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79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docx

盖梁施工方案抱箍法

盖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1/1-2004)。

2、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K74+957~K80+300)管段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现场地形、地貌。

3、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第八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广东二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指南》。

5、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历年来在公路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八标七工区盖梁施工。

三、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是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7放9纵18横”中的第6纵,同时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规划》中的第7条纵线。

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至怀集怀城段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山区,北端与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相接,向南延伸经清远连州、连南、连山、肇庆怀集,南段与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的怀集南互通相接。

我工区设计起点桩号为K74+957,终点桩号K80+300,全长5.343km,主要负责中站特大桥781m、羊公其特大桥2672m、安邦东大桥25m箱梁预制及安装92片、盖板涵6处/425.23m、分离式立交桥1座/62.08m。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行车速度、车道:

100km/h、双向四车道;

路基宽度:

整体式26m,分离式13m;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其余桥梁、涵洞及路基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05g;

3、主要工程数量

我部起讫里程为:

K74+957~K80+300,线路总长5.343km。

其中桥梁双幅总长3.453km,共计231个盖梁。

表1盖梁参数统计表

序号

桥梁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长*宽*高)

适用于墩号

主线桥梁工程

1

中站大桥

18

11.25*1.9*1.8m(柱径φ1.2)

1#左右幅、2#左右幅、3#左右幅、11#左右幅、12#右幅、13#右幅、14#右幅、15#右幅、16#右幅、17#右幅、18#右幅、19#左幅、30#左右幅

2

中站大桥

35

11.25*1.9*1.8m(柱径φ1.4)

4#左右幅、5#左右幅、6#左右幅、7#左右幅、8#左右幅、9#左右幅、10#左右幅、19#右幅、20#左右幅、21#左右幅、22#左右幅、23左右幅、24#左右幅、25#左右幅、26#左右幅、27#左右幅、28#左右幅、29#左右幅

3

中站大桥

2

12.99*1.4*1.2(柱径1.3)

0#左右幅

4

中站大桥

4

12.99*1.6*1.2(柱径1.3)

12#左幅、18#左幅、31#左右幅

4

羊公其特大桥

48

11.76*1.9*2.0(柱径1.2m)

1#左右幅、2#左右幅、3#左右幅、4#右幅、21#右幅、25#右幅、26#左幅、27#左幅、28#左幅、29#左右幅、30#左右幅、31#右幅、39#左右幅、40#左右幅、41#左右幅、42#左右幅、43#左幅、46#右幅、49#左右幅、52#左右幅、53#左右幅、57#左右幅、58#左右幅、59#左右幅、69#右幅、71#右幅、72#右幅、73#左右幅、74#左右幅、75#左右幅

5

羊公其特大桥

81

11.76*1.9*2.0(柱径1.4m)

4#左幅、9#左右幅、10#左右幅、11#左右幅、12#左右幅、13#左右幅、14#左右幅、15#左右幅、16#左右幅、17#左右幅、18#左右幅、19#左右幅、20#左右幅、21#左幅、22#左右幅、23#左右幅、24#左右幅、25#左幅、31#左幅、32#左右幅、33#左右幅、34#左右幅、35#左右幅、36#左右幅、37#左右幅、38#左右幅、50#左右幅、51#左右幅、54#左右幅、55#左右幅、56#左右幅、60#左右幅、61#左右幅、62#左右幅、63#左右幅、64#左右幅、65#左右幅、66#左右幅、67#左右幅、68#左右幅、69#左幅、70#左右幅、71#左幅、72#左幅

6

羊公其特大桥

18

11.86*2.2*2.4(柱径1.6m)

5#左右幅、7#左右幅、8#左右幅、76#左右幅、79#左右幅、80#左右幅、81#左右幅、82#左幅、84#右幅、93#左右幅

7

8

11.86*2.2*2.4(柱径1.8m)

77#左右幅、78#左右幅、82#右幅、83#左右幅、84#左幅

8

1

15.1*1.9*1.8(柱径1.2m)

43#右幅

9

2

15.6*1.9*1.8(柱径1.2m)

46#左幅

10

2

17.2*1.9*1.8(柱径1.2m)

27#右幅

11

2

18.25*1.9*1.8(柱径1.2m)

28#右幅

12

2

18.42*1.9*1.8(柱径1.2m)

26#右幅

13

2

25.06*1.9*2.2(柱径1.6m)

