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1380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PPT资料.ppt

这样,雅各宾派遭到了最严重的打击。

7,十二月二十五日,国民公会正式宣布废止“最高限价法令”,取消了对投机活动的一切限制。

8,在打击雅各宾派、镇压人民起义的同时,热月党人对王党的叛乱也给予坚决的镇压。

1795年夏,数千名流亡国外的王党分子在英国舰队的护送下在法国基贝隆岛登陆,举行反革命叛乱。

热月党政府立即派陆海军封锁该港,很快镇压了叛乱。

1795年秋(10月5日),王党分子在巴黎掀起叛乱,热月党政府束手无策,不得不起用当时闲居巴黎的拿破仑,很快击溃了人数众多的叛乱分子,平定了这次叛乱,拿破仑由此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

9,1795年8月22日,国民公会又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即1795年宪法。

新宪法重申法国为共和政体国家,但取消了普选权,提高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立法权由五百人院和元老院共同组成的立法团掌握。

行政权由五人组成的督政府掌握。

督政府拥有任命各部部长、监督法律的实施以及宣战媾和等大权。

10,根据新宪法,1795年10月25日,国民公会宣布解散。

10月27日选出的立法团正式开会。

不久,以巴拉斯为首的五人督政府宣告成立。

11,2、督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热月党人实行的经济上的自由竞争政策很快便发生了效果。

督政府成立以后,法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带给广大劳动人民的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生活日益贫困的突难,这样,又兴起了巴贝夫领导的平等派运动。

12,格拉古巴贝夫(17601797),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

大革命爆发以后,他积极投身革命。

热月政变后,巴贝夫创办了人民的保民官的报纸,猛烈抨击热月党人的统治,因而在1795年2月被捕入狱。

正是这半年多的狱中生活,最终形成了巴贝夫的共产主义理论。

13,10月,巴贝夫出狱后,成立了由工人、手工业和士兵参加的秘密组织“平等会”,准备发动推翻督政府的起义。

巴贝夫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本根源,要消除这种不平等,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概括起来就是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共产主义。

14,巴贝夫及其平等派以原始共产主义为指导,主张以武装斗争和革命专政来实现他们的革命理想,这就比以往任何空想共产义思想都大大前进了一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巴贝夫的共产主义思想,称它是“超出整个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的思想”(马恩全集第二卷,第152页)。

巴贝夫的思想反映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愿望和要求。

15,对于反法联盟的武装进攻,热月党国民公会和督政府都给予坚决的回击。

从1794年冬到1795年夏,法国军队在前线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迫使普鲁士、荷兰和西班牙等国退出反法联盟。

1796年春,督政府派谴三路大军进攻奥地利。

16,中路军(莱茵方面军)莫洛将军率军七万五千人,沿多瑙河前进。

左路军(马斯河方面军)儒尔当率七万人沿美茵河前进,是为主力。

右路军(意大利方面军),由拿破仑率三万人沿波河推进远征意大利作为牵制。

17,1796年4月5日,拿破仑率军出发,越过阿尔卑斯脉进入意大利北部的皮蒙特境内,拿破仑旗开得胜,连续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到1797年2月,在9个月的战争中,拿破仑经过六次大战,七十次小战,全部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地区。

18,紧接着,拿破仑向维也纳进军,4月初在维也纳西南一战,奥军大败。

10日,迫使奥地利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占领比利时和意大利北部地区。

由于拿破仑的胜利,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了。

到这时候,唯一剩下一个英国继续与法国为敌。

19,为切断英国与印度的联系,迫使英国屈服,1798年7月,拿破仑率大军三万五千人远征埃及,很快占领了埃及大部分地区。

不久又向叙利亚进军,但遭到顽强抵抗被迫撤回埃及。

20,1798年底,英国又组织起第二次反法联盟,参加者有俄国、土耳其、奥地利、那不勒斯等国。

联盟调集三十五万大军攻打法国,法军在各个战场都遭到失败。

与此同时,法国国内的形势也很不稳定。

督政府受到来自保王党和革命民主势力两个方面的威胁。

1797年春,立法团选举的结果保卫党人占了多数。

第二年四月的选举,雅各宾派又占据了一百六十个席位。

到1799年7月,法军在前线遭到一系列失败的时侯,民主势力在巴黎再度复活,保王党人也趁机在各地煽动叛乱,督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21,面对这种严重的形势,法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既能打退反法联盟的进攻和王党的叛乱,又能镇压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保卫革命的果实,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于是,他们选中了年青的将军拿破仑波拿巴。

22,一代英杰拿破仑,23,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出生于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祖先原是意大利贵族,该岛归属法国后(1768年),法国国王承认其父为法国贵族。

