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38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1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docx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精选集

幻灯片中的超级链接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版第2册第17课《演示“我的作品”》——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等,本节课学习在幻灯片中创建超级链接,播放演示文稿时可以跳转到特定的幻灯片中,或另一个演示文稿文件及其他类型的文件。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转变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在观察、讨论、实践、交流、评价等学习活动中,加深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修饰、完善自己创作的幻灯片具有很高的热情。

需要教师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运用超级链接制作交互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幻灯片中超级链接的功能,学会使用超级链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愿意互助交流的意识;提升自主探索的素养;体验展示自我、获取成功的快乐。

【教学策略】

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学习。

利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体验超级链接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学习网页;有关湖北省郧县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有个幻灯片作品请大家欣赏,大家打开桌面“资料01”文件夹中的“我的作品”演示文稿。

2.学生欣赏“我的作品”演示文稿。

3.提问:

大家发现了这个幻灯片与以前欣赏过的幻灯片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4.学生回答。

5.小结:

在这一张幻灯片中,用到了超级链接的方法,,就能把全部的作品展示出来。

简单来说,超级链接就是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超级链接的功能,再自己发现超级链接的一些特点,最后引出超级链接的知识,让学生对幻灯片中的超级链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一张幻灯片中创建超级链接后,能展示如此丰富的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扣学习的欲望。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I:

通过“动作设置”创建超级链接——链接外部文件

1.讲述:

同学已发现“我的作品"演示文稿中“欢乐大本营”还没有创建超级链接,大家可以结合课本介绍的操作步骤,动手试一试。

2.学生看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堂,关注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加以指导。

3.请没有掌握方法的学生讲讲在尝试过程中遇到了的困难。

4.师生交流这些困难后,请一位完成操作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步骤。

5.没完成操作的学生继续完成,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与帮助。

6.讲述:

大家再试试将“我的作品”演示文稿中“电子小报”超链接到外部word文件“电子小报.doc”上。

7.学生完成操作(完成操作的学生帮助不能完成的学生)。

8.小结:

链接外部文件时,注意“超链接到”要选择不同的选项。

任务Ⅱ.通过“动作设置”创建超级链接——链接演示文稿中的特定幻灯片同一个演示文稿中的特定幻灯片。

同学们,打开“十二生肖趣谈”演示文稿,将目录页中的文字链接到不同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也可以返回目录页。

2.学生自主探究。

(提示:

可以自己试一试,或打开学习网页进行学习。

3.教师巡堂,关注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加以指导。

4.请一位完成操作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步骤,没完成的学生继续完成。

5.小结:

通过“动作设置”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具体明确的任务,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先动力操作,后讲明道理;在完成任务中,以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教师做指导。

整个探究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知识构建,让学生共同发展。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谈话:

同学还记得前几天去春游的地方吗?

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将游览的地方制作成幻灯片作品向别人展示出来。

2.学生打开桌面“资料02”,文件夹中的“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演示文稿,自由制作(提示:

可以2-3人合作,共同完成)。

3.教师巡堂,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以学生亲身经历为题,就会激发他们深厚的兴趣,让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完成作品的实践运用,对超级链接加深认识和理解,巩固已学知识。

四、展示作品点评交流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的努力一定有了成果。

请大家说说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2.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评价中,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相互取长补短,扩散思维。

五、全面总结自我评价

1.问: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都有什么收获?

2.学生答。

3.板书并全面总结:

超链接的功能;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超链接可以链接外部文件,也可以链接本文档中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师生的全面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善知识的构建。

送给爸爸的贺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送给爸爸的贺卡》。

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送给爸爸的贺卡》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4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后,对绘图工具、图片工具及文本框的进一步综合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好,将为后面的“修饰电子报”,“制作小名片”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并能运用对“文本框”的操作在图片中插入文字。

2、过程与方法方面:

让学生在制作、修改、完善贺卡的过程中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霉让学生感悟亲情,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了解及掌握教材特点的情况下,我联系学生实际,设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运用对“文本框”的操作在图片中插入文字。

教学难点是:

图片及文字的合理布局。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一创设情境法、作品评价教育法等教法组织教学。

这些教法,我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阐述。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明确目标——思考讨论0—合作创新”。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强,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操作计算机的一定水平和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录入和鼠标操作,对word2000的操作环境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具有创意的任务。

在我的引导下广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会贯通。

四、说教学过程

实施教学之前,我会做好如下准备:

1、检查微机室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教师机、学生机都能登录局域网。

2、课前将教学中学生所需的图片素材、自制课件等文件传至学生机。

具体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五个流程:

1、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2、引导设疑,探究解惑

3、明确任务,分组创作

4、作品欣赏,交流评价

5、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下面我具体说说各环节: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首先,我为学生们朗诵一首写给父亲的诗《父亲》;(课件出示)。

五年级学生对诗歌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通过我对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酝酿对父亲的感情,引导回味父亲的爱,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感情投入。

接着,(课件出示)导入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它就是父亲节。

虽然父亲节早已过去了,但我们可以随时表达对父亲的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电脑来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爸爸。

(创设这种情境的意图是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感恩的激情,为后面的设计制作贺卡做准备。

第二个环节:

引导设疑,探究知新

首先,让学生欣赏几张贺卡(大屏幕演示)。

(此环节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目标范例,让学生了解贺卡格式,让学生学会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对父亲的爱。

接着,我出示其中一张贺卡,让学生观察分析:

这张贺卡卣哪几部分构成?

