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548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docx

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13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13)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

少孤。

特立不群,颇勤儒学。

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

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

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

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

及辞,遗贽钱百万,曰:

“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

”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

“敢不承君厚意。

”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

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

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

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

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

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

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

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

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

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

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

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

“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

不恤其它。

”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秩,东归省母秩:

俸禄。

B.及辞,遗贽钱百万遗:

遗留C.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害:

忌妒D.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爱:

爱惜。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贽忠诚的一组是()

①贽性忠荩②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③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

④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⑤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⑥事有不可,极言无隐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①②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贽少时学习勤苦,才能突出而与众不同,后来得到寿州刺史张镒的赞赏,并结下深厚情谊。

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做翰林学士,为报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政治上意图尽心竭力,有所作为,他能指出朝廷政事的缺漏,得到皇帝的厚待。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害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

D.陆贽的勤政和直率的作风引来朋友的告诫,但陆贽坚持正道,毫不动摇,决心以实际行动不负天子和自己平生所学。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

“高子黄中内润[注],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

“万机之务,何者为先?

”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

“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

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

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

”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

“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

”允曰:

“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

“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 黄中内润:

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

求学B.则亩益三斗益:

增加C.为首为讳乎首:

头领D.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

受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B.复何忧哉万机之务,何者为先C.悉以授民黑子以览等为亲己D.黑子请计于允曰遂绝于允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

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

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谷字耕叟,潭州长沙人。

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惮之。

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①。

中年登进士第。

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儒素。

日未出,授诸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

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始免巾帻,早作必冠而后出帷。

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

“是必尹先生门人也。

”诘之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

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

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

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

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

“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

”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

乃积薪扃户②,朝服望阙拜已,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

邻家救之,火炽不可前,但于烈焰中遥见谷正冠端笏危坐,阖门无少长皆死焉。

芾闻之,命酒酹谷曰:

“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

”务实,谷号也。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友皆严惮之惮:

恐吓B.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季:

朝代之末C.中年登进士第第:

科第D.丁内艰,居家教授丁:

遭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宋以词赋取士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岳秀泣而许之死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城破,多感激死义者吾二臣者皆不欲也D.阖门无少长皆死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尹谷“性刚直庄厉”的一组是()

①体裁务为典雅②居家教授,不改儒素③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④早作必冠而后出帷⑤谷知城危,与妻子诀⑥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A.①②⑤B.②③⑥C.④⑤⑥D.①③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

②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3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1.下列两句中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是()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客何为者?

A.①wàng②wèiB.①wàng②wéiC.①wǎng②wéiD.①wǎng②wèi

2.下列对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樊哙在席上的讲话与刘邦的话,不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而是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气语调是明显不同。

B.两人讲话的中心大致一样,但侧重点不同。

刘邦侧重于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呵斥项羽“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策略上看,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呵斥项羽是“以攻为守”。

D.樊哙在席上的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宋少保信国文公传

【清】陈弘绪

文天祥,吉州庐陵人。

父仪,号革斋,乡称长者。

天祥生时,大父梦儿乘紫云而下,已而复上,遂名云孙,字天祥。

已贡于乡,名天祥,改字履善,又字宋瑞。

天祥英姿俊爽,目光如电。

为童子,游乡校,见学官祠欧阳修、杨帮义、胡铨像,慨然曰:

“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漫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帝亲擢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

“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庆。

”寻丁父优,归。

开庆初,元兵入寇,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

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不报,即自免归。

后稍迁至刑部侍郎官,宋臣复入为都知,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亦不报。

平章贾似道以致仕要君,天祥当制,裁责以义。

似道不怿,使台臣劾之。

天祥既数斥,引钱若水例致仕,时年三十七。

已复,除湖南提刑,见故相江万里于长沙,公曰: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必当有变,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明年为德祐元年,正月,谋报元师渡江,诏诸路勤王。

天祥奉诏起兵,有众万人。

二月,似道鲁港师溃,除天祥江西安抚使,趣入卫。

其友止之曰:

“今元兵三道鼓行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 ”天祥曰:

“固然,但国家养士三百余年,一旦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前,庶忠义之士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立,社稷犹可保也。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平江知府。

十月,常州告急,陈宜中遣张全将淮兵二千往,天祥命朱华、尹玉、麻士龙助之。

至虞桥,士龙战死,朱华、尹玉皆败,全不发一矢而走,元后破常,入独松关。

寻除右丞相,诣元军前讲和。

至则说伯颜,伯颜以厉词相挟,天祥曰:

“某为宋状元宰相,所欠一死报国耳!