1779年,拿破仑凭借着贵族子弟的身份和科西嘉总督的推荐,进入法国东北部的布里埃纳少军军官学校学习,六年以后又升入巴黎军官学校。

在这期间,他读了一些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24,法国革命爆发以后,他积极投身革命,成为雅各宾派专政的积极支持者。

在1793年底的土伦战役中战功卓著获得了准将军衔。

热月政变以后,拿破仑由于和雅各宾派的关系密切一度受到怀疑和迫害,军职也被解除,不得不闲居巴黎过着贫困的生活。

1795年秋王党在巴黎发动叛乱时,拿破仑才被重新起用。

此后他战功卓著,官运亨通。

25,1799年8月,拿破仑在从土耳其人手中缴获的一份报纸上获得了国内的消息,他当即立断,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克莱贝尔将军,只身返回法国。

在进入巴黎的途中,拿破仑受到各界群众和法国官兵狂热的欢迎。

1799年10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率军驱散了立法团,推翻了督政府,夺取了法国政权,建立起以拿破仑为首的三人执政府,这就是历史上的“雾月十八日政变”,从此开始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

26,27,二、拿破仑帝国1、从执政府到帝国的建立:

28,雾月十八日政变以后,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拿破仑在11月底到12月初短短的几天内起草了宪法,1799年12月24日用选民表决的方式通过,称作共和八年宪法。

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分别选举的第一、第二、第三三个执政,执政任期十年,连选得以连任。

29,1802年又颁布了共和十年宪法,规定第一执政终生任职,并有权任命继承人,指定元老院、最高法院法官和另外两个执政的侯选人。

共和十年宪法进一步扩大了拿破仑的权力,这是通向帝制的重要一步。

30,1804年5月,元老院通过了在法国建立帝制的决议,同时修改宪法,宣布法国为帝国。

12月2日,拿破仑偕皇后约瑟芬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从此,法国历史进入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帝国时代。

31,为了巩固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宗教和法律措施。

32,改组行政机构,整顿国家经济。

拿破仑执政以后,从适应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竭力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取消了大革命时期建立的一切地方自治机构,把全国划分为88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命;

建立了以拿破仑为首的国务会议,在中央设立了十二个部,分别领导和管理全国各项行政工作。

建立近卫军,改组了法院、成立了司法部和和警务部,同时另设直属拿破仑的巴黎警察总署,建立告密制度,加强对报刊的检查和控制等等。

在拿破仑坚决果断的主持之下,在短短的时间内,一套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建立起来了。

33,经济方面,拿破仑整顿了财政机关,实行税收改革,采取保护关税政策,建立监督制度,创立法兰西银行,用国家订货、提供补贴和机器设备等办法促进新企业的建立。

拿破仑政权鼓励采用新技术,奖励发明创造、开凿运河,修筑公路,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军事工业等等,试图以此振兴民族工商业。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拿破仑政权采取扩大耕地,实行轮作制,培植新作物,推广新品种等措施。

34,镇压王党叛乱,打击民主势力。

雾月十八日政变以后,波旁王朝的余党曾经把复辟的希望寄托在拿破仑的身上。

满以为这位年仅三十岁的将军会扮演英国革命后蒙克将军的角色,象帮助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那样,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1800年春夏之际,流亡国外的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温斯伯爵(即复辟后的路易十八),先后两次写信给拿破仑,企图用高官厚禄收买他,以达到复辟的目的。

35,与此同时,拿破仑政权也对民主势力和人民的自由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拿破仑逮捕了许多雅各宾民主派分子,其中甚至包括马拉和巴贝夫的妻子。

在实行书报检查制度的过程中,先后封闭了全国七十三种报纸的六十九种。

拿破仑政权宣布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的霞不列法继续有效,禁止工人结社和罢工,还创立了工人身份证制度,以加强对工人的控制。

36,改造天主教,使它由封建复辟的工具转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拿破仑虽是无神论者,但他从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深地认识到宗教信仰在群众中的思想力量。

为了把信教群众争取到自己的周围,剥夺封建势力借以复辟的思想武器,拿破仑力排众异,于1801年7月15日同罗马教皇庇护七世签订了教务专约。

拿破仑承认了天主教是法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的宗教。

但教会必须从属于国家,主教由国家任命和支给薪俸,宣誓效忠国家。

革命时期废除的教会什一税及教会在经济上的特权不得恢复。

37,颁布法典,健全和整顿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

在此之前,法国的法律制度十分混乱,大革命时期的许多法律条文也不统一,人们无所适从。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把法国革命的主要社会成果从法律上固定下来,拿破仑上台以后亲自领导和参加了法典的制订工作。