学生就会回答:

由背景、图片、文字三部分构成。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贺卡制作步骤。

第一步,贺卡的背景

先让学生打开word软件,找到“绘图工具栏",。

尝试练习,并出示自学任务:

你能用哪个工具做出背景?

你会设置环绕方式吗?

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19页的内容。

学生练习后,请学生上教师机利用大屏幕演示。

我会从旁予以指导、纠正。

第二步,插入图片

小组讨论,弄清图片来自于“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在“图片”一栏中选择“来自文件”。

出示自学任务:

如果想让图片能随意地移动,该怎么做呢?

你能去掉图片中的白边吗?

你会改变图片的大小吗?

让多个学生上教师机演示。

同样,我在旁边做具体指导。

第三步,插入文字

文字如何“写"上去呢?

我提示:

试试“文本框”工具。

出示自学任务:

你会设置文本框格式吗?

文字“放"在哪儿,才能使贺卡看上去更美观呢?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本课的难点。

)因此这部分内容,我运用教师机做了具体操作演示。

(这一环节中,通过设问启发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其过程由学生自由练习、上台演示、教师巡视、指导讲解完成。

通过问题的求解,完成了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掌握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尝试中获得新知。

第三个环节:

明确目标,分组合作

首先布置任务:

让学生合作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运用学会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送给爸爸的贺卡》,要求图文并茂。

并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下来,在最后展示作品的同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接着我出示图片素材所在位置。

然后学生开始分组创作。

同时,我发放表格,巡视、指导、调控课堂气氛。

(在这个环节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体协作和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

作品欣赏,交流评价

首先,小组作品展示:

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我相机让学生就学习方法、操作技巧进行介绍。

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评出“优秀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受欢迎”奖等几个奖项。

接下来,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全班欣赏并作评价。

(此环节中,说优点、找不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这样的评价方法,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也多样化。

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提问学生:

“你准备怎样把这张贺卡送给你的爸爸?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并借此进行升华:

“家中还有哪些家人我们也要予以关爱?

”“对爱的表达,除了送贺卡,还可以做些什么?

”通过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在这个环节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提高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升华到对家人的美好情感。

第五个环节:

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首先我提问几个学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然后布置课后实践:

完成贺卡制作,通过QQ、邮箱等方式送给自己的爸爸。

并借此引申:

“你能在贺卡上设置声音、动画效果吗?

、’,(此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拓展创作思路,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五、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引入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我给学生设计一个情景,布置一个任务,构建一个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协作学习,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情境与任务驱动有机结合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情景和任务相吻合,这也是抓住信息技术的特点。

以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为主线,从而培养学生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在教学设计中,我还注重了信息技术与美术、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几个学科的整合,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我用“铅笔”画房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与太家共同交流信息技术课,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我用“铅笔”画房子》,下面,我将围绕说教材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过程、说创意效果以及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法

教材

本课选自华中师范大学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9课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时:

《我用“铅笔"画房子》。

主要是面向小学三年级和初学画图软件的学生。

《我用“铅笔"画房子》在本册用电脑画画的知识点上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绘图方法,熟悉windows界面的操作方法,并在画图的过程中,把知识的教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好助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画图软件的操作简单易用,非常适合初学电脑绘画创作,学好画图软件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绘画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包括六个内容:

1、启动“画图"软件;2、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和工具;3、用“铅笔"画线条;4、画直线;5、学“用颜色填充”工具;6.用“铅笔”工具画房子。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1.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的窗口;2.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3.能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房子和太阳;4.通过进行模仿作品和图画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的,把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作为重点,难点是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山景和太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

教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又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如果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效果肯定不佳,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应用网状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学,协作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确任务,再采用“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质疑中学习使用画图软件,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所用教具】教师机一台,学生机若干,装有windowsxP操作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所用教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述法。

二、说学法指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创造更美的东西,那将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学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最迫切要求。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做”自己喜欢的图画。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中还安排了质疑、互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练”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其自由的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

如果学生出现偏差,不恰当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一下,本节课力求在老师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画图,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发现创新的思维习惯。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1、复习旧知识

我对同学们说: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下边,请同学们启动游戏一纸牌,简要回顾下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以及右击等操作方法。

"这样使同学们对鼠标的操作又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有利于下一步的操作。

2、新课导入

在同学们都启动成功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

”学生齐答:

“喜欢”。

师:

“我国古时候有个小孩也非常喜欢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画的(老师启动“神笔马良”的故事)。

师:

“你看马良用的工具是一只神笔,那么,我们也有一只神笔,就是电脑,你们用电脑画过画吗?

