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3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四.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散文四

1.语野语有之曰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俗语,谚语)(告诉)

2.穷令我睹子之难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则独善其身

(穷尽)(到尽头)(不得志)3.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入朝见威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曹刿请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表被动)(看见)(拜见)(动词,拜见、谒见)(动词,召见)

(xiàn,动词,出现)

4.国今至大为攻国

死国可乎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国家)(国事)(地域)

5.故是何故也

暮去朝来颜色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物故非西产

(原因,缘故)(衰老)(旧)(故交,老交情)(原来,本来)6.以以亏人自利也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作《诗说》以贻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因为)(凭借)(来,用来)(而)(用)(凭借)(按)(把)

7.过无乃尔是过与

是谁之过与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过犹不及

(动词,责备)(名词,错误、过失)(动词,走过、经过)(动词,超过)8.是是社稷之臣也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代词,这)(形容词,正确,与“非”相对)(动词,判断词,是)

9.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动词,厌恶、痛恨)(名词,病)(副词,快、急速)(形容词,强)(动词,妒)10.相则将焉用彼相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两岸青山相对出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儿已薄禄相

(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名词,官职,辅助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副词,共同,一同)(xiāng,副词,互相)(代词,偏指一方)(名词,容貌、相貌)

11.修则修文德以来之

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实行)(名词,身高)(动词,修建)12.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比)(介词,对)(介词,在)

13.之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

(助词,无意义)(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指百姓)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从而誉之,谓之义(赞美)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找借口)

③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④填然鼓之(击鼓)

⑤树之以桑(种植)

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上)

⑦然而不王者(为王)

⑧王无罪岁(归咎、归罪)

⑨养生丧死无憾(为……办丧事)

(2)名词作状语

①顺流而东行(向东)

②秋水时至(按季节,依时令)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忧患)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以亏人自利也(使人亏)

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指认真从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以……为少,以……为轻)

1.百川灌河

古义:

专指黄河

今义:

泛指河流

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古义:

到了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

深明大义或专通某种学问

今义:

不吝啬,自然,不拘束

4.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古义:

重大

今义:

扁平物上下两面的距离大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

采取军事行动

今义:

有事情

6.不能者止

古义:

没有能力

今义:

办不到

7.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义:

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

国,国家;家,家庭

8.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把……当做,让……做

今义:

认为9.请以战喻

古义:

请允许我

今义:

常用于要求、请求对方

1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义:

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11.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跑,这里指逃跑

今义:

常指一般的行走

12.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义:

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1.不辩牛马(“辩”同“辨”,分辨)

2.其不仁兹甚(“兹”同“滋”,更加)

3.拖其衣裘(“拖”同“脱”,剥下)

4.无乃尔是过与(“与”同“欤”)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同“毋”,不要)

6.不可,直不百步耳(“直”同“只”,只是)

7.无失其时(“无”同“毋”,不要)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9.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1.判断句

(1)非我也,兵也

译文:

这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武器造成的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2.状语后置句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

老虎、犀牛从木笼子里逃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

(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

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3.宾语前置句

(6)以为莫己若者

译文:

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这样还不能建立王业的,从来没有过

4.定语后置句

(8)闻道百

译文:

听到上百种道理

5.被动句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6.省略句

(10)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

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1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译文:

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

7.固定句式

(1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1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译文:

这跟刺了别人杀死他有什么区别呢

1.既来之,则安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2008·全国卷Ⅱ)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2008·宁夏、海南卷)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2008·浙江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素材点拨

(1)谦虚与进取——《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

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

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

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

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

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

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

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课文素材可用于“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正视自我”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2)“兼爱”与“非攻”——《非攻(节选)》

墨子主张“非攻”,与其“兼爱”的思想是结合在一起的,“兼爱”,其实质是“爱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

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

“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冻饿、疾病等原因而死亡者,就更“不可胜数”,百姓在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中,欲生不得,欲活不能,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然而,当时王公大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根本不顾人民死活,屡屡攻伐无罪之国。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不是为了权力,就是为了财物,它的掠夺性是显而易见的。

发动战争的统治者,首先进攻的是他本国的人民,因为要备战,必须榨取更多的钱财,用以招兵买马,置备武器。

墨子揭露统治者要发动战争,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

而“夺民之用、废民之利”,是他坚决反对的。

课文素材可用于“反战”、“向往和平”、“和谐”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3)仁政爱民——《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无休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课文素材可用于“仁政爱民”、“治国之道”、“教化的重要性”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2.精彩片段

(1)战乱悲歌

战争在封建社会里经常发生,它带给人民深重的苦难与悲伤。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点评:

反映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无休止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

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点评:

借对乌鸦的哀诉,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2)在人们怀着对和平的无比向往的时候,人们都在反思、总结这场战争,南京和广岛这两座城市的命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因为这两所城市,一个处在侵略者的国家,一个处在被侵略的国家。

一个让我们对侵略者报以无比的愤怒和仇恨,一个让我们对侵略者感到无比的愤怒和仇恨的时候还有无比的伤痛和惋惜。

两个不同的城市,两种不同原因的伤害,但却有着相同的命运,它们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是战争的代价,这是战争的必然的结局,这是对战争的控诉!