”伯颜为之改容,因拘留之。

(摘自《陈士业先生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学官祠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祠:

祭祀

B.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漫怠漫:

逐渐

C.平章贾似道以致仕要君要:

要挟

D.庶忠义之士闻风而起庶:

平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贡于乡B.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

青,取之于蓝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D.全不发一矢而走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文天祥“忠义为国”的一组是()

①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庆②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③天祥当制,裁责以义④除湖南提刑,见故相江万里于长沙

⑤除天祥江西安抚使,趣入卫⑥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前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慨然曰:

“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译文:

(2)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

译文:

(3)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立。

译文: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昭义节度副大使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

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

“公当为彼,不得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

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

从史虽羞,退益甚。

君泣语其徒曰:

“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

”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

从史读诏,曰:

“是故舍我而从人耶!

”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

上曰:

“吾知之矣。

”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

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

“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

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

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

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

“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

”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

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

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与:

参与。

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数:

列举。

C.唯公之所欲为唯:

希望。

D.后不听信,恶益闻闻:

传布。

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  )

①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②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③上使谓吕君曰:

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④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⑤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⑥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规劝卢从史,孔戡曾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但等众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孔戡于是借口生病退隐而去。

B.孔戡命运不济,虽被皇上任命为尚书司勋员外郎,但因卢从史多次向朝廷奏章诬告,一直未能到任,后来在临汝进餐时猝然而死,享年五十七岁。

C.孔戡从进士出身进而辅佐昭义军,前任军帅死后,经代理军帅卢从史苦苦挽留而做他的辅臣,他不计个人得失,坚持道义,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D.卢从史原为一般将领,后为昭义节度副大使,他起初很重视孔戡,曾一年中两次上奏为孔戡升官,但后来不听孔戡规劝,导致最终的失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

(2)是故舍我而从人耶!

(3)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

“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

“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

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

“勇哉!

子贡复进曰:

“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

“辩哉!

颜渊退而不对。

孔子曰:

“回,来!

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

“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

“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

“回闻熏莸②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③,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

“美哉!

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

“夫子何选焉?

”孔子曰:

“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注释:

①聝(ɡuó):

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

②熏:

香草。

莸:

臭草。

③五教: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

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攘:

夺取C.挺刃交兵兵:

士兵D.导之以礼乐导:

教导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喟然而叹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以其类异也作《师说》以贻之C.则由无所施其勇其皆出于此乎D.夫子何选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只有我能做这件事,让他们两个人跟随我吧。

B.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

C.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D.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

让百姓修不了城墙,越不过护城河。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表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C.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D.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

二孤轼、辙哭且言曰:

“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

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

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

”因曰:

“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

”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

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

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

或谓夫人曰:

“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夫人曰:

“然。

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

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卒不求。

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

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

“吾自视,今犹可学。

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

”夫人曰: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

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

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

“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

”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

“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

”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

“是岂所谓福哉!

不已,且愚吾子孙。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

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

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

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退而次之曰次:

编次,撰述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

出嫁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

勉励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没:

失去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④不数年遂为富家

⑤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去世后,司马光前去吊唁,苏轼和苏辙告诉他,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并请司马光为他们的母亲写墓志铭。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到,但是恐怕会有人讥笑自己的丈夫,就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常常引用古人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后来他们同一年考中进士,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家,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②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

③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

崇祯四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

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

延麟具疏让道周,不许。

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

廷麟言:

“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

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

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

”帝为动色。

其冬,京师戒严。

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

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

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

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

无何,象升战死贾庄。

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初,张若麒、沈迅官刑曹,谋改兵部,御史涂必泓沮之。

必泓,廷麟同里也。

两人疑疏出廷麟指,因与嗣昌比而构廷麟。

会廷麟报军中曲折,嗣昌拟旨责以欺罔。

事平,贬廷麟秩,调之外。

黄道周狱起,词连廷麟,当逮。

未至而道周已释,言者多荐廷麟。

十六年秋,复授职方主事,未赴,都城失守,廷麟恸哭,募兵勤王。

福王立,用御史祁彪佳荐,召为左庶子,辞不就。

宗室朱统翷诬劾廷麟召健儿有不轨谋,以姜曰广为内应。

王不问,而廷麟所募兵亦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