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64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docx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600题每题有答案

大商科平台课《统计学B》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学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D)

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社会经济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D)

A.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B.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C.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

3.社会经济统计能否充分发挥认识社会的作用关键在于(D)

A.统计总体的差异性B.统计阶段的连续性

C.统计过程的完整性D.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4.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应用大量观察法的原因是(A)

A.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B.如实反映情况不产生偏差

C.个体产生偏差不予考虑D.个体数量足够多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B)

A.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

B.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C.调查方法、汇总方法、分析方法

D.调查方法、整理方法、预测方法

6.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B)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

7.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D)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8.要了解某班级6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

A.6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6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9.标志是(B)

A.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B.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D.说明总体单位品质特征的名称

10.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A.产品成本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D.企业职工人数

11.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B)

A.人的性别B.人的年龄C.人的民族D.人的文化程度

1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D)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

13.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D)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

14.某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成绩是(C)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变量D.标志值

15.变量是指(B)

A.标志值B.可变的数量标志C.品质标志D.指标

16.变量按性质可以划分为(D)

A.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B.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和确定性变量D.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

17.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C)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体重D.工业企业数

18.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D)

A.产值B.产量C.利税额D.职工人数

19.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是(D)

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0.以某地区全部工业企业为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是(C)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21.研究某地区工业企业的职工状况时,则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B)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标志值

22.单位产品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税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3.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D)

A.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D)

A.单位产品成本B.劳动生产率C.人口密度D.工业增加值

2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D)

A.产品产量B.人口总数C.商品销售额D.出勤率

26、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D)

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

27、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B)

A、劳动生产率B、产量C、人口密度D、资金利税率

29、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B)

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

30、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B)

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

31、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32、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

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

33、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34、变量是可变的(C)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

35、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B)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

36、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全体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7、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变量D、变量值

38、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活动、统计调查、统计学

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统计指标、统计资料、统计学

39、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D)。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C、每一双皮鞋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40、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C)

A、中等学校个数B、企业个数C、学生年龄D、学生个数

二、判断题

1、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来,质量指标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来。

(×)

2、离散变量的取值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

3、一般而论,统计不研究不变标志,不变标志在统计中没有用处。

(×)

4、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构成的整体。

(×)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6、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划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

(√)

7、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

8、统计指标都是能够用数值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

9、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

10、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变异就用不着统计了。

(√)

11、变量的各种取值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

(√)

12、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平均。

(√)

13、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认识是从对个体的认识开始的。

(√)

14、随机变量的取值是不能确定的,因而无法进行研究。

(×)

15、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

16、总体差异性是指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

17、统计指标是客观事实的具体反映,不具有抽象性。

(×)

1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

19、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都可以互换。

(√)

20、平均工资是一个质量指标,家庭人均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

21、统计指标对总体特征只有定量作用。

(×)

22、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

23、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有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

24、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25、银行职工的姓名、性别、工资和籍贯都是品质标志。

(×)

26、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的规律的过程。

(√)

27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

28、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

29、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指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

30、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D)。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2、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C)

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A)

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A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普查 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6、某灯泡厂对产品质量进行大检查,应该选择( D)。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7、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C)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8、(D)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

9、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D)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人口普查

11、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1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C)

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

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

13、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D)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14、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

15、等距分组适合于(B)

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6、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C)符号表示

A、OB、XC、—D、...

1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8、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C)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C)。

A、260B、215C、230D、185

20、一般来说,认识总体现象出发点的指标是(C)

A.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B.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C.标志总量和总体总量D.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21、统计指标体系是由(B)

A.若干个独立的统计指标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C.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D.一系列互为因果关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22、从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C)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C.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D.综合指标和样本指标

23、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B)

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既能进行全面调查又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C.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又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24、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可分为(A)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D.定期调查和非定期调查

25、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B)

A.调查结果是否全面资料B.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

C.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组织方式是否不同

26、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C)

A.调查全国钢铁生产重点单位B.到茶叶产区了解茶叶收购情况

C.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调查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

27、划分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志是(C)

A.按调查对象不同B.按组织方式不同C.按时间是否连续D.按调查方法不同

28、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B)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29、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B)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3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D)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3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D)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3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灯泡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C)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33、如果要获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详细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是(A)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3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C)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D.作用不同

35、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D)

A.非全面报表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3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

C.按随机原则所抽取的样本单位D.普查单位

37、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A)

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B.调查的起止时间

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的标准时点

3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B)

A.调查的组织工作B.调查的目的和任务C.调查的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的落实

39、在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对象是(C)

A.全国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B.每个工业企业

C.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D.全部工业企业

40、对某地区五金交电商品的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则调查单位是(D)

A.该地区所有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B.该地区全部五金交电商品

C.该地区每一个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D.该地区每一种五金交电商品

4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内容)的承担者是(B)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报表

42、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C)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报表

4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之间(D)

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是不一致的C.两者没有关系D.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44、工业企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B)

A.调查单位B.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报告单位

45、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C)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重点单位

46、普查中规定的标准时点是指(D)

A.登记期限B.时期现象的调查时间C.调查期限D.时点现象的调查时间

47、普查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C)

A.保证普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B.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

C.避免调查登记的重复或遗D.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

48、在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大多数定期统计报表属于(B)

A.一次性的全面调查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一次性的非面调查D.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49、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C)

A.普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非全面统计报表

50、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商品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B)

A.大量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C.采访法D.报告法

51、统计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C)

A.只有在全面调查中才有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

C.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52、某市2012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13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C)

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

53、目前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是(B)

A.周期性普查B.经常性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科学推算

54、下列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C)

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量D.人口出生人数

55、统计分组是(D)

A.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B.统计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

C.统计分析阶段的基本方法D.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56、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5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B)

A.确定组数和组中值B.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确定组距和组限D.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58、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按资金利税率分组(B)

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C.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5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B)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毫无联系

60、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将此值(B)

A.归入上限所在组B.归入下限所在组C.另立一组D.归入上限或下限所在组均可以

二、判断题

1、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

2、统计报表属于全面调查方式。

(√)

3、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

4、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代表性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

(×)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

6、调查时间是指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

7、经常性调查是调查时期现象,而一次性调查是调查时点现象。

(×)

8、抽样误差不但可以事先计算,而且可以控制乃至消灭。

(×)

9、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前提,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10、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人们的意识将总体分为若干部分。

(×)

11、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12、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能够获得各个领域的全面,广泛的数据.(×)

13、组中值就是研究组内单位标志值所计算的一般水平。

(×)

14、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依据。

(√)

15、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

16、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

1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1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

19、统计分组既是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

20、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

(√)

21、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

(√)

22、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

23、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

2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2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26、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7、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2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2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3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31、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3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

33、所选择单位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重点单位(√)

3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

35、“性别”是品质标志。

(√)

36、等距分组由于各组的组距相等,各组频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

37、等距分组各组频数的分布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38、使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时,必须要假定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

39、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40、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第三章统计分布的数值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均减少1/2,中位数(A)

A、不变B、减少1/2C、增加2倍D、无法确定

2.平均数反映了(A)。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离中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

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平均数(C)

A、不变B、减少了C、扩大3倍D、不能确定

4.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

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D)

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