44#左右幅

14

2

25.06*1.9*2.6(柱径(1.6m)

48#左右幅

15

2

25.16*2.3*3.0(柱径2.0m)

6#左右幅

16

2

25.16*2.3*2.6(柱径2.0m)

86#左右幅

17

2

25.90*1.9*1.8(柱径1.2m)

47#左右幅

18

2

26.00*2.4*2.4(柱径2.2m)

85#左右幅

19

2

26.10*1.9*1.8(柱径2.0m)

45#左右幅

20

2

27.70*2.4*2.4(柱径2.2m)

87#左右幅

四、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概况

项目区域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

地形复杂,属于长期风化溶蚀、剥蚀的丘陵、中低山地貌区。

测区地势总体由南往北大致呈低高相间的趋势,路线基本与G323、S263共用统一走廊带。

项目区地貌按成因大致可分为冲洪积地貌、剥蚀丘陵地貌、溶蚀丘陵地貌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等四个地貌单元。

我部区域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和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显著。

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大致分布在线路鹿鸣关隧道及其以后,山脉走向总体为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局部北西向,路线沿山脉间凹部或沟谷展布。

其地貌、地形复杂,山体高大,沟谷发育,坡陡谷深,植被发育。

山体以块状硬质华岗岩和硬、软复合浅变质岩为主,多为正地形中低山脉,少部分呈底山丘陵或狭窄沟谷带状负地形伸展。

2、气象、水文

拟建公路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的北侧,属于维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8.8~20.8℃,极高气温39.9℃,极低气温-6.9℃;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气温适宜。

山区云多、雾大、多雷暴,有霜冻、结冰与积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1628.5~1785.4mm,多年最大降水量1862.5~2103.8mm,多年最小降水量905.3~1013.2mm。

丰水期4~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64.3~66.2%,是地下水的补给期;枯水季节从11月至次年的1月份,其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1%,是地下水的消耗期;丰、枯水季节期间的平水期有4个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20.9~24.6%。

降水量的分布于地形、地貌和植被有关。

沿线有三个降雨中心,多年降水量:

连南1749mm、连山1705mm、上帅镇3520mm,其它低山丘陵地区多年降水量在1600~2300mm间。

蒸发量1216.5~1590.6mm,自山区向平原增大,3~8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9~12月份蒸发量上升,枯水期长,秋旱严重。

冬、春吹北风,夏、秋吹南风。

多年平均风速1.1~2m秒,最大风速14m/秒。

根据工可及收集资料,本标段沿线不同程度地存在冰、雪、雾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气候气象,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山区,对越岭路段夜间、清晨的行车有一定影响。

五、施工准备情况

1、人员组织

根据本标段的具体特点,组建“二广高速公路八标七工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副经理2人。

下设“五部二室”共七个职能部门,分别为:

工程部、合同部、物资部、财务部、安质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

该工程配备人员:

设现场施工负责人4人,技术管理人员6人,辅助工人30人,试验人员2人,测量人员3人,钢筋工25人,木工20人,砼工15人,电工1人。

2、机械设备配置

抱箍安装设备:

脚手架、工作平台、手拉葫芦、吊车、测力扳手等。

安全设备:

活动软梯、安全帽、安全带等。

3、材料准备

抱箍的制作和盖梁模板的制作均由专业的模板制作厂家完成,并购置与抱箍配套的8.8级高强度螺栓。

盖梁施工的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支架采用抱箍配合I56工字钢和方木(钢)进行底模支承。

六、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

墩柱上测量放线→安装钢抱箍→采用预压进行抱箍承载力试验→安装托梁、铺设定型钢底模→复核底模→测定轴线→绑扎钢筋→预埋垫石、挡块钢筋→安装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至拆模强度→拆除抱箍与托梁。

2、盖梁施工技术与工序

1)墩柱已通过检测与验收。

2)测量队在柱顶放出柱心坐标。

3)本工程所用的抱箍及高强螺栓的材质、截面系数等各项指标均应在使用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抱箍制作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外形尺寸

长和高

0,-1

肋高

±5

面板端偏差

≤5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0.3

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

1

板面和板侧挠度

±1.0

4)抱箍支撑系统

根据施工支撑体系(其中支撑体系的总高度为:

