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66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docx

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

高考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

一、知识要点梳理

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

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

两类。

标号主要有: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一)顿号:

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一般为词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

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注意: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

用顿号。

如:

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

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顿号。

“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但是“德育”等得缩略,应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

不能和“和”“或”同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有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

”“向孔繁森致敬!

”的口号。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

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

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

A、B、C和D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11.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

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12.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13.为了强调、突出,即使可用顿号,也应改用逗号,(通过延长停顿来突出强调)

例:

祖国啊,您伟大,富强!

“伟大”“富强”之间本可用顿号,但为了突出、强调,则应改为逗号。

二、逗号:

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

这世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

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4.用在独立语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注意:

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

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6、倒装句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如:

出来吧,你们!

(主谓倒装)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定语后置)

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

(状语后置)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

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

记忆的品质包括:

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词)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插

入语)

三、分号:

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两点

1、在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即: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之间应该用

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3)我心里暗笑他们;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4)经验告诉我们: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讽雪的预兆。

(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2.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

如:

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

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四、冒号: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

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

可以坐着破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纺。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

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

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

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小刘走了:

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

中。

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

(1)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

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反

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2)……必须重申党的纪律:

(一)个人服从集体;

(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3)他接着说:

“最近这儿连降暴雨。

老妈已到北京去了。

晓红上了高中。

2.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例:

当学术委员宣布:

张毅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因停顿较短和不能管到句末,故将冒号去掉)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

《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3、转述的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2、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

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如: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

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

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

”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如”之前不能用冒号。

7、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

老师说了一声:

“下课!

”就走了。

(冒号前后没有提示被提示的关系,应将冒号

去掉。

五、破折号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

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

”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

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

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7.用在副标题前。

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

布鲁诺

8.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9.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

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

如: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中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热爱书吧!

——这是知识的源泉。

10.应注意的问题: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

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

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

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

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六、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

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4、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如:

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七、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除了他能去,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到底怎么办,(也可用?

)去还是不去?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八、括号:

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运用括号是应注意以下问题:

1、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句内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若是问号、感叹号可保留);如要在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

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括号内若是句子,后括号前应保留句号等点号,若是几个句子则加几处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

例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解释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句内括号)

例2、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

(长时间的鼓掌)打倒战争挑拨者!

(全场起立。

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转为欢呼。

2、括号里还有括号时,外面用小括号,中间用方括号。

3、朗读时,括号内的内容可不读,以便更为连贯。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的作用比括号更为广泛。

九、省略号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

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

例:

何为:

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

2、表语言中断:

例:

穿长袍的问:

“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

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

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

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

“可恶!

然而……。

”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

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

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十、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如:

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间接引用:

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

例:

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特殊称谓

例:

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4、表强调突出

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如“五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

“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

俗话说

‘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

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例如:

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8、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

“你哭了?

十一、书名号:

主要用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

使用书名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书名号的用法有三种情况:

A.书名在前,篇名在后。

例如:

《后汉书?

列女传》

B.书名在前,类名在中,篇名在后。

例如:

《诗经?

魏风?

伐檀》

C.书名内又有书名。

例如:

《读〈雷雨〉有感》

(2)如果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本身的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不属于原书原篇的,不能用书名号。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叹号、问号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间,其语气停顿相当于句号。

如:

我呀,还得再活上一阵子呀!

2.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3.书名号容易忽视。

如:

资本论不是很长吗?

你不也要读吗?

4.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

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断断续续。

如:

“我……不行……了,请……你……”

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复指成分之间不能用逗号或顿号,如果用只能用破折号。

如: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十二、引号同点号的综合运用

1.直引,即直接引用原文,引文结束时点号应在引号之内。

例:

局长说:

“老高,你们的目的看来是要建个新车间。

2.夹引,即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引文结束时不需要停顿,那么其后不用任何点号。

例:

大家不会忘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名句吧。

二是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例: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如果引文中还要套着引文,则依据其是直引还是夹引来判断。

例1.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鲁迅先生曾说:

”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双重引用均为直引,故句末句号应放在单引号和双引号之前)

例2.他说:

“鲁迅先生确是一位伟人,是他提出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地为必要条件的’。

”(这是一个直引夹套引的句子,就全句而言是直引,句末句号应在双引号内;就句中再次引用而言,是夹引,句末句号只能在单引号后,这样句号变应放在单双引号之间)

4、“XX说”的前后如果有直接引语,则直接引语得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1.“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例2.“你对我说的,我一点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签在哪儿。

5.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要放在引号之内。

例1.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例2.来水看见艾艾脸上泪浸浸的便说:

“你哭啦?

十三、括号、引号、点号的综合运用:

如果引文后需要注明出处,属直引的在引文后面用括号注明;属夹引的,点号在引号外时,要把点号移至括号后,如果引号后无点号时,在引文后面用括号注明,不加点号。

属直引的的注释末尾可保留点号,括号外不再加点号;属夹引的注释末尾不保留点号,但问号、叹号可保留,括号外仍不能用点号。

括号内若内容复杂,可按一般情况标点。

例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

例2、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例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刘勰语)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三、常见标点差错举隅

1.非疑问句用问号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

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间号前置

“到底去还是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

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或,和,及,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订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

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7.集合词语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