在战争中没有人能够逃脱战争对其的伤害,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灾难,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杀戮,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让人们心中留下伤痛。

面对过去的残酷历史,我们无法忘记,当我们反省历史面向未来的时候,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让我们的心灵撕裂般的疼痛。

(选自《南京与广岛:

对战争的控诉》)点评:

这篇文章是在反思那一段黑暗的世界历史,指出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因为战争一定伴随着灾难,惨痛的记忆让我们铭记,不是去记住仇恨,不是去讨还血债,我们是要给历史一个警醒,让警钟长鸣!

让所有的人都不要忘记历史,不要让历史重演。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3.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

(海塞)

4.我无法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有什么武器登场,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爱因斯坦)5.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

6.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查·埃利奥特)

7.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

(贺拉斯)

8.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巴斯卡)

不能忘记的过去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海岸,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

六十年前,前苏联,伏尔加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

“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

”话音刚落,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

新兵们被赶下车,有的人拿到枪支,有的人则只拿着子弹,扩音器里不断地重复一句话:

“没有拿到枪的,跟在有枪的后面,有枪的同志牺牲了,没有枪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枪,继续冲锋……”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晚上,一名光着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的带子,转过身对着一群村民,其中有十几岁的小伙子,也有头发斑白的老者,他们同样背着大刀。

那中年人说:

“都没让家里人知道吧?

”众人都沉默不语,中年人把手一挥,“那走吧。

”半个时辰后,日军基地里惨叫声、枪炮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接连不断,月光映在刀刃上也有了悲愤的色彩,随着刀的挥动不停地闪耀。

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再也找不到地面上的月光……

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无法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战争结束了,就让我们来纪念沉睡的英雄。

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海岸,当年在此浴血奋战的老兵,穿上了挂满勋章的军装,走在路上,人们向他们喝彩,为他们欢呼,同时他们也发现,老兵们的笑容如此沉重……

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这里是庆祝,或许应该说是纪念二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主要场所,来自全世界的英雄们,受到各国领导人的尊敬、赞颂。

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一个班的学生,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纪念碑下,老人讲述了当年自己杀敌、幸存、逃脱的经历,依然是激动不已,他唱起了那首令他热血沸腾的歌:

“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学生们流泪了……

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

点评:

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材料的作文在考试中并不少见,这篇作文能在瞬间攥取阅卷老师的眼光,其特点在于它新颖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和紧凑的对比结构。

文章前后呼应,首尾圆合,语言优雅凝练而富有跳跃感,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相聚瞬间,围绕“纪念”这一主题铺陈开去,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考生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亦展露无遗。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世人叹服,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他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李小龙充满生命力的三十二年人生,如同一颗彗星划过国际武坛和影坛的上空,虽然短暂却无比耀眼!

随着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内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首次作为正式项目的中国武术,在世界体坛再度掀起一阵强劲的中国功夫热。

而作为人们心目中的功夫偶像、文化偶像和精神偶像,李小龙的传奇人生也将再次成为国人和世界龙迷关注的一个文化热点。

请阅读以上材料,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偶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原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作为供人敬奉的人像。

现多指崇拜的对象。

”给你激励的人、物都可成为写作对象。

当然精神上的追求,如愉悦、快乐也可成为崇拜对象。

我们可以谈自己的偶像,讲你崇拜的原因、过程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也可以写偶像给带来前进的动力,还可以写偶像让人失去自我。

关键是崇拜什么样的偶像以及崇拜偶像的方式。

可以从崇拜偶像的行动谈自己的认识感触,提出应崇拜什么样的偶像。

指出社会上的“追星”现象是盲目崇拜,有的明星成名并非货真价实,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提出自己心中真正意义上的偶像。

也可以选择非人非物作为写作对象,把精神力量、心情等作为偶像来入笔。

文体上我们也可写成小说、剧本、寓言、日记等文体,但必须有明确的中心,突出偶像的特点和崇拜的方式能给人以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