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12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育技术标准:

SETC-S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时间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Ⅱ第2章第2节的内容。

按照遗传学发展史来安排教材内容的人教版,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之后,本节的核心内容是: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者分别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更有利于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深入理解,同时又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对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的处理是在引导学生发现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及跟性别有关之后,教师就出示了摩尔根的假设,然后用假设来解释他所做的实验,再用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的杂交作为检验假说的测交。

对这些教材资源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重走摩尔根的探究之路,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观看动画、教师讲解,能够说出基因位于染色的理论假体上说和实验证据。

(2)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通过查阅资料、师生互动,尝试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基因位于染色的理论假体上说和实验证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2)基本技能(尝试进行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法,小组合作探究,解释生物的某些现象,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修正和完善,在推理(或演绎)的同时达成知识生成,同时进行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

(3)基本思想(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并需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学习过程中交流、讨论、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认知过程,认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生初步领悟了假说演绎的思维过程及其在研究遗传规律中的作用。

但学生在遗传现象过程中的想象力和推理思维的能力较弱,特别是由于对果蝇眼色遗传的现象缺少感性认识,限制了其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本节课对推理思维力度要求又较大,内容上还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紧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案导学的作用可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同时梧州高中的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高。

喜欢挑战自我,享受探索问题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已养成讨论合作学习的习惯。

而且梧高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的非常到位,为学习这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但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并做好对应意外生成的准备。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层次

具体描述语句

1

理解

萨顿的假说提出过程及方法。

2

理解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

了解

摩尔根新发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依据“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为本。

引导学生重演萨顿、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握时机,组织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使课堂生气盎然。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1、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完成导学案。

2、课前思考:

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的染色体换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

你觉得替换之后在逻辑上行得通吗?

由此你有什么想法?

3、提前两天布置培养观察果蝇。

4、以“严谨求实→科学推断→实验探索”为线索搜集并了解摩尔根进行遗传学实验研究的事迹资料。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层次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

了解

图片展示

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果蝇染色体对比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设疑—播放—讲解

3min

课本

2

了解

图片展示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播放—提问—讲解

2min

课本

3

理解

图片展示

“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提出与演绎推理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20min

学生

4

了解

图片展示

摩尔根新发现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边播放、边讲解

2min

课本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本节教材内容是“总结人类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较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因此,在教学策略上,依据“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为本。

引导学生重演萨顿、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把握时机,适当提问,问点准确,难度适宜,问机得当,问法灵活,如在提到摩尔根用实验证明过程时提出“既然要做实验,当然少不了实验材料,摩尔根用了什么材料”引出果蝇,随后“为什么用果蝇”引出果蝇的优点等,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同时注重组织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使课堂生气盎然,如“根据果蝇眼色与性别有关引出三个假设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哪种假设符合摩尔根的实验现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演绎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收获自己找到实验证据的成功,并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观点,进一步地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法、探究式问题讨论法、引导探索法、精讲点拨法等综合运用。

□普通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其他:

(填写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展示孟德尔图像,询问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原因(即孟德尔贡献)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

PPT展示

复习旧知

提问:

将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基因)换成染色体,从逻辑上看还行的通吗?

学生思考回答

PPT展示

导入新课

学习新知

1、萨顿假说提出过程及方法:

问题引导:

“说明基因和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平行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PPT展示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初步体验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创设争相提问、争相回答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作出假设:

①课件展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明确染色体组成及性染色体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都做一回摩尔根,试着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规定用w表示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

学生可能会提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染色体

上。

进一步追问,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提出以下三种假说:

假设一: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ww)

假设二: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W,Y)

假设三: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YW)

课件展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让学生具备摩尔根当时的知识基础,重演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筛选假说:

判断假说是否正确首先要能解释原有实验的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假说分别画遗传图解解释摩尔根的实验。

据此排除假说一、三。

实物展台

练习画遗传图解来解决遗传问题。

利用假说演绎测交结果及做测交实验检验假说是否正确:

红眼雌蝇:

红眼雄蝇:

白眼雌蝇:

白眼雄蝇=126:

132:

120:

115约等于1:

1:

1:

1

思考并回答

PPT展示

1、建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门槛,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突破难点。

2、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摩尔根的新发现:

提出果蝇4对染色体,但我们研究过的基因有上百个的事实,引入“一条染色体上不止一个基因”

辩证思考回答

PPT展示

建立辩证观,培养学生从事实发掘新知识的习惯。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1、课后自行完成第一组测交推导图解;

2、做测交实验前还没有发现白眼雌果蝇的个体,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摩尔根是如何解决第二组(F1中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的测交)测交实验的;

3、除了课堂上提出的三种假设,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又是如何让验证该假设不正确?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1、同桌或学习小组之间相互回顾阐述本节课内容;

2、准备了多道基础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帮助其理解重难点。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层次

检测题的内容

1

了解

1.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

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

2.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的蝗虫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D.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

2

理解

运用

3.下列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

D.三者是一样的

4.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猴的肠上皮细胞

形成性评价

本课题的设计主要依据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形成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课堂效果还可以,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完成,整体的课堂气氛还不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为主线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得出结论,领悟并体会使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实验。

是学生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并需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总结

本节课在复习孟德尔遗传规律及揭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温故而知新,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将学案教学法、探究式问题讨论法、引导探索法、精讲点拨法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是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将本节课难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以引导学生提出的假设,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进行突破,在此过程中生生、师生互动,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整节课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为主线索展开教学,在此过程中强调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整体结构与思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巧用方法的科学探究精神。

另外,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是对本节课内容没有进行过多的拓展,应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

感谢、其他

本次汇报课得以圆满的完成,衷心感谢我的师傅朱姬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感谢生物组的老师们如吴瑜、苏健、杨逢云、李瑞钰、黄蕾等老师一次次来听课和悉心指导,耐心地指导我一次次地改进,没有他们无私的付出,我的汇报课会上得怎样真的无法想象!

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本次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不断地提升自己,在磨课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另外,也非常感谢为本次汇报课辛苦工作的每一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