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72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36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docx

第5单元品味白话经典

第五单元 品味白话经典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白话语汇,正确理解语意。

  2.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3.在了解作者信息的基础上把握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1.弄清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

  2.要把人物的分析讨论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切忌泛泛而谈,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3.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学习运用点评的方式,以三言两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4.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的人物的习惯,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1.领略古典小说的魅力,获取审美的享受。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文章是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名段节选,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记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

  《杨修之死》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而又有虚构。

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缘由和经过。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勾勒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深刻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士人的毒害之深,围绕着范进命运的变化写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广泛而深入地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2.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激发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

要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智取生辰纲》用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学习用双线索巧妙组织故事情节,在复杂的矛盾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了解背景,分析作者刻画杨志这个封建小军官性格的意义。

欣赏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杨修之死》用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了解背景,分析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

  《范进中举》用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学习对比的写法,了解背景,分析人物的形象,归纳主旨。

  《香菱学诗》用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了解背景,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

2课时

第18课 杨修之死

1课时

第19课 范进中举

2课时

第20课 香菱学诗

1课时

写作

1课时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

1.易错字

趱行(zǎn) 嗔(chēn) 虞候(yú) 朴刀(pō) 恁地(nèn) 聒噪(ɡuō) 尴尬(ɡānɡà) 厮(sī) 怨怅(chànɡ) 兀的(wù) 怄死(òu) 面面厮觑(qù)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晁盖(cháo) 三阮(ruǎn) 勾当(ɡòudànɡ) 庵(ān) 喏喏连声(nuò)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艰苦

艰难困苦。

适用范围广,既可以形容客观上的各种艰难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观上的坚忍刻苦。

客观困难用“艰难”;

主观也苦用“艰苦”。

艰难

困难。

侧重于形容客观事物,使用范围窄。

5.词语释义

晓事:

明白事理。

寻思:

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

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

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

出现和隐藏。

分说:

分辩。

勾当:

事情。

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端的:

真的,确实。

干系:

责任。

雨汗通流:

即汗流如雨,或汗流浃背。

面面厮觑:

互相望着发愣。

逞辩:

卖弄口舌。

趱行:

赶路。

嗔:

怒。

尴尬去处:

容易出麻烦的地方。

恁地:

这样地,如此。

省得:

知道,懂得。

搬口:

搬弄口舌。

怄:

使人生气。

无千无万:

成千成万,不知多少。

喏喏连声:

恭敬地连连答应。

计较:

文中指计策。

生辰纲:

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

  施耐庵(1296-约1371),本名彦端,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著有《水浒传》。

  【文题解说】

  “生辰”,生日。

“纲”,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题目中的“生辰纲”是指运送为蔡家祝寿的大量礼品。

“智取”点出了夺取的方式。

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故事背景】

  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担财宝送上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

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

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阮氏三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与白胜等八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记叙了杨志受大名府梁中书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刻画了杨志粗暴急躁、小心谨慎的性格,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初步揭示了梁山好汉反抗贪官的斗争形式。

文章紧扣“智取”来写,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构思极为巧妙,情节富有戏剧性。

  本课为2课时。

  1.积累基础知识。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

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4.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5.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合作探究、点拨法。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课时

  1.积累基础知识。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

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4.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重点】

  掌握用环境烘托表现人物的手法。

  【难点】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歌曲导入⇒讲解背景及作者⇒明确字音、词义⇒赏析关键词句⇒整体理解⇒分析重点内容⇒课堂小结

导入一:

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歌曲《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引入课题:

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导入二:

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 设疑激趣,引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

“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

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导入三:

简介内容导入

  [设计意图] 内容简介,了解概貌,激起学习兴趣。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一、快速阅读,夯实基础

  1.简介作者、题目及故事背景。

  [设计意图] 利于课文的理解学习。

  〔明确〕 见备课资料。

(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以上方面的知识,课上展示,学生相互补充,不足部分,教师补充。

  2.自读课文,标注不会的字音及不理解的词语。

  [设计意图] 扫除字词障碍。

  〔明确〕 见备课资料。

(不会的,生与生或小组间解决,最后由师补充,标记课下注解中应掌握的词语。

  3.一分钟速记字、词比赛。

  [设计意图] 夯实基础。

  〔明确〕 先小组内考字词,后速记不会的字词。

  4.边读边标注段落,巩固字词。

  [设计意图] 标段,速读,巩固字词。

  〔明确〕 标段在段首,巩固不会的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二、诵读活动,理解词句

  1.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设计意图] 理解关键词语能力。

  

(1)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

  

(2)杨志跳起来喝道:

“那里去!

且睡了!

却理会!

”众军汉道:

“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

”杨志大骂道:

“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3)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4)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

  (5)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明确〕 

(1)神态描写,既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又表明了众军汉与杨志的矛盾很大。

  

(2)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志急躁、粗暴的性格,也暗示了一行人的内部矛盾。

  (3)“自去一边”,用得准确精当并且传神,形象地传达出了杨志自此已是脱离了集体,成了孤家寡人的信息。

由此推出杨志任务失败已是势不可挽。

  (4)“痒”形象地写出了众军汉眼见贩枣客吃酒无任何危险,心中渴望吃酒的急躁心理。

  (5)“眼睁睁”形象地写出了杨志一行人明白上当,却浑身无力,无法挽回败局的无可奈何的情形。

“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充分表明了这些人的痛苦、急迫,又无可奈何的心理,与上文喝酒时的情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结合文意,赏析下列句子。

  [设计意图] 赏析关键句的能力。

  

(1)杨志道:

“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

”杨志又问道:

“你等莫不是歹人?