工字钢高度、支撑槽钢(15*15cm方木)高度、模板底模高度),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在墩柱上定位抱箍时,先根据盖梁底的设计标高减去支撑体系到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即为抱箍的顶面标高,采用挂尺的方法把地面标高引到墩柱上,并在墩柱上标示出抱箍的顶面高程线。

在抱箍上墩柱前,在内侧垫设白帆布,增加墩柱与模板的摩擦系数,同时防止模板对墩柱砼刮伤;同步对抱箍进行除锈,除去抱箍内侧的铁锈,防止铁锈减弱抱箍与墩柱的摩擦系数,并避免在拆除抱箍后,铁锈影响墩柱的外观,增加不必要的除锈工作。

抱箍上墩柱时,先把墩柱施工时搭设的施工脚手架拆除到架设抱箍的标高位置,这样可以提前为架设工字钢施工腾出空间,同时为吊装工作提供方便。

抱箍吊装时先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脚手板,为紧固抱箍螺栓提供操作平台。

并在地面上先把两片抱箍用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步连接,在用螺栓把抱箍的孔位逐一连接好以后带上螺帽,螺帽的拧紧程度只是把螺帽拧到能看到外帽沿与螺杆相平即可,然后用木楔子卡入抱箍之间的缝隙临时楔紧,并在吊装过程中派专人扶持抱箍,防止吊装时抱箍由于晃动刮伤墩柱。

然后用钢丝绳穿入抱箍的牛腿顶部用于固定工字钢的螺栓孔内,对称穿入后进行抱箍吊装,吊装方式从墩柱上方把抱箍套在墩柱外侧,并且用人工在墩顶进行辅助定位,加快施工进度。

在进行抱箍紧固时,对每个高强螺栓都平行施加预拉力,即把每侧的八个螺栓都均匀拧到相似的坚固程度,观察抱箍与墩柱的结合面,防止由于不均匀拧紧高强度螺栓引起墩柱受到偏压,造成施工隐患。

同时也注意抱箍的各个板面及焊缝的情况,观察有无变形或开裂等情况。

检查好抱箍后,用吊车在抱箍上架工字钢,并在两根工字钢之间装上横向拉结杆件,防止吊装及定位过程中发生横向失稳引发意外。

共设四根拉杆,每根柱子前后侧各设一根,拉杆采用φ28钢筋。

在底模支撑体系都完成,第一次施工盖梁时,先对抱箍支撑体系进行预压,预压采用砂袋,重量为盖梁重量的1.2倍,预压前在墩柱上标出一个参考标高点,并用挂尺测出盖梁模板预压前与墩柱的相对标高,在预压后也测出盖梁与墩柱的相对标高,测点选择盖梁模板的中部,以便于正常施工时根据盖梁模板的挠度,调整支架的预拱度。

5)盖梁底模安装

铺设组合钢模板,底模的跨中应按计算挠度预留反拱,模板应圆顺,相邻两板高差不大于2mm,模板的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

两端处倒角模板用定做的楔形钢筋骨架作为支撑,楔形的角度应与盖梁的端部倒角相同。

当盖梁模板支撑体系预压完成以后,进行测量放样,放样出盖梁横桥向和顺桥向的中线,并在底模上作出标示,根据放样出的中线定出盖梁的边线,并对底模进行标高调整,使底模的坡度与盖梁设计坡度相符,然后在底模上进行盖梁钢筋的绑扎,主筋绑扎时,在底模上垫上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垫块沿底模板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50cm,绑扎主筋与箍筋的时候,时时检查钢筋与侧模边线的距离,防止钢筋保护层受到影响。

6)盖梁的钢筋片骨架应在钢筋场地提前制作。

盖梁钢筋在制作安装前,必须进行原材检测,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

二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的上岗证。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

采用搭接电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的焊缝长度不不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电弧焊接与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建最大弯矩处。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防雨、防寒措施。

对于制作的钢筋网片或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度。

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样,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进行接头检查。

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焊接时,下面宜垫厚度适当的钢板。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再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盖梁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后,应整体检查骨架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位置和预埋钢筋、预埋件保护层垫块的留设情况等。

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7)盖梁侧模安装

盖梁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侧模拼装和吊装,在进行侧模安装前,先在盖梁的钢筋笼两侧绑上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绑扎方式与底模垫块的方式相同。

