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6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①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②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③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④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变小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能使酚酞变色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

C.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将氯化氢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

B.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铜能发生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8.将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由40℃降至10℃,其溶解度之差为43克,则43克表示(  )

A.温度每降低30℃,析出KNO3的质量

B.每100克溶剂中析出KNO3的质量

C.每100克溶液中析出KNO3的质量

D.温度降低后该溶液中析出KNO3的质量

9.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

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

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10.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Cl和Na2SO4B.HCl和KNO3

C.HCl和KOHD.CuCl2和HCl

11.下列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物质

实验方案

A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用酚酞溶液

B

Fe2(SO4)3、NaOH、NaNO3、HCl四种溶液

仅用组内物质鉴别

C

尿素、氯化铵、硝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N2、CO2、H2

用燃着的木条

12.下面是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含有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

D.

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烧碱溶液至过量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28分)

13.(4分)2020年1月28日在内蒙土默特左旗,村民用无人机喊话提醒未带口罩的老奶奶宣传防疫走红。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民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是中国抗疫取得成功的保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已成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良性能,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合成橡胶B铝合金C玻璃钢

(2)无人机的部分轴承使用了青铜,主要应用了青铜的  的性能。

A密度大、光泽好B强度高、耐磨C不耐腐蚀但熔点低

(3)无人机通过机载锂电池供电,则在无人机飞行时的能量转化是  →机械能。

(4)无人机的电机中使用了永磁体﹣﹣钕铁硼,其中的“硼元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元素,例如可涂抹硼酸(H3BO3)来减轻碱液对人皮肤的伤害。

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6分)(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③的名称:

③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

收集氧气的方法为  。

若④换成  (填仪器名称),则可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 。

(4)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写出青霉素药瓶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

15.(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

Na2SO4、NaCl;

猜想2:

Na2SO4、NaCl和  

猜想3:

Na2SO4、NaCl和H2SO4

猜想4:

Na2SO4、NaCl、H2SO4和Na2CO3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3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请写出方案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16.(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①有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

(2)现象①③的红色物质为铜,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氯化亚铜(CuC1)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褐色的Cu(OH)Cl。

(3)取杯底的白色沉淀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变成褐色,说明白色物质为氯化亚铜。

该变色反应的产物只有Cu(O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注意:

若答对第

(1)

(2)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发现问题】氯化亚铜的生成与反应条件有关吗?

【提出猜想】猜想I: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猜想Ⅱ:

与反应的  有关。

【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有红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无白色沉淀生成。

有红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

猜想I成立

猜想Ⅱ成立

【拓展与思考】氯化亚铜是否是反应生成的铜与溶液中的氯化铜发生Cu+CuCl2=2CuCl反应生成的?

可用试管取15%的氯化铜溶液,向其中加入  并加热的方法来验证。

17.(6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0届中考全真模拟卷(解析版)

【答案】B

【解析】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错误;

B、用白醋泡制软壳鸡蛋,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正确;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活性炭吸附冰箱中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该选项组内物质表示的是同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该选项组内物质表示的不是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该选项组内物质表示的不是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该选项组内物质表示的不是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A。

【解析】A.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

锶原子的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锶元素的信息,可知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

Sr的元素名称为锶,由偏旁“金”可知,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序数=质子数,锶的原子序数为38,则其质子数为38,故正确;

D、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故正确;

【答案】C

【解析】①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正确。

②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

不正确。

③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

④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

【解析】A、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污,可以做厨房清洁剂,正确;

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错误;

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错误。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氯化氢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是因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它们都是酸类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铜分别属于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解析】将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由40℃降至10℃,其溶解度之差为43克,即降温后每100g溶剂中会析出43g硝酸钾。

【答案】D

【解析】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可用水浇灭,错误;

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逃生,错误;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正确;

D。

【解析】A、NaCl和Na2SO4溶液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A错;

B、HCl和KNO3溶液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B错;

C、HCl和KOH溶液混合后反应有水生成,故C正确;

D、CuCl2和HCl溶液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D错。

【解析】A、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无法鉴别,故错误;

B、观察颜色,黄色的溶液为Fe2(SO4)3溶液,能与Fe2(SO4)3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和沉淀反应,将沉淀溶解的是HCl,剩余物质是NaNO3,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故正确;

C、氯化铵和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错误;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错误;

【解析】A、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需要时间短,最终镁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溶液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吸收水蒸气,溶液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不断滴加烧碱溶液至过量,pH不断增大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答案】

(1)C(1分);

(2)B(1分);

(3)电能(1分);

(4)2B+6H2O

2H3BO3+3H2(1分)

【解析】

(1)A、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C;

(2)无人机的部分轴承使用了青铜,主要应用了青铜的强度高、耐磨的性能;

故填:

B;

(3)无人机通过机载锂电池供电,则在无人机飞行时的能量转化是电能→机械能;

电能;

(4)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H3BO3+3H2;

在H3B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

3+x+(﹣2)×

3=0,x=+3;

2B+6H2O

+3。

(1)广口瓶(1分)

(2)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1分);

量筒(1分);

(3)CEFG(1分);

(4)Zn+H2SO4=ZnSO4+H2↑(2分)。

(1)仪器③是广口瓶故填:

广口瓶

(2)用图A中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则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若将烧杯换成量筒,可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量筒;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想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必须选F置,因F是带孔塑料板,固体药品放在其上面,然后选择CEFG的仪器进行组装即达到要求;

CEFG;

(4)结合题意知微型实验装置图中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图A中的①(分液漏斗),在反应中眼药水瓶像分液漏斗样控制液体药品的用量;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Zn+H2SO4=ZnSO4+H2↑。

【答案】【提出猜想】Na2CO3(1分)。

【交流讨论】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分)。

【进行实验】

溶液变红色(1分)

取少量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