”这时,大部分同学说没有,我便顺势引入新课:

“看,这就是一位小朋友用电脑画出来的,漂亮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windows画笔来画图,进行争当小画家电脑绘图比赛”。

目的是为了明确本节课任务。

3、新课

演示,并引导学生启动画图程序

这时,我在已打开且已运行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师机上,进行全体广播,演示并讲述:

“同学们,现在请看着自己的屏幕,看看如何进入Windows画图,以及Windows画图中都有哪些组成?

”紧接着向学生简介一下Windows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等等,然后说: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windows画图与我们以前画图的异同。

”这时要将两种画图方法作一下比较,目的是使同学们拉近与电脑画图的距离,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如绘图区犹如纸张,工具箱里有铅笔、橡皮、刷子、喷枪等等,我们可以移动鼠标去拿工具,然后在纸上画图,再看下边是颜料盒,我们可以任意选取颜色,这样使同学们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用Windows画笔画出一至两个很简单的图画,如房子、大树等,并填充上合适的颜色,然后再打开一至两幅图画,使学生认识到用电脑画图就象我们平时画图一样,简单易学,可是只有动脑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画出好作品来。

接下来停止广播,让每位同学启动画图程序。

4、学生练习

“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施展才华,争当一名小画家。

”抓住初中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用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欲望。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图画和画图的方法进行仔细观察,来发现他们画图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对画画还比较生疏的同学,进行鼓励,告诉他们工具的使用是熟能生巧,而画的质量重在创意,并可以及时请教其它同学或老师;对画得好的同学,鼓励和指点他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方法来画图,启发学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创意倍出的效果。

因为计算机重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因而我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整节课的四分之三,这样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画出一幅幅五彩斑谰的作品,这蕴含着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在潜意识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5、成果展示.

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另外尽量使用容易被学生忽略的菜单中的一些菜单项如透明、拉伸等方法对作品进行处理,目的是告诉同学们除了刚才使用的工具箱、颜料盒之外,画笔的知识点还很多,要想得心应手地使用Windows画笔画出好作品来,还需要同学们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掌握更高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画出绚丽的图画。

整节课在讲述时,力求语言之简捷,意在起抛砖引玉之功效,为了极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我注重了以下两点:

(1)研析设问,学中悟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设计上,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尝试操作,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操作演练,接下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重点、难点或者成功点展开学习以及操作,进行知识的迁移、融合。

生动的教学软件,集声音、操作、演示必将给学生以充分的帮助。

学生通过软件寻找帮助或者同学、老师的帮助,展示自己。

由于学生自选内容,又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就能体会到参与的兴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使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是教学中浅层次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

为此,我用这样的问题结束课堂教学:

你认为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想法或不懂的地方?

继而根据学情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四、创意效果

1、对教材的处理独具匠心,富有创造性。

课堂引入除了处理,改过两个环节“游戏"软件和“故事”导入,通过教材步步引导和鼓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有效回顾和巩固了鼠标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2、真正做到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始终用鼓励的眼光和语气跟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思维,创设出很多很美的作品。

3、电脑知识是“明线”,创作灵感是“暗线”。

在本节课里,培养这种灵感方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渗透,在意识但似无意识。

五、课后反思

1、平时应多钻研教材,多了解学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2、教材是“死”的,上课不可照本宣科,应充分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现状,并在必要环节的时候,灵活处理教材或创造性地修改教材,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应有的意识,也可说是应有的能力。

3、平时教学应注重“师生互动",应多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能自觉“喜欢电脑,而不沉迷电脑”。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精灵鼠小弟——鼠标

一、说教材

《精灵鼠小弟——鼠标》是现行使用教材第一册第5课的内容。

鼠标是一种输入设备,要想使用计算机首先必须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

本课主要是介绍认识鼠标和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通过游戏反复练习鼠标的操作,让学生在大量实践操作活动中自己探索、掌握新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兴趣浓厚,对于小小的鼠标更是充满了好奇,学生想知道“鼠标是怎样帮助我们完成各种计算机操作的”。

鼠标的移动和单击操作要领并不复杂,学生很快会接受;双击和拖动操作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掌握前面两种操作后,通过适度训练也可以熟能生巧。

三、说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分析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围绕以下目标来展开教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鼠标的握法及移动、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操作鼠标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自我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互帮互助,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爱护鼠标的意识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鼠标的握法及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