  

(2)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3)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

“你这客官好不晓事!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4)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

那汉赶将去。

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

“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

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5)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明确〕 

(1)语言描写,写出了杨志直截了当的问话,表现了他直率、谨慎、精明、戒备心强的特点。

  

(2)环境描写,具体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暗示了押送生辰纲途中的艰辛,推动了杨志与众人矛盾的发展。

  (3)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白胜的沉着冷静。

表现白胜故意设圈套,让杨志一行人上当受骗。

其中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是说杨志不懂道理;二是表明“我”本不想卖酒给你之意;三是你说酒里面有蒙汗药纯属胡说。

同时,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4)动作和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客人和卖酒汉子讨酒还价的动作行为过程。

这是生辰纲“智取”的关键所在。

蒙汗药能否成功投放,杨志等人能否上当,智取行动成还是败,源于这一系列近乎天衣无缝的表演。

  (5)心理描写,通过虞候的心理描写,暗示了其对杨志的些许不满,矛盾初现,为后文做铺垫。

三、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环境。

  [设计意图] 把握课文三要素。

  〔明确〕 主要人物:

杨志、老都管、虞候、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

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环境:

农历五、六月份,正是最炎热的季节,途中经过人烟稀少的黄泥冈。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设计意图] 了解矛盾冲突。

  〔明确〕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3.合作讨论,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设计意图] 分层、概括、归纳能力。

  可以按照“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杨志与夺生辰纲的八人的矛盾”的思路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

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众军汉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5~12):

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斗智斗勇,杨志等人最终痛失生辰纲。

  4.合作讨论,归纳本文的主旨。

  [设计意图] 概括能力。

  〔明确〕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

四、研读分析,重点突破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设计意图] 理解词语。

  〔明确〕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

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

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设计意图] 理解内容。

  〔明确〕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

暗线是什么?

  [设计意图] 明确线索。

  〔明确〕 明线:

杨志押运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

晁、吴智取生辰纲。

 定计——施计——劫纲。

  4.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设计意图] 理解线索。

  〔明确〕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5.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复述故事。

  〔明确〕 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6.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

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

  [设计意图] 拟题能力。

  〔明确〕 “上京路杨提辖严令押纲,黄泥冈众好汉妙计劫宝”;“杨提辖处处留心严押生辰纲,众英雄步步设计智取不义财”;“青面兽护送万贯财,八勇士智取生辰纲”;“杨志押宝上京失败,吴用策谋劫财成功”;“晁天王八仙过海智取生辰纲,青面兽孤掌难鸣惨遭滑铁卢”;“杨志持鞭谨慎押纲,吴用借酒机智夺宝”。

  7.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课后习题。

  〔要求〕 

(1)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来叙述;

(2)说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放飞想象,大显身手;(4)400字左右。

  〔明确〕 示例:

六月初四,黄泥冈上。

天未及晌午,已十分大热。

晁盖一行七人潜伏在松林里歇凉。

  “来也!

来也!

”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

内中一个,手拿藤条,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众人知道,此人便是“青面兽”杨志了。

  十五人刚刚上得冈,便有藤条声、怒骂声混杂着争吵声传来。

吴用说:

“定是杨志这厮不准在冈上停留。

”便吩咐一人去林边探头探脑张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

杨志果然拿了朴刀,赶入松林。

七人指着地上排开的江州车儿,称是濠洲贩枣客商。

杨志去疑,众军士得在冈上暂息。

这时,白胜挑一担酒,唱着山歌上冈子来。

晁盖一行料到天热难当,众军士要买酒止渴,杨志定会阻止,早掏出五贯钱,顷刻一桶酒喝光。

刘唐从另一桶兜了一瓢,故意拿上便吃。

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

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舀酒。

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

眼见剩下的一桶酒已被吃过,杨志同意众军士买酒,自己也吃了半瓢。

“倒也!

倒也!

”不一会儿,只见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

晁盖一行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

  8.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的不同。

  [设计意图] 课后习题。

  〔明确〕 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

这可以说是作者构思、叙事的“智慧”了。

  通过本课的学习,落实了基础知识,理解了关键词句,理清了故事情节,概括了层次大意,归纳了主旨,研读了重难点。

课下同学们要认真体会。

  1.理清故事情节。

  2.思考课后习题。

课时

  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难点】

  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提问导入⇒研读人物形象、情节、环境⇒课堂小结

导入: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1.文章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双方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2.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研读分析

  1.杨志并非无“智”。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设计意图] 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明确〕 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做了怎样的调整?

为什么要调整?

  〔明确〕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

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明确〕 这叫“智选路径”。

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保证生辰纲的安全。

  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 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

  3.既然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明确〕 

(1)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

  

(2)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

  (3)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

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们、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4.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

  〔明确〕 杨志是一个老练、精明、谨慎的人。

从接受任务后,为了预防“强人”,将众军伪装成客商;行路时间、路线选择;不许军健在黄泥冈歇息等这些内容都可看出。

  杨志又是一个蛮横粗暴的人。

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

与老都管、虞候也不能很好沟通,成为对立面。

  5.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塑造杨志的形象,从描写的角度看,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时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间接描写,一方面借助侧面衬托,即通过对吴用等人的描写进行衬托;一方面借助反面衬托,即通过对老都管、军健等人的描写来衬托。

  6.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

  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

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人已设置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矛盾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4)智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

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7.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了艺术效果。

  8.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 理解环境描写及作用。

  〔明确〕 内容:

(1)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2)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4)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自然环境:

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写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

描写黄泥冈上松树林内树荫,是为了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

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