他把革命时代的各种改革法令加以整理、完善,先后于1804年颁布民法,1806年颁布民事诉讼法,1807年颁布商法,1808年颁布刑事诉讼法,1810年颁布刑法。

38,在这五部法典中,以1804年颁布的民法最为重要。

1807年9月,法国民法典正式命名为拿破仑法典。

39,拿破仑法典共有2881条,是拿破仑治国的根本大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胜利,宣布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承认土地制度变革的既成事实,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恩格斯说,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48页)它“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变为法律”(马恩选集第三卷,第149页)。

40,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帝国的崩溃:

雾月政变以后,拿破仑立即进行战略部署,把粉碎反法联盟的进攻作为他上台后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41,1800年,俄国退出战争。

同年5月,拿破仑再次率兵六万赴意大利指挥作战。

拿破仑奇迹般地越过阿尔卑斯山的天险圣伯纳德山口,突然出现在奥军面前。

6月14日,在意大利北部的马伦哥村大败奥将梅拉斯,迫使奥地利于1801年2月与法国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42,和约重申坎波福米奥和约的条款,奥地利将它的属地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等地割让给法国,并承认法国侵占一些新的附属国。

奥地利的失败使英国陷于孤立,不得不与法国和谈。

1802年3月,双方签订亚眠和约,规定英国退出马耳他岛和在地中海占领的其他岛屿,法国军队撤出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

43,1805年4月,俄、英、奥等国组织起第三次反法联盟,瑞典、那不勒斯等国地参加了进去。

10月21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彻底打败。

但是在陆战中,拿破仑获得了重大的胜利。

1805年,拿破仑从加莱海峡的布伦军营,以强行军的速度把十七万六千军队调到多瑙河边。

44,在25天的时间中,军队穿越法国本土,走过约600公里的长距离,几乎没有发生病号,没有人掉队,突然攻击奥军。

10月中旬,法国军队向乌尔姆发动进攻,迫使奥将麦克率六万人投降(乌尔姆战役)。

到这年11月,法军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12月2日,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与俄奥优势兵力的联军展开激战。

45,46,结果,法军以较的代价夺取了伟大的胜利。

俄国沙皇和奥地利皇帝狼狈逃跑,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身负重伤,几乎被法军俘虏。

第三次反法联盟完全破灭。

对于奥斯特里茨战役,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拿破仑指挥的所有战役中最成功的一次,是拿破仑赢得欧洲第一名将的军事杰作。

47,1806年8月,奥皇在拿破仑的压力下正式宣布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同年,拿破仑组织了由十六个德意志小国组成的“莱茵同盟”(以后增加到二十一个),推行法国的政治制度和拿破仑法典。

48,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和广阔的土地之后,拿破仑又实行了分封制,分别统治被征服的附属国家。

1806年,封他的哥哥约瑟夫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改封为西班牙国王,另封妹夫缪拉元帅为那不勒斯国王。

1805年封其弟路易为荷兰国王,1807年封其幼弟吉洛姆为威斯特发利亚国王。

49,1806年9月,英、俄、普、瑞典等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联盟。

10月,战争重新开始,拿破仑在战场上连续获得重大胜利。

10月27日,即战争开始后的第十九天就占领了普鲁士首都柏林。

50,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又在弗里德兰战役中大败俄军。

7月7日,俄国与法国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俄国宣布退出反法联盟,和英国断交,并且与法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英国。

接着,7月9日,又缔结了普法条约,普鲁士丧失了总领土的二分之一,赔款一亿法郎,普军减至四万人,作为法军撤出普鲁士的条件,普鲁士必须付清赔款并加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51,特拉法加海战之后,法国海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渡海去进攻英国了。

于是,拿破仑转而从经济了消弱英国,在政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逼它求和的目的。

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布一项命令,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严禁欧洲大陆诸国与英国通商,在拿破仑控制的领土上的英国人,一律被宣布为战俘,属于英国臣民的财产一律没收。

52,大陆封锁政策实施以后,英国的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打击。

英国政府为了抵制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于1807年1月和10月,先后颁布两道枢密院命令:

禁止中立国家同敌视英国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

针对英国的报复。

1807年11月至12月间,拿破仑又签署了米兰敕令,宣布对所有受英国支配的船只,都与英国船只同样看等,都要拿捕,而且封锁扩大到了所有在英国出产的货物。

1810年10月18日的枫丹白露敕令,完成了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立法措施。

根据这一敕令,凡是在大陆发现的英国货物,必须全部焚毁。

53,拿破仑严格执行其大陆封锁法令。

他派出两万名税吏并辅以军队和警察,分布于欧洲各港口,坚决与英货走私作斗争。

为了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一切联系,1807年11月,拿破仑出兵占领了葡萄牙,第二年,又进一步侵占了西班牙。

