单位的各种原始资料B.实现调查单位所必需的个体量资料

C.所有调查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D.调查单位所有标志的具体表现

E.调查单位所必需的标志的具体表现

2.统计原始资料是指()。

A.需由个体量过渡到总体量的资料B.已经加工综合的资料

C.尚待汇总的初级资料D.仍需再分组的资料E.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3.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确定调查目的

C.编制调查大纲D.设计调查表和问卷E.确定搜集资料的方法

4.统计调查资料是否全面,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是否包括全部应调查的单位B.是否包括全部应登记的标志

C.是否全部问题都得到解决D.是否包括全部调查对象应登记的标志E.是否包括全部调查对象的特征

5.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是()。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调查期限

C.调查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E.搜集资料的方法

6.统计调查的准确性是指()。

A.统计资料如实反映客观实际B.统计机构和人员如实反映和提供统计资料C.数字完整没有遗漏,计算准确不出差错

D.提供的统计资料必须及时E.调查资料不能有任何误差

7.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专门调查D.非全面调查E.经常性调查8.调查单位是()。

A.调查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B.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每个单位

E.所需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9.报告单位是()。

A.向上级提交调查表的单位B.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所需登记标志的那些单位

E.报告单位有时与调查单位相一致

10.普查属于()。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专门调查E.非全面调查11.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变量

E.全部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1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8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E.定期调查

13.重点调查()。

A.可用于经常性调查B.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C.可用于一次性调查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

E.即可用于一次性调查,也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14.全面调查包括()。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经常性的统计报表E.普查15.典型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一次性调查E.专门调查

16.原始纪录具有的特点是()。

A.数量性B.群众性C.客观性D.经常性E.广泛性

17.填报统计报表必须按照统一的()。

A.原始纪录B.表式C.指标D.报送时间E.报送程序

18.进行一次性调查可采用()。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E.普查19.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一次性调查E.专门调查20.下面情况属统计调查中登记性误差的有()。

A.抽样随机误差B.技术性误差C.抄录误差

D.抽样调查中的偏差E.逻辑性误差

2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的理由,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具体的C.分散的D.概括的E.系统的

22.统计表的构成包括()。

A.总标题B.汇总表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