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47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docx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B.总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D.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详解】

A.NO与O2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A项错误;

B.反应中NO、O2均为氧化剂,CO为还原剂,N2为还原产物,B项错误;

C.N2不是污染成分,C项错误;

D.由图看出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D正确;

故选D。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

A.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正确;

B.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

D.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

【答案】C

【详解】

A.氨水显碱,但氨水是混合物,所以一水合氨是弱碱,选项A错误;

B.氨水是混合物和液氨是纯净物,所以两者成分不相同,选项B错误;

C.氨水中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选项C正确;

D.氨水有中性分子:

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和离子有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六种粒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某些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最终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答案】B

【详解】

A.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A错误;

B.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

C.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引进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可能是加进去的盐酸中的,故C错误;

D.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5.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9.6gB.6.4gC.4.8gD.3.2g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意:

有如下转化关系:

设Cuxmol、Agymol金属铜、银失去电子给了硝酸中+5价的氮,还原产物中的NO和NO2又失去电子给了氧气生成硝酸,整个过程等效于铜、银失电子,转移给了氧气,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2x+y=4×

,质量守恒:

64x+108y=14,分别解出x=0.05mol,m(Cu)=0.05mol×64g/mol=3.2g;D正确;

故答案选D。

6.氮气常用作白炽灯泡中钨丝的保护气,这是因为

A.氮气比空气轻B.氮气难溶于水

C.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氮气很不活泼

【答案】D

【详解】

A.氮气密度与空气相近,故A错误;

B.氮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溶解性无关,故B错误;

C.氨气作保护气与氮气的颜色、气味无关,故C错误;

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一般条件下不和其它物质反应,因此可以用氮气作保护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

【答案】B

【详解】

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

C.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

D.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详解】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离子,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

,故B错误;

C.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

,故C正确;

D.碳酸钡和碳酸钙等沉淀都可溶于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不一定含有Ba2+,故D错误;

故选C。

9.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②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C.④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

D.向海洋中排放含NO3-的废水不会影响NH4+的含量

【答案】B

【详解】

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错误;

B.②中氮气转化为

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正确;

C.④中

转化为

,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错误;

D.根据图像,

能转化为

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

,故向海水中排放

会造成

浓度增大,D错误;

故答案选B。

 

10.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SO2

70%的浓H2SO4

Na2SO3固体

98%的浓H2SO4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HNO3

铜屑

NaOH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

C.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

故选B。

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答案】D

【详解】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CO

,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SO

,故B错误;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有钠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是钠盐溶液,故C错误;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H

,故D正确。

故选D。

12.对某些离子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Cl-

B.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D.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有

【答案】B

【详解】

A.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以为碳酸银,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为碳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选项A错误;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选项B正确;

C.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形成氯化银白色沉淀,AgCl也不溶于盐酸,选项C错误;

D.

都能与HCl反应生成CO2气体,CO2气体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

,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CuCl2

B.NO2

C.FeCl3

D.Na2O2

【答案】B

【详解】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所以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氮气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B符合题意;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所以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C不符合题意;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所以可以直接由单质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

【答案】C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NH4Cl溶液或(NH4)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且与NaCl溶液或Na2SO4溶液不反应,则无法鉴别四种溶液,故A错误;

B.AgNO3溶液与这四种溶液混合均会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H4Cl溶液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aCl溶液混合无现象,与Na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能鉴别四种溶液,故C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与(NH4)2SO4溶液及Na2SO4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和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

【答案】C

【详解】

A.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故A错误;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Cl−,故B错误;

C.钠的焰色为黄色,若焰色试验的火焰呈黄色,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故C正确;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

,应先加稀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才能证明溶液中存在

,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6.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

NH4SO4B.氯酸钾:

KCl

C.硫酸亚铁:

FeSO4D.氨气:

NH4

【答案】C

【详解】

A.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故A错误;

B.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B错误;

C.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故C正确;

D.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D错误;

故选C。

17.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B.加入足量的HCl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

D.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答案】A

【详解】

A.铵盐遇到强碱加热会产生碱性气体氨气,所以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故A正确;

B.加入足量的HCl溶液,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除了CO

,还有HCO

等,故B错误;

C.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所以原溶液中也可能存在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等,故C错误;

D.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Cl-,干扰其检验,应加硝酸酸化,故D错误;

故选A。

1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是酸。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样品一定是NaCl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答案】D

【详解】

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一定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此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

,也可能是Ag+,故B错误;

C.灼烧固体样品,焰色反应为黄色,此样品一定含有Na元素,但不一定是NaCl,故C错误;

D.NH3的水溶液显碱性,则在含有NH

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OH-

NH3↑+H2O

B.向氨水中加盐酸:

NH3·H2O+H+=

+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2

=3Cu2++2NO2↑+4H2O

D.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

SO2+H2O+Ba2+=BaSO3↓+2H+

【答案】B

【详解】

A.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制氨,不在溶液中发生,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

B.向氨水中加盐酸,生成NH4Cl和水:

NH3·H2O+H+=

+H2O,故B正确;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3Cu+8H++2

=3Cu2++2NO↑+4H2O,故C错误;

D.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SO2不和BaCl2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20.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A.(NH4)2SO4B.NH4NO3

C.NH4ClD.NH4HCO3

【答案】B

【详解】

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则Y为NH3,氨气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Z溶液为HNO3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硝酸铵,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某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采用图示的方法收集氨气,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

(3)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H3的集气瓶扣住棉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甲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请画出正确的尾气吸收图______。

【答案】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小产生白烟

【分析】

(1)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制得;

(2)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3)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接触能产生白烟氯化铵;

(4)氨气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需要防倒吸。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方程式: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图示收集氨气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

小;

(3)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接触能产生氯化铵,是固体小颗粒,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烟;

(4)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氨气时,应添加防倒吸装置,可用长颈漏斗倒扣水面制成,画图为:

2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请用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请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5)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________(写该材料名称)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NH3+H2O

NH3﹒H2O

+OH-4NH3+5O2

4NO+6H2O②④光导纤维2C+SiO2

Si+2CO↑

【分析】

本实验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利用这一条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氨气的喷泉实验中,进入烧瓶中的液体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据此回答。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氨气,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受热产生,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2)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从a口进入;

(3)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OH-;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氨气经催化氧化后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则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4)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因此需要倒置的漏斗或干燥管,故②④正确;

(5)SiO2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也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碳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单质,化学反应方程式:

SiO2+2C

Si+2CO↑。

2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a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图中b发生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C”或“D”)。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

(6)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的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写出①③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7)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

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0.3molNO2和0.3molNOB.0.2molNO2和0.1molN2O4

C.0.6molNOD.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答案】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NH3•H2O

NH3↑+H2O碱石灰D产生白烟防止倒吸4NH3+5O2

4NO+6H2O3NO2+H2O=2HNO3+NOD

【分析】

(6)结合氨气的性质和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为NH3被氧气氧化生成NO的过程,反应②为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过程,反应③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的过程。

(7)分析反应过程,Cu、Mg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变成Cu(OH)2、Mg(OH)2。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判断

的还原产物。

【详解】

(1)分析a装置,为固体加热反应制氨气,可知应为NH4Cl和Ca(OH)2反应制氨气,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