侧模采用地面拼装完成,再吊装上梁的施工方法。

在地面拼装好盖梁的侧模以后,用吊车采用两点吊装的方式吊上盖梁底模上。

在进行两侧模的拼装和吊装的过程中,采用临时支撑的方法,用钢丝绳配合手拉葫芦把侧模与墩柱伸出筋临时拉在一起,当两片侧模都吊装完成后用拉杆进行固定。

8)钢筋施工

钢筋在加工厂集中加工,按设计图将钢筋加工成半成品,用汽车运到现场进行绑扎。

门式桥墩帽梁内有大量的预埋波纹管,为了不使波纹管损坏,一切焊接宜在波纹管埋置前进行,管道安装后尽量不焊接,当普通钢筋与波纹管位置发生矛盾时,适当移动钢筋位置保证管道位置准确。

9)砼浇筑

砼拌制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集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集料和水的用量。

用机械搅拌砼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并符合按设备出场说明书规。

现场集中搅拌的砼,砼拌和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砼搅拌完毕后应检测其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同时还应观察砼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砼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均匀性和规定坍落度。

当砼拌和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砼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砼倾入浇筑位置的盛器。

砼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不得随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原水灰比不变。

如经过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浇筑砼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和坍落度。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流管或振动流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附着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

每已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时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当需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10)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

1

砼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评定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3

轴线位置(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2点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检查3-5点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

每个

11)养生

在盖梁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盖梁上覆盖塑料薄膜,派专人对混凝土表面定时进行洒水降温。

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洒水间隔时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状态为度,(白天最多不超过2小时,夜间4小时)。

连续洒水养护时间为7天。

12)模板与支架的拆除

当盖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并保证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可拆除盖梁侧模板。

拆模时,可用锤轻轻敲击板体,使之与混凝土脱离,再用吊车拆卸,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并吊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底模与支架在拆除前,先用10T手拉葫芦挂钢丝绳将底板与支架固定在盖梁上,然后用吊车吊挂抱箍,当抱箍松动后,将抱箍往下放5~10cm,再上紧螺栓,将抱箍固定在墩柱上,然后松动葫芦,将底板与支架落至抱箍上,在用轮式吊车进行吊运,首先拆除分配梁,分配梁在拆除过程中应用木楔子进行临时临时固定,分配梁拆除完成后拆除底模,底模在拆除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站在支架底部,底模拆除后再一次拆除工字钢,抱箍,拆除过程中应按照指定位置堆放。

模板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模板表面杂物,并进行维修整理,以方便下次使用。

七、质量控制

键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度。

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兴业”的质量管理方针;提高全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用全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质检部协同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工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掌握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技术交底制,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考核工作,实行关键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并选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任班组长。

3)、施工前将各工序进行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和机械检测、调试工作。

针对施工重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制定重点、关键工程施工措施。

4)、设备配置应做到性能优良、状况良好、效能匹配,确保施工均衡连续。

2、事中控制

系梁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测量员、试验员应全程跟踪检测,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反馈,现场负责人应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工序或工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返工或补充加强。

这些控制就是将问题、缺陷发现在萌芽或早期,并及时地按照正确合理的方法处理,避免质量问题扩大后的返工,最终使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使各项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尽量减少浪费。

3、事后控制

1)、认真搞好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是反映工程质量和进度、等级的依据,因此,搞好原始数据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项目部设有专职资料员,负责填写、收集、整理、保管,上报资料等工作,将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系统化,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2)、搞好施工验收工作,在施工质量验收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各工序进行验收作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的依据。

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指导以后的施工。

3)、检查与验收。

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前道工序通过报验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八、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跟班制度,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项目部坚持安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制度。

2、工地现场使用的模板、脚手架、木材等周转材料应码放整齐,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文明。

所用操作平台及脚手板应与墩身模板必须有效可靠连结。

3、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对本工程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的有效资证书并考试合格)。

4、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防止螺栓、扳手等高空坠落。

5、对各种临时的承重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6、高空作业严格按照规范和安全作业规则佩戴安全帽、安全带、脚穿软底鞋,设置安全网,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恐空等不适合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禁止上岗。

7、吊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起重臂作来范围内严禁人员逗留,并设立明显的作业和禁入标志。

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8、吊移作业时经常性派专人检查起重设备各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9、对G323国道入处两端各100米设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便道重车运输时应小心慢行必要时车轮应装防滑链。

10、施工完成后,对于四周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运至弃土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