54,1809年,英国与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法、奥之间的战剧重新拉开。

在7月5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奥地利遭到了不下于奥斯特里茨的惨败。

同年10月,法奥签订维也纳和约,奥地利丧失了三百五十万人口的领土和八千五百万法郎的赔款,并宣布退出反法联盟与法国结盟。

55,这样,从1800年到1810年,在这前后十年的时间里,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所向无敌,先后多次打败了俄、普、奥等国的优势军队,粉碎了一次又一次反法联盟,迫使各国的封建君主俯首求和。

拿破仑以辉煌的军事胜利,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及瑞典等国家和地区。

56,57,整个欧洲除俄国之外,几乎都处在拿破仑的统治之下,法国从88个省扩展到130个省,人口达到七千五百万,几乎相当于革命前的三倍,拿破仑帝国空前强盛,发展到了它的顶峰。

1810年,奥皇将公主玛丽路易丝送往巴黎,同拿破仑结婚。

此后,拿破仑认为,如果不能彻底打败和控制俄国,法兰西帝国的霸主地位势将难以巩固,它的劲敌英国也将无法打败,于是拿破仑积极准备大规模的征俄战争。

58,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领四十二万大军渡过涅曼河,揭开了征俄战争的序幕。

8月,沙皇任命老将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采取边打边撤,坚壁清野的办法,消耗和迟滞法军前进。

9月初双方在莫斯科附近的博罗季诺村一战,俄军虽然损失残重,但仍很有秩序地撤出了战斗。

9月14日,法军进入被放弃了的莫斯科城。

15日夜,俄军在莫斯科放起了大火,整整燃烧了五六天,法军因缺乏救火器材而无能为力,直到20日,大火才自行熄灭。

10月19日,法军开始撤离莫斯科。

在战斗不利的情况下,时值严冬到来,法军困难加重,拿破仑决定撤兵,沿途又不断受到俄军的袭击。

59,拿破仑远征俄国,在军事上受到最残重的损失,四十多万大军连同以后陆续调来的十几万军队,总数计达六十多万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大约有十万人被俘外,大多数战死、病死、冻死和饿死了。

安全撤回法国和以后零星回来的法军(加上普、奥军队)仅六万人。

可怕的向莫斯科进军以拿破仑的惨败而告结束。

60,拿破仑在俄国的失败,鼓舞了各占领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民族运动牵制了拿破仑大量的精兵,直接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形势推动了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下决心与法国重新开战。

61,1813年2月,普俄两国签订反法同盟,接着,英、奥、西、葡、瑞典相继加入,第六次反法联盟组成了。

在5月9月的战斗中,拿破仑以神速的动作,超人的精力,率领处于极端劣势的法军多次打败了反法联盟的军队,赢得了一系列令军事家和史学家惊叹不已的胜利。

10月16日发生了震动欧洲的莱比锡战役。

62,1814年月6日,拿破仑被迫宣布接受反法联盟的条件,“放弃对法兰西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其它国家的一切主权和统治权”,拿破仑终身保留皇帝的称号,并拥有厄尔巴岛的完全的主权和所有权。

28日晚,拿破仑率近卫军四百人乘英国巡洋舰前往厄尔巴岛。

63,5月3日,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温斯伯爵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恢复波旁王朝,称作路易十八。

30日,联军与法国签订巴黎和约,规定法国国界恢复到1792年1月1日的范围内。

64,波旁王朝复辟后,大批逃亡贵族返回法国,企图在法国重建专制统治,从而引起了人民的愤怒和资产阶级的不满。

拿破仑利用人民对波旁王朝的敌视心理,于1815年2月26日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重新登上法国王位,正在维也纳集会的欧洲各国首脑惊慌失措,连忙组织起第七次反法联盟,调动百万军队进攻法国。

在6月16日的布留赫尔战役中拿破仑获得胜利。

65,1819日发生了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最后遭到失败。

从此结束了拿破仑的“百日政权”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的统治。

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自动宣布第二次退位。

随后,他准备去美洲旅行,结果被英舰扣住。

最后于1815年10月15日被送往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仑在该岛度过了六年的监禁生活,1821年5月5日死去,终年52岁。

66,拿破仑被流放后,路易十八重新回国,波旁王朝再度复辟,从此法国又进入了复辟王朝统治时期。

*拿破仑之死,(载外国史知识19833期P42赵立兴文),67,拿破仑的历史地位:

68,第一,拿破仑是一个站在历史前面的人物。

第二,拿破仑向欧洲传播了革命影响。

第三,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拿破仑一生的军事生涯,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人惊佩不已的军事奇迹,为后世军事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他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长期影响到后世的军事家,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当然,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必然有反映其阶级性的一面,诸如独裁专制、侵略掠夺等。

但是,我们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而不应用无产阶级的